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趟多人以及8趟單人
天數從24耐到7天6夜都有
那麼就開始切入正題...
環島首先具備得要有什麼?
當然是一台車況良好的機車...
各種廠牌只要有在正常保養基本上都沒有問題
如果機車本身就有些問題
個人會建議整理好會比較好
否則就會成為旅途上的不定時炸彈
車子的性能以及坐姿也會攸關於騎乘的距離
如坐姿舒服又是水冷引擎
可以進行長距離不休息的移動
反之空冷引擎
可以每騎乘30分鐘到1小時休息10到20分鐘

個人的旅遊用車,2005年的Majesty 125
這台車因為坐姿舒服以及長距離引擎不會熱衰
我可以一次騎乘500公里不用休息
機車熱衰有2種
引擎熱衰跟傳動熱衰
引擎熱衰會感受到引擎震動以及排氣聲變大
然後加速會較無力
傳動熱衰會感覺到引擎轉速變高
但加速無力以及需要更高轉速去維持目標速度
檔車可以忽略傳動熱衰
水冷引擎可以忽略引擎熱衰
適度的休息讓引擎跟傳動冷卻
可以讓機車保持良好的性能
維修車行名單以及保險部分
以前是在奇摩家族或BBS上
現在是在臉書社團有車型的論壇
論壇網友或版主都會收集一些地區的車行聯絡資訊
避免在外地機車故障
黑心車行看準你沒辦法移動坑殺一番
我就曾在中橫上遇到引擎水冷故障
返頭撐到花蓮名單上的車行,維修完繼續旅程
而保險公司如台產投保強制險加額外險
會送免費拖救20公里以及送汽油、打氣,2次的服務
還可再額外加保旅遊平安險,提供全面的旅遊保障
在環島前可以對機車的保養有以下幾個
1.檢查輪胎胎紋以及胎壓是否正常
2.檢查前後煞車皮厚度是否還夠
3.檢查機車以及煞車油的量跟狀況是否足夠
4.檢查燈光是否正常
5.檢查水冷引擎的水冷系統是否正常
6.檔車可以檢查鏈條張緊度是否正常
7.速克達可以檢查CVT的皮帶是否有龜裂
如果里程已趨近更換週期,可以提前做汰換
旅途中達到1000公里需要保養要怎辦?
如果距離車行名單很遠的狀況下
找附近的廠牌經銷商比較沒有爭議
山葉YSP、三陽SBC以及光陽KEN
當然如果沒有
超過里程數不要太多其實也是沒有差別
對於有旅程有極大幫助的有以下幾個
1.安裝手機架以及車充
2.安裝安全帽藍芽耳機
3.準備應急工具,補胎包、小米打氣機、簡易工具包
簡易工具包:一字和十字各1、小支活動扳手、尖嘴鉗、一包束帶
其他視車上有什麼鎖固件帶相對應的工具
4.準備3M Nexcare 完全護理保健盒
5.有多餘空間可以帶備品,如機油或冷卻水
手機架有很多種個人就不另行推薦
目前使用的是五匹 OSOPRO手機架含充電線組
車充同樣也是,但車充一定要有保險絲設計
否則出問題會火燒車...
手機導航軟體一般大都是Google導航跟樂客導航王
Google導航如果有網路的話,可以即時看到附近景點
缺點是沒有測速,但測速可以用神盾彌補
樂客導航王缺點不會顯現景點,但具備測速
Google導航帶路有時會以無名小徑為主
所以需要自行判斷,否則很容易成為新聞主角
樂客導航王最佳路徑則是最小會以鄉縣道為主
藍芽耳機可以做為導航的輔助
導航以及測速可以很直接的從耳朵接收訊息
另外也可以播放音樂,避免騎乘時過於無聊
入門公認的應該就是Moto A1
如果多人就可以購買有對講功能的藍芽耳機
設定機車的保守里程,這個也是重要的點
個人是以1公升30公里為單位
Majesty 125油箱有7公升
所以保守里程可以設定在210公里
在接近210公里一定要配置一個加油站
這個需要依照每個人對於自己機車油耗計算去做拿捏
省油的,可以設定在1公升35甚至是40公里
如果在旅程上超過保守里程,就建議攜帶備用油箱
但就目前來講,除非走縱走
否則極少會碰到保守里程內沒有加油站的狀況
比較進階的改裝就是安裝前叉霧燈以及電熱握把
霧燈在夜間山路可以提供良好的照明
電熱握把則是可以提供在冬季對手部的保暖
人身安全部品部分
3/4安全帽是必備的,能提供基本防護
有預算的話全罩會是最好的
廠牌眾多,個人也不另行推薦
目前使用的是SOL SF-1
可以購買防摔手套提供防曬、保暖
最入門的就是CITY,有夏冬兩種樣式
手套小技巧,暖暖包可以塞進手背內部
一般防水手套通常只有防潑水
如果持續接觸水氣,通常30分鐘就會失效
所以可以安裝電熱握把輔助避免手部失溫
行車紀錄器也是必備的設備
因為可以提供車禍時的責任釐清
畫質好一點的甚至可以拿來做旅遊影片剪接
再上去就是運動攝影機,入門可以嘗試SJ5000X機種
避免買了GOPRO,結果用沒幾次浪費
以上就是關於機車的部分
接下來就進入導航路徑規劃...
範例:https://goo.gl/maps/ChtLsLMKrCUvJD5v5
這是我根據路線,沿線排出來的第一天規劃
一般來說環島路線以逆時針較佳
逆時針時海會在你騎行方向的右側
環島的路線通常會是以省道為主
如海線環島系統:
台15線(淡水到新竹)
↓
台61線慢車道/台17線(新竹到枋寮)
↓
台1線(枋寮到楓港)
↓
台26線/200甲/200/199甲/199/台9戊線(楓港到達仁)
↓
台9線(達仁到台東)
↓
台11線(台東到花蓮)
↓
台9線/台9丁線(花蓮到蘇澳)
↓
台2線(蘇澳到淡水)
海線是推薦新手入門的路線
全長約在1400公里左右
有諸多燈塔、海線城市的美食以及人文風景
一般景點我會拆成小景跟大景、駐景
小景為路過停留打卡拍照
大景為會下車去走動看景觀特色
駐景為在該城市造訪當地景觀特色
依照天數多寡可以去自由變化
環島天數越少,小景會越多於大景
然後沒有駐景的安排
一般來說我對於駐景的安排
是提早到下午2到3點入住在當地的住宿點
這時候到晚上8點就有高達5到6小時的時間可以到處跑
如北港,你就可以到處吃麵線糊,拜天后宮遊水道頭園區
看看當地的彩繪村以及附近的展館
在環島的前幾天,可以在Goolge 地圖上找景點
選項勾選避開高速公路以及收費道路
拉好景點後在左上角選單,點選分享地圖
就可以丟到Line的keep一人聊天室內
從手機的Line點選連結後就會自動導航
但Goolge 地圖只能拉到10個景點
超過就是另外繼續拉景點,然後丟到keep內
Google 地圖的預估時間都是理想的狀態下
且Google 地圖的里程會少於機車儀表的里程
所以在安排景點時一定要比Google 地圖寬鬆
這部分我個人設定是1個小時跑40公里
然後依照景點停留時間去計算出一天大概會跑多少公里
以海線1400公里為例
5天的話就是控制在每天280公里左右
280公里去除40公里
代表有7小時會花在騎機車上
其他的就是景點停留以及自由休息時間
再來就是住宿的部分
住宿的環境以及條件要看每個人的習慣
個人是比較喜歡單人的隱私空間

入住的花蓮民宿,一晚700
除客房空間以外,個人也喜歡有騎樓的住宿
有騎樓,相對的車子就有個遮風避雨的空間
預訂住宿個人偏好用Booking
當然此類的訂房軟體很多種,如Asiayo或Agoda
個人設定的價位會在1000左右
盡量找評價高的,雖然評價可以洗
但評價至少是一種保障
然後也盡量找現金付款且可隨時取消的較佳
避免因突發狀況無法入住導致被扣款的狀況
另外地區性的特別住宿也可以考量進去
如溫泉區對於旅途中休息有極大的幫助
以上大概就是這些,有想到會再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