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氣泡 wrote:現在的生活沒太多的休(恕刪) 與惡那個議題在當年比較大,可能離鄭捷殺人案不久但戲劇熱潮過了,後來又選舉、又疫情的,台灣人總是健忘同樣的風潮,我看火神也差不多,前陣子夯到頂天,這陣子就涼掉了大債時代也是,但熱度比起來沒有前面兩個高,而且議題有點太瑣碎不然是最貼近時下每個中堅份子,也可能演員找得不夠大牌至於塵沙惑,燒腦和感情糾葛的成分蓋過想討論的議題居多不然那些對應議題蠻不錯的,希望不要爛尾
阿澈子 wrote:這些我大部分也都有看(恕刪) 確實 像我們與惡的距離,哪那麼剛好加害者妹妹的上司就是被害者家庭不過不這樣安排,劇情怎麼會揪心呢經典金句是一定要有的,金句可以說是代表整部戲的一句話爛尾這我覺得還好,目前塵沙惑還沒結局其他幾部的結尾我都覺得還算合理呀
溫暖氣泡 wrote:以比較紅的案例來說第一部絕對是我們與惡的距離 台劇或者台灣電影最大的問題就是細節度跟眼界排除一些精品大部分都很有創意,很值得深入但戲劇甚麼都沒有拍出來,又或者是根本沒去踩點采風,編劇全靠幻想先解決台灣戲劇台灣電影影評人講的比劇情本身精彩或者不先看影評不知道他在演甚麼這種問題吧
溫暖氣泡 wrote:哪那麼剛好加害者妹妹的上司就是被害者家庭不過不這樣安排,劇情怎麼會揪心呢 几年前看过,当时就有个疑问,台湾求职不看身份证明、学历证明吗?这个妹妹怎么能够用假名成功应聘呢?不喜欢刘昭国这个人设,不知他在争取什么;李大芝扮演者演技太差,只会嘶吼,令人反感。其他演员演技在线,最喜欢林哲熹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