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ydayflower wrote:
大家的問題當然是錢呀...(恕刪)
其實換個角度想,這也是台灣頻道HD化進度嚴重落後其他國家的原因之一,
大家都是幫凶.
因為大部分收視戶接有線電視,所以電視頻道花大錢更新HD拍攝與播送設備大部分的收視戶看不到,
幾年前台灣的偶像劇還有很多綜藝節目就都以HD拍攝,
家裡有裝日本衛星或是在東南亞有訂一些有線電視的人就會發現,
台灣很多偶像劇自己人除非上網看,要不然只能看到被壓扁的SD畫質,在國外才能看到HD.
被NTD500 100多個頻道吃到飽的傳統類比式有線電視養大胃口了.
可是卻不思考這100多個頻道中,我想大部分的人再怎麼常看也是那幾台.
100多台扣掉廣告,賣藥,宗教... 大概只剩不到1/3是有在認真經營的頻道.
很多國家有線電視普及率遠低於台灣,大概只有喜歡看各式體育轉播或是電影控才會特別去裝有線電視,
像我先前在澳洲,
他們的無線電視就那10幾台,數位化後變成30幾台,
政府一直宣導某月某日即將全面關閉類比無線頻道,
必須換新的液晶電視或是傳統CRT電視加上數位機上盒 天線過於老舊也需換掉,
一開始當然大家也是怨聲載道,
但是後來發現外面賣場撥放的節目,隔壁鄰居家的電視,為什麼那麼清楚,
而且多出快20台可以看.於是帶動換機潮了.
大家都跑去換支援HD的電視.
而且像Sony這類大廠的電視居然還比台灣便宜,更別提LG之類的韓系品牌.
台灣就是大家都被有線電視綁架,當初無線電視數位化推展不順,
最後淪為重播老三台舊綜藝節目,舊連續劇,
大部分時段還賣給廠商做廣告, 大家受不了攏常聒噪的廣告,收視意願低,收視率拉不起來...
於是原本該負起免費提供普羅大眾收視HD的無線數位電視沒有起作用.
政府一直要業者衝數位機上盒裝機率,
可是大部分的人感受不到裝機的好處,
裝了,還必須加購電影套餐,科普套餐或是體育套餐等...
大家常看的前99台 HD化進度還是很慢,
對於老人家來說,大概只會想看新聞台,NHK,後面的賣藥電台或宗教台,
所以100台以後那些Discovery HD, HBO HD...
這些她們一點興趣都沒有,想看的人也早就裝中華電信MOD來看了
(而且以自家客廳的電漿電視來說,很多HD頻道MOD色彩還是比有線電視數位機上盒飽和)
以台灣數位有線電視目前不敢真的實施頻道分組計費而言,其實還算便宜,
政府強制業者每戶至少提供一台數位機上盒,
以台北的新台北來說,每加購一個套餐可以多借一台機上盒,
原先我們都以看藍光,中華電信MOD為主,送的機上盒打算裝在長輩房間內給長輩看就好,
後來因為聽說此促銷案,於是添購電影,體育還有一個忘記什麼套餐了,
一個月算起來就是傳統有線加上100多還不到一個便當的錢,
家裡四台電視都有數位機上盒了,而且頻道還共享(並非只有加購體育套餐那台可以看那些HD體育台,電影套餐依此類推)
很多人在怕有線電視數位化其實是怕以後變成幾台電視就收500多X電視數量/月,
實際上不可能這樣收.添購套餐也是同戶內3~4台電視合理範圍應該可以共同收視.
所以重點不是在數位化須加裝機上盒,數位化不能偷偷分接...
而是內容不吸引人嘛.
如果在強制業者衝數位機上盒裝機率之餘,
也能夠強制至少需必載幾個HD頻道,或是沒有HD的頻道多久需退場,
我想當大家感受到畫質差異後,自然會提升裝機意願.
題外話,不同有線電視業者HD進程真的有差,
老家在台北內湖,新台北有線電視 目前是 東森幼幼, TVBS News, TVBS歡樂台 HD化了(原先TVBS HD反而降回SD),
而在新竹租屋工作, 當地業者超視HD, TVBS NEWS HD, 東森新聞HD
像這些新聞台,綜合台,甚至一些CNN,BBC這類境外頻道,
實在應該優先強制全面HD化撥出.
結果現在有線電視業者完全相反,先從購物頻道,自製頻道,宗教頻道開始HD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