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台灣未來的數位有線電視的調變規格和編碼規格 探討

為因應未來 數位有線電視 往更高畫質的趨勢 2160i(俗稱4K)

對於用HFC(光纖同軸混合)供裝的有線電視(第四台)業者來說
以現有有線電視(第四台)業者和你家的同軸電纜線不重新變動或重拉的前提下, 勢必現有的同軸電纜線的頻率寬帶(0-870MHz)一定不夠用, 那只能從 調變技術和編碼技術下手了

目前1080i(俗稱2K)的調變技術是QAM256在6MHz頻率寬帶下可以調變出約40Mbps的頻寬
而1080i@H.264編碼技術下 的平均流量約為8Mbps, 所以在6MHz頻率帶寬下可以塞入約5個1080i@H.264電視頻道
理論上如果一條同軸電纜線(0-870MHz)純粹給 數位有線電視訊號去跑的話 870MHz可以塞入 (870/6)x5=145x5=725個1080i@H.264電視頻道
PS:0-870MHz當然未來(2018.01.01起)全台灣全面性實際上是給 數位有線電視訊號+Cable上網 共用



而2160i@H.264編碼技術下 的平均流量約為32Mbps, 所以在6MHz頻率帶寬下只可以塞入約1個2160i@H.264電視頻道, 多餘的頻寬就浪費掉了, 理論上如果一條同軸電纜線(0-870MHz)純粹給 數位有線電視訊號去跑的話 870MHz只可以塞入 (870/6)x1=145個2160i@H.264電視頻道
PS:0-870MHz當然未來實際上是給 數位有線電視訊號+Cable上網 共用

未來 如果用更先進的調變技術QAM4096
所以如果我們今天改成 2160i@H.265編碼技術下 只要平均流量約為16Mbps, 同時把QAM256調變技術改成QAM4096, 它在6MHz頻率寬帶下可以調變出約80Mbps的頻寬, 所以在6MHz頻率帶寬下可以塞入約5個2160i@H.265電視頻道
理論上如果一條同軸電纜線(0-870MHz)純粹給 數位有線電視訊號去跑的話 870MHz可以塞入 (870/6)x5=145x5=725個2160i@H.265電視頻道
說明: 2160i的解析度是1080i的四倍 所以所需的檔案大小也是1080i的四倍
而在畫質前提一樣下H.265的壓縮效率是H.264的一倍 也就是說同樣的影片用H.264編碼的影片大小如果要100MB, 用H.265編碼的影片大小只要50MB
PS:0-870MHz當然未來(2018.01.01起)全台灣全面性實際上是給 數位有線電視訊號+Cable上網 共用

對於用FTTH(光纖到府)供裝的有線電視(第四台)業者來說
光纖內的1550nm波長所傳遞的數位有線電視訊號也是比照同軸電纜線的0-870MHz頻率寬帶
PS:但用FTTH供裝的, 0-870MHz目前或未來都是專門只給數位有線電視訊號用, 網路是透過1490nm波長做下載+透過1310nm波長做上傳


不過 有線電視(第四台)業者 屆時要把用戶家中所有的數位有線電視機上盒要全部重換才行







2016-08-28 3:14 發佈
不是只需要換機上盒唷
連負責調變和編碼的主機也要換
這成本比機上盒大更多
sasamisami wrote:
不是只需要換機上盒...(恕刪)


都要換拉 我這邊只專講用戶端....
我覺得用戶端才是工程浩大咧!

台灣人一戶擁有電視機的平均數量 是高居世界前幾名.......
你看國外哪一個國家 有線電視業者 一戶可提供5台數位有線電視機上盒 還維持一樣的總月租費 還不收施工費 安裝費....
你絕對找不到第二個國家了,這算是台灣奇蹟了!
光纖不易衰減是優點,光纖成本低拉線簡單,缺點就是熔接設備貴,須要較多的技術工

以10~30km來說,同軸須要大量的放大器來維持信號強度,而且同軸成本較高很多

長久發展來看,同軸比較缺乏發展性的
lordkon wrote:
以10~30km來說,同軸須要大量的放大器來維持信號強度,而且同軸成本較高很多


放心啦, HFC(光纖同軸混合) 光點絕對不會離用戶端超過3公里的 也就是說 同軸電纜線的長度不會超過3公里啦


同軸電纜線 其實在 數位有線電視訊號 和 全光纖 在數位有線電視訊號 相比 是幾乎沒甚麼太大弱勢
但在網路部分 就相對弱勢很多了

目前既有的(已經超過10年以上營運)有線電視(第四台)業者 在 數位有線電視發展上 目前還是比較吃虧的是 0-870MHz的同軸電纜線 要傳遞三種訊號 類比有線電視訊號+數位有線電視訊號+Cable上網的網路訊號
Cable上網的網路訊號 以DOSCIS Cable 3.0最高規格可以吃到 下載32個6MHZ頻率寬帶=192MHz(相當於下載總頻寬1280Mbps) 上傳8個6MHz頻率寬帶=48MHz(相當於上傳總頻寬240Mbps) 所以最多最多也才吃掉192MHz+48MHz=240MHz
我們就算這240MHz頻率帶寬都給DOSCIS Cable 3.0最高規格的上網的網路訊號用, 至少還有630MHz給有線電視訊號(類比+數位)跑, 但其中目前的 類比有線電視訊號 就已經佔用了 至少0-870MHz的2/3(也就是580MHz)以上頻率帶寬了, 一旦停止發送類比有線電視訊號, 那整個630MHz頻率帶寬就可以全部給數位有線電視訊號專用了

如果630MHz頻率帶寬全部塞 1080i@H.264電視頻道 可以塞 (630MHz/6)x5=105x5=525個 1080i@H.264電視頻道
我想全台灣有線電視(第四台)業者要搞出 525個 1080i@H.264電視頻道 根本不可能, 因為以台灣的市場不可能有那麼多的內容和頻道可以上架 我個人覺得要搞滿200個 1080i@H.264電視頻道 就很偷笑了,,,,剩餘的頻率帶寬 630MHz-(200/5)x6MHz=630MHz-240MHz=390MHz, 我個人評估是專門給DOSCIS Cable 3.1上網的網路訊號用的


所以這些 既有的(已經超過10年以上營運)有線電視(第四台)業者 巴不得立刻 停止發送 類比有線電視訊號


chih_haohung wrote:
放心啦, HFC(...(恕刪)


因為離開這行有點久了
同軸纜線放大器也是成本
貴的10多萬一個便宜的也要好幾萬
有自動雙向信號調整的更貴+同軸纜線線路會老化跟耗損
DOSCIS Cable 3.0 纜線能跟2.0設備相容嗎?

第四台往串流影音發展應該會更有看頭
問題就是會少賺很多錢吧
lordkon wrote:
DOSCIS Cable 3.0 纜線能跟2.0設備相容嗎?




是的

DOCSIS Cable 3.1也能向下(DOSCIS Cable 3.0)相容的

lordkon wrote:
第四台往串流影音發展應該會更有看頭
問題就是會少賺很多錢吧?


你是說隨選嗎?
台灣的環境比較難發展起來 因為這些影音(電影,電視劇)取得相對太容易且幾乎是免費的
且智慧型手機 平板電腦 電視盒 遠比歐美的普及率和應用都發達

以IPTV(就是中華電信MOD)隨選來說 應該是比數位有線電視隨選更有機會搞起來的(因為前者比後者在串流技術更好更穩定)但到現在中華電信MOD的隨選幾乎是半買半相送 或是幾乎是不用錢的提供給MOD的用戶
你可以看看如果要回到正常收費(月租費) 看看有多少比例的MOD的用戶 願意續租

所以數位有線電視隨選這一塊更不用說了,就擺擺樣子給用戶,我們有提供這種服務 幾乎也都是半買半相送的方式
如果要回到正常收費(月租費) 你可以看看有多少比例的數位有線電視的用戶 願意續租

面對影音越來越高高的需求
同軸纜線終將要改成 光纖

音浪太強~ 不晃會被撞到地上 !

chih_haohung wrote:
你看國外哪一個國家 有線電視業者 一戶可提供5台數位有線電視機上盒 還維持一樣的總月租費 還不收施工費 安裝費....
你絕對找不到第二個國家了,這算是台灣奇蹟了!
...(恕刪)


並沒有喔,彰化凱擘 原本的月租費一戶最多裝兩機,超過第三機以上,一台要多收1000NT/月耶
chih_haohung wrote:
為因應未來 數位有線...(恕刪)

拍攝器材都沒全面用 1080p 了,真的不用擔心太多,

會用到那麼高畫素的,向來都是由遊戲產業開始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