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會匯流嗎?數位匯流的可能路徑是什麼?

電信部分:
市內電話是中華電信獨大。

行動通信是中華、遠傳/遠東集團、台灣大哥大/富邦集團、台灣之星、亞太gt/鴻海集團(遠傳有入股)。

網路部分
中華電信hinet市佔8成,剩下的cable業者分食>市佔率成長中。

電視部分:
按收視方式,有線電視480萬戶,mod(iptv)200萬戶,其他還有無線電視、ott、電視盒、連網電視等,有同時使用也有單獨使用,ott正迅速擴張中。

按廣告營收,無線電視整體一年50億以下,有線電視200億左右。

有線電視播送網,目前有5大多系統業者/mso,分別是凱擘/富邦、台固/富邦、中嘉/三重幫林家(相關:自由時報林榮三)、台灣寬頻通訊/鴻海、台數科(與林佳龍關係友好),其他還有一些獨立業者,較知名者如練台生。

mso母集團往往同時經營a衛星電視台如年代/momo、b地方電視台如紅樹林電視台,又承攬c頻道代理上架業務,如練台生旗下除了自家的年代、壹電視,又代理了三立、非凡等家族頻道。

mod也有幾大頻道代理商,主要是台灣互動電視集團(寰宇新聞台同集團,和新潮流友好)、靖天、愛爾達~台達電關係企業。

ott以netflix和愛奇藝領先,台灣本土業者也在追趕,中華電信的hamivideo、遠傳的friday、台灣大哥大的myvideo、民視的四季影響、三立的vidol、被日資併購的kktv,還有用戶眾多的litv、yahoo tv、line tv、電影多的catchplay、看動畫的巴哈姆特動畫瘋等等,本土業者目前仍處於群雄並起的階段,離整合打世界盃還有段距離。

電視盒知名的就是安博?

電視台有100多家,300多台。境外頻道另算。
2021-07-06 14:01 發佈
lastnote wrote:
電信部分:市內電話是(恕刪)


關於 Digital Convergence ,
因為台灣都是學習西方,不管是機器設備或者營運方式都是學習西方。

他們作這方面的人在政策規畫面,
都是看看歐盟,美國,日本,新加坡,香港甚至看到大陸的 Regulation 機關的作法。
營運方面的話,他們最先參考的是 OVUM,或者直接看國外這類公司的營運是怎麼作業的。

OVUM現在是

https://omdia.tech.informa.com/
OMDIA



= = = = = = = = = =


所知有限,沒幫上什麼忙,真抱歉。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lastnote
lastnote 樓主

您客氣了,謝謝回應

2021-09-04 19:5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