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消失了,你才記得它曾經是你的」/《天橋上的魔術師》狂掃14項入圍,強勢問鼎金鐘56

「因為消失了,你才記得它曾經是你的」/《天橋上的魔術師》狂掃14項入圍,強勢問鼎金鐘56

「相信嗎?你一輩子記得的事情,不會是你眼睛所看到的事情。」

《天橋上的魔術師》在今(2021)年二月,帶著它奇幻又飽滿的能量席捲而來降生在我們的眼前,這齣電視劇影集通往的不只是當年風華絕代的中華商場,也通往我們小時候心中那個被遺忘了的夢想,更通往了自己對某一部份消失過往的追尋。它既魔幻得無邊無際,又寫實到血淚模糊,讓人深陷其中,捨不得撇開雙眼。

公共電視台攜手台灣大哥大myVideo共同出品的年度鉅作影集《天橋上的魔術師》是改編自國際知名作家吳明益老師的同名小說,以1980年代的老台北城作為故事背景,講述的是「中華商場」裡頭人物與人物彼此之間的情感流動和牽絆,原著小說成功走入國際,在日本和韓國以及法國等等國家均獲得了廣大的迴響。在原著小說出版十週年之後,由金鐘獎最佳導演同時也是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導演— 楊雅喆改編執導其同名電視劇影集在公共電視台上映。原著吳明益老師對製播團隊的期許是「期待看到原著某一部分的精神,但同時又希望它也能是一個流淌著不同血液的全新陌生作品。」

這部耗時一共五年、斥資新台幣二億元重金打造出的旗艦級台劇影集的故事骨幹是楊雅喆導演和製作團隊花了將近整整二年的時間一點一滴苦心熬煮、腦汁盡出後,才將最終劇本給打磨完成的。畢竟,要將原著小說當中的詩意抒情與魔幻寫實改編拍成影像,可還真不是一件那麼容易的事。「1985年夏天,就讀國小四年級的小不點在天橋上幫爸爸媽媽擺攤賺取零用錢時,遇見了一個蓬頭垢面的魔術師,而魔術師帶著聚寶盆與一隻散發著彩色光芒的斑馬,他能把不見的寶物通通給帶回來.....。」在小說當中有三頁篇幅左右的文字,畫面可能十秒鐘不到就拍完了。但不就正是那些被作者藏在字裡行間裡若有似無、不能說透的隱諱與留白,為文學改編與影像轉譯這一門藝術增添了幾分若有似無的朦朧美嗎?

「消失,才算是真正的存在過」/

保留重要的主要元素卻又賜予了《天橋上的魔術師》全新生命,「試圖抓住原著作品精神,同時以此為據點延伸出更深更寬更廣的新世界」。本編個人認為,導演他成功做到了。楊雅喆導演反覆將原著小說讀進腦袋之後,收攏出他所賦予這個文本的另一個核心母題,「有時候消失才算是真正的存在過」。劇中的場景— 氣勢萬鈞的中華商場從1961年落成啟用直到1992年被拆除,完美承載了台灣五年級生和六年級生的青春,至今,「不復存在」卻成為了註解。我們不禁想要停下腳步幾秒鐘,刻意放空、留白、思索,當大人與小孩那些童年的夢想、甚至乃至於中華商場本身,到最後都將會消失不見了,那麼我們還能留下一些什麼呢?孕育「消失」這一塊情感,楊雅喆導演要傳達的另外一個理解就是,「人事物的消失未必一定要從『遺憾』的角度去認定」。凡事的確都有消失的可能,但反過來說,「就是因為萬物終必將消失,所以人才能夠忘卻掉一些痛苦的事情」。為什麼消失這一件事,在人生當中是一個必須的存在,是人們必須得要經受的一個過程?「因為消失了以後,才會被想起來」。這是一個多美的詮釋,是原著小說的文字與新生的電視劇影像之間所交織出的全新骨血。

「聽說,所有不見的東西都被放在那裡了;在那裡爸爸最偏心,在那裡媽媽的去你老爸其實是我愛你;三小男孩永遠不會吵架也永遠都不會解散;暑假作業是永遠談不完的一場戀愛;最後永遠在那裡的樹,會等到那朵貪玩的雲回來。我想要把不見的寶物統統都帶回家,但是魔術師跟我說,那些消失的東西必須要留在九十九樓,否則它們就並不真實存在了。」在《天橋上的魔術師》的完結篇中,這裡是一個令人難以忘懷的片段,而這段也完美呼應了楊雅喆導演所要傳遞給觀眾的見解「因為它不見了,你才會記得,它曾經是你的。原來消失,才是真正的存在!」

「因為消失了,你才記得它曾經是你的」/《天橋上的魔術師》狂掃14項入圍,強勢問鼎金鐘56

「世界上最厲害的魔術 正是時間」/

從「探討消失」到「歸結出時間的定義」,或許「世界上最厲害的魔術」其實不是魔術師的魔術而是「時間」。藉由貫穿本劇的其中一位主要靈魂人物— 魔術師在天橋上的自由穿梭來體現這一股神秘的魔力,「如果說,能夠擁有一種把失去的東西變回來的魔術,你會想要找回曾經遺失的什麼東西呢?」「世界上最厲害的魔術,就是把人的煩惱藏起來,把已經消失的東西變回來。」因為無論經歷的是快樂抑或是悲傷,時間總是把美好的人事物留了下來,在我們的記憶中形成了燦爛的光景。

魔術師用他的奇幻魔法灌溉整部影集,在影片中,小不點總是在魔術師身旁蹭著他,吵著要魔術師給他變魔術,那麼,所謂的「魔術」指的是什麼呢?是小黑人紙片真的動起來了嗎?所謂的奇蹟又是什麼呢?楊雅喆導演在這裡想要告訴我們的是,「相信自己的心,你就是奇蹟!仔細地瞧,才發現『祂』就是心中那個無畏的自己啊!」奇蹟不一定是那些看似不可能、完全沒有想過的事情卻在突然之間發生了,或許「祂」就存在於我們平常的生活當中,奇蹟可以是一個心境的轉變,或者是一個突然湧現出的念頭,讓眼光從此不再糾結。

「九十九樓的魔法:通往烏托邦還是地獄?」/

在生活中,有沒有一個讓你暫忘一切煩憂、收藏願望並且寄託夢想的地方?這樣一個迷人得不真實的地方,是《天橋上的魔術師》劇集裡中華商場中的「九十九樓。」雖然說飾演魔術師一角的男演員莊凱勛在乍看之下是本部戲劇的主角,不過其實故事的主人翁,實際上是每一個渴望透過魔法找回夢想與希望的小孩子們。楊雅喆導演嘆息著:「為什麼我們的童年如此相信未來?為什麼生命裡總有些魔幻時刻改變了我們?然而為什麼在我們長大了以後,卻反而懷疑起未來了呢?」對比原著小說和電視劇影集,原著小說中的「九十九樓」是每個大人和小孩的天堂以及逃離的處所,通往收藏每個人願望、夢想和寶物的奇想;但楊雅喆導演版本中的「九十九樓」更像是一個無法被定義的地方,是要通往烏托邦還是地獄?全憑觀眾的自由想像。魔術師同時也像是一面鏡子,照映出你真實的內心,「所以九十九樓可能是恐怖的或者是天堂,也可能是過去亦或者是未來,每個人遇到魔術師就會顯現出自己的脆弱跟慾望」。故事是從記憶的裂縫中長出來的,我們每一個人都像是這個時代的魔術師,揮舞著筆墨與菲林的魔法,通往自己心中的那一處九十九樓。

「因為消失了,你才記得它曾經是你的」/《天橋上的魔術師》狂掃14項入圍,強勢問鼎金鐘56

楊雅喆導演當初被原著小說中的魔幻給深深吸引「因此入坑」,不同於吳明益老師的原著小說,影集具有著自身獨特的另外一番韻味。這一部《天橋上的魔術師》,楊雅喆導演主要想要表達的寓意、想要傳遞給觀眾的是些什麼呢?他說:「我試著讓讀者在戲劇裡跟自己或者是消失的人再度相會,讓人們在最分不清楚是現實抑或是虛幻時,反而看清楚了自己心中的嚮往。而人們從童年到成人的轉變,到底是多了什麼,又少了些什麼?這也是我們想要探討的。讓觀眾重新找回童年的勇氣,是我們始終沒有放棄的核心價值。」從《女朋友。男朋友》、《囧男孩》、《血觀音》再到《天橋上的魔術師》,楊雅喆導演出品,樣樣全都是好貨。用故事讓你深信「那的的確確是真的啊」,而且讓你打從內心底被打動,其實就是最驚人的魔法。

對於中華商場,劇組歷時整整一年、耗資高達八千萬元,打造出台灣電視劇史上首次占地達二公頃的最大型片場,重新神還原1980年代的中華商場場景。《天橋上的魔術師》劇組的美術指導王誌成曾經這麼說過,「時光有一種魔力,我們就是試圖將那股魔力給實像化出來」。劇組動員了一共超過六百人,從搭景到陳設,無一處不講究,從人工手繪招牌、到水泥牆面、再到玻璃窗花,劇組還原重現的不只是建築物而已,更是當年時代的氣味。吳明益老師與楊雅喆導演兩人攜手共同還原並重新召喚出那一段已然被多數世人給淡忘的豐饒記憶,把時空陡然拉回1980年代的歷史情愫中,這般規格在台灣電視劇之中絕對屬頂級之最。

魔幻、消失、九十九樓,就是這些一塊塊絢爛無比的磁磚拼貼出《天橋上的魔術師》這幅迷人的曠世傑作,而這個故事迷人的地方更是形形色色的人們真真實實地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種種。就像楊雅喆導演在訪談當中曾經提過的,「人生就像電影,一眨眼就演完了。拍到的東西才會被記得,不然就會慢慢消失。」「因為戲下檔,就是下檔了。」

40年前,中華商場橫跨西門町鐵路的天橋上,在那裡,人們熙來攘往,

40年後,《天橋上的魔術師》帶你在腦海中喧囂奔騰,重現那些新舊交錯的瘋狂,平凡,與美麗。

「因為消失了,你才記得它曾經是你的」/《天橋上的魔術師》狂掃14項入圍,強勢問鼎金鐘56

第五十六屆電視金鐘獎即將在本周六(2021年10月2日)如火如荼地登場。由同名原著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影集《天橋上的魔術師》是本屆電視金鐘獎的入圍大贏家,風光囊括了一共14項大獎!所入圍的獎項一共有以下:

戲劇節目獎、戲劇節目男主角獎、戲劇節目女主角獎、戲劇節目男配角獎、
戲劇節目女配角獎(本齣戲劇一共有二人入圍)、戲劇節目最具潛力新人獎(本齣戲劇一共有三人入圍)、戲劇節目導演獎、戲劇節目編劇獎、戲劇節目燈光獎和攝影獎以及戲劇節目美術設計獎

楊雅喆導演興奮地說到:「感謝電視金鐘獎的各位評審們、也感謝《天橋上的魔術師》團隊中的工作夥伴們,這是我入行20年以來最好的一個紀念了。」而此番楊雅喆導演能否再下一城,順利奪下「第五十六屆電視金鐘獎—戲劇節目導演獎」以及「第五十六屆電視金鐘獎—戲劇節目編劇獎」?此外,《天橋上的魔術師》是否能夠叩關贏得最大獎項「第五十六屆電視金鐘獎—戲劇節目獎」?雙雙都成了眾人目光所關注的焦點之一。

而除了動人的劇本以外,演員們精湛的演技當然也是一部完美的戲劇作品當中不可獲缺的靈魂,在《天橋上的魔術師》當中鬼靈精怪的主角「小不點」這個角色是由年僅12歲的童星李奕樵所飾演的,在劇中他充分地展現了由哭到笑的一顆顆高難度鏡頭,讓觀眾跟著他笑,也跟著他眼淚撲簌撲簌的往下掉落,跟著他想得到爸爸和媽媽的照顧與關愛,也跟著他心痛到央求魔術師帶他上去到九十九樓,李奕樵在無形之中將人事物彼此之間的情感連結表現得淋漓盡致,把這一個主要角色詮釋得極其到位。這一次他不負眾望一舉入圍了「第五十六屆電視金鐘獎—戲劇節目男主角獎」以及「第五十六屆電視金鐘獎—戲劇節目最具潛力新人獎」這二個主要獎項,難怪備受各界的高度期待。

「因為消失了,你才記得它曾經是你的」/《天橋上的魔術師》狂掃14項入圍,強勢問鼎金鐘56

今年第五十六屆的電視金鐘獎有個很值得一提的特別之處,這一屆極為罕見地是由OTT平台為出品方入圍作品最多的一屆。所謂的「OTT(over-the-top)平台」指的就是服務提供者透過網路直接向使用者提供內容還有串流服務或者是應用;而在台灣的OTT平台業者大致上可以分為這三種:線上影音平台、頻道業者和電信業者。《天橋上的魔術師》是由公共電視台與台灣大哥大旗下串流影音平台myVideo共同出品,導演楊雅喆也表示樂見台灣大哥大myVideo長期投資台灣的戲劇節目,他認為:「可以賺錢的不只是比特幣而已!更多不同投資的結合可以讓台灣的文創事業一起向外發展,是未來的金礦。」這一次繳出了漂亮亮眼的成績單,可以見得台灣大哥大myVideo打造台灣原創影集有成,而這一股潮流也很可能化作未來台灣影視走向的一個新趨勢!

回顧公共電視台近幾年來(共同)出品的幾部台灣戲劇作品,舉凡《返校》、《通靈少女》、《我們與惡的距離》、《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火神的眼淚》等這幾部經典大戲,本編的內心真的是激昂又澎湃,已經快要把「公共電視台出品」的戲劇節目蓋上「品質保證」的標籤了。製作團隊以貼近庶民生活的寫實手法,細膩刻畫人物情感和普世價值,再加以類美劇的新操作手法,推出之後無論是在市場上或者是影評圈都獲得了一致的好評與讚賞。能看到一部接著一部全新優質的台灣戲劇作品一片欣欣向榮、如此這般既叫好又叫座的盛況,真的真的太令人動容了。


圖片來源/@《天橋上的魔術師》官方宣傳
2021-09-29 19:01 發佈
真的不錯
蠻多好看的作品,台灣加油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