CSIL wrote:
不瞞您說,試用版的問...(恕刪)
個人覺得試用的定義要清楚,是指買來的東西能不能用?還是買來的東西好不好用?自己喜不喜歡用?如果不清楚又會有很多解釋,還是會有爭議!
CSIL wrote:
其實您舉的例子不誇張...(恕刪)
CSIL wrote:
原則上,應該是指「好不好用」,而不僅止於「能不能用」,因為「檢視」的目的不是「避免瑕疵」,而是「充分瞭解產品」,就像試吃一樣,重點是在「好不好吃」而不是「能不能吃」。...(恕刪)
shiannoxo wrote:
發現樓主一個問題, "適當期間檢視商品" 是當經濟部網站的一篇「文章」(不是法令,也不是函釋)
那和法令上"消費者未能檢視商品" 這並不一樣吧
所以所謂的試用版或是購買前或是購買後, 整段都是建立在"適當期間檢視商品", 但是它卻不是法令上規定, 只是經濟部網站的一篇「文章」(不是法令,也不是函釋), 所以整段都是錯誤引用吧~
而"消費者未能檢視商品"的定義, 而商品有畫面,有文字,是不是就符合消費者能檢視商品, 何謂檢視商品, 這才是關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