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中華電信的MOD(多機) vs 有線電視業者的數位有線電視(多機), 前者所面臨嚴重的阻礙和問題 討論

chih_haohung wrote:
基本上不管中華電信MOD隨選或是數位有線電視隨選都是非常非常小眾的市場 根本做不大
目前Android電視盒功能太強大了 要內容 要影片 要看對岸的電視節目 不用我多說了

一台2000元Android電視盒(買斷) 內容包羅萬象 包山包海.....
目前 中華電信MOD隨選或是數位有線電視隨選 幾乎都是用送的(包月月租費幾乎是10元以下) 否則幾乎沒人花錢去租用啊!


所以你就轉移話題
OTT 收視也有一堆合法業者
基本上也是需要支付一定的收視費用的

請不要把盜版當作合法的收視方式 好嗎?
這也離你一開始討論的內容太遠了

目前頻道業者想的是盡量有多個平台管道方式讓消費者可以收看
這是頻道在目前年代能夠持續維持生存的必要方式

目前許多有線電視或是 MOD 的頻道業者有能力與資金的
基本上很多都開始提供 OTT 的收視服務
只是還沒有一個平台能夠全包原本一般有線電視/MOD 相關頻道的服務
所以各有各的頻的與服務所以各有千秋
有些是提供純 VOD 的影片服務等
所以就看消費者的需求有不同選擇

kenduest wrote:
所以你就轉移話題OTT...(恕刪)


隨選在目前這種環境不可能做大的 這是事實你也要認清
大家愛用Android電視盒是我造成的嗎?

很多人 連 中華電信MOD或數位有線電視 都沒裝 只有裝Android電視盒 這也是事實
這一群也是隨選的愛用者


有用戶 安裝中華電信MOD, 主要目的是為了看中華電信MOD隨選嗎? 還是隨選只是小菜(反正幾乎不用錢)
現在有多少用戶是因為 中華電信隨選比較強而去裝中華電信MOD 因為數位有線電視隨選很爛不去裝數位有線電視?
要強的話 就直接去裝Android電視盒, 這是最強的了, 用戶幾乎都不會在意這一塊的!
首先台灣市場就是這麼大沒有錯
所以台灣搞 OTT 相關服務的基本上就是針對台灣的收視族群
並沒有像是 netflix 這樣走 Global 全世界的服務
不過因為他們走全球許多點能夠收視所以投入的資金多買的版權影片也多
所以要市場大基本上就是得走 netflix 這樣的收視服務

至於什麼一堆 Android 機上盒可以看大陸相關影片
請問樓主你有沒有親自去用過?

大陸許多非法的影音網站基本上這幾年都被官方大力整頓
許多非法的站台基本上都關門了
有些則是限制需要在大陸的區域才可以收視
所以真的要收看許多人都要透過 proxy 、改 DNS 等才可以連入
而且連線速度時好時壞 收看上也不一定非常順利
為何需要放鬆休息時候想看個影片要搞這麼麻煩與複雜?

目前內地也有提供付費的收視服務
所以只要若付費之後連過去的服務可以正常收視那也不錯
目前知名的愛奇藝、騰訊視頻目前有提供免費與付費的服務
要能夠有完整服務基本上還是得買 VIP 的會員服務才具備權力

另外目前有許多算是非法的 android 機上盒號稱買斷可以收看所有頻道
頻道就是台灣的第四台業者頻道、MOD頻道都包含在裡面
但是這類盒子一堆都是花了很多錢買了後一年後業者就繞跑服務中斷
所以盒子變成垃圾 這種案例實在太多了

很多人會用 Android box 來收視主要是可以安裝一些 APP
台灣正版授權的線上收視服務很多加都有提供 APP 可以安裝使用
然後可以接電視收視會直接與傳統看電視收視模式一樣方便

討論議題拉回來
基本上台灣市場來說收視節目當然本來就是會有不同劃分
有線電視或 MOD 就走傳統的方式提供頻道即時的播送
這種訊號穩定可靠不會收到網路速度等影響導致收視有延遲情況
而這類管道加值服務當然也是提供 VOD 的收視服務
這些服務還是以本地區域為主不會上 Internet

線上影音算是行之有年
而 OTT 服務基本上是這幾年開始興起的服務
這類服務就是走 Internet 所以彈性高比較不受到區域限制

現在大家都知道不管用手機、平板還是電腦
基本上都有許多收視頻道或是影片的服務
所以不再是以前透過有線這類固接的的收視模式了

我個人就固定家裡會有 MOD 提供傳統電視的收視方式
個人喜歡主要是歐美的影集還有知識頻道為主
所以 MOD 這平台很適合
有 MOD 電影199包月很簡單就可以收看許多電影
偶爾會單點一些院線下檔然後在 VOD 平台最新上架的電影
我也有 netflix 會看一些歐美的影集 (美劇追劇簡單方便)
不同收視的方式有其優點與缺點

最後我感覺這討論重點已經到有點莫名其妙的層級了
用戶要裝有線電視或是 MOD 或什麼直接看線上服務都好
這基本上就看用戶自己的需求而有不同
這個沒有什麼衝突地方
MOD 380 線路費另計喔

所以不會比第四台便宜多少,MOD每多一台令外加價喔

我第四台就是ftth+4台電視+66m上網=1000+年繳送2個月
kenduest wrote:
首先台灣市場就是這...(恕刪)




本篇主題我就開宗明義 說不討論頻道內容 因為見仁見智
且主題就是要討論 多機, 單純申辦"看電視"不要綁上網

1.如果不能供裝那麼多台的確會影響用戶選用的意願(對比 數位有線電視 超過5台 專案處理 通常也會通融)
2.如果還要搞甚麼IGMP Snooping才能共線, 否則只能單獨拉網路線給MOD專用這也會影響用戶選用的意願(對比 數位有線電視 裝幾台也沒有這種問題)
3.總月租費的多寡也會影響用戶選用的意願(對比 數位有線電視 裝5台總月租費還是500-550元)

事實上目前多機的客群或市場 很高的比例都是由數位有線電視把持
所以 中華電信MOD看來只想要做少機的客群或市場了 多機的客群或市場還沒有方式突破和數位有線電視一決生死?

另外 你的 電影199 包月 真的是自己每個月付199元 還又是中華電信半買半相送(幾乎是月租費只要付10元)?

中華電信MOD虧錢不是沒有原因的 幾乎是很多套餐原價都很貴後來幾乎用送的, 結果每次一不送或不以超低價 幾乎沒有人續訂了!

lordkon wrote:
MOD 380 線...(恕刪)


吼 跟大家講 不要 比這種 上網+電視 綁在一起的價格 根本比不完
我主題就是寫很明白 只比 純 看電視.....

話說 你的大大寬頻-大豐有線 不是最多一戶可安裝8台機上盒嗎? 總月租費還是一樣不變?
以一户四口五台當基數,
其他地方我不敢說
至少我這個社區純住宅區透天20戶
不管主客觀條件
有線電視的基本盤短時間很難動摇

PS:
除非台灣人口結構短時間馬上調整成
1/3 1/2 甚至 1/1 …
不然個人覺得拉
日本/中國/美國來比 意義不大

womiyeh wrote:
以一户四口五台當基...(恕刪)


反正 有線電視業者那麼多 但中華電信MOD只有一家

加上 中華電信MOD本來就先天上不利於 多機推廣了......
個人對MOD的感覺是這樣…
(當然我只用二年,且固網免費送的,
調回199就退了,消費經驗說不上準)
主要是單人為主,最多三人的小群組

用公用資源分配,網路加值屬性
提供平台上架,最適合的方案

講實在,
若MOD真的符合大衆性一般性需求的話
都己經接近免費送了
不會到開台了13年,還停留在100萬戶
且大多數是網路約跑完送完就退的流動性市場

==分隔線以下是「主觀」性的看法==

當然,我碰到少數用MOD的人都會笑,
你們這些用第四台的,不夠…高尚

我也只能笑笑回應
對不起,我要作生意顧肚子
没辨法「世界化」,去看什麼新加坡半島
要了解 油價 水費 房價 寶可夢 軍公教 稅率…
吵架/談話/政論/社區/新聞 都要加減看一下
這方面「個人」,可接受 IPTV 等新媒介

但…以戶(家庭)來看節目屬性,
財經/股市/民生/綜藝/購物/消費……頻道
全部是民生必需品,這樣而己

kenduest wrote:
所以你就轉移話題OTT...(恕刪)


關於這一點我是覺得
只要是公家部門性質
不管提供什麼平台方式
都要面臨和私人企業作切割和競爭
(而且基於公衆服務立場還肯定競爭不過)

與其花力氣投注在大量提升MOD使用率的事…

反正1X年試下來發現這市場規模就這樣了
接下來還會被跨國經營的新勢力取代
新的數位有線業者跨區/一區多家再分食

不如就把錢再多省一點
提供長期定購 MOD 的用戶為主

把專注力花在解決基礎固網舖設
全面性的舖設FTTH
對整個國家競爭力,起碼還比較有幫助些







womiyeh wrote:
個人對MOD的感覺...(恕刪)



即使 MOD上未來都有上架和第四台數位有線電視一模一樣的頻道

1.但台灣平均家戶的電視機數量算是全世界前幾名,
2.加上MOD先天的架構本來就不利於多機型的, 目前家裡客廳和每個房間都各有兩條網路線的住家可能比例不到0.001%
目前MOD裝機人員都不會共用網路線, 都是直接從數據機拉網路線直通到你要放置MOD機上盒的地方, 工程太浩大了, 有些用戶不
喜歡拉明線, 拉得到處都是
3.以前第四台是數位有線電視不普及, 只用類比有線電視和MOD對打, 在畫質上本來就大吃虧了, 前者最高畫質只有480i(SD),
目前第四台數位有線電視普及率越來越高, 1080i(HD)頻道也越來越多, 兩者差異越來越小
4.目前已經開放第四台跨區競爭, 有競爭就有進步, 價格上, 服務上, 優惠上等等, 而MOD始終只有一家中華電信
5.中華電信MOD非常的便宜幾乎都是用送的(如果一起申辦中華電信+Hinet上網),變成是上網的附贈品, 這種生意運作模式能夠撐多久? 在多機需求的家庭幾乎不會考慮到中華電信MOD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