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上集:
就因為廬山溫泉附近的「雲龍橋」高度落差有三種不同數字的關係, 這趟為了測量「雲龍橋」正確落差高度的機旅過程裡,上午從台中出發的路線是台63>台3>投8>投6>台14>縣133(國姓鄉)>投84>(北港村)台21>投80(清流部落)。
後面投80于惠蓀林場入口收費處原路返回台21繼續下午行程。
搞了半天時間還癟著肚皮的下半天行程是如何的,不嫌老頭囉嗦的就請繼續上路吧!

明知已經超過吃飯的中午時間了, 台21賞給老頭的是:九轉肥腸!(夾去配!)
在與投80銜接處之後的台21路線開始是一連串的彎道爬坡路。
因為一次下坡髮夾彎犁田的經驗之後,從此老頭每遇下坡彎道必是戰戰兢兢,謙卑、謙卑、再謙卑…絕不敢靠杯、靠碑、變靠悲。
可現在眼前的台21是爬坡、爬坡、再爬坡,馬力十足的寶馬-小白和飢腸轆轆的老頭此時人車合一,有恃無恐的接連演出壓車過彎美技…
*路人甲:騙肖耶!龜速30還手腳every day的老頭能 壓車過彎?

直到「大坪頂」這地方,台21的上坡路段終於結束。

壓根都已經忘記了台21路上有這處,據稱耗資50億興建完成的「神殿」。
「神殿」剛開張不收費時俺去過,現在「神殿」處處要收費俺就不去啦!

這處養眼的景色不收費之外,還可免費拍下來放相簿裡,挺划算滴!

台21穿過國6底下,準備跨過與國6並行的眉溪。

雖然有半邊天空是藍天白雲的好天氣,巴特!國6終點那端的山頭天氣似乎不妙。

上次跑台14全線時,看到這處與加油站合體特別不同的7-11,這回就進去參觀順便用餐囉!

化妝室+淋浴間?對來此加油或購物消費的過客來說,這也太周到了吧?給你〝擠霸分啦!


這座「南豐橋」過後不遠就是老頭從網友:仲維 大大那裡得知的「夢谷瀑布」所在的「南豐村」。

路口角落的導引文字不稍微注意的話很容易錯過,其轉彎的路口大約在當地的全家便利商店之後,「原鄉驛站」部落假日市集之前的閃黃燈處。

經估狗後得知,進入「夢谷瀑布」的道路為「松原巷」,屬產業道路。

同樣是上帝散播福音的殿堂,這處建築稍異於其他地方所見到的,十字架下方不見尖頂的塔樓。


只需要順路直行,完全沒有需要擲筊猜路的岔路。

據說在山區裡只要撒泡尿,沒多久就會吸引一堆蝴蝶飛過來…莫非有人剛剛在此地〝黑貓〞(痾尿?)

除了在台14道路旁不到百公尺就能見到的「觀音瀑布」之外,「夢谷瀑布」是老頭所知第二個很容易親近的瀑布,距台14主線僅2.5K。

這處瀑布遊客不多,所以老頭偷機取巧的讓小白載著繼續往裡頭進去,以節省短腿族〝剖練〞會多浪費時間的麻煩。


看來之前的道路是已經崩塌不少…

對岸山壁崩塌得幾乎已成垂直面了…

登!登!登登…(請配合「貝多芬」命運交響曲第一樂章)「夢谷瀑布」乍現身影。(此處距溪底仍有數十公尺的高度。)

旁邊路面黃花花的一撮不是「阿勃勒」的落花蛤~又有人偷撒尿?這裡也聚集了許多黃粉蝶。

看似近在眼前,掬水可飲的溪水。
但若要更接近觀看瀑布,其實還有幾米高的落差讓五短身材的老頭無法突破障礙,不知如何是好。


正巧來了幾位當地的原住民年輕人,經他們指點後利用這面自然天成的階梯狀岩石,手腳並用的順利爬下可接近瀑布的溪床。

接近瀑布中…

此地的原住民年輕人熟悉瀑布水流,所以敢涉水接近瀑布附近…

但是老頭要慎重、慎重、再慎重的說:絕對、絕對、絕對不要忽視輕柔的溪水有它潛藏的危機存在。

此行能看到瀑布老頭就已心滿意足,有任務在身的因故不多逗留的爬回溪旁高處。

網友 仲維 大大提供情報時說:「夢谷瀑布」並非聲勢壯觀的大瀑布,但與底下數人身形相比,加上旁邊鬼斧神工巨石相襯的「夢谷瀑布」仍是相當可觀的…

離開「夢谷瀑布」不遠,天空又擺出陰陽臉色給老頭看了。
**〝帶塞〞的老頭約在14:30-15:00左右離開「夢谷瀑布」,隔日的電視新聞報導說:有外地的年輕人到「夢谷瀑布」遊玩,因山區午後陣雨導致有一人因戲水而溺斃於瀑布底下水潭…
這則不幸消息正是老頭上集裡所說的:天氣時晴時雨所造成的憾事之一;另一條是新北市溯溪活動所造成的傷亡事件。

這不是老頭被雨淋溼後迷濛四眼所見的景像,在台14與台14甲分岔處路旁觀景台所見的萬大水庫,碧湖已經是山朦朧霧朦朧的一片。

「雲龍橋」還在台14更裡頭的地方,測量高度落差的事情要不要緩一緩咧?

俗語說:頭都洗下去了,還能不洗澡嗎?
山谷間還出現霓虹給老頭獎賞,鼓勵老頭只為了證實「雲龍橋」的實際高度落差,不畏日曬雨淋的跑這趟路。
*路人甲又出現了:(靠!你怪老頭是不是吃飽太閒了?)

啊!你們這群人要把「雲龍橋」怎麼了?不知道老頭這趟拼屎拼活的前來就為了「雲龍橋」?

「雲龍橋」頭尾兩端給封去半邊路面,怪手作業達、達、達…的聲音迴響在山谷間…
所以老頭這趟路白跑了?測量高度落差的事情沒得搞了?
幸好工程人員忙他們自己該忙的,對於莫名其妙在「雲龍橋」上不知是準備高空彈跳或想釣魚,還是〝嗯哉昧沖蝦蜜〞的老頭就不多理會了…

看老頭拿出法寶就知道!
除了用泥水師傅的水平線綁重物垂下溪床這招土法煉鋼的辦法之外,還真能叫老頭數著一二三親自高空彈跳再拿著皮尺一截一截的去量高度嗎?
*路人甲三度出現了:不會科學一點用雷射測距儀,安全又方便的嗎?
老頭連一部像樣的大炮相機都沒有,拿塑膠繩綁石頭量高度這方法當然合理、合適、還符合老頭就是個土炮的個性不是?
廢話不多說,不管風蕭蕭兮的老頭先站在「雲龍橋」靠濁水溪上游一邊的正中央位置,一手拿著黃色塑膠繩的捲軸,一手把綁著小板手的繩子就往橋下扔了!

結果是山風呼呼的吹,把垂下橋的黃色塑膠繩吹得彎出一道弧線…
咚!的一聲,小板手掉在溪床上啦!
(呸!那種高度加上風吹得呼呼響的,老頭還聽得見小板手掉落的聲音?)
忽然很哀怨的想起「齊秦」唱的歌-無情的雨 無情的你…
37年前老頭唯一的第一任女友理智的拋棄老頭;30年前老頭唯一的第一任女友聰明的嫁給了他老公…
哇靠!還在演戲?

雨還在下溜!扔下去的塑膠線做好記號後趕緊收回來比較要緊吧?
第一次扔塑膠線測量高度是不成功的,但至少知道只需使用一捲塑膠繩就足以量出高度了。
所以第二次就換邊發球,改到靠下遊的另一邊橋面,將綁著另一個卷軸+小板手的塑膠繩,再度向天空拋出美麗的彩帶…(還在耍笨搞夢幻就是了?)
第二次加上重量的塑膠繩咕嚕嚕的,直挺挺的垂下溪底河床…
咚!的又一聲…
當然還是沒有!

彎低了身子,抓住了與橋面相近的塑膠繩,迅速的打了個結作記號,起錨、收繩、俺賣命的捲呀,捲呀…然後抱著像兩顆芒果的塑膠線軸,帥氣的走回「雲龍橋」一端有明隧道遮雨的地方…
game over!任務結束!

怎知霎時就雨過天晴!太陽公公露臉啦?

〝冷涼卡好咧〞藍天白雲出現了。

跟施工人員拉咧一下才知道,可能因為近日合歡山區地震的關係,造成「雲龍橋」橋面的伸縮縫失去正常功能,所以兩端的伸縮縫鋼材都需要更新重置…

這個好天氣是慶祝老頭搞定這趟任務了這樣嗎?

竟然連萬大水庫集水區的碧湖也露出原色啦!
拿塑膠繩測量「雲龍橋」高度落差的事情,是老頭一股傻勁所作的事情,由於是在雨中作的測量,獨行的老頭沒有人可幫忙拍照紀錄過程,如果要想探出身子去嘛…怕老頭一別千古七天後才回家…
要單手拍照嘛…可能一個不小心讓SONY相機摔成肯德基炸雞,不然就是蘋果手機摔成蘋果醬…
SO…
總之「雲龍橋」與濁水溪河床的高度落差這個疑問算是解決了。
後記:
事後回來一公尺一公尺的檢查塑膠繩長度得知:目前「雲龍橋」距離底下濁水溪河床的高度為77公尺,正負誤差不超過1公尺(這1公尺是採最大的寬容值,實際誤差應僅數十公分而已)
至於77公尺在視覺上是怎樣的高度?
估計大約是20層樓高的公寓大樓那樣…
以下照片是上次跑台14線去屯原時所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