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中跟極高極低也算是常見的加碼行程,
但是,我們可以極八點嗎?
在十月底慶祝17RSV4到手的環島之旅,
花蓮的壞朋友推薦了台灣極準點,
位於基隆的台灣水準原點。
水準原點國人比較不熟悉,卻是高程(俗稱海拔或標高)測量的起點,
在台灣不管是要算101高度,還是百岳的山頭,一切的起點就是水準原點,
台灣水準原點最早可以追朔到1902年,
當時以基隆和平島的平均海平面作為繪製台灣堡圖的基準,
也是測量新高山(玉山)高度的起點,
1975年內政部在海門公園設置水準原點,並以基隆港的平均水位當作基準,
海平面會受到潮汐風浪的影響,地球也不是完美球體,
因此各國的水準原點都是定義出來的,
基隆的潮汐相對穩定,故被我國選為水準原點。
這是海門公園舊址的水準原點,2011年因為道路拓寬被迫搬家。
(照片取自內政部地政司衛星測量中心https://gps.moi.gov.tw/SSCenter/Introduce/IntroducePage.aspx?Page=Height5)

2013搬到台二線70公里處的現址

加上嘉義水上、花蓮豐濱與舞鶴的北迴歸線標誌,
就成為四個年近不惑,極欲擺脫中年危機(買重機、環島...)的三八極之旅~~

Day 1 起點是火雞肉飯的故鄉,嘉義的北迴歸線

也藉這張照片介紹此行的四匹汗血寶馬
Aprilia RSV4 RF
Suzuki V-strom DL1000 (本來是刺激四百,極光鳥是為了極八點買的)
BMW S1000R
Suzuki GSX-R1000
順路去柳營看看代天院的王船祭

有一點遠的極西點 國聖燈塔,北邊堤防的路還被沙洲淹沒,繞了一點路才到

國聖燈塔附近也是黑面琵鷺的棲息地,上一次來已經是十幾年前了


極低點旗津過港海底隧道,拍完照有真得騎過去旗津喔!現在不用過路費了XD

來到最低點,總是要低潮一下,
在斗六冰城休息時,首批透視黑入手三天後GG了,U11+變U11X

不過他還是很稱職地完成後續拍照的任務^^

一路摸魚打混,到恆春已經是天黑了~用過晚餐之後到民宿竹安莊過夜,隔天出發前38一下。


Day 2 清晨的鵝鑾鼻總是特別美



又來到最愛的台東



第二迴,台11花蓮豐濱的北迴歸線

第三迴,台9瑞穗舞鶴的北迴歸線,三個23.5度蒐集完成

車子該睡覺了,在花蓮暖暖小窩,市區少見可以室內停重機的民宿

門口還有T媽可外借吃消夜

Day 3 穿過重重人潮的太魯閣牌樓,在天祥小憩

感覺碧綠神木變矮了

日子挑的好,在今年第一場雪下來之前到達台灣公路最高點,武嶺

極中點,下滑到地理中心碑時已近黃昏

原定計畫第三天要到台北的,因為太累了,
馬上不要臉的打電話到竹南友人家,騙到了一晚的留宿,還把人家的車趕出去XD

Day 4 台灣燈塔最北端,富貴角

來一張遠鏡頭的


極東點,三貂角燈塔


壓軸帶來的是,台灣最有水準的點,台灣水準原點



看的出來大家都已經騎到崩潰了啦齁

在2017初冬,四個步入中年的男女,四天里程大約1600多,
我們完成了台灣極八點,再加上三個北回歸線標誌,
嚮往極八的人們阿~台灣每一天都值得你多看他一眼^^
歡迎有志者一起來蓋大樓
============================================================
後記,汶水小七遇到阿魯的老大哥^^

RSV4交車的兩個月,已經把一年的額度騎完了X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