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kid wrote:
為了賺廣告費來維持戲劇的運作
總是會有一些強人所難的事情囉
畢竟戲劇本來就是比較誇大的
況且 像我也不是利用正當管道(不是在北美當地)去看這些影集 非這些廣告的主要消費者
我想我也沒資格多說啥 畢竟人家做戲劇是要賺錢 不是做功德
難看了不起就是不要繼續追而已
這些看法我都不能苟同:
1. 美劇可能是全世界製作費最寬裕的電視戲劇,遠超過其他國家的戲劇
更不要說賣國外播映權的收入也是全球之最
例如英國的情況
要是沒有海外財源從拍攝前就開始挹注,ITV恐怕也拍不出downton abbey吧?
就可見一斑了...什麼時候聽過美劇製作單位還得事先籌錢才能拍出pilot了
2. 這跟戲劇本身誇不誇大其實沒有關係,是兩個分開的話題
更不要說版上無數討論,焦點不都是抱怨劇情太誇大?
3. 如今在電視上如此誇張明顯的置入行銷
(討論範圍在此定義成要演員主動示範或說嘴的形式
而不包括過去一向都有,比較單純只是把產品放在畫面中供使用的置入)
...並不是一直都有的,而是額外導入的廣告檔
就好像本來大樓只有外牆掛廣告,後來發展到內部大堂跟美食街到處掛螢幕掛海報一樣
是過去十年內的發明
就好像航空業的下一步,是在個人電視上逼你看不能快轉的廣告,即使你花大錢坐商務艙
那麼坐飛機就從:沒廣告-->只在各種空檔放廣告-->
放電影前播可以快轉的廣告(例CX)-->飛機地圖空檔也賣廣告(例CX)
-->連放電影前都不能快轉,不看廣告你就看不到電影(例NZ)
不好意思,這些媒體,大企業都是這麼大的財團了,還要處處楷油搞贊助搞廣告?
賺大錢ok啊,但是以極度不正常的方式壓榨利潤
逼我們領人薪水的一直忍受他們,沒事說他們幾句有錯嗎?

廣告到這個地步,其實我們可以很正當地說
垃圾資訊嚴重過度氾濫,是會有讓人不舒服的可能性的
因為眼睛看到的,人腦都需要區分過濾
4. 即使在可以正常管道看到的國家,都還是有非常多人下載看
即使北美國內還是很多人非法下載,因為他們都比你我更不願意容忍廣告
例如CBS官方的線上收看,都是逼你非看廣告不可
而且像hulu那樣精緻也就算了,但CBS的player設計頗差,用mac看還會當掉
至少我認識的人最後都還是走非法管道
5. 我們當然有資格討論了,難道我們要為了讓別人可以賺錢而刻意委屈自己?
不覺得台灣消費者這種心態,才是處處吃虧的真正原因嗎?
6. 難看不要追,這種話根本就是歪理
台灣人都是這種鬼心態,01處處都是看到別人抱怨就只想打壓,叫別人閉嘴
卻根本提不出沒有正當理由只能拿想當然爾的話來說...
我言盡於此。
righteousball2 wrote:
1. 美劇可能是全世界製作費最寬裕的電視戲劇,遠超過其他國家的戲劇
更不要說賣國外播映權的收入也是全球之最
例如英國的情況
要是沒有海外財源從拍攝前就開始挹注,ITV恐怕也拍不出downton abbey吧?
就可見一斑了...什麼時候聽過美劇製作單位還得事先籌錢才能拍出pilot了
2. 這跟戲劇本身誇不誇大其實沒有關係,是兩個分開的話題
更不要說版上無數討論,焦點不都是抱怨劇情太誇大?
3. 如今在電視上如此誇張明顯的置入行銷
(討論範圍在此定義成要演員主動示範或說嘴的形式
而不包括過去一向都有,比較單純只是把產品放在畫面中供使用的置入)
...並不是一直都有的,而是額外導入的廣告檔
就好像本來大樓只有外牆掛廣告,後來發展到內部大堂跟美食街到處掛螢幕掛海報一樣
是過去十年內的發明
就好像航空業的下一步,是在個人電視上逼你看不能快轉的廣告,即使你花大錢坐商務艙
那麼坐飛機就從:沒廣告-->只在各種空檔放廣告-->
放電影前播可以快轉的廣告(例CX)-->飛機地圖空檔也賣廣告(例CX)
-->連放電影前都不能快轉,不看廣告你就看不到電影(例NZ)
不好意思,這些媒體,大企業都是這麼大的財團了,還要處處楷油搞贊助搞廣告?
賺大錢ok啊,但是以極度不正常的方式壓榨利潤
逼我們領人薪水的一直忍受他們,沒事說他們幾句有錯嗎?
廣告到這個地步,其實我們可以很正當地說
垃圾資訊嚴重過度氾濫,是會有讓人不舒服的可能性的
因為眼睛看到的,人腦都需要區分過濾
4. 即使在可以正常管道看到的國家,都還是有非常多人下載看
即使北美國內還是很多人非法下載,因為他們都比你我更不願意容忍廣告
例如CBS官方的線上收看,都是逼你非看廣告不可
而且像hulu那樣精緻也就算了,但CBS的player設計頗差,用mac看還會當掉
至少我認識的人最後都還是走非法管道
5. 我們當然有資格討論了,難道我們要為了讓別人可以賺錢而刻意委屈自己?
不覺得台灣消費者這種心態,才是處處吃虧的真正原因嗎?
6. 難看不要追,這種話根本就是歪理
台灣人都是這種鬼心態,01處處都是看到別人抱怨就只想打壓,叫別人閉嘴
卻根本提不出沒有正當理由只能拿想當然爾的話來說...
我言盡於此。
首先 請不用同時發訊息給我 沒興趣接到
如果我想要繼續討論 我會乖乖的點進來討論 謝謝
我想在討論置入性行銷廣告的前提下
我們的條件是要合法的才站得住腳
例如: 今天我付錢進電影院看電影, 卻看了一堆置入性行銷, 我很不爽. 因為我花錢付費了, 還要看一堆廣告.
但是如果我今天上網下載看了盜版的電影, 卻還到處抱怨人家要搞一堆廣告, 卻不檢討自己是這些置入性行銷的原因.
1. 電視影集的收視影響著廣告商花錢的意願, 沒廣告就沒錢繼續去拍片, 只能下檔或是公司倒閉. 電視業者不是慈善事業, don't take evreything for granted. 羊毛出在羊身上.
2. 誇張產品功能跟戲劇的結合, 我能忍受, 因為我有辦法區分他是否被誇大了. 有些人不能接受, 我也認同也理解. 這邊只是發表個人意見.
3. 大企業裡面, 99%的人也是領人新水, 說到壓榨也太誇張了. 看個廣告有被壓榨的感覺, 或許也太誇大了點. 又要馬兒跑, 又要馬兒不吃草.
4. 當然在北美地區也很多人用 "非法下載"的方式去觀看, 有其他人這麼做, 不代表你跟著做會讓他合法化. 你沒有廣告的貢獻, 請問你對於電視的製作費來源的貢獻還有在哪邊? 我自認我沒有貢獻, 所以我也不會多做抱怨.
5. 說委屈太誇張了, 看個電視卻看得很委屈? 那應該多出去走走踏踏青.
6. 本來就覺得不好看就不要看. 如果覺得一個東西很難看, 卻一直追下去然後繼續在網路上抱怨, 這才是個很奇怪的做法. 適者生存, 不適者淘汰, 很簡單的自然法則. 一個商品品質不好, 價格太貴, 他自然而然的會被市場淘汰. 如果一個商品很爛, 卻一直買, 也同時一直抱怨, 這個時候要怪誰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