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感覺到的是 當時台灣很有朝氣 資本夠厚 幅員又小 人民教育水準高 產業技術水準高 一旦加速發展並致力國際化 我以為縮短差距並擠身入已開發之列指日可待
現在 我認為台灣和日本或美國做比較 已經沒有意義了 十年的差距到底差多少已經無感
台灣應該要和泰國 馬來西亞比較
(2005年泰國建設機場快捷 2010年開通 台灣2006開始建設 2013預計完工 ~這樣的距離比較有感了吧)
重要的是日本已經消失了十年
但是這十年間台灣和日本的距離不但沒拉近 還更遠
這說明了 台灣消失的很徹底
訊號數位化是國家才推的動的項目 沒有FCC主導規格化不會成功
訊號數位化從民間動起來是極有限的
最後 不管台灣要不要數位化 我還是不懂用超高畫質 看這些濫透的節目內容和廣告的意義在哪裡
(畫質非常清澈的看 友露安 20幾年前拍的廣告?? 一定要配溫開水???)
做為一個台灣人 我不知道我們國家怎麼了
gbm23gjacks wrote:
最後 不管台灣要不要數位化 我還是不懂用超高畫質 看這些濫透的節目內容和廣告的意義在哪裡
(畫質非常清澈的看 友露安 20幾年前拍的廣告?? 一定要配溫開水???)
做為一個台灣人 我不知道我們國家怎麼了
簡直說出我的心聲
我家就是沒有第四台的家庭
每天早上六點打開電視的內容是:
民視:播新聞,90%是前天晚上就看過的新聞
台視:健康什麼的,沒興趣,不過好像每天播的都不一樣,還算ok
中視:銀魂6/1停播後,一個月內已經看到李敖三次,看到超級8簡介2次,獵魔戰士2次......
華視:英文新聞,和前一天晚上看到的中文新聞內容沒差
公視:英文新聞,有趣多了,世界新聞有多一點
不曉得高畫質是要看這些什麼?
看李敖有幾顆痘痘嗎?看每一台新聞誰的畫面比較美嗎?
我看早上只要轉公視練聽力就行了

根本是用高畫質一直在看重播和爛節目

台灣第四台早就數位化了,只是它不論是類比或數位的畫質最多也是SD。第四台的機上盒是有顯著改善收視畫質的效果,本來就應該包括在第四台業者提供的服務內,但卻被業者「巧立名目」用什麼New TV數位電視每月加收200(基本台),還不是每一個地方都有,我們那無能的NCC卻拿財團一點皮條都沒有


只是徒有數位也沒用,台灣人愛看的什麼中天、三立、東森、緯來等等,不投資新設備,你哪來的HD可以看?
花錢裝MOD、Dish HD也不是全HD,前者10餘台,後者20台出頭,壹電視最優,只要頻寬夠,2台720p的HD免費給你看。
台灣第四台是過街老鼠,不過大家也別對頻道業者太仁慈,除了拍些低俗的本土劇、綜藝、談話節目,本身訊號輸出也同樣停留在石器時代,全面數位畫質又如何改善?

這點就要給黎胖鼓勵一下,除了畫質勝出,你看它新聞節目拍攝手法及畫面處理,令人耳目一新,也逼得其它對手紛紛東施效顰,看來這港仔是有一套,看到亮點了

台灣第四台,不但是畫質問題,內容也乏善可陳,別說戲劇早已落後日韓中,連綜藝選秀節目都顯已被對岸超越,未來除了「舉世無雙」的口水政論節目,大概也沒有什麼可以拿出來跟人比的

偉大的台灣觀眾,這也是鄉愿的我們給「寵」出來的呀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