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ika wrote:
我自己的習慣是常上博...(恕刪)
認清一個事實吧, 你是少數的人
在台灣看書的人已經很少了, 我以前做過有聲書產業, 當時就已經深深有這種感覺
雜誌的東西不說, 台灣人平均一個人看的書真的是少到可憐
所以電子書會紅? 在台灣我是不這樣認為
不看書的人, 換成電子書就會看書? 這實在是想太多了
台灣出版社快要生存不下去, 主要就是看書的人變少很多
走向電子化是一個途徑, 但是那不會是救命仙丹
ipad 整個看來就不是拿來做正事用的, 我個人有 Notebook, 也有平板電腦 (電磁式的)
我用平板電腦主要就是可以在螢幕上面做筆記, ipad 這種設計也不適合大量做筆記
在上面有 iwork ? 我實在不知道有多少人會在上面作投影片, 打報告...
沒鍵盤的東西要做這些事情都很辛苦
但是這類型的產品應該會在今年推出
屆時, 這種類似放大版的 Android phone, 你覺得有市場嗎?
上網瀏覽看網頁, 兼下載, 看股票, MSN, 用字典查個字, 聽音樂...通通一起來.
多工不重要? 電腦用這麼久, 怎麼還有人說不重要?
至於 Content, 看大哥大業者吧, 拿美國的付費機制還是不適合台灣的.
只要 Content 的平台出來, 手機業者就會把這類的服務建立上去
但是有個重點, iPhone 或 iPad 是屬於 Apple 的
可是 Android 的平台式可以掛大哥大業者的品牌, 而且還可以客制化
我是很慶幸 iPad 能快快推出來, 它具有領導的意義
但是台灣的老二哲學絕對會在這方面發揚光大
既然 iPad 以 US$499 起跳, 那 Android Mid or netbook 要往下啦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