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點在於雖然有點地方省略尚可(比如官渡之戰後,袁式的內鬥過程個人覺得省掉避免冗長還不錯),但有些地方則過於省略或刪去過多了,張飛省掉了其"粗中有細"的部分(義釋嚴顏,以他道擊敗張郃都掠過不題),諸葛亮也省了大半(演義理所描述的博望坡,甚至南蠻之戰都略過了),曹操攻濮陽,取張繡,馬超戰潼關也是用言語聊天的方式帶過,(典韋,樂進被省掉了),諸葛亮請馬謖使東吳(秦宓被省掉了),孟達不得以降魏但從劇情中如果未讀過三國的人根本不知道為何
其次的缺點應該比較少人介意,就是官職名稱的亂派,比如好幾次都出現了許以"車騎將軍"(封劉備車騎將軍以攻袁術)但是車騎將軍期十是僅次於大將軍之職的大官(當時是董承)果真封車騎將軍之後變成左將軍,那反而是降職了,蜀漢沒有大都督之職,諸葛亮丞相是最高職稱,不會說甚麼"兼領丞相",其他更細部的就不說了
演員的話,曹操雄掏武略又不拘於小節演得十分傳神,曹操的比重很多
值得一題的是劉備也演得不錯,所謂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處變而不驚大概就是如此,舊版的劉備只給我了愛哭的形象,而沒有帝王之風,比如曹操煮酒論英雄那一閃即過的慌張卻又隱藏得很好的平靜,讓我覺得新版叫佳
印象中舊版孫吳嫁女,吳國太跟劉備的聊天內容是吳國太說:佳婿阿!哈哈哈...然後帶過,一點不知"佳"在哪裡(認為是佳婿也不該是聊天的內容吧,難道考核人只是看人白淨),而新版則有前因後果
早期的劉備常常"看地上"應該是表示他早期的韜光與謙沖,而雙目視地,隱藏自己而又不會看起來自卑,要演出這樣的感覺不易,是我覺得演得驚奇之處
漢獻帝到覺得是演糟了(不過好像本來這角色就不好演),他演得好像一個天生懦弱怕事的皇帝,而不是因後天被掌權,奪權受屈辱威逼而漸漸趨於無奈的感覺,按理說演義或正史的三國董卓立劉協為獻帝,是因其賢...畢竟漢獻帝是找過董承,伏皇后等稍微反抗過的阿
edison19841026 wrote:
反而還把她踩到底下 這段是不是乎應 曹操早之司馬氏在他走了之後 必反之!!
...(恕刪)
曹操應該有感覺到司馬懿非池中之物
曹匹再怎麼耐得住,應該也不是司馬懿對手吧
另外,我到是對旬彧之死,感覺蠻令人感動的
曹操手下第一能臣,但.........心中最深處,依然對漢室忠心耿耿
我想旬彧之死,或多或少也讓曹操知道,天下人還有大批志士對漢室忠心
雖然逼得曹操不得不殺他,但事實上也沒讓曹操達成目的
看了新三國,來對照舊三國的話,差了20年,那拍攝技術和畫質細膩度當然是差很多,舊三國的畫音質都看不下去了><
新舊三國對人物刻畫對象不同,舊三國著重在蜀漢,例如劉備和孔明死後都有蜀民夾道送葬的悲戚場面,而新三國則平均分配給每一家的重點人物,我認為最令我印象深刻、而不計出場時間的話前三名是曹操、司馬懿、孔明,尤其我很欣賞司馬懿的老謀深算不露痕跡,被曹睿懷疑還能打滾耍賴,堪稱一絕啊!!
當然也有缺點,諸如前面網友說的重大戰役被一語帶過,可是上方谷之戰卻有著墨許多,其他重要戰役我想95集也裝不完只好挑重點中的重點了!!
人物除了曹操、劉備、趙雲、關羽、魯肅等要角演的棒,也有我覺得不合適的,首推呂布,何潤東是高,可是太瘦,沒有猛將的氣勢,怎沒找胡軍或胡兵呢??再來是陳好的貂蟬,不用說就是超齡啦><其他的小角色如袁紹的三兒子,好像都是路人甲抓來鬍子黏一黏就上場了,皮膚白淨又瘦弱,完全沒有軍人的樣子,不過對整體演員來說是瑕不掩瑜的。
最後,我認為這部戲和其他大型大陸歷史劇來說,最大特色是現場原人收音,除了台灣演員配音外其他都是現場收音,其實聲音也是演技的一項,尤其在大堂之中,演員說話聲還有回音,臨場感十足啊~~我很不喜歡聽配音,因為說話的腔調語氣都依樣,所以新三國值得我大推和收藏!!
希望下次在翻拍時,資金更多,集數更長,才能完整收錄三國演義啊!!
gimmystyle wrote:
新的三國跟小說跟舊...(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