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吊橋探索|Facebook
日期:2021年3月7日
08:30
於全家埔里水頭店集合出發~

09:30
武界引水道水管橋
以前來的時候人潮還沒那麼多,現今部落引進團體套裝行程,加上無法出國的緣故,越來越多遊客跟團深入台灣山林中。


10:12
一線天,路程大約2.5公里,是多數遊客的主要目的地與折返點。


11:12
終於抵達廢棄吊橋下,路程2公里走了整整1小時。



正面看出去橋面板也剩下不多,再過幾個強大的風雨或許就消失不見了。


12:43
折返回一線天

行走路線的 Google時間軸
在吊橋下停留了半小時,11:46展開返程,去回時間近4小時,路程9.8公里。

午餐點
發現新省道!台71線!(誤~)

14:30
思源吊橋

民國四十四年武界壩完工引水送至日月潭發電;台電為了方便修築水壩,便在稍下游處蓋吊橋跨越濁水溪往返兩岸,或許是在源頭之處的緣故,於是取名為「思源」。
2017年有再度翻新整修並把橋身塗白。

走在橋上人數過多時會有廣播:「橋上人數已超過10人,請暫緩通行」

嚴重缺水,上游的武界壩不洩洪,遊客走下河床也不太會驅離。




很陡的好漢坡



本來要過去摩摩納爾瀑布和潭上橋,想不到在整修,被施工人員請了出來。

投71線17K

基本款吊橋

15:05
武界吊橋


武界壩攔截水源,濁水溪乾透了。


法治橋遺跡
十幾年前曲冰古道尚可通行時,法治一號吊橋是整段路線的最北端,不知哪個颱風或水災斷了吊橋、坍了古道,現在只剩下吊橋頭遺跡孤獨的佇立在河床沙洲上。

2017年造訪時還可以騎靠近橋下,現在周邊已經整治墊高,似乎找不到路過去了。

有看到畫面中的吊橋嗎?

每次騎車經過投83線萬豐村曲冰路段都在想
「濁水溪對岸那一座古道吊橋看起來明明那麼完整,卻沒有路徑可以走上去拜訪,實在很遺憾」
這一次趁著全台大旱,濁水溪水量最小之際,夥同兩名戰友前往一探究竟‥‥‥。

投83線20K,干卓萬橋岔路

濁水溪畔停妥車

準備溯溪!
中部好幾個月沒有較大的雨勢,濁水溪上游只剩如此小的流量。

法治一號吊橋遺跡 與 後方山景

穿越漫漫草叢

15:45
來到吊橋下方!

些微變形的全景拍攝

唯一一處不大的缺口

本來有到橋下就覺得滿足了,想不到因為夥伴的「披荊斬棘」耗費6~8分鐘上來到橋頭!

僅有一部分橋面受到樹木雜草生長的影響

僅有些微的變形




二號吊橋
左邊的字原本是「道」—《古道二號吊橋》

掛念4~5年一直想走上來的吊橋,終於圓滿達成!

溯溪回程,上方有電線桿的道路就是投83線,真的不遠啊...

17:15
梅園吊橋
鋼板鋪面,便於在地居民騎車過橋。

騎在上面很平穩


17:30
萬豐鐵管吊橋

原是為了灌溉引水而蓋的吊橋,將武界壩的儲水輸送至農地之用;莫拉克風災受創後重建,並漆上醒目的大紅色,打造成觀光新景點。上層供人行走,下層掛著水管。
。

之前來了兩次都嚴重受損難以行走,這次總算安全走過橋了。





天色快暗下來了,這一趟的吊橋行十分順利,潭上橋雖然沒有走到,但其他吊橋該收的都完美造訪!

補充
之前曾經去過,這次沒能到達的 潭上橋


已經是無法再往前的地步,除非做好萬全防護措施,加上有足夠的膽量……


對面的橋況看起來還算完整

前往四于台山的登山客,會下切到潭上橋的下方,未來有機會再來挑戰挑戰。
附上位置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