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隔線-------------------------------------------
出發前:
在論壇爬文後,第一步就是先去找保險啦,畢竟是一人環島,經驗淺薄,倘若真的有"意外"發生的話,希望能將損害降到最低,於是利用上個月的休假時間,去了富邦人壽,花了927元保旅遊平安險,總共8天行程。再來就是我的檔車啦,

(剛買的時候拍的)
三陽的T1,這台車已經買2年了,里程數卻不到4千公哩,真的是太少騎它了,不過在接下來8天的行程,我可都要靠它了。
騎去了常去的車行,請裡面的大哥幫我換了機油,並順便檢查一下機車,確定一切正常後,才安心回家打包行李。
--------------------------------分隔線-------------------------------------------
第一天(台中-台南):
早上7點半,先去朋友家載人,蠻幸運的,朋友五一勞動節連休,自告奮勇陪我第一天。老實說,一個人上路難免緊張,有朋友在心情就輕鬆很多,就這樣從烏日出發,沿著台1線一路南下,前往第1個目的地-嘉義北回歸線太陽館。

(出發前拍的,工具為HTC Desire 820,後面的照片幾乎都是靠它拍的)
騎了三個小時,終於騎到了嘉義,途中在7-11休息時遇到一位車友,小聊一下,原來他也是在環島,而且也是今天會到台南,出發前還送了我一張輕檔車俱樂部的貼紙,雖然我不是會員,但還是謝謝他。

終於到太陽館啦,這裡是我的第一個目的地。

歷代的北回歸線標誌。

這個是現在的。

北回歸線太陽館,蠻可惜的,我們到的時候是禮拜一,休館中,只能在附近逛逛。整座太陽館場地其實蠻大的,全部走完也花了不少時間,蠻適合全家人來走走看看。

中午時,找到這間網友推薦的「和平火雞肉飯」。

我們大約快11點半到,抵達時,店門口已經開始在排隊了,好不容易終於輪到我們,跟朋友一人點了一碗火雞肉飯來吃。

老實講,其實感覺蠻普通的,可能南部口味不同吧,下次再吃看看其他家的。吃飽喝足後,繼續向台南前進。
繼續騎了約2個半小時,抵達了台南的國軍英雄館。

(圖片取自Google,後面有一些照片是在Google上搜尋的,主要是小弟有時會忘記拍照,還請各位大大多多包涵。)
由於訂的是膠囊房,房間很小,衛浴設備也是與他人共用,但真的很便宜,只要400元而已(由於小弟在軍中服務,這個價錢是優惠打折後的)

拍得不是很好,其實我技術蠻差的,有很多照片拍得很凌亂,還請各位大大見諒。
在旅館放好行李後,跟朋友到下一個景點-安平古堡。

安平古堡的外面蠻多攤販的,好像附近有老街的樣子,進去古堡裡面參觀需要門票,50元,軍警跟學生另有優惠,跟朋友買了票就進去參觀了。
當天到的時候,外部的砲台正在做維護。古堡內陳列許多文物,都有很詳盡的解說。

有些外面的設施已經有些老舊、斑駁,希望未來可以再做整修。

逛完了安平古堡,再跟朋友到附近的老街晃晃,之後朋友帶我去吃"所長茶葉蛋"。

它的茶葉蛋蠻特別的,有原味跟辣味2種,我覺得2種都不錯。
晚餐在安平老街附近,找了一間阿財牛肉湯解決。

(圖片取自Google)
牛肉湯好喝,再搭配一碗魯肉飯,超有飽足感。

(總是忘了要先拍照,肚子一餓就先吃了...)
吃飽後,去了大東夜市閒晃,台南的三大夜市之一,大東、武聖、花園,從禮拜一到禮拜日,大大武花大武花,覺得這口訣好有趣。

(用手機拍效果不是很好...)
閒逛完,又去了赤崁樓,一樣付了門票進去。台南有一些古蹟開放到晚上,蠻特別的,雖然裡面有些設施已經關閉了,但晚上進來走走還是挺不錯的,稍微避開城市的喧囂。


去完赤崁樓後,載朋友搭車回家,他明天還要上班,之後的旅程就剩我一個了,說實在,旅途中有個同伴真的不錯,可以輪流騎車;行李也多一個人看照,比較放心;拍照時也不必太麻煩別人,很快就可以解決,這些好處都是在後面的旅途中體會到的。但一個人旅行也有它的樂趣存在,我覺得不用強求,人總不可能一個人過活,多多少少還是要與其他人共同合作,或接受幫助,這點倒是在後面的旅途中體會最深。
--------------------------------分隔線-------------------------------------------
第二天(台南-屏東):
在7-11吃完早餐(台南英雄館的早餐卷),立馬向國聖燈塔出發,據說這是台灣的最西點,騎了一大段路,中間還拐錯彎,途中經過黑面琵鷺生態區,到最後越騎越偏僻,騎到盡頭終於到了。




真的超級荒涼的,在附近走了一圈,就騎車離開了。
由於離預約好的奇美博物館還有一段時間,就先去了十鼓文化村參觀,票價不便宜,全票要399元。


園區的前身是台糖的糖廠,荒廢一陣子後,由十鼓重新接手規劃,所以廠區內可以看到許多舊的製糖器材。

舊的器材經過整理,雖不能發揮原本用途,但稍加裝飾,就有一種新舊結合的感覺,很奇妙。

進園區前,會由一位導覽員帶著,遊客人數夠了之後,導覽員就會帶著遊客參觀園區,園區很大,我覺得有導覽員帶著還不錯,能更深入了解園區環境。前面稍微參觀過後,接著就帶我們去看十鼓文創的演出。由於裡面是禁止拍照,我只能從網上截圖,不過裡面就長得像這樣,整個環境建立於五重壓榨機上,利用透明強化玻璃讓遊客可一覽工廠全貌。

上午的場次共表演四首曲子,演奏十分震撼,配合舞台上的光影效果,在加上老舊的糖廠,環境塑造得很成功,給原本的糖廠灌注了新的生命。
看完了表演,也快到奇美博物館預約的時間了,問了一下導覽員能不能中途離開,她說可以,但要在下午3點前回來,於是就出發去博物館了。
博物館在十鼓文化村的附近,很快就騎到了,到了之後先去拿票,由於有提早預約,原本225元變為200元,也算不無小補。但蠻可惜的,館內禁止攝影,只能在門口自拍一張留念了。

館內有動物的標本區,古代到近代的武器區、樂器區,及藝術品的陳列區,慢慢逛的話可以逛很久,個人最感興趣的是標本區,進去裡面好像時光凝固了一般,不得不說標本做的極其逼真。
在博物館內逛了2個半鐘頭,逛完後,下午2點半多回到了十鼓文化村,這次就要來體驗一下五層樓的超高溜滑梯。

剛看到溜滑梯時,覺得真的超級高的,據說溜下來只要不到幾秒,蠻刺激的,溜之前必須要穿防護衣,以防止擦傷,不過我想他少加註一條,牛仔褲有鉚釘的最好不要溜,因為屁屁會很痛,我就是那個受害者XD。

溜滑梯完後,會去體驗一下打鼓,老實說我從國小後就再也沒打過鼓了,雖然打得荒腔走板的,不過也蠻有趣的。

最後就是去坐小火車啦,雖然只有五分鐘車程,而且車速很慢,但卻可以慢慢體驗園區內的風景,挺不錯的。

坐完小火車,差不多也4點半了,該出發去屏東了,就這樣順著台1線一直騎,沿路看手機導航,終於到屏東市區啦。
首先到下榻的旅館放東西(屏東沒有國軍英雄館,蠻可惜的),

(圖片取自Google)
雙人房共1000元,房間內部,老實說有點陳舊,但還算乾淨,窗戶蠻大的,可以看到街道。

晚餐在"易奎担担麵店"解決,點了一碗招牌乾麵,還送一碗湯。

(圖片取自Google)
麵上面澆了一大匙的菜脯,是這家店的特色,不過菜脯被湯汁浸的軟軟的,沒有我想像中的脆,但整體來說還算不錯。


吃飽喝足後,去了屏東市民族路上的觀光夜市晃晃,夜市不大,就一條街而已,很快就走完了。

(圖片取自Google)
之後去了屏東市的新地標-萬年溪景觀橋走走,這裡晚上還蠻漂亮的,有許多民眾會來這裡散步、溜狗。


晃到晚上10點多,就回旅館休息啦,回去的路上,想說能不能照著記憶騎回旅館,結果不出所料,又迷路啦!不知為何,我方向感從小就很差,就算有在記路,還是很容易會拐錯彎,一直覺得智慧型手機出現救了我一命,靠著Google地圖,雖然路徑有時蠻詭異的,會走到偏僻的小路,但最後總能抵達目的地,我想我運氣可能也算不錯吧。
--------------------------------分隔線-------------------------------------------
第三天(屏東):
早上7點多爬起來,在旅館隨便吃一下早餐,就出發到今天的第一個景點-屏東市糖廠。

(圖片取自Google)
剛到的時候,還蠻疑惑的,因為感覺應該是一間公司(的確是)而不是參觀的地方,於是先問了一下門口的警衛大哥,還好的確是可以進去參觀裡面的文物館,之後出來一位先生,領我到文物館門口前,並說導覽人員去受訓了,還沒回來,只能請我自己進去參觀了,於是我也只好一個人進去了,整座文物館並不大,但是一樣陳列許多當年製糖所留下的器具,及糖廠歷史沿革的文件等等,整體來說,對台灣糖廠歷史或舊文化有興趣的人可以來這裡一逛,相信能找到不少珍貴的資料。




糖廠的裡面,還留有古早的火車。

結束糖廠一行後,沿著台1線繼續往下騎,接到台26線,抵達下一個地點,全台最大土地公廟-車城福安宮。

跟土地公爺爺祈求全家平安,後面的旅途順遂後,就繼續延路往下騎了。
中餐在台灣牛牛肉麵館解決,這間是班長推薦的,雖然有點小貴,花了178元,但真的很好吃,而且冷氣開很強,在這大熱天裡真的救了我一命。


(總是先開吃了才發現忘記拍照,我應該不適合發美食文...)
吃完午餐後,繼續沿著台26線往下騎,中間拐個彎,一路騎到貓鼻頭公園,門票30元,加機車停車費10元,買票完就進去了。

雖然是非假日,但人還是很多,主要都是以陸客為主,一瞬間還以為來到大陸的某個地方。

貓鼻頭公園的風景其實蠻漂亮的,當我離開時總覺得忘記了甚麼事,後面才想起來原來我只顧著看海景及閃躲遊客拍照,沒看到像貓鼻頭的那塊岩石,蠻可惜的,很多時候我老是忘東忘西,久而久之也變成一種習慣,這樣不太好。
逛完貓鼻頭,接著再騎到鵝鑾鼻公園,騎到半路,看到許多人在一個大岩石旁拍照,於是順路停下車休息一下,並用手機查詢,才發現原來這裡是船帆石,蠻有意思的。

終於騎到鵝鑾鼻公園了,不意外的我又騎過頭,還騎了超長一段,只好摸著鼻子乖乖騎回來。鵝鑾鼻門票60元,加機車停車費10元,一樣買完票就進去了。
鵝鑾鼻公園裡面蠻大的,難怪票價會是貓鼻頭的兩倍XD。

剛進去時一樣也是很多陸客,所以就先去逛旁邊的公園步道。

步道裡面可以觀賞到珊瑚礁石灰岩地形,此種地形產生了各種奇形怪狀的岩石。

親吻石就是其中一項景觀,原本還有走到滄海亭上,上去後發現一堆人在圍觀,原來有民眾中暑休克,有人在幫他做CPR,隨後公園內的管理人員也帶急救用品上來支援,好像並無大礙,所以我也快步離開了。

步道其實蠻長的,而且彎彎曲曲。

從遠方可以看到鵝鑾鼻燈塔。

抵達鵝鑾鼻燈塔啦。


燈塔內部可以參觀。

最後在門口照一張作紀念。

結束鵝鑾鼻公園一行後,當然就是要到最南點參觀啦,這邊也要感謝班長提醒,不然我還真不知道有這個地方,於是順著路往下騎,沿路看指標,終於抵達入口啦

其實前面還有一個停車場,一樣也是要收費,"But"聽說可以偷偷騎進去,所以還是騎車直接進去了,雖然節省了一段路,但上面的指標寫還要走500公尺,都已經到這裡了,就走進去吧。

走進去前發生了一個小插曲,我遇到了一位女孩,她問我知不知道龍磐公園怎麼走,這我不曉得,因為不在我的行程表內,用手機查了一下,好像還要再往前騎一段路,之後我們結伴同行一陣子,先去逛我想去的最南點,之後再一起到龍磐公園參觀。
在這500公尺的路途中,我們小聊一陣,原來她是廣州人,一個人來台灣自由行,讓我十分驚訝,心想她真有勇氣,問了她原因,原來她目前是大四生,快畢業了,趁著假期規畫了一趟自由行,原本還有朋友陪她一塊來,可惜她臨時生病沒辦法來,所以她決定一個人來,讓我覺得她真的好勇敢。

雖然最南點的地標只有小小一塊,但周圍的海景很漂亮。

之後我們出發去龍磐公園,騎了一陣子,終於到了,人蠻多的。

不得不說,龍磐公園的風景是我看過最遼闊的。

她真的很會拍照,下面的照片大部分都是她用單眼拍的,我也跟她學了一些拍照技巧。




不知為何,當天有很多遊客都喜歡用這個動作拍照,對於笨拙的我來說還蠻難的,不過很有趣哈哈!

下午的行程也到了尾聲啦,送她回墾丁大街,順便幫她拍了一張照片。很感謝中途遇到一位這麼可愛的小妹一起遊玩,覺得旅途中真的甚麼事都有可能發生。

(看到這張照片她可能又要抱怨我拍得不好了,其實我覺得有進步的空間也不錯,總之再繼續加油吧XD)
繼續往前騎去,終於看到今晚要住宿的地方-滿州鄉了。

(標誌上的文字有些脫落...)
途中看到"小心梅花鹿的標誌",雖然騎的不快,但可惜我還是一隻都沒看到...

終於騎到民宿啦。

(這張是隔天早上拍的)
民宿的老闆娘人很好,除了帶我去看房間,當她知道我在環島後,還很熱心的建議我明天可以去哪裡玩,是一位很nice的阿姨。
由於當天只有我一位旅客,我選了一間看起來很溫馨的和式房間,共1200元。


在民宿內稍作休息,怕當地的小吃店早早關門,約晚上7點半的時候就趕快出門覓食了。滿洲鄉雖然很大,但人口聚集的地方卻很小。

(位於村中心的榕樹,晚上有許多民眾來這裡納涼、休息)
在附近的小吃攤吃飽後,就在街上隨意閒晃,順便領錢,沿途看到許多老房子。


路上有一張路線圖,看起來蠻舊了。

領完錢後,散步回民宿,很難得的,走在街道有種閒散的感覺,民宿的老闆娘說,雖然滿州不像墾丁這麼熱鬧,但卻多了一份純樸感,很寧靜。順手去7-11買了一罐啤酒,回到民宿內慢慢喝,果然當天晚上超好睡的,後面回想起來,這大概是我旅途中睡得最安穩的一次吧。
--------------------------------分隔線-------------------------------------------
第四天(屏東-台東)
早上7點多起床,整理一下行李,下樓時接到老闆娘電話,原來她去附近的鄉公所上班了,她有準備早餐,叮囑我記得關掉房間電源及關窗,懷著感恩的心吃完早點,就出發去佳樂水了。
還蠻近的,騎了約半小時,就到達目的地了,沿途看到不少人在衝浪,好像挺好玩的,也許下次可以揪團來玩。
佳樂水廣闊的海岸線。

進園區前須付門票70元,加機車停車費30元。進園區後會有遊園車載遊客參觀。

遊園車的司機大哥也兼職導遊工作,會為大家講解這是甚麼景點。下圖是其中一個景點-海蛙石,是我覺得最像的一個,其它的景觀都有點過於牽強了,不過司機大哥說風景這東西本來就是:三分靠影像,七分靠想像,想想好像也有點道理。

園區內其實就一條直線,開到盡頭就沒路了,最後在盡頭的岩岸上拍一張照片留念。

去完佳樂水風景區,之後沿著200縣道繼續往上騎,途中經過港仔大沙漠。

沿途有許多吉普車業者,提供"飆沙"的服務,感覺很刺激,可惜當天沒看到有人在玩。

從200縣道接到台26線,拐了個彎,到下一個景點-旭海大草原。可能是快中午了,天氣太熱,遊客很少,而且外部正在整修中。

園區的導覽地圖,路線蠻廣的,不過天氣真的太熱了,怕會中暑,所以我也只走了前面一段而已。

沿途的步道略有損壞,希望管理人員能盡快維修。

走完一小段步道後,可以看到前面有一座涼亭。

涼亭過後可以再往前走,到這裏我就停住了,順手拍照留念。

在這裡可以看到"曾經"的草原,與好心幫我拍照的老夫婦小聊一陣,才知道這裡以前也有過都是大片草地的時候,只是現在草都已經長高了,變成低矮的樹木為主。

沿途都是這種花,開得很茂盛。

在台26線時,發生了一個小插曲,可能天氣太熱,有點恍神,竟差點騎進路旁的斜坡,旁邊經過一台汽車,還很疑惑看了我一眼,覺得我莫名其妙,哀,我也不知道發生啥事,坐在路邊休息一下,喝個水,提振精神,確定沒問題後再繼續上路。

之後從台26線彎進199縣道,沿著199縣道向前騎,經過了"壽卡鐵馬驛站",沿途有蠻多自行車騎士,大家都停下來拍照,順便休息。

再努力騎了一段路,終於遇到一間7-11,懷著感激的心進去休息,順便解決午餐。

午休時又發生一件事,吃飯時我把咖啡不小心打翻了,剩下的三分之一杯都潑到我的襯衫上,心裡想真的有夠衰小,跟店員借了拖把清理現場,又去一趟廁所換乾淨衣服,心裡想,真的要振作了,後面的旅途還長呢。
沿著台九線向前騎,沿途的海岸線真的很漂亮,可能喝了咖啡吧,感覺精神提振不少,就這樣沿著濱海公路向前騎,乘著海風,頗有爽快的感覺,就以這樣的狀態到了多良車站。

旁邊有火車時刻表可以看,可惜時間未到,沒有一輛列車經過。

遼闊的海岸線。

自由之翼?看到翅膀都會想起這個...

多良車站並不是只有車站而已,它也有屬於自己文化的一塊。


往上走是一間木作工坊。

離開了多良車站,接著就是往台東市區出發了。騎了快2個鐘頭,抵達了市區,先去一趟鐵道藝術村。

曾經的車站,現在已經轉型成文創園區,除了保留舊有的東西,同時也加入新的元素。

跟曾經的鐵道一起合照。

園區內的現代藝術,只是當天好像沒有展覽,倉庫都是關起來的。


參觀完鐵道藝術村,就到台東的國軍英雄館入住啦。

雙人房還算不錯,優惠價900元。


稍微休息一下,就出來覓食啦,這次到了鐵花小路來吃炸豬排。

花了280元,雖然有點貴,但還蠻好吃的,重點是分量又多,剛好可以大快朵頤一番。

(我拍的美食圖真的很渣,傷眼了請見諒)
吃飽喝足後,到海濱公園來散散步,這裡的環境不錯,可惜天色已暗,遠方的海岸線變成黑壓壓一片,只好拍一張"迎曙之濱"了。

在海濱公園略為停留,之後就去了比較熱鬧的台東觀光夜市,也是一條路就走完了,讓我比較疑惑的是,夜市裡面有一間桂田酒店,看起來就很高級,感覺跟外面的夜市不太搭調。


(酒店圖片取自Google)
回英雄館的途中經過鐵道藝術村,發現在外面的燈籠都發光了,整排看過去很漂亮,可惜我的手機無法呈現出來。

在鐵道藝術村的隔壁就是台東轉運站,讓我覺得也許火車站是轉型了,但它仍依舊發揮它交通的功用,繼續為大眾服務。


路上巧遇蜘蛛人:難道你也懂皮姆粒子?

晚上八點多,早早就回旅館休息了,順便先把明天的行李整好,想洗個衣服,走到洗衣機前發現沒有洗衣粉,想說跟櫃台人員借,只見他在那裏東找西找,找了一陣子,有點抱歉的跟我說剛好用完了,我心想:天阿,最後老天還是要搞我一把...哀,算了。於是我把房間內的洗髮精跟沐浴乳倒成一小杯混在一起,然後就用了,心想至少衣服沒臭味就好了...結束這一天。
--------------------------------分隔線-------------------------------------------
第五天(台東-花蓮)
早上6點半多爬起來,刷牙洗臉的時候心想:希望今天順利一點,不要再像昨天一樣了。退房後就去了外面的早餐店吃早餐了。台東的英雄館蠻摳的,雖然有早餐外送,但是要自己付錢,那我還是去外面吃好了。
今天的第一站是鹿野高台,往北騎了快一小時才抵達。
騎了一段上坡路,到了鹿野高台,由上往下看,風景很棒。


戴著安全帽自拍的蠢樣,哈哈!

超大的滑草場地,在上面滑應該很刺激,下次來可以試一下。


其實這次來鹿野高台的目的主要是玩飛行傘,工作人員大概9點半會過來,雖然事先就知道玩一次不便宜,要2500元,但還是去報名了,結果在報名過程中,得知教練還沒來,可能需要等一陣子,考量了一下後面行程,就決定不坐了,繼續往下一個景點出發。
再繼續往前騎一小時,經過一段田間小路,就到了另一個景點-伯朗大道。
伯朗大道有交通管制,必須先把汽車或機車停放在停車場,才可進入,停完車後,花了100元跟車行租一台腳踏車,就這樣騎進去了。

人氣很旺的金城武樹,目前休養中。

蠻幸運的,到金城武樹的時候只有1.2個人而已,於是請了一位正妹幫我拍照。

(眼睛閉起來了XD)
跟正妹一起合照,超開心的。後面跟她小聊一下,原來她也是一人旅行,今天是她休假最後一天,之後就要回去上班了,向她道謝後,就繼續在附近繞繞了。

路上"慶豐收"的標誌,希望今年也能風調雨順,不要枉費農夫一番心血。

昨天在壽卡鐵馬驛站遇到的車隊,今天也騎到這裡了,真的好厲害。

貌似沒有盡頭的路。

騎到農田的邊邊會看到有觀景步道。

從觀景步道看出去的農田。

一台水車。

一個人騎在伯朗大道上,覺得人與人的緣分真奇妙,如果在鹿野高台我堅持要坐飛行傘的話,那我後面可能就遇不到她了,就這樣一邊想著,一邊騎車四處亂轉,不知不覺也晃了一大圈,也是時候離開了。
在池上就是要來吃一次池上飯包,向前騎一小段,就看到了池上飯包文化館。

一個便當80元,原諒我,這次真的手腳太快,等我想起來的時候,已經剩下空盒了QQ。
走上2樓,陳列的是歷代池上飯包及一些文物。

二代飯包就已經很接近現代的飯包了,只是包裝的菜不同而已。

原先的池上飯包是做番薯餅的。

據說以前的飯包都是在這間"灶腳"製作的(此為模型)。

吃飽喝足後,繼續順著台9線往北騎,抵達了花蓮瑞穗鄉的北回歸線標誌公園。

躲在樹蔭下跟石碑一起合照。

北回歸線標。

公園很小,裡面好像也在整修中。

在出發之前,有跟我組長聊過天,剛好在講環島這一段,我說這次的目標是雙線四塔,萬萬沒想到,他其實應該是三線,因為花蓮有2座北回歸線地標,一座在內陸,一座在沿岸,蠻驚訝的,之後立馬修改行程,決定要橫跨山脈,從山線騎到海線,現在就是時候了。
從台9線切到瑞港產業道路(花64縣道),這段騎了快2個小時,但感覺超累,因為山路彎彎曲曲的,有時上坡,有時下坡,需要比平常更多精神去專注在騎車上,唯一值得一提的是沿途可以看到秀姑巒溪,風景還不錯。




終於通過瑞港產業道路啦,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長虹橋。

長虹橋有新、舊2座橋,下面這張照片是從舊橋上拍秀姑巒溪。

紅色那座就是新橋啦。

接到台11線,往南騎一小段,就到了豐濱鄉的靜浦村,另一座地標就在這附近。

這裡的遊客比較多,不像上一座北回歸線這麼冷清。

北回歸線標誌。

雖然是一座石碑,但裡面其實是空心的,這張照片是從裡面往上拍的。

花東的濱海公路常常是這樣一條直線,騎起來超有爽感。

地標的對面就是海岸。

奇形怪狀的藝術品。

地標旁有生活市集,遊客在這邊稍作休息或買紀念品。

達成三線記錄後,繼續沿著台11線向北騎去,大約騎了快1個半小時,才抵達花蓮市區。
花蓮的英雄館是我目前住過最大、最豪華的一間了。

寬敞的大廳。

(從樓上往下拍,取景不是很好,請見諒)
氣派的旋轉手扶梯。

這間雙人房市目前住過最好的,不僅有自己的陽台,廁所及浴室也是分開的,優惠價1300元。




在英雄館稍作休息後,晚上與住在花蓮的阿姨一家人聚餐,真的是好久不見,自從當兵後,大概有2.3年沒見面了,表弟也上小學了,時間真的過好快。

(圖片取自Google)
晚餐選在家咖哩聚餐,當晚到的時候,由於沒預約,只能先排隊一陣子,幸運的是沒有等很久,很快就排到位了,由於難得與阿姨一家人聚餐,除了分享照片外,手機我幾乎都沒拿出來拍照,我只能說,很推薦來這間餐廳,聚餐中,我們聊了很多,吃飽後還去參觀阿姨的新家,原本阿姨還想要我留宿,但為了不打擾阿姨一家人,我還是選擇回到英雄館睡覺,就這樣結束和平的一天。
--------------------------------分隔線-------------------------------------------
第六天(花蓮-宜蘭)
今天起來的比較晚,一直掙扎到7點半才爬起來,整完行李後下樓去吃早餐,果然大間就是不一樣,早餐也豐盛許多。


吃完早餐後就去辦理退房,接下來就是要挑戰蘇花公路了。果然實際走一次感覺就不一樣,除了砂石車多外,遊覽車也很多,途中經過幾條隧道,由於內部施工的關係,整條隧道的空氣很不流通,又悶又熱,在隧道內施工的師傅們辛苦了。在騎的時候,我大概都是固定跟著一台車後面一直騎,不胡亂超車,安全最重要。騎了大約2個半小時,才通過整條蘇花公路。
騎到宜蘭啦,首先就是去參觀綠色博覽會囉。
綠色博覽會位於武荖坑風景區內,展期從3/16~5/15為止。

(圖片取自Google)
在園區內的隧道拍照,稍微躲一下太陽。

戶外有蠻大的場地可以讓小朋友玩。

園區內也有各式各樣的主題館可以參觀。

介紹原住民文化的展覽館。


用腳踩的遊園車,蠻特別的,當然也有電動車啦。

在"宜蘭染"的展示館。

從高處往下看,能看到一部份的園區。

當科技結合農業,盡量使用環保的方式去除害蟲。

植物的展示館。


走到一半竟然下雨了,只好在展示館內躲雨。


整座綠色博覽會蠻大的,慢慢走可以逛很久,我也沒有全部走完,大概才逛了五分之四而已,我覺得很適合帶家人跟小朋友一起來玩。
趁著雨停的空檔,離開綠色博覽會,順著台9線繼續向宜蘭市前進。
想不到快到宜蘭市時又開始下雨啦,懶得拿雨衣出來穿,就應著頭皮繼續騎,終於到英雄館了,只是全身也淋濕了。

(圖片取自Google)
宜蘭英雄館有重新改建過,所以還蠻新的,不像之前英雄館多多少少都有點陳舊。這次訂的房間是稍小的雙人房,只有2張單人床,衛浴設備要與其他人共用,打完折後900元。


由於我之前是念宜蘭大學,雖然宜蘭市已經很久沒來了,但多多少少還有印象,在英雄館稍作休息,確定雨又停了之後,才出去覓食。以前在學校的時候,很常吃新久記的叉燒飯,這次又想來吃看看了,在附近繞了幾圈,發現不在記憶中的位置上,用手機一查才發現原來搬家了。

還是那個記憶中的味道,真感動。

吃飽後,接下來就去幫我的機車換機油啦,從家裡出發到現在,也騎了1000多公里了(裡面可能有4、50公里都花在找路跟衝過頭上面...)。印象中,這間位於宜大附近的機車行,有跟宜大的機研社合作過,以前我也常來這裡換機油。

換機油前,跟裡面的大哥聊天一下,他說他也環過島,機車跟自行車都試過,蠻厲害的,聽到我在環島,他很熱心的推薦好用的機油,並且幫我整理車況。很推薦這間車行。

換完機油,幫我的朋友們去奕順軒買奶凍捲,都先宅配到我家,日期押回家之後的第一天。

去完奕順軒後,又跑去東門夜市逛逛,懶得再騎去羅東了。
東門夜市裡面有一間莊師傅餐廳,裡面賣很多料理,但其中棺材板是我覺得比較特別的,尤其再搭配他的海鮮濃湯,真的很有飽足感。


宜蘭車站前的景觀公園,晚上蠻漂亮的,可惜我的技術不太好,手機也不給力。


回旅館後打算洗衣服,卻被告知旅館內沒有洗衣機,只好摸著鼻子去宜大附近的自助洗衣店了。在洗衣店等衣服的途中,其實也感覺一個人這樣騎有點累了,真希望旁邊有個朋友能一同分享我的所見所聞。洗完衣服後,也是早早就回去旅館休息了。
--------------------------------分隔線-------------------------------------------
第七天(宜蘭-基隆)
早上7點爬起來,稍微整理一下行李,去櫃台拿早餐(宜蘭英雄館的早餐是麥當勞),吃完後就上路了。
順著台2線往上騎,天氣稍微有點陰沉,如果真的下雨的話,就只能穿雨衣繼續往前騎了。之後騎了約2小時,到達今天的第一個目的地-三貂角燈塔。

館內可以自由參觀

燈塔對面則是民用航空局的雷達站(感謝網友angel4tim320的解說)


離開燈塔後,繼續沿著台2線向前騎,騎了約40分鐘,看到了陰陽海。

海水被分成奇妙的藍色與橙色。

在陰陽海這裡彎進去,繼續向前騎可以看到黃金瀑布。


九份附近的山區很容易起大霧。

九份的山路並不好騎,費了一番工夫終於抵達黃金博物館了。

在進博物館前,先來參觀日治時代的"四連棟宿舍"。

參觀前會先看一段導覽影片。

裡面的擺設被維護得很好。


中午在館內的餐廳吃飯,蠻貴的,一客排骨飯要200元,不過肚子餓了沒辦法,總要吃飽才有力氣逛。

陳列的黃金飾品。

跟大金幣一起合照。

館內有一個純金金塊,據說摸了可以帶來財運,排隊排很長。

參觀完博物館,可以去看舊的採礦坑道,須收門票50元。

坑道內其實蠻暗的,而且路面濕滑,必須小心行走。


走出坑道後,繼續往上爬可以參觀黃金神社。中途會看到茶壺山。

需要爬一段距離,走到後面有點喘。

神社蠻老舊了,只供一個讓人憑弔的遺跡。


後來走到下面的文物館,看到這張舊時的照片,才了解原來神社以前是這樣子的。

走完一趟金瓜石博物館,也花了不少時間,讓我驚訝的是,這裡蠻多韓國遊客的,可能剛好同時有好幾個旅行團在這吧。原本參觀完金瓜石博物館後,要去逛九份老街,但因為假日的關係,人、車都塞爆了,於是打消念頭,直接前往基隆了。
下午四點多,終於抵達了基隆,把車停在廟口夜市附近,用走的進去位於夜市裡面的歐香精品旅館。

(圖片取自Google)
房間很好,這間旅館有軍人優惠,原本1920元,優惠價變1400元,還算不錯。


在旅館稍作休息後,就去逛了廟口夜市。
廟口夜市人超多的。

吃了一盤網路上推薦的咖哩飯及羹麵,我覺得都不錯吃,只是價格都有點偏貴...


吃飽喝足後,順路走到附近的中正公園閒晃。

老實說,晚上的公園還蠻黑的,公園裡面很大,但很多地方都沒有燈光,我看到涼亭裡面有2個人在摸黑下棋,感覺怪怪的,還是早點回去休息好了。
--------------------------------分隔線-------------------------------------------
第8天(基隆-台中)
到最後一天啦,感謝這幾天都平安度過了,在旅館吃完早餐後就繼續上路啦。
沿著台2線騎了1個半鐘頭,中途看到擱淺的德翔台北。


早上10點多抵達倒數第2個目標-老梅綠石槽。

可惜現在季節已經過了,原本的綠藻也漸漸褪去。



在綠石槽附近的海灘略顯髒亂,在這裡還是要提醒大家垃圾隨手帶走唷。
終於...到最後一站了-富貴角燈塔。

進入燈塔前須走一段路。

沿途盛開的百合花。


蠻可惜的,禮拜一燈塔閉館,無法進入參觀。

在外面與地標合拍一張。

至此,三線四塔的成就終於達成了,問我有啥感想,其實也沒有特別的感想,只覺得總算完成了一件事而已,不過至少我有一些旅遊的經歷可以跟朋友分享了。
之後沿著西濱公路騎回台中,經過苗栗時跟學長一起吃了個飯,學長也是曾經環島過,當他看到被曬傷的很嚴重的我,忍不住笑了出來,我也跟著一起傻笑,哈哈,這也算是光榮的戰績吧!
關於遊記的部分其實我一直都寫得斷斷續續的,到了快收假的前一天才開始熬夜拼命寫,終於趕在早上寫完它了,老實說後面的敘述很多都是草草帶過,實在是小弟已經沒啥精神了,只能想到甚麼寫甚麼,還請各位大大見諒。
最後還是要感謝一下在旅途中曾經幫我拍照,或是給我其他幫助的人們,沒有你們,我就無法完成這篇遊記,在這裡致上萬分謝意。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