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公視台語台把落花生寫成「塗豆」是根據什麼?

日本時代有的台語字「𢲡」(土豆𢲡),後來為什麼就消失了呢?

「𢲡」的台語怎麼念?

日本時代還有哪些後來消失了的台語字呢?
https://baike.baidu.hk/item/%E5%9C%9F%E8%B1%86/6368412

閩南話及台語稱為塗豆(常俗寫成“土豆”,此外中國大陸也有“土豆”一詞,不過指的是馬鈴薯),中國早年以及日本稱其落花生,俗稱唐人豆或南京豆,歐洲一些國家稱它為中國堅果。花生的種子也稱為花生。

中國早幫你正名了.
lastnote

福建是叫土豆

2022-05-03 11:31
Ye-Kin-233

長生果、長壽果

2023-06-08 2:46
這純粹是各地台語口音,電視台用文字表達而已,
讓大家看文字懂各地口音,

但是只念塗豆,完全把土豆的音消失,完全不公平,
兩者主要是台語輕聲或二聲跟三聲分別,
說是塗豆,大部份念土豆的就抗議了,

有些地方是輕聲或二聲,當然是塗,台語的聲,
若用土就不同了,

如: 不同-台語是(抹港)是三聲,有些地方是(摸剛)輕聲或二聲,
(港)跟(剛)音的差異,


塗豆顯示台語輕聲或二聲,土豆是三聲,

都是落花生,土豆的意思,
沒有很複雜的其它解釋,
更不用搬歷史,

最簡單解釋說就是(台灣國語)
把台語讀音直接翻成中文,
少接觸台語的人,就覺得很怪,

如(灶咖) 是廚房的意思
韮菜包

(灶咖) 是廚房的意思,但是廚房的台語可不是灶咖喔!

2022-05-10 20:20
Ye-Kin-233

灶咖其實是灶台的腳,但灶台旁邊通常就是小餐桌試菜或暫放……所以延伸意指廚房,但它原意不是廚房。

2023-06-08 2:36
skistosais wrote:
落花生在台灣的清朝時(恕刪)
幾個觀點

1. 中文字本來就一字多音, 台語要文字, 其實不用搞一些奇怪字就為配合讀音
只要將對應意義的字, 增加台語的發音即可, 方便又不會疑惑
否則乾脆將台語改成拼音文字, 幾個母音子音兜一兜成一字, 像英文, 越文, 韓文....

2. 白話文, 本來就會隨時間而變, 變化不小, 大家接受能溝通及可
塗豆土豆, 其實土豆還是更令人容意接受, 弄個塗豆反增困擾

3. 文言文, 比較不隨時間而變, 且一字多義, 很適合古聖智慧的傳承
比如儒釋道經典, 你懂文言文, 那你和1~2000年古人讀經典所能理解的,差距不大
白話文,可能就變了, 現在寫炒飯, 嘿咻, 啪啪啪, 現在人能懂
但兩三代後, 可能就不知其義了
其實大陸沿海到西南語言裡,塗豆本來就是落花生的名字以及寫法。
其他的名稱另有:土豆(塗豆訛音)、長生果、番豆。

至於大陸所用土豆代稱馬鈴薯一事,是民國時期東北開始流傳的。當時各地土豆所指物種各有不同。有根莖類植物塊莖,也有豆科植物的種子。要到1952年新華辭典編纂之後才廣為流傳。
錯字嗎
不說公視
現在小學台語教材用的發音跟字
說起來就是一整個怪
我姪子說的台語
有些連我爸我媽土生土長的台灣人也聽不懂
鹿港人經過,
鹿港腔的 帶殼花生 叫 土豆,花生仁 叫 "" twa(三聲) 林""
所以各位下次去鹿港,想要喝花生湯,正確地請說: "" twa(三聲) 林 "" 湯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