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海蝕洞
按此看全景
T2 換成越野胎,雖然飆沙過,但總要一個指標,前晚考慮太平山和南澳海蝕洞,但輪到大野狼,可又不想走蘇花改,頂多也東澳段,很不喜歡連假的車流,所以「蘭陽平原大溪南環繞」也規劃完成,超多小路避開省道,最大圈很難絕對,要更荒涼也有,所以大概就是避開省道車流。
南澳海蝕洞,假日肯定人很多,但把握連假好天氣,一早天氣感覺沒有昨天好,可實際昨天中午雷雨,後來跑給雨追。但今天快兩點,還是沒有雷雨徵兆。
進入沙灘有兩條路,北邊進入即可,很多非四輪驅動的停旁邊,此段為硬路,十多年前帶家人環島,進入南澳沙灘,狂飆飄移,突然沙堆卡住熄火,重啓發不動,旅行亂鑽小路玩壞了吼?開始懊悔,後來發現還在D檔,轉回P檔重啟,下次不亂來了!
路上有一台三菱的車空拍機自拍,後來超車過,他又超我車,遠方收機,門大開,伸手又不敢用手接機,我停下來說:用手接比較快。他就降肉停沙堆😅。2017年瘋狂玩空拍與建模,現在Dji三台都懶得起飛,當初馬上開發單手起降方法,後來還蠻多人採用的!
奇怪,設定不營利也一直出現廣告!
我記得路上有好幾個海蝕洞,但最重要的指標是瀑布之後的這個大海蝕洞,一大票人在裡面,也有棚子。軟沙最怕失去前輪,礫石若是新鮮沖刷過,其實也是很危險,這次看礫石有壓實過,不難騎,比沙灘好騎,但前題有被壓實過。去程和回程都遇到一台來回單純飆沙的車,塵埃瀰漫,回程則很多沙灘車進入,已經變成一門生意了。
起步太瞬間會挖沙越陷越深,基本上就油門和把手前後來回衝出即可,回程路上要橫入某一海蝕洞,沙很深,算了,後來再跑去南澳溪出海口,對岸有人在抓魚苗吧?!忘記是國中還高中有捕過魚苗,魚苗短短的,不像鰻苗是長長的,而且不用晚上出動,只是有時上午搞到中午,下午一點多還沒吃午餐。
回程發現車子有異音,推測後踏板支架,兼固定排氣管,涼亭喝涼的並鎖緊(有帶工具),此時有七八台越野車通過,應該正要去海蝕洞吧?這個涼亭,以前沒有蘇花改時,有時是環島休息第一站,夏天的時候,太熱了。
回程時間尚早,地面乾燥,也抓住ADV胎的調性,已經超越之前公路胎運作,今天超順,連假的蘇花,除了共線的東澳南澳段之外,騎的超順暢,右側避開塞車也比較沒負擔,以前有設定,連假千萬不要用黃紅牌跑縣內主要公路,至少要有一台250白牌。
至於ADV胎在有青苔且中道土石泥葉的溼滑路面,偶爾都會矬一下,這一點尚無法分析,一種是心理因素,因為你預期惡劣情況它要比公路胎優異,使用公路胎時,你更保守謹慎?另一原因可能是接觸面少瞬間脫離又抓住,這種路面比非道路可怕,我之前每台車都曾因上坡轉彎,後輪撇了一下,我都說就當我剛剛摔車了。真的沒摔車是撿到的,但我在這種路摔過兩次,一次暗夜下坡,已經謹慎了,還出奇不意,一次是追蹤眼角動物蹤跡,用前煞又靠到路邊看不見青青的青苔。
後來下蘇花馬上轉進大溪南環線,再另文撰寫。
本日里程 167.1 公里,明天油價下跌,別急著加油。
這沙灘讓我想起,象鼻隧道的沙灘!2013年!
影片中的超商已經被挖掉,蘇花改!上象鼻隧道前喝一杯寄一杯,下來再一杯,應該有拿。

支援:無人的海蝕洞

支援:無人的海蝕洞







這不是沙灘車,一台G或一台吉米?











成果

北入口往返約10公里。

洗車,要調鍊條時發現反光片不見,有去海蝕洞,撿到請通知,先放在不會被壓到顯眼的地方,謝謝。
比對照片,有可能南入口的北邊到南澳溪出海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