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通關古道從頭開始走(中)
八通關越嶺道從頭往回走(下下)

(本照片是截取自youtube裡 楊南郡博士及徐如林老師在中興大學的系列演講影片,如有不妥還請惠予告知)
承上一篇 中集
要說十月十日是幸運日嗎?
這天早上從投56起點進入之後的第一個路口,當老頭還在 全家就是我家 裡面喝咖啡時…
家裡 的櫃台妹(沒錯!就是很像電影「海角七號」裡的那個,眼鏡版的櫃台妹)知道老頭是要從投56進入往信義鄉去時,就有好意的提醒說:
老仔,初一、十五〝愛甲菜〞喔…



家裡 那位櫃台妹是帶著微笑,但抱持著懷疑的態度好心告訴老頭說:不知道裡面的路通了沒,前些時候路是不通的…
其實投56進去後道路到底通不通是沒關係啦!就像老頭最早開始機旅環島時那樣,出發前北橫、中橫、蘇花等路況如何通通不重要。
「一條路,走就對了!管它甚麼大野狼…」(這句話引用自電視節目-MIT台灣誌 原住民高山嚮導所說的)
路要是暢通的就有暢通的跑法;路要是跟老頭一樣便秘發作腸子不通了老頭自有另外的走法…

從「鳳凰谷鳥園」之後,最明顯的道路指標就是這個度假山莊。
BUT!
從「鳳凰谷鳥園」之後(大約7K處),一直到投56終點前一公里,烏雲低垂的整條山路裡就只有老頭一鍋人+兩粒輪子獨行…
老實說:雖然算命仙說過老頭的八字有點硬,但老頭那顆肉作的心臟偶爾也是會七上八下〝披卜跳〞的。





多看圖少說話。
因為除了老頭自己心裡對話之外,鳥園之後的路上都沒有其他人出現,甚至連個鳥也都沒有!
但奇怪的是路邊樹林裡怎麼還有蟬叫的聲音咧…
這蟬叫聲聽起來還不是少數幾隻而已,所以這山裡的蟬是睡過頭了?還是提早冒出來的?

投56雖然是人煙稀少的山路,但這樣的路況跟以前跑過的許多地方相較之下算是很不錯了。(因為老頭還沒看到後面的路況)



有山…(還有點小落石)





有水…(溪裡流的;岩壁灑的;天空飄的)







有水當然就有橋…


小白用他堅定又無奈的眼光望著橋邊遠方…
小白跟老頭說:別怕!一切有他挺著…(只要小白不會臨時出狀況就好)
謝謝蛤~親愛的小白。
自從一年前把老黑轉交給河東獅生的大貓咪之後,同樣是以二手身分入門的小白就開始陪著老頭到處〝糟囉〞的日子。


其實投56每公里的里程牌老頭幾乎都有拍下,只有一兩個可能傾倒消失,或真的被樹木雜草掩蓋到老頭來回兩三趟也找不到。

參照 楊南郡博士及其夫人 徐如林老師實地探勘「八通關古道」西段路線資料後,老頭認為位於「鳳凰度假山莊」這附近,地名「田底」的這地方,應該是楊博士及其夫人 徐老師所說資料中的「大坵田」(閩南語發音〝朵啊~窟纏〞)

以楊博士及其夫人 徐老師多年實地探勘與訪查地方耆老,並對照中日雙方舊有圖籍資料,他們在中興大學歷史系演講中所提供的詳細資料,其正確性是無庸置疑的。
(本照片是截取自youtube裡 楊博士及徐老師在中興大學的系列演講影片,如有不妥還請惠予告知)

僅管在「鳳凰度假山莊」這裡看似應該有人出入的,但是當天並無其他人出現。
正確的來說,是從「鳳凰谷鳥園」之後的路段開始,雖偶有零星住家房舍出現,但剛好都沒有人有讓老頭遇見的,連隻狗呀!貓呀也都沒見到。

為什麼這面路標的說明是以時間作單位去計算的?不是該說還有幾公里遠才對嗎?

還是路牌所要說的是:從這裡開始,路 就不會讓老頭那麼輕鬆的跑了?



路只是縮小到僅容一輛小車可通行是還沒怎樣啦!



怕的是在這要注意落石的狹小路段裡,要是很幸運的碰見對向來車的話…

你得把考汽車駕照S彎進退的真本事拿出來才行。

S彎進退技術若不好,還是說駕照是拿兩隻雞跟主考官換來的…這一滾下去的話,那兩隻雞就會變成GG了…
根據網路資料所說:2008年卡玫基颱風在田底社區南側的「圓山」附近造成山崩,13.5-14k之間交通中斷。


原先舊路附近的走山。
(照片所指走山是對照「蛋頭的奇想世界」網路資料說明的,指的是照片右邊坡度很陡的茶園表土層滑動之類的,不是刮個颱風就蹦出中間這整片傾斜45度角的岩壁。)


這應該是投56早先在2008年以前舊有道路的一部分。
根據網路資料所說:投56本段舊有的道路因為卡玫基颱風及走山等天災而中斷。一斷就是3年,直至2012年初新改建的道路完成後才恢復通車。






後來的投56經改道把路線拉長約1300公尺之後,才有這一段連續坡道出現。而這段連續的髮夾彎也成為來投56這條鄉道中必定拍照取景的地點。


流經新舊投56道路底下的溪谷挺漂亮的。(溪名「白不仔溪」)

連續的髮夾彎上來後遠眺山景。

全家就是你家 的櫃台妹說的是實話,早幾天的話也許在這裡就要回頭了。









連續髮夾彎之後14K至16K處大概的路況。

仰望路旁整面傾斜石壁淌下的水流。

水泥路面的裂縫能整片長草還長成這麼平均的,可見這路段真的是人車稀少呀…

一點都不誇張,居然連香蕉都可以長到路面水泥裂縫中了…



雖然看似有路可以走下去「木瓜坑瀑布」,但這一路「只在此山中 雲深不知處」的情況下,俗辣的老頭沒那個狗膽敢走下去。
木瓜坑瀑布附近應該也就是 楊博士及其夫人 徐老師所說資料中的「扒不坑」。(閩南語發音近似〝北不拉~K耶〞)

要說這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嗎?」


除了天空還是陰沉沉的之外,來到這裡還真的就感到山明水秀咧。

在此之前的大約3公里長路段是讓老頭走得比較不放心的地方。


不像一些道路在鄉鎮交界處會立有大面路牌那樣,不知不覺的就踏入信義鄉境內啦!


一般來說稜線最高處應該就是鄉鎮的分界線,但是老頭沒看出來投56的哪個地點是山的最高處。







雖然路況變得明朗不再幽幽暗暗的,但還是都沒有其他人出現在路上。跟以前跑過的許多偏鄉山區道路完全不同。


雖然這裡有「坪瀨‧琉璃光之橋」這個吸引老頭注意的指標,但是老頭這次想要貫徹始終把投56跑完。
而且這「坪瀨‧琉璃光之橋」應該是要預約登記後才可以去參觀的,當時不知去這吊橋還要跑多遠花多少時間,就不敢再 誤入歧途 的跑下去,決定就先給他留著吧…

照片右下方的「愛國村」(這一定是老蔣時代取的村名)參照 楊南郡博士及 徐如林老師收集的圖片資料,就是其中所說的「茅埔」。
(全台灣地名叫 茅埔 的是有很多啦…)

在「愛國村」的「愛國橋」之前。

這條可以經過「八通關古道」幾處確卻地點,充滿歷史意味但卻少人知道,少人拜訪的投56就在與另一條鄉道投59交接之後畫下休止符…


跨越「丹柳蘭溪」的「愛國橋」…
〝就都嘛爹〞!
Wait a moment!
〝休蛋雞咧〞(上一趟跑八卦山、二水碰到很多 馬 ,這趟卻出現很多 雞…)
這下老頭被抓包了厚?竟然把「陳有蘭溪」打成「丹柳蘭溪」…
啊不然就是老頭又要胡說了?還是開始〝公購〞了?
咳…咳…讓老頭先清一清剛剛一路上都沒機會開口,已經自動關 雞 的 喔雞嗓,喔!喔!喔~
OK了!話說在我們過去常聽到的,常以為的「陳有蘭溪」為啥叫「陳有蘭溪」的故事裡…
啊就是〝勾榨~勾榨、耶系尊〞,在「吳光亮」麾下有個名叫「陳有蘭」的一等士官長,因為和地方上為非作歹的黑幫角頭兄弟奮勇作戰,結果卻不幸被砍了好幾刀又好幾刀而掛點了…
地方百姓感念這位士官長為民除害卻賠上了自己老命,後面經過鄉民投票表決就把這條溪叫作「陳有蘭溪」…
又或者說〝加顧、加顧〞以前,有個名叫「陳有蘭」的驛站郵差,因為他認真執行上級交代的投遞任務,不達目的絕不回頭的堅持要完成任務,結果在過溪時遇上大水被沖走不幸殉職…後面經過地方政府決定要提報表揚。
但是要發旌忠狀、榮民證嘛…不能拿來換銀子或換一籃雞蛋甚麼的實在無濟於事;
要撥款給他蓋廟嘛…當年預算又被上級A得舉債過頭了拿不出來…所以就決定把這條溪叫作「陳有蘭溪」以資紀念…
(上述典故給老頭加油添醋、無中生有的描述後,信不信由你!)
以上因口耳相傳似乎以為是真的「陳有蘭溪」名字由來,在對照本文最上面於光緒5年,西元1879所繪製的「台灣輿圖並說」裡可見到名字寫的和現在是不同的。
現稱的「陳有蘭溪」最早應是清領時期,根據原住民語發音命名的「丹柳蘭溪」。後來入墾此地的閩南人發音就變成近似人名的「陳有蘭溪」,然後就發展出有一個名叫「陳有蘭」的人在這裡因為XXX,所以就XXX的故事來了…
以老頭秀逗的腦袋另加猜想:搞不好是〝阿笨啊〞巡查在辦理地方事務調查時寫錯的…
不然也可能是老蔣時代要製作整理資料時,外省杯杯和當地人民鄉音溝通有誤的關係…
反正「陳有蘭溪」名字的由來不是有哪個清朝官兵被原住民砍了掛點,或是有個盡忠職守的郵差被溪水沖走了而來的…

總之這趟 八通關古道從頭開始走,最接近古道的投56線在「陳有蘭溪」這條溪水前總算結束了。
OS:靠!原來老頭所說的 八通關古道從頭開始走 就是這樣走而已…(拿拖鞋的拖鞋拿好;有茶杯的趕緊去裝滿水;要 冰的 趕快準備 冰的!

這事不能怪老頭呀!想也知道老頭的本事也就只能這樣〝糟囉〞咩…難道還指望老頭能騰雲駕霧飛過中央山脈到花蓮去?
所以PO文題目才說:從頭開始走 ,而不是說 :要給它走透透呀!


過「愛國橋」之後不遠,與台21交接的是投59的起點。
台21後面繼續下去可以到達塔塔加,另一頭可以回到水里,看到沒有?。
前面老頭有沒有說過:〝老搞〞猴裡來 水里 去?
使詐預留伏筆的〝老搞〞並不是說 猴裡來 玉里 去 的有沒有呀?
差一個字…是差很多、很遠的溜!
(都這樣說了還有人要待續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