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の我等妳 wrote:沒小7可泡麵有幸包場(恕刪) 仍然是隨興規劃路線簡單準備就出門啦話不多說,看圖自己解讀 路過見到特別的公車站特地停車去敲鐘路過澳萬大門口...今天目的不是這裡看見特別的建築物特地跑到上面去看結果這是大水槽因為有預報會下雨路上不太敢多停留然後到了武界就...這是不是傳說中五八公路起點後坐不準我往下騎好吧再亂逛逛於是就逛到吊橋邊...吃愛玉配香腸 年輕老闆聊了幾句順便問問路在這裡感覺很放鬆雅座對面是水壩放水出水口吊橋機車可以過去(限在地人)與老闆裝熟後假裝一下在地人喔~今天好像要下雨還是算了 本來最想去看引水道開始滴雨....兩個落湯雞,雨勢不小一直下到接近名間才沒雨 明明很缺水出門就淋雨...然後就回到家了
mandi 883 wrote:誒~又是你 不用上班醒醒吧!你沒有後座後來看到後座真的有安全帽我跑到山上也會買烤香腸來吃如果有高山高麗菜也會順便帶2顆奧萬大路上應該有遇到在賣的吧?下次要不要考慮切過去花蓮再原路折返?(恕刪) 被老哥關注啦入境隨俗跑了這趟應要休息很久啦 住山上的人感覺好悠哉在那邊坐有些怡然自得很想多賴久一些這樣的房子有世外桃源的感覺 下山一路淋雨回來看新聞有說日月潭今天下最大 我在雪隧剛開通時有開車走大禹嶺往台7甲前往宜蘭,特地去走雪隧台8線以前沒崩壞前曾從谷關進入走過全程一次現在看新聞常有落石意外單日一兩百公里可能是個人極限怕超過可能手腳都抽筋檔車的不便利就是沒地方塞東西 今天把馬鞍包塞了兩套雨衣還有外套就滿啦本來只是預防結果全用到
親愛の我等妳 wrote:被老哥關注啦入境隨俗(恕刪) 舊中橫還沒封山前我跟朋友也騎過一趟那時也沒導航 帶一張全台灣地圖就上路了在梨山過一夜隔天早上因為溫度太低加上下雨在那邊推發了半小時才發動民宿老闆還跑出來問要不要幫忙還好後來順利發動
mandi 883 wrote:舊中橫還沒封山前我跟(恕刪) 梨山在台七甲線去遊客中心上過廁所 比較懷念的是當地蜜蘋果有段時間都開車出門機車都短程通勤只有偶爾發神經需要去郊外胚車發洩 全省雖東南西北幾乎快踩遍但三橫缺南橫離上帝最近的部落太平山...這些真的很遠的地方都還沒去當然還有許多山區還沒有被我挖掘...如果從武嶺、大禹嶺、梨山、羅東、花蓮太魯閣……再走台9一路往南再接台20台三開車是沒甚麼...這騎機車肯定後座有異見....感覺就滿有挑戰有辦法安排個四五天再來跑看看
親愛の我等妳 wrote:梨山在台七甲線去遊客(恕刪) 那時是走台8橫切環半島切去梨山主要是過夜跟買名產我們當時規劃是高一環南橫高二環中橫高三就環島後來還有開車跑北橫跟北宜走台七甲到宜蘭以路況來說我個人覺得舊南橫最難跑不過現在只能西進西出 東進東出強烈建議有空跑一趟南橫現在開了很多截彎取直的新路相對來說好走多了路也寬了許多去年南橫終於可以通車到天池我又特地騎車跑了一趟懷念一下附上去年拍的有空可以安排個三天2夜走一趟絕對值得騎車真的會較累所以在規劃上要多找幾個休息站最後記得要吃烤山豬肉跟香腸等你分享文
mandi 883 wrote:那時是走台8橫切環半(恕刪) 高二環中橫高三就環島>>>這年紀看來早期都有越齡駕駛 剛拿到駕照那年正好新中橫開通也與同學騎著50cc的車殺到塔塔加同年還是隔年有點忘了又買了台追風那次好像四五台,已經全是輕檔有七八個人有點氾神經....沿21線騎到阿里山門口又折返因為載個不太熟的朋友的朋友重點他是個男的回來整個腰酸背痛南橫封路...看來個人訊息沒跟上原只以為常坍方原來已經封很久了等他全線通車來買台12吋胎塑膠車再來跑近期應該沒規劃...想騎塑膠車比較悠閒又沒上黃牌以上想法這跟開車很類似不玩車的開手排只是徒增麻煩遠眺大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