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拉拉 wrote:
目前絕大部分家庭都還是再看第4台吧
雖然是sd畫質
但那個也是要看頻道供應商所提供
不然你去各大電視台要求他們製作hd的節目
在整體大環境不變的前提下
你覺得哪間第4台可以說想要自己搞個hd就可以辦到
只不過是買了比較好的電視,就開始在嫌sd的畫質
真不知道樓上那些mod的愛好者是在自我感覺良好什麼
就目前主要的頻道商來說, 八大在HD的製播設備及節目製作上應該是居各家頻道商之首.
現階段要成立HD頻道應該也不是問題, 問題是有線系統的數位化和HD化推展得太差了.
在有線系統既有的數位收視戶不足的情況下, 硬推HD頻道只會是燒錢的行為.
(因為HD收視戶少, 廣告時段就不好賣或只能低價賣)
有線業者若積極推動數位化(每戶至少提供兩台免月租的機上盒),
讓每個收視戶都改看數位頻道, 而且積極去簽國內外的HD頻道來上架,
包括像福斯家族及STAR家族的HD頻道, 甚至MOD上的愛爾達都簽進來,
收視戶看了HD的美劇、韓劇和國產偶像劇後,
自然會要求三立、八大、東森、緯來也要升級或增加HD頻道.
有線業者沒那個本錢自已搞HD頻道, 但總可以買HD頻道來播吧!
現階段, 我只聴過有線系統台不讓頻道商去MOD上架,
但還沒聽說MOD有能力不讓像福斯或STAR等HD頻道商去有線系統上架.
(愛爾達和中華電信有特殊關係, 有線系統台也許不太簽得到)
八拉拉 wrote:
我覺得要改變台灣目前的收視型態並不是光靠幾個有線電視業者就有辦法推動
如果可以的話,政府好像也沒有存在的意義...(恕刪)
台灣的有線系統除了幾家獨立業者目前已整合成五家家大型MSO了不是嗎?
其中像凱擘和中嘉都超過百萬收視戶, 另外三家也至少各有50萬以上的收視戶.
五大業者加一加就超過國內有線收視戶總數的八成多了....
如果五大MSO都推不動數位化, 那政府又能如何?
現階段, 政府也只能用執照期滿不予換照或只發給一年期臨時執照來要求有線業者提數位化的規畫.
但許多業者都是一兩年前才剛換過照, 下次要再換照還要再等六年,
這也是許多有線業者敢把全面數位化訂(拖)到2015年的原因, 因為那時才要換照.....
至於機上盒本來就是數位化的必要投資, 就像大家申請有線電視上網,
業者不也會免費借用Cable Modem?
日本的電視數位化是在上個世紀末啟動的, 台灣其實也是....
不過地面數位無線電視部分日本是到2003年12月才開播, 比台灣還晚.
但重要的是, 日本不論是BS或是數位地上波都主打高畫質,
尤其地上波部分, 不論是NHK或是五大民放, 一開始就直接開播HD,
所以日本有線電視業者若想轉載地上波的HD頻道, 就一定要數位化.
台灣的數位電視頻道不論是衛星上或是無線平台上, 在2008年之前都只有SD,
而有線業者用類比訊號就可以轉播這些SD數位頻道的節目了.
因此, 對有線業者來說, 數位化就不是那麼重要.....
今天要不是有MOD加量不加價, 一舉推出了40個HD頻道,
造成許多人搶著裝MOD, 有線業者會主動引進更多的HD頻道嗎?
如果數位頻道和類比頻道內容相同, 您會想多裝一台數位機上盒來自找麻煩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