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中華電信的MOD(多機) vs 有線電視業者的數位有線電視(多機), 前者所面臨嚴重的阻礙和問題 討論

1. 畫質位元率問題

MOD 走 Multicast 而非一般有線電視廣播有實質頻寬問題
實質降低流量的意義就顯得奇怪
若你能夠至實質確認 MOD 有所謂變成低位元率流量播送事實
要不然實在看不出來你說的 7.x M 有什麼證明

2. MOD 頻道播送會佔用頻寬問題

MOD 收看 HD 會佔用 10Mbps 頻寬是事實
但是不會是什麼實質大問題
沒必要在這種地方持續把聲音放大
個人感覺你在這種議題上許多文章跳針太多了
過度放大問題

3. MOD 安裝難點

MOD 目前的實質的問題不會是什麼上網與電視收看訊號混在一起導致廣播風暴問題
這種問題都很簡單也很好解決
正規結構化佈線目前普遍用於一般辦公室也適合住家
就算沒正規結構化佈線方式也很多解法
適當的網路設備連結區隔或是電力網路都是方式
網路連結的問題基本上都很好解決 而不是無解

無線跑 MOD 已經早有案例作法
只是一般來說無線會比較多有問題
一般還是會改用電力網路替代會比較好

4. MOD 頻道問題難點

一些頻道業者的確受到有線電視打壓所以無法在 MOD 上架是事實
不過老實說現在來看其實 MOD 缺的一些頻道實質影響性已經不大高
除了什麼沒有緯來日本台、國興衛視這類比較多選擇日本頻道之外
其實整個來說看不大出來差別
至於什麼 MOD 沒 HBO 等這現在影響性也都很有限了
替代頻道與其他包月等其實都不會有影響很多

老實說 MOD 目前很多頻道也沒在一般有線電視上架
這些頻道水準個人也認為好過一般有線電視的頻道
尤其旅遊、知識、美食、音樂、戲劇、體育選擇等

當然政論節目 MOD 比較弱
台灣已經是民粹治國還有民嘴滿天下了
一堆政論節目都偏頗與吵架不要也罷
MOD 上新聞這些頻道不算完整但是也很多了

5. 收視與費用

認知與算法看起來好像頗誤解?
不過其他朋友有回應了...
整體來說已經是中華用戶來說申裝 MOD 相當划算
頻道幾乎全開怎麼算還是比一般傳統有線電視頻道收視便宜

最後.. 整篇文章原帖發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麼有點看不出來
樓主不是 MOD 的用戶也不是有線電視申裝的用戶
感覺樓主很多資訊都是來自於論壇上一些片段討論獲得
內容資訊上會打一個問號

6. 傳統電視觀眾收看的流失

其實後續年代個人認為隨選會比較當道
另外就是 OTT 部分應該也會變成更多人的選擇
MOD 部分隨選部分在內容上比一般有線電視業者好很多
OTT 方式目前是越來越多人收看節目的方式
許多業者都投入這個領域 包含中華也有
這部分可能後續比較有看頭的地方
騎狗去撞車 wrote:
你是在算什麼啊,你...(恕刪)



那我重新計算一次
單純只申辦MOD不申辦上網的用戶 純粹用1台數據機+5台機上盒(專案處理)
一個月總月租費是
359元+89元x1x0(平台費, 第一台已經含在380元)+89元x1x1(這是第二台平台費)+45元x1x1(這是第三台平台費)+45元x1x1(這是第四台平台費)+45元x1x1(這是第五台平台費)+66元(電路費)
=>380元+(0元+89元+45元+45元+45元)+(66元)=359元+224元+66元=649元(豪華型)
kenduest wrote:
1. 畫質位元率問...(恕刪)


1. 由chang987 大大提供的資訊

2. 有些人是在意被占用頻寬, 數位有線電視沒有這一個問題這也是事實

3. MOD如果和上網共用網路線會發生網路封包的風暴問題, 也是前人累積的經驗分享, 並非我憑空想像的
如果沒有, 幹嘛很多人家裡重新裝潢還特別拉一條網路線給MOD用, 不是做白工了嗎?
無線WiFi分享器還特地搞出IPTV(MOD)功能而且高階的才有多實體LAN port支援IPTV(MOD),

電力線或無線WiFi跑MOD只限於少機有案例, 多機(4-5台)並無實際案例

4.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頻道內容甚麼是好甚麼是不好太主觀了, 沒討論的意義, 也毫無交集, 要討論可能蓋到1000樓也討論不完

5. 我單純是以純粹裝電視來比較, 如要MOD要搭配上網一起比較, 那麼數位有線電視+Cable上網 或是 數位有線電視+FTTH上
網, 也是很便宜 , 那就沒完沒了

6. 隨選已經喊了很久了, 要隨選不如買台Android電視盒(買斷) 不是更強更方便內容更多元嗎? 我倒認為MOD上的隨選或是
數位有線電視上的隨選就是這樣而已, 用戶並不會有所太大的成長
chih_haohung wrote:
所以5台呢?

我家沒有5台電視,自然沒有第5個機上盒,所以無法給你答案
你目前的4台會占用到上網頻寬嗎?(有人很介意 有人不介意)

當然有,4台全看HD頻道網路會剩下5xM
目前4台機上盒 你的MOD總月租費是多少呢?

所以你4台MOD 用的網路線 是和 上網用的網路線是同一條? 居然沒有發生網路封包的風暴?


同一條,其中一條還接一台電腦跟兩台MOD,網路遊戲照玩,檔案照下載,MOD也順暢

那也蠻神奇的, 因為中華電信都告誡 用戶 不要 把MOD用的網路線和上網用的網路線 共用一條


這這樣接法我產生的唯一問題就是當電腦關機時,收看HD頻道會有馬賽克、畫面不動但有聲音

但我在電腦端更改網卡設定就解決了

那些高階無線WiFi分享器 還特別做多個實體LAN port有支援 IPTV(MOD)功能是在做辛酸的喔?
這些問題某一項幾乎大部分人就會在意了, 也增加推廣中華電信MOD(多機)的難度了


在兩年前我裝免費MOD時就知道,用同條網路線分接時要用HUB而不是無線分享器

另外請問網路為100M/40M、光纖,MOD為家庭豪華餐+精選B餐+電影199+4台MOD機上盒+網路費+MOD套餐費用+市內電話月租費+室內設備維護費=15XX快到1600
所以單純算 MOD為家庭豪華餐+4台MOD機上盒+網路費+MOD套餐費用 一個月總月租費 你這樣要花多少錢呢?


我上面不是寫的很清楚,帳單上面的總費用就是15xx快1600,網路費是100M/40M的費用

chih_haohung wrote:
1. 由chang987 大大提供的資訊

2. 有些人是在意被占用頻寬, 數位有線電視沒有這一個問題這也是事實


所以我說我回應你不就是網路上有人說什麼就信什麼?
當然個人不是質疑對方說的內容
而若你沒實質證明是聽別人說就當真而已
這樣就沒啥好討論的

頻寬佔用是事實
有時候看網路發展要朝更廣的方向來看
往後發展超過 GB 的網路時代會來臨
不管是光纖到否還是走傳統線路走 G.fast 架構作法
佔用這種事情逐漸不是問題所以其實沒必要在這問題上做文章



kenduest wrote:
所以我說我回應你不...(恕刪)


我的主題就是 很明確 在多機(4-5台)了,,,
市場上 中華電信MOD在多機這一塊幾乎市場佔有率很低(我猜應該只有10%)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中華電信MOD比較有斬獲的只有在少機(1-3台)這一塊 還可以和 數位有線電視 相抗衡一下


chih_haohung wrote:
我的主題就是 很明確 在多機(4-5台)了,,,
市場上 中華電信MOD在多機這一塊幾乎市場佔有率很低(我猜應該只有10%)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中華電信MOD比較有斬獲的只有在少機(1-3台)這一塊 還可以和 數位有線電視 相抗衡一下


個人看法還是很單純
這也是你自己認定的情況
簡單說質一個家庭需要到 4,5 台電視其實佔用的比例多少需要明確
不能夠否認這種家庭需求的人的確有
就目前 100Mbps 申裝 MOD 能夠裝到 4 台也算很多了

MOD 目前收視人口沒辦法很多基本上不會是在這種議題上
其次中華後續應該會有更高速網路的 MOD 申裝的處理方式
光纖到府後續要幾台收看技術上應該都不會是問題...
所以這議題個人是認為可以打住

賢人 wrote:
我上面不是寫的很清楚,帳單上面的總費用就是15xx快1600,網路費是100M/40M的費用



所以 單純算 4台MOD機上盒()部分 不算100M/40M上網 不算市內電話 總月租費約在600元?

賢人 wrote:
我上面不是寫的很清楚,帳單上面的總費用就是15xx快1600,網路費是100M/40M的費用


所以我們切開 網路費100M/40M+市內電話月租費(兩個加起來算900元好了)

只計算 4台MOD機上盒(豪華餐+精選B+隨選電影199元)算698元(如果此推算有嚴重錯誤請糾正)
CHT的MOD分成兩部份,一是Live的部份(類似傳統的CATV,輸入頻道號碼就可以選台的頻道 ),另一部份是on demand的部份(Kbro和其他MSO也有類似的service,例如Kbro的就稱為SMOD ),Live的部份MOD是以IP Multicast的join/leave機制控制哪個stream要送或不送給哪個client,所以看似可以在頻寬有限的xDSL上塞n套節目進去(i.e.因為是須要時才送,如果CHT願意的話也可以搞個6位數的頻道號碼,這樣夠嗆了吧 ),而Cable的話是用ATSC或DVB-C把所有節目以broadcast的方式送給所有client,假設以NTSC規格的6MHz/ch跑1024QAM可以得到60Mbps的throughput好了,以CHT MOD的HD content約10Mbps為基準,每個channel(transponder)就只能塞6套節目,要容納現有約200套節目保守估計就要30套ATSC/DVB-C的頭端外加200MHz的頻寬(這就是為啥要停止數位/類比雙載的原因),但是就算HFC的頻寬空出來了,MSO也未必會心甘情願的投資在transponder上($$,Money talks,反正transcoding一下硬塞進現有的transponder就得了,至於畫面品質是啥,能吃嗎 ),而on demand部份更是Cable的致命傷,on demand的stream不只throughput不低,live time又長,拿DOCSIS頭端提供這類服務根本是自曝其短,硬把一堆風馬牛不相關的東西扯在一起,會不會想太多了啊....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