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走吉娃娃 wrote:水窪 恩 上次糾沒...(恕刪) 我是說10/3都沒有人參加時,只剩幫主,我及Hilo兄時才去這家吃燒烤,反正這家啤酒喝到飽才NT 99-,他倆一定夠本的啦!!!現在10/3是決定'內洞'改為外木山自行車道囉!!!
作者: NRS (人間自轉車) 看板: PH-sea標題: [遊記] 澎湖單車放浪記2---踏上菊島,悠遊馬公時間: Fri Sep 11 21:30:55 2009日期-98.8.17天氣-晴。路線-新營~布袋(坐船)~馬公,34.88KM騎乘時間-2:14:43最大速度-26.7KM/HR平均速度-15.5KM/HR累積里程-57.20KM住宿地點-馬公國軍英雄館501房,雙人房900元。騎乘路線-1.新營~布袋172縣道。2.馬公市區亂繞。路況-1.新營~布袋一路平坦好騎。2.馬公市區緩起伏,也算是相當輕鬆。每日一句-澎湖,我與我的愛駒來跟你約會了!相簿-http://matsuni.pixnet.net/album/set/14381816檔案編號P1020151~P1020263早上6:30起床,打混摸魚吃早餐到7:30出發,新營車站前面真的很安靜耶……還是要往西邊一點才人聲鼎沸,尤其愈靠近交流道車愈多,正好是上班時間,也是現在可憐的中學生上課時間。現在的中學生真的很可憐,暑假每天都要去學校,連假日都要,那何必放暑假呢?還好我已經過了那個時代,反而覺得聯考的時代比較好。義竹沿著172縣道前往布袋,昨天已經去過的鹽水不再眷戀,跨過八掌溪來到嘉義縣,義竹是個有意思的地方,保留了相當多的三合院,在路途中沿路可見,可惜完整的不多,大部分只剩下一邊護龍,或是只剩下主廳而已,如果夠完整的話,還真希望可以全部保留下來,並變成一個古厝保留特定區,能夠在一個小區域內看到這麼多三合院的地方,臺灣已經剩沒幾個。布袋一路不休息的殺到布袋,這是一個令人懷念的地方。四年前的看海環島,全團11人在這裡吃了蚵仔煎後有如中毒般全部攤在7-11睡午覺,以致於當天到臺中的目標成為幻影XD。我跟巧克力都很清楚的記得這件事,一大團人一起出來玩真的很有趣,可惜對我而言,只能是好幾年才有一次的妄想,我註定要成為孤獨的旅行者。經過「案發地點」,直接朝向布袋港去,8:50到達旅客服務中心,突然被眼前景象嚇著,人也未免太多了。我太低估夏日菊島的強大觀光吸引力,澎湖每年夏天吸引很多遊客造訪沒錯,但沒想到這麼的多,還以為大家都去坐飛機了,預計要坐的滿天星高速客輪早已滿座,只能先登記候補位置再看其他客輪狀況如何。我跟巧克力輪班顧車,他問到了凱旋三號尚有空位也能免費載車過去,票價八五折還不錯,就決定是你了XD。同時旁邊有另外一個單車團,看來是同道中人,我們不是少數的特例。同樣10:00準時開船,上船前還要先確認身份與檢查行李,加上我們還帶車更麻煩,一番折騰後終於上了船。船上座位不少,還有民視新聞臺可以看,也只有這臺XD,不過剛好有播大聯盟賽事報導,不至於很無聊沒啥好看。雖然我們坐在窗戶旁邊,但窗戶出奇的模糊,只能看電視、睡覺或是聊天打發時間,慶幸時間不長,船速快加上布袋離馬公近,不用兩個小時就能到達。在途中碰到點小問題,船長說海上漂流木太多減慢速度,這些都是前幾天莫拉克颱風帶到海上的不速之客,給我們帶來一個小插曲。馬公港大約11:40船進入馬公港,我們要牽車的關係所以最後下船,在下船的那一刻,第一個感受是「好熱」,再來就是想大喊「澎湖我來了」!是的,睽違九年之後,我又來到了澎湖,當時的我是個小小高中生,跟著表姊公司旅遊來四天三夜,除了三大島外還去了南海的桶盤、虎井、望安,與北海的員貝、吉貝。這次我以剛從學校出來,將變成大頭兵的身份,自助旅行帶著單車踏上菊島,心裡有另一種感覺,一種見到老朋友的喜悅。要下船的時候還有個小插曲,正準備要把車牽下船時,有對情侶在我們面前拍照,女生突然發現有特殊裝扮的我們在身後,在我還沒反應過來時就入鏡了。可以想見來到澎湖玩的遊客們有多嗨,連陌生人都拍下去XD,我應該要個聯絡方式叫她把照片寄給我(喂)。一向喜怒不形於色的我,踏上澎湖的土地自然開心,但當下必須先解決民生問題----午餐跟住宿要得到解決再來行動。在馬公市區亂晃覓食,吃了一間建國路上的涼麵攤,再回中正路吃仙人掌冰,開啟了每天至少吃一次仙人掌冰之旅XD。依預定計畫到國軍英雄館問住宿,順利獲得一間雙人房,丟下行李出發展開馬公市區漫遊。第一站預定澎湖開拓館,然後一出發就走錯路,先到了不在計畫中的自由塔,看一下找回正路,結果今天是星期一閉館,完全沒想到一般展示館是星期一休館,對於兩位攻讀臺灣史的「專業人士」(應該算)而言非常扼腕,只好拍個照,看南海玩完後回來有沒有時間去看。城隍廟、四眼井接下來直接到城隍廟,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要看城隍廟新竹的比較有看頭,不過馬公的很安靜沒什麼人,也乾淨整潔許多,新竹城隍廟周圍太熱鬧,已經看不出廟的樣子,比較像夜市或菜市場。廟前有間很出名的讚哥燒肉,巧克力提議晚餐來這裡吃,當然是沒問題的。接著進入小路來到四眼井,由於澎湖地勢低平,無法像臺灣本島能產生地形雨,年雨量是較低的,加上島上沒什麼大河流,因此居民用水來源以井為主,它是生命的源頭啊!很多人在井上提水桶拍照,我也來了一張表示到此一遊。天后宮說到最能代表澎湖的古蹟,當然非天后宮莫屬,這是臺灣地區歷史最悠久的媽祖廟,連馬公之名都是從這間「媽宮」而來。廟的結構到現在還是以木造為主,更特殊的是它保持了原木色,不像大部分的廟會漆上各種顏色顯得光鮮亮麗,馬公天后宮有著歷經滄桑卻樸實的美,裡面還有塊沈有容諭退紅毛番石碑,是臺灣最早的石碑,歷史價值不可言喻。與城隍廟成反比,天后宮前聚集了大批遊客,還有嚮導帶團解說,我跟巧克力為了顧車,只能輪流進去參觀,欣賞這間臺灣第一的廟宇。老郵局、水仙宮、順承門離開天后宮,在一個十字路口瞧見了日式建築的老郵局,對於它我九年前來的時候有印象,因為難能可貴的完整保存著,當然要拍個照紀念一下。順道看了一般遊客不會去的水仙宮,在清代這是重要的郊商會館,澎湖的商業中心可是在這裡呢!以前的廟是很重要的場所,不僅是人民的活動、信仰中心,更是工商業甚至社會事業的據點。順承門就在海邊,是昔日媽宮城的小西門,也是唯一設有敵樓的城門,登上城樓與城牆可以眺望馬公港,看夜景應該不錯,不過兩個大男人來這裡看夜景好像不妥當,算了XD。另外我們看到了巨大的臺華輪,不是港都男兒所以很難近距離看到大船,或許到時我們會改變計畫坐臺華輪回臺灣,還蠻期待的。潘安邦舊居過了順承門爬了個小坡,來到已經接近荒廢的篤行十村,無意中發現有潘安邦舊居與張雨生紀念館,這都不在我的行程計畫中,被我發現算是賺到。巧克力竟然直接把車騎進潘安邦舊居,被管理員阿姨叫住,但阿姨人很好願意幫我們顧車,車就停在入口進來的廢棄房屋中,這房屋已經沒屋頂了。走進去發現其實沒什麼東西,如果不說的話就只是幾間荒廢的房屋跟整理過的庭院,還有被我惡搞拍照的少年潘安邦與外婆銅像XD。院子可以直接看到澎湖灣,所以「外婆的澎湖灣」這首歌能被創作出來,當然是有原因的。張雨生紀念館、毋忘在莒舊居旁邊就是張雨生紀念館,在這之前我還真不知道張雨生是澎湖人,只知道他最後是在我很熟的淡水出事,一世英才就這樣離開了大家真可惜。聽說這館不久前才正式開幕,所以真的是賺到能夠馬上就一睹風采,館裡還有冷氣可以吹,太爽快了!在這裡待了一段時間,除了聽歌以外就是狂吹冷氣XD。出紀念館繼續往北走,差點就錯過「毋忘在莒」碑,這代表了當時反共復國的情操,讓我很自然的想到最常自稱革命軍人的政弘,最近口頭禪是「軍人有三不怕:不怕苦、不怕難、不怕死」,我則要改成「我們有三不怕:不怕曬、不怕黑、不怕累」,這才是我認為的單騎勇者。觀音亭、銅山館澎湖本島最適合看夕陽的地方就在觀音亭,但我們到的時候還沒四點,看看海景就好。這裡有片海灘可以戲水,不過大概是太陽還大的關係,玩水的人不多,觀音亭的遊客也少。旁邊有棟很大的建築,是澎湖青年活動中心,據說設備蠻豪華的,而且景觀絕佳,雖然喜歡看風景的我很想住這裡,可是我是窮人子弟,住不起這種地方,唉……。最後往回繞進市區,尋找一下銅山館的蹤跡,之前上臺灣史著名學者周宗賢老師的課時,就有提到銅山館。這是清代班兵制度的產物,當軍隊交接時要調回大陸的兵在等船班時沒地方混,於是同鄉的班兵會共同成立一個會館來打發時間聯絡感情用。學得深,自然會想去看這類平常沒人注意的東西,這就是專業(最好是)XD。不知不覺逛到黃昏,吃晚飯的時候到了,不囉嗦直接到讚哥燒肉店吃燒肉飯,味道的確是不錯,當一個味覺白痴覺得好吃時,通常就是真的好吃XD。再到附近吃了碗芋圓綜合湯就回國軍英雄館,結束澎湖行程第一部份----馬公市區巡禮,明天我們將搭船前往七美環島,九年前來澎湖時並沒有去到,而巧克力三年前去過一次,因此明天就交由他來指引一下道路,早早入睡免得明天暈船,期待一下明天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