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屍為什麼受歡迎?專家:它是一種黑暗療癒
台灣的六、七年級生,童年時期港產殭屍片「暫時停止呼吸」系列當紅。當我們長大,卻發現大小螢幕被另一批變種殭屍佔據了:從美國影集「陰屍路」到刷新韓國影史紀錄的電影「屍速列車」,新一代活屍、喪屍、陰屍…以更複雜恐怖的面貌,成為東西流行文化中無法忽視的一股陰風。
為什麼喪屍文化可以橫跨東西、橫行無阻?采實文化本月引進美國分析活屍文化現象的新書「陰屍路的黑暗療癒」,該書邀來心理學家、作家、社會學家、文化研究者等19位專家,分析21世紀的喪屍熱潮。
書中,主編崔維斯向「陰屍路」創作者柯克曼提問,為什麼這種「生活在吃人怪物會發動攻擊的世界中」的喪屍影集,這麼受歡迎?柯克曼回答,只要政府繼續把這個國家變得恐怖、活著難受,「那麼故事就不得不變得加倍恐怖又抑鬱,好抵消真實生活面臨的恐怖感與沮喪感」。被喪屍熱潮襲擊的社會,必須具備「恐怖」的特質。
和殺手機械人(魔鬼終結者)、外星人相較,喪屍更恐怖嗎?崔維斯認為,喪屍把人對於鬼魂、失去人性的恐懼融為一體。而如失智症、精神疾病等讓人失去原本人格特質的現代疾病,其症狀都可以在喪屍身上找到。喪屍抓到現代人對身邊人莫名其妙「轉性」的恐懼,獲得廣大現代觀眾的共鳴。
另一個讓喪屍大行其道的關鍵原因,是人類內心對於密切社群關係的渴望。喪屍橫行的世界中,科技瓦解、暴力橫行,原本獨善其身、隔絕又孤寂的陌生人,被迫組成團隊、共同抵抗喪屍群、面對可能到來的世界末日。
崔維斯指出,喪屍的出現,迫使人們回到沒有科技、人類必須密切合作共同對抗洪水猛獸的原始生活。這種親密的社群關係,其實是現代每個沉溺在虛擬世界裡的觀眾,最迫切渴望的關係。
原來,喪屍是用他們的黑暗,療癒了現代人的寂寞與孤獨啊。
「陰屍路」The Walking Dead影迷都還在等待第六季懸疑式結尾的最終結果,亟欲得知究竟是哪位主要成員死在新反派尼根手中。最新預告中依然沒有揭曉答案,但透露了一點點關於第七季的線索。
距離第七季開播還有一個多月,但AMC電視台並沒有放棄任何折磨觀眾的機會,最新釋出的兩支前導預告,其中一支將重點放在大反派尼根身上,並提供了有關他住所的線索。
在預告中,觀眾可以看到救世軍成員與基地The Sanctuary、尼根與德懷特之間的互動,從激烈槍戰與飛車中可以推測第七季將有精彩的衝突場面,而本來就在安全名單內的摩根、卡蘿與塔拉,都在影片中分別出現了幾秒鐘。
另一版本的預告則以主要成員蘿西塔為主, 並寫道:「是她?或不是她?」影片中以黑白畫面呈現蘿西塔的回憶鏡頭,配上尼根的恐怖旁白,最後更打上大字幕:「誰遇上露西爾呢?」
根據「陰屍路」折磨人的種種行徑,接下來應該會推出一系列可能慘遭露西爾毒手的主要成員回顧影片。觀眾除了繼續耐心等待之外,可能要好好享受被劇組折磨的樂趣了。「陰屍路」第七季預計2016年10月24日在台灣FOX頻道首播。(文/影劇圈圈外電特約 Sophie Yeh)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