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有線電視數位化 那類比電視盒...?


sakura-MB wrote:
Q1. 目前根本絕大多數都是假數位化?
一堆第四台業者本身仍維持類比訊號, 類比訊號透過機上盒轉換為數位訊號…?]


類比與數位都一起在同一條同軸電纜中傳輸, 機上盒只是將數位信號取出解碼.
沒有"類比訊號透過機上盒轉換為數位訊號"這一回事. 不過大部分非HD的頻道, 訊號是數位的, 但是解析度還是只有480i. HD頻道的解析度有1080i.

sakura-MB wrote:
Q2. 有線電視全數位化從線材能否分辨出差異?智慧卡數位機上盒解碼是絕對必要的裝置?
有線電視數位化,若仍維持現有同軸電纜(Coaxial cable)75歐姆,表示目前同軸線路已具有傳輸數位訊號的規格?


不管數位或類比, 同軸電纜都可以是傳輸媒介, 只是占用的頻帶位置不相同. 所以線材無法分辨. 頂多更新成較好的線材, 但是仍不是數位專用, 類比一樣一起傳輸. 機上盒因為每一家第四台的機房, 採用的系統不一定相同, 自然要有能配對的機上盒. 加上如果輸出是一致規格的數位信號, 這樣就無法防止偷接, 要有自家的機上盒才能辨認信號來解碼. 在機上盒解碼, 才能保證數位信號的抗噪性, 如果先在中繼器就解碼再傳到用戶端, 在解碼後到用戶端這一段又是類比的信號了, 就喪失數位信號抗雜訊的能力.

舊傻男人 wrote:
類比與數位都一起在同...(恕刪)


感謝解答,但目前數位機上盒組合方式都是"數位機上盒"+"智慧卡"兩種達成接收數位訊號&解碼第四台業指的專屬訊號,透過HFC光纖同軸混合電纜(頻寬達750MHz);
那這樣直接拔下機上盒的同軸線路,插到電視cable孔就一樣有節目訊號(只少數位加值頻道),
等於訊號根本沒數位化,或根本就是機房仍維持類比訊號傳送,或訊號數位化但並沒加密過囉??
sakura-MB wrote:
感謝解答,但目前數位...(恕刪)


同一條同軸電纜中,
有傳輸類比訊號, 假設其中包含150個類比頻道, 全部類比頻道佔用了電纜傳輸的A頻帶範圍.
有傳輸數位訊號, 假設就是150個數位頻道(這150個頻道的節目內容, 與類比頻道節目內容一模一樣, 只是訊號是數位式信號, 不是類比式信號), 加上50個HD數位頻道. 全部數位頻道佔用了電纜傳輸的B頻帶範圍.

如果同軸線直接接到電視機, 電視機內建的美規151頻道的解調變器(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電視機選台器), 只有能力從A頻帶150個類比頻道中, 解調變一個類比頻道, 然後顯示在螢幕上.

如果同軸線接到第四台給的數位機上盒, 機上盒的解碼器(也就是機上盒的選台器), 只有能力從B頻帶200個數位頻道中, 解碼一個數位頻道, 然後顯示在螢幕上.

關鍵在於同軸線中這150個頻道, 同時存在著類比與數位的格式, 也就是每個頻道的節目內容, 不但發送了類比格式(佔A頻帶), 也發送了數位格式(佔B頻帶).
但是直接接上電視的類比格式, 會受雜訊影響, 畫面會因雜訊而出現雜點.
經過數位機上盒, 是抽取出數位的格式, 抗雜訊能力較強, 只要解得出來, 就沒有雜點(數位信號如果解不出來, 就是畫面會破格).

如果哪一天類比停播, 空下來的A頻帶, 就可以提供給數位信號使用, 這樣數位信號的頻帶加大, 每一個數位頻道就可以使用更大的頻寬, 在畫質上可以再提升(理論上是如此, 但是要看第四台願不願意調整).

數位信號可以在傳送之前, 再加上識別編碼, 或是根本使用不同的傳輸格式(非壓縮格式). 所以各家第四台發出的數位信號, 必須是自家的機上盒才能辨認與解碼收看.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