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島上連絡東、西部交通的道路,除了現有的北、中、南三條橫貫公路之外,另在1978年臺灣公路的第二次整編中,政府還曾經規畫要另外再開闢幾條東西向的橫貫公路。
其中較為人知的有:台14、台16、台18等橫越中央山脈,直達台灣東部的幾條公路…(舊版的公路地圖裡都可看見規畫路線)
唯因地理、地形困難度及環境生態保育政策等原因,行政院在2009年11月19日,公告將台14線由廬山(屯原)至仁壽之間,橫越中央山脈的路段解編。
台18線塔塔加至山風之計畫路線,則是早在2006年10月16日就遭行政院公告註銷,目前的台18線起點為嘉義太保,終點改為塔塔加。
至於台16線是於2014年7月16日由行政院公告將路線調整為名間-合流坪,原合流坪至萬榮路段也與台14同樣原因未開闢而解編。
今年5月初完成台14線起點(彰化)至終點(屯原)探尋之行後,台16就成了老頭無形中的下一趟任務。(自己貪玩還找理由鋪路的咧!)
趁著端午連假第一天天氣似乎還不錯的時候,長相古意實則狡詐壞透了的老頭照樣一身上班工作的標準穿著,偷偷摸摸的又往中投快速道路底下跑去啦!
廢話不多說,路程大致上是醬子的:台63從頭跑到底>接台14乙>接台3南崗工業區到民間鄉>台16起點…
預備備~GO!




巴特!今天老頭的第一次居然是獻現給了〝嘟嘟氣嗆〞的火車!
〝嫁你嘟嘟賀〞台鐵集集支線的彩繪火車剛好從濁水車站出發,叮叮噹的平交道柵欄硬是欄下路上兇狠的幾輛車,讓他們不得不盯著站在路邊的老頭瞧:有一個蒙頭蒙臉的怪老頭在跟火車招手…
〝哇搭細 蝦信~列思捏!〞(偶在拍照啦!)
既然這麼巧遇見彩繪火車剛好從濁水車站出發,那就拐個彎告訴大家濁水車站在哪裡吧!

從台3這處平交道向右看…約100米外就是濁水車站的月台。

剛好是連假的關係吧?不然濁水車站平常難得有人群出現的。
Q:明明火車站是位於民間鄉這地方,為什麼站名不叫「民間車站」卻叫作「濁水車站」?
A:因為除了濁水溪有流經民間鄉這裡,還有就是車站所在的這裡是民間鄉的「濁水村」。

國3與台3〝嘟嘟賀〞在這裡交會。

OK!台16線起點就在台3從民間要拐彎往竹山的路上出現了…

才500公尺不到台16就出現第一個漂亮弧度的彎道。(後來發現台16類似這樣的彎道似乎不少)

才1公里就開始出現小山丘,後面接著又是一個大彎道…
一直到與台21交會共線前,台16都是雙向4線道寬廣的大馬路,因道路狀況相當良好,所已往來的車輛車速都蠻快滴,這對騎兩輪的人來說其實有點可怕…



進入集集鎮之後的台16線上也有一段漂亮的綠色隧道。

有綠色隧道當然也有真正的隧道啦!

通過「新集集隧道」後,右方出現的是「台灣水資源館」及不同於一般蓄水水壩功能的「集集攔河堰」。


這條黃泥色河流名子是「清水溪」,很諷刺的是與其在攔河堰交匯的濁水溪反而很清澈。


攔河堰上游的濁水溪旁規畫有自行車道。

縣道139與台16交會的「集鹿大橋」,氣勢不輸給高屏溪上的南二高斜張橋。
從彰化到南投的縣道139算是老頭已經跑完全線收集了的公路之一。

本來只是想拍拍遠方鋸齒狀連續起伏的山丘。

狗改不了吃豕的又誤入歧途的騎進一旁岔路…(是吃豕不是吃屎)

不會吧!路面上還煞有其事的畫著雙黃線?

雙黃線道路終止在濁水溪畔。

莫非在修建集鹿大橋的很久以前這裡有公路橋樑通往對岸的鹿谷鄉?
幸好沒有橋可以讓老頭繼續誤入歧途下去追查歷史,不然〝幾咧撩了去〞又不知啥時候能回頭是岸了…

因為道路貼著濁水溪的關係,台16北側約莫連著有2公里的路段都是砂石場。

這段路感覺有點像往墾丁的台26屏鵝公路。

只是貼著公路旁的是濁水溪而不是台灣海峽。


水里鄉的 里 與「水裡隧道」的 裡 是不相同的字捏…很矛盾!


水裡隧道旁的「新台16線地標公園」還好剛割草作過整理,不然應該是雜亂一片有失地標公園的名稱。

還是漂亮的彎道(剛好有里程牌就順便記錄囉!)

往墾丁的台26線公路旁有南迴鐵路;往水里的台16公路旁也有相似場景的鐵路集集支線。


各位旅客,水里到了,往魚池的請直走,往日月潭的請右轉…怎麼地名都是跟 水 有關的?

從埔里經魚池、水里、到鹿谷的縣道131是條漂亮的公路,也已經是老頭收集過的旅遊線路了。

沒有從多次的機旅去連貫的話,可能不會知道這「水里溪」的溪水大部分是來自濁水溪上游的「武界壩」,經「新武界引水隧道」注入日月潭之後,再經日月潭底下的大觀、明潭、鉅工等發電廠發電後的尾水,最後再由水里溪流回濁水溪的…(碎碎念是老頭記錄遊記的毛病)

後方半山腰處有兩條綠色鋼管,就是鉅工發電廠利用大觀發電廠一廠發電後的尾水,經引水隧道與銃櫃溪水匯合後,引入由銃櫃壩攔截後形成的銃櫃調整池蓄水,再送至鉅工發電廠發電的鋼管。

以前有次機旅途中,還混水摸魚跟著某團體進入玉管處的視聽室欣賞國家公園的影片介紹。

這是跑過頭發現錯過里程牌之後才回頭補拍的,既然要全線記錄就勤快點囉。


過去都是來去匆匆的沒注意到這裡,這次不管是展示中心裡面的作品,還是後面堆放木版的工廠都給他快速參觀一下。
展示中心裡面負責管理的替代役男很有禮貌的喔,有誰想找女婿,找男朋友的不妨去參觀一下。


這個…是人的都看得懂。(哪個畜生再敢欺負毛小孩的就關門放狗、老頭咬你!)

「水里蛇窯」這個…等哪天時間充足了再來瞧瞧。


這應該是很多車友都跑過的路線,左轉是往日月潭的台21線。
第一次環島時老頭也是跑台18上阿里山,在塔塔加接台21之後一路經同富、豐丘、頭社、日月潭、埔里、國姓、天冷…跑完北段全程的台21線。(2014年7月16日起,台21線調整路線,原未開闢的塔塔加至達卡努瓦路段解編;南段原達卡努瓦至林園路段改編為台29線。)

台16、台21共線起點開始,路幅也改變得較小了。


由此開始的台16可以居高臨下去看濁水溪了。

河床上還看不見盡頭的砂石車道至少從集集攔河堰之後就開始了,往上游還不知將到達哪裡,下游要不是被攔河堰阻擋的話可能一路直達濁水溪出海口。


這幅景相跟台14與要往廬山溫泉的投87分岔路線頗相似。

與台21分岔之後的台16縮水成1/4的單線了。

河床上的砂石車道路仍繼續的通往上游處。

與所有東西向橫貫山脈的公路相同的,看似不怎麼費事的窄窄路面其實都是硬生生從岩壁上鑿出來的。

台16跑了有一半路程了…雖然路面不寬,但沿途都有小段較寬的路面可供會車使用。

右方是往人和村的聯絡道,只知道是0 K的起點卻看不出道路編號。

這座「人倫橋」設計的概念八成和台14的「雲龍橋」相同,橋頭石柱上都設計了男女原住民的雕像。

稍有不同的是人倫橋上還多了舂米的石臼和山豬頭,用以像徵富足豐收這樣的意思嗎?

人倫橋是921地震之後重建的。

所以底下僅剩橋墩不見橋面的應是921之前的舊人倫橋?
若按以往會中途變節+誤入歧途的機旅漫遊方式,可能老頭就順著人倫橋往裡頭探尋去了。
不過這趟〝桃酸〞的目的是為了探尋還算陌生的台16,所以僅在橋上拍拍照後就重回台16線繼續後面行程。
*回來估狗後才知道從人倫橋進去,經過人和村之後的這條「人和波石聯絡道路」還可以重新接回台16。
~~~~~~~~~~~~~~~~~~~~~~~~~~~~~~~~~~~~~~~~~~~~~~~~~~~~(文長,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