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笑憐 wrote:甚麼都可以聊!先劇透(恕刪) 我沒看過,所以我不討論劇情,不過從維基百科裡面可以看出一些貓膩。陳郁秀的背景就不用多說了,公視的立場也不言可喻,比較令人好奇的是這部劇是拿到"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補助,一部電視劇跟基礎建設有什麼關係?道具、場景、服裝等等也可以當作基礎建設嗎?當初 賽德克巴萊 不也是花了一大筆錢來布置了場景以及服裝、道具等等,那些服裝跟道具怎麼不拿來用就好了?民進黨果然是一個專說幹話的黨,以華美經過雕飾的說詞來掩飾其背後的目的。這要是以前國民黨執政敢這麼做,早就被砲轟到體無完膚了,說真的,也只有民進黨以及那些跟著吃香喝辣的外圍組織才敢這麼不要臉。 傳送門~維基百科~斯卡羅 (電視劇)節錄其中的一段。2017年9月,公共電視宣布將改編《傀儡花》,將作品以大河劇形式製作為十二集的電視連續劇,在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補助下,以每集約新臺幣1550萬、共斥資1.55億的預算製作《傀儡花》,這是公視節目製作招標採購案史上的罕見的高額[3][4][5]。台灣公廣集團董事長陳郁秀長期觀察日本的大河劇並因此進一步了解日本的歷史,但卻發現自己反倒對臺灣歷史不甚了解,因此她想透過製作大河劇讓觀眾更了解臺灣[6]。她認為公共電視的許多節目雖然有各自的亮點,但卻缺乏連貫性,她希望能整合公視的節目,並認為在HBO ASIA合製的《通靈少女》受到國際好評後可以促進臺灣業界的投資,將臺灣推向國際,而《傀儡花》便是一部足以代表臺灣精神又能推向國際舞台的大河劇[6],她還向文化部請命,希望每年都能推出一部旗艦級的歷史劇[7]。陳郁秀指出《傀儡花》的製作規模前所未見,而且將會相當困難,因為作品中不但包含了各個族群和多個場景,還有海戰場面,勢必耗費大量預算和心血在前置作業上[6],必須要有龐大的資金支援,佐以嚴謹的史料分析及對場景、服裝和語言的考究,但是這些檔案、服裝、道具和場景都是在為臺灣的影視產業打下基礎,能夠提供未來繼續使用[8][9]。公視節目部經理於蓓華表示公視自2016年起便有製作時代歷史劇的規劃,期望透過歷史劇題材訴說臺灣的故事,並以戲劇形式引起社會大眾對歷史的反思[3]。而《傀儡花》是公視歷史劇系列的起點,未來公視將會建立更多在不同的年代中發生於臺灣這塊土地上的故事[2][10]。對於自己的作品將被改編,陳耀昌除了希望大家在看過電視劇後能回頭閱讀原著[11],也表示並不介意修改原著中的編排,只要歷史時代的精髓被留存下來,並能促進觀眾更加貼近歷史即可。[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