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MOD風波 中華電信該學到什麼 ?


ko.wei wrote:
根據固定通信業務管理規則、相關作業辦法及中華電信簽的行政契約書...(恕刪)


綠營金主角力!台灣互動重返MOD,練台生向NCC告狀

中華電信MOD家庭豪華餐,7月1日發生台灣互動電視為首的40幾個頻道集體下架事件,由於外界盛傳台灣互動大股東係綠營金主,事件發生後綠營大老介入協商,讓台灣互動在7月15日再度在MOD上架,不過,頻道集體下架等於宣告消費者與頻道商簽署「MOD家庭豪華餐附約」違約,台灣互動竟然可以在違約後,重新回到家庭豪華餐組合,已經導致壹電視負責人練台生等頻道商心生不滿,壹電視7月17日發函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質疑中華電信與台灣互動,未經其他營運商同意恢復台灣互動頻道上架,已明顯違反《固定通信業務管理規則》。

前NCC主委批換約過程粗暴,罔顧消費者權益
中華電信MOD在7月1日發生無預警大規模頻道下架,事件發生後就連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等人,都在臉書上抱怨,家裡的小孩突然看不到卡通頻道,中華電信雖然在事件發生後出面致歉,並且提供頻道套餐免費收視7天、月租費從270元降為145元補償措施,中華電信與台灣互動在換約過程,未顧及消費者權益的粗暴做法,仍然引起民眾公憤,就連前NCC主委蘇蘅都在媒體投書批評相關業者罔顧消費權益。

台灣互動重回「家庭豪華餐」,中華電信MOD恐虧更多

中華電信MOD「家庭豪華餐」消費糾紛,中華電信「順了姑意,逆了嫂意」,台灣互動經協商後重新上架,已經引發有線電視頻道代理商龍頭練台生不滿,發函要求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是否違反《固定通信業務管理規則》,NCC副主委翁柏宗表示,壹電視來函後NCC目前已啟動調查,對於MOD「家庭豪華餐」頻道商台灣互動44個頻道大規模下架違約後,又重新恢復上架,是否需要與收視戶另外簽訂一份新約,目前正研議解決方案,目前已要求中華電信在8月底前,對於台灣互動頻道重新上架,對收視戶進行全面宣導。



ko.wei wrote:
幕前幕後看都是一場精心規劃的策略...(恕刪)


影響幾十萬用戶的中華電信MOD與頻道代理商大戰,日前在民進黨新潮流系大老、台灣日本關係協會會長邱義仁出面之後,雙方各讓一步,回到原點。這起風波看似落幕,但是落下的幕恐怕是一個大黑幕,背後玄機重重,值得分析......

民進黨大老解決MOD風波的大黑幕

ko.wei wrote:
綠營金主角力!台灣互...(恕刪)



NCC:台灣互動重新上架 可能涉及重新換約

根據管理規則第60-1條,「多媒體內容傳輸平臺服務(MOD),應符合公平原則、無差別處理之出租平台上下架規範。不干預頻道節目內容服務提供者之內容服務規劃與組合、銷售方式及費率訂定」,壹電視認為,中華電信在未徵詢「家庭豪華餐」運營商同意下,逕行恢復台灣互動頻道上架,已經有「干預」家庭豪華餐內容服務規劃與組合之嫌。

翁柏宗表示,針對壹電視來函,NCC除了回函壹電視外,目前已啟動行政調查,NCC目前仍然重申MOD營業規章與上下架作業規範,應符合「公平上下架」原則。

另外,針對MOD「家庭豪華餐」7月1日發生大規模頻道下架違約後,中華電信自7月15日片面恢復頻道上架,發生違約的套餐服務,恢復原頻道播出後,到底應該視為違約後的重新履約,還是應該視為第二次違約,目前NCC內部也在討論其適法性。

翁柏宗強調,NCC針對台灣互動違約下架又重新上架事件,將站在中立立場,從「家庭豪華餐」套餐服務,係頻道運營商之間合議角度,在台灣互動重新上架後,研議是否要求頻道商與消費者重新簽訂合約。翁表示,NCC在日前新聞稿,已明確要求中華電信MOD頻道異動,必須在一個月以前進行告知,本次事件後,NCC也將修訂MOD營運規章,避免類似事件再度發生。

......


某種程度 中華電信≒政府

各自有利益盤算... ,表面功夫做好...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到底有沒有必要存在?

回到NCC的法源與定位來看,至少可以提出NCC存廢的五大問。

《NCC組織法》第一條揭櫫:「為落實憲法保障之言論自由,謹守黨政軍退出媒體之精神,促進通訊傳播健全發展,維護媒體專業自主,有效辦理通訊傳播管理事項,確保通訊傳播市場公平有效競爭,保障消費者及尊重弱勢權益,促進多元文化均衡發展,提升國家競爭力,特設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第一問:NCC確實「謹守黨政軍退出媒體之精神」了嗎?就在今年,NCC通過了兩個政府電台。《廣電法》有漏洞,讓政府電台可以繼續成立,這當然不符合所謂的「黨政軍退出媒體之精神」。

第二問:NCC「促進通訊傳播健全發展」了嗎?到目前為止,連最基本的傳播產業政策都欠缺,沒有清楚定義產業健全發展,如何促進?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講,廣播電台的下一步在哪裡?當「車聯網」時代即將來臨,收音機不再是汽車標準配備,廣播產業必將大受衝擊。NCC可有妥善措施?

第三問:NCC有「確保通訊傳播市場公平有效競爭」嗎?當然沒有,NCC自己就只管傳統媒體,對網路媒體則難以規管,這樣公平嗎?正在推動的「媒體壟斷防制與多元維護法」草案嚴管廣播、電視,甚至報紙,卻對於最主流的網路媒體視而不見。NCC依法是所有通訊傳播產業的主管機關,何以只限縮在廣播電視?

第四問:NCC可曾認真「促進多元文化均衡發展」?先問何謂「多元文化」?這個名詞在《中華民國憲法》出現,主要是強調促進原住民族語言及文化;後來大法官會議解釋憲法以及其他法律也多次提到。
然而,「多元文化」始終欠缺明確定義。NCC自己在2007年委託郭良文教授做了研究,成果非常具體,可惜NCC在研擬法案時都棄而不用。以「媒體壟斷防制與多元維護法」草案為例,名稱雖有多元,內文只有4個條文有關,而且也欠缺定義,這麼做是在消費多元,還是促進多元呢?

第五問:NCC要怎麼「促進國家競爭力」?是引領通訊傳播科技發展?還是強化影視軟實力的輸出?前者NCC難做到,後者NCC現在剛好反著做。

愛之深,責之切。懇請NCC回到組織法第一條,認真做好本業。

我見我思-NCC存廢五大問
各地到處都中華電信廣告...

有權有人脈有金錢利益撐腰......一般民營公司敢這樣搞嗎? 不被吉死才怪... 各方.政府也會跳出來...

中華電信「斷訊」形象大傷 找吳念真代言救火

中華電信MOD先前因為跟頻道代理商,分潤制度喬不攏,爆發斷訊爭議,造成收視戶突然有44個頻道無法收看,引發用戶撻伐,連NCC都要求報告。如今問題雖然解決,但形象已經大傷,最新中華電信找來名導演吳念真拍廣告,當MOD代言人救火!

「看到節目跟電影重播不完,連總統都可以自己選的時代,電視要看得這麼悲哀嗎?」拿著遙控器轉轉轉,突然講出的這番話。爆發斷訊風暴的中華電信MOD,最新請來吳念真拍廣告,當代言人。

笑說文案只花了一個晚上就寫出來,讓台下大笑不已。但中華電信歷經斷訊風波,可一點都笑不出來。

中華電信MOD有145萬用戶,卻因跟頻道代理商分潤機制喬不攏,臨時宣布7月1日套餐異動,多達44個頻道節目,在「豪華套餐」裡消失,直接影響到80萬用戶的權益。不只用戶罵翻,更被NCC點名要求來報告。

這起斷訊事件,也讓消基會呼籲推動「單選單買」,而非以「套餐」方式出售,中華電信順勢推出頻道自由選,提供消費者更多主動權,也希望能盡快挽回負面形象!

收視戶卓政宏(2017.07.12):「可以這樣子突襲消費者,讓消費者變成一群被綁架的人一樣,這實在是很離譜的情況發生。」

中華電信董事長鄭優:「當初就是沒有談攏,就是企業沒有簽約才暫時離開,我們的這個豪華餐,那後來他們(代理商)也接受了,所以就重簽契約恢復播出。」

中華電信「斷訊」形象大傷 找吳念真代言救火


ko.wei wrote:
各地到處都中華電信...(恕刪)


那你今天早上就趕快去辦MOD退租

那麼擔心幹嘛?
2227995 wrote:
那你今天早上就趕快去...(恕刪)


Mod很多年老早就不用了…不是用戶也有資料一直電銷,各平台地

方也是,更妙的是去別家空檔也知,主動來電關心,事後更優

惠……要吃也再擦一下嘴吧


ko.wei wrote:
Mod很多年老早就...(恕刪)

MOD今晚就宣佈倒閉 我也沒差

請教要擦什麼嘴?




MOD斷訊事件 王志隆批「有心人」刻意操弄

中華電信MOD家庭豪華套餐組上個月15日恢復播送台灣互動電視、友量和中華超聯旗下所屬頻道。不過卻引發年代集團的不滿,去函要求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解釋中華電信是否違反《固定通信業務管理規則》,而NCC也已經啟動行政調查程序。台互董事長王志隆發表一封《致中華電信夥伴們的一封信》,對斷訊事件做出完整說明,同時指控「有心人」意圖操弄,期盼外界不要受到相關不實指控的誤導

中華電MOD斷訊事件至今仍餘波蕩漾,針對《壹電視》負責人練台生去函要NCC解釋中華電信是否違反《固定通信業務管理規則》。台灣互動董事長王志隆發表一封《致中華電信夥伴們的一封信》,對斷訊事件做出完整說明。

王志隆指出,回想MOD草創之初,被有線電視系統業者強烈抵制,空有平台卻幾乎沒有任何節目,也沒有客戶。在各方都不看好的情勢下,台互和MOD一起篳路藍縷,一步一步開發國內外頻道商來MOD平台上架營運,如今MOD訂戶已經有135萬戶。

王志隆表示,最近「有些人」經常在媒體上放話,指MOD過去十三年來虧損了315億元,是中華電信的大包袱,而且技巧的把責任歸咎於「分潤制度不公平」,讓台互背了一個沈重的大黑鍋。

王志隆說,和中華電信合作的這些年來,台互的營業收入主要都是來自訂戶的「頻道節目費」,這個費用是訂戶要支付給頻道營運商的節目費,委託中華電信代收而已。單是最近六年來,台互支付給中華電信的代收佣金(上架費)就高達17億4800萬元,怎麼會反而把台互說成是吸MOD奶水長大

王志隆認為,MOD現在已經有135萬收費用戶,即使真的帳上虧損315億元,但是MOD的平台價值恐怕已經超過400億元,一味只強調MOD 的虧損,只是抹滅了過去對MOD貢獻的中華電信夥伴。另外,針對中華電信董事長鄭優推動以收視率為基礎的頻道商分潤制度,在大方向上,台互給予肯定和支持,不過更希望不要只是用收視率作為唯一參數,或許可以加入訂購MOD的動機等貢獻度因素。而即使只用收視率計算,至少也要依不同類別節目有合理的加權,否則許多國際優質的頻道或少數多元的頻道恐怕會因收視率不高而離開套餐或在MOD下架

對於7月1日的斷訊事件,王志隆表示,斷訊後才猛然一驚,原來在「有心人」的操弄下,其實是要排除台互的市場空間,換成自己的頻道,掠奪台互努力的成果,這和兩年前「有心人士」汙衊台互的內耗事件手法類似,而這些「有心人」都是不惜犧牲中華電信的公司利益,犧牲MOD的用戶權益,來打擊台互,而台互將盡全力揪出這位MOD的害群之馬,還中華電信和台互清譽。

王志隆說,MOD是比有線電視系統更進步的開放性平台,正因為是開放性平台,現在MOD的頻道內容也比有線電視更優質更多元化,只要經營得法,MOD莫說達成200萬戶,就是400萬戶也指日可待。




【MOD頻道下架爭議】台互情理攻勢 聲明駁練台生檢舉指控

中華電MOD斷訊事件至今餘波盪漾。針對《壹電視》負責人練台生向NCC提出檢舉,指控《台灣互動電視》先前在MOD所下架的44個頻道、重新恢復上架,有違頻道商全體合議制原則一事,台灣互動董事長王志隆發表一封《致中華電信夥伴們的一封信》。以下是信件全文。

【敬致中華電信夥伴們的一封信】
各位中華電信的夥伴們大家辛苦了:
首先為了這10年來,有幸在中華電信的領導下,一起胼手胝足,共同努力把MOD平台上「家庭豪華餐」的收視戶發展至80萬戶的規模,謹向各位先進致上最高的敬意與謝意。

回想MOD平台草創之初,被有線電視系統業者強烈抵制,空有平台卻幾乎沒有任何節目,也沒有客戶。在各方都不看好的情勢下,我們一起篳路藍縷,無中生有,一步一步的開發國內外頻道商來MOD平台上架營運。隨著內容的豐富,慢慢的有越來越多的訂戶願意捨棄有線電視系統轉到MOD來。如今MOD訂戶已經有135萬戶。這份花了十年才得之不易的成果,我們自當共同努力珍惜。

只是最近有些人經常在媒體上放話,謂MOD過去十三年來虧損了315億元,是中華電信公司的大包袱。而且技巧的把責任,歸咎於「分潤制度不公平」的說法,讓台灣互動莫名其妙地背了一個沈重的大黑鍋。為此我們認為極有必要加以澄清,把真相說清楚講明白,好讓各位夥伴不要受到誤導。

在和中華電信合作的這些年來,台灣互動的營業收入主要都是來自訂戶的“頻道節目費”,這個費用是訂戶要支付給頻道營運商的節目費,委託中華電信代收而已。中華電信另外向訂戶收取的MOD平台費或上網費則不在此內。單是最近六年來台灣互動因此而支付給中華電信公司的代收佣金(上架費)就高達17億4800萬元,這些都有中華電信的請款發票可為憑証。

台灣互動努力提供受歡迎的頻道讓用戶願意訂購MOD,台灣互動還走遍每一個營業處和夥伴們一起推動MOD業務,台灣互動還支付了大額的上架費給中華電信。如果所有營運商都像台灣互動一樣,MOD早就大賺錢了。怎麼會反而把台灣互動說成是吸MOD奶水長大,要台灣互動來背這個MOD虧損的大黑鍋。

中華電信在MOD上或許真虧損了315億,鄭優董事長如果真要改革MOD, 為何不去查看看這些年來除了正常的開銷外,還有許多政策性支付某些特定頻道商的補助金和購買特定的運動賽事的大額支出,或是不相當的行銷宣傳費用。這些支出是否都有經過合法的程序,否是都是合理的需要?

不過,話說回來,MOD現在已經有135萬收費用戶,即使真的帳上虧損315億元,但MOD的平台價值恐怕已經超過400億元了。一味的只強調MOD 的虧損,雖然是為了撇清了自己的經營責任,卻讓中華電信夥伴們過去為了MOD的貢獻和辛勞被一筆抹滅了。

此外,針對鄭優董事長推動以收視率為基礎的頻道商的分潤制度,在大方向上,台灣互動是給予肯定與支持的。不過我們更希望不要只是用收視率作為唯一參數,或許可以加入訂購MOD的動機等貢獻度因素。

既使只用收視率計算,至少也要依不同類別節目有合理的加權。否則許多國際優質的頻道或少數多元的頻道恐怕會因收視率不高而離開套餐或在MOD下架,而留下來的頻道可能只會更加庸俗化和腥羶色。

我們的提議雖然得到多數頻道商的贊同,但是因為一兩家頻道商的反對被MOD的主事者否決了。最後我們簽署繼續播出同意書希望順延一個月協商期。結果是、我們的44個頻道在豪華餐中被斷訊了。被我們的策略夥伴中華電信悍然斷訊。

針對這個匪夷所思的斷訊事件,台灣互動不禁要問:
1.節目費收入是頻道營運商的錢,又不是中華電信的錢,中華電信為什麼這麼堅持別人必須要用“單一收視率”來分帳呢?
2.為了協調出更周全的辦法,延後幾個月實施有何不可,為什麼一定要堅持七月一日非開始不可呢?
3.要建立收視率分帳的制度為什麼非要在MOD上最大的套餐上開始?其他套餐不行嗎?組新的套餐來實驗不行嗎?
4.在台灣互動已經開立播出同意書給中華電信(附本也送NCC) ,中華電信還是非要斷訊不可。為什麼呢?

斷訊後我們才猛然一驚,原來在“有心人”的操弄下:
七月一日的急迫性是假的,所謂合理分潤制度是假的,改革MOD也是假的。排除台灣互動的市場空間,換成自己的頻道,掠奪我們努力的成果恐怕才是真的。

兩年前「有心人士」汙衊台互的內耗事件於焉重演,手法類似,該事件雖然事後得到中華電信長官的平反,但是對於雙方的傷害卻已經是不容易回復的損失。這些「有心人」都是不惜犧牲中華電信的公司利益,犧牲MOD的用戶權益,來打擊台灣互動,只為滿足自己個人的私慾,而無所不用其極。

本人謹再次申明,台灣互動雖然只是一家小公司,我們能力也非常有限,但我們將盡全力揪出這位MOD的害群之馬,還中華電信全體員工與台灣互動電視的清譽。

斷訊憾事雖然不樂見,但它還是發生了。為了顧及收視戶權益,為了怕MOD訂戶大量流失到有線電視。台灣互動主動經過多方折衝協調,好不容易才讓信號回復,暫時止住MOD的傷害繼續擴大。

MOD是比有線電視系統更進步的開放性平台,正因為是開放性平台,現在MOD的頻道和VOD節目也比有線電視更優質更多元化,未來MOD的優勢只會更加的明顯和突出 。只要經營得法,不要再自己內戰內耗,莫說達成200萬戶,就是全國半數的400萬戶,也將是指日可待。

但願在上帝的眷顧之下, 黑暗終將遠去,讓我們再為明天的榮耀和成功一起努力。我們是夥伴我們不是對手。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