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義》火了, 40位老戲骨總片酬不及一線當紅小鮮肉!

2017-04-08 芒果新聞

最近湖南衛視一部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火了,在沒怎麼宣傳的情況下收視率破2,豆瓣評分8.8分,成為新一部收視口碑雙贏的神劇。

關於這部劇大家關心的問題很多,比如這樣的的題材怎麼過審的、演員片酬等,導演李路在接受瀋陽晚報、瀋陽網記者採訪時一一做出了回答。

製作方是誰?最高檢影視中心不神秘

《人民的名義》是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牽頭製作,那這個最高檢影視中心到底是什麼機構?

據介紹,最高檢影視中心隸屬於最高人民檢察院,是全國檢察機關的影視製作機構,擔負策劃、拍攝和製作法治題材和檢察題材電視專題片、電視欄目和電視劇及影視宣傳報導。

2003年,根據周梅森同名小說創作的電視劇《國家公訴》,就是由最高檢影視中心牽頭製作,產生了深遠的社會影響。

十幾年後,周梅森和最高檢影視中心再度攜手,高檢院影視中心專職副主任范子文力邀周梅森擔任《人民的名義》的編劇,促成該劇的創作。

為啥沒在央視播?價格和集數的制約

《人民的名義》的播出平台選擇以年輕觀眾為主受眾群體的湖南衛視,令不少人費解,大家納悶難道湖南衛視也要走正劇范兒?

對此,導演李路表示自己是被湖南衛視的真誠所打動,「很多人問我為什麼沒在央視播,其一有價格的因素,其二央視在總集數上有限制。

拍攝過程中,湖南衛視的人到現場來看三次,每次都組團來的,一共六七個人,直接看片子。他們的領導非常年輕,很有魄力,直接就能拍板定下這個事兒,他們的態度讓我很感動,做事情不拖泥帶水。」

也有網友稱湖南衛視除了播偶像玄幻劇和大媽肥皂劇,還是有家國情懷,《大明王朝1566·嘉靖與海瑞》《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我的青春在延安》《青瓷》《血色湘西》等口碑正劇都曾在湖南衛視播出。

過審難不?剪輯審查用了10個月

《人民的名義》中描繪的官場角逐、貪腐現狀的尺度之大令人驚嘆。

劇中不少演員在採訪中都稱接拍之前就怕「播不了」,《人民的名義》的播出標誌著淡出熒屏十年的反腐政治劇的回歸,令人最好奇的就是該劇經歷了怎麼樣的審查?

李路透露過程比預想得好,剪輯和審查是同時進行的,雖然時間長達10個月,但是並沒有太大的改動,「之前周梅森的反腐劇都是800條、1000條審查意見,

這次最高檢反貪局給我們60多條意見,基本上是辦案的專業意見;廣電總局也給了幾次意見,但沒有傷筋動骨,可以說非常支持我們。」

最大難題?籌拍時幾十家投資方跑路

相比審查,找投資方成為李路籌拍這部劇的難題,有消息稱「有超過50家投資方跑路了」。

對此,李路說沒那麼誇張但是也有幾十家投資方最後跑路了,「甚至一些投資方已經簽約了,最後選擇毀約退出,怕擔風險。

那時候我天天睡不著覺,天天想放棄。」李路透露最終靠五家民營企業投資才拍成這部劇,「大部分演員都不知道,最後一筆資金在開機十幾天才到位。」

《人民的名義》播出后大火,有網友調侃說,「放棄投資的估計腸子都悔青了。」

演員片酬貴不?近40位戲骨一共才給了4800萬

,真的划算!

《人民的名義》沒有小鮮肉、沒有流量擔當,取而代之的是張豐毅、陸毅、吳剛、柯藍、張凱麗這樣近40位的資深戲骨。

李路告訴記者,演員們都是被好劇本所打動,片酬都給了友情價。據業內人士透露,這部劇總投資在1.2億左右,但所有的演員總片酬卻只有4800萬元,都不夠眼下一個當紅偶像演員個人的片酬。

獲得了近100%回報!投資這部劇的都賺到錢了!回收超過2.4億元!
2017-04-08 20:15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