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07省道台14線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上)

省道台14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中)
省道台14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下)

過去的台14線因為是前往南投縣許多知名風景區的必經之路,所以這條公路算是小有名氣的,尤其盛產檳榔的雙冬那附近一度還是全省檳榔攤密度最高的一段公路…
不過那時候的檳榔西施純粹是賣檳榔和飲料給路過的司機提神上路用的,可不是買一粒〝送兩粒〞的蛤~

只是當便捷快速的國6開通後,原本車水馬龍的台14線就變成人車稀少的道路了…

雖說台14線是許多人所熟悉的公路,但跑這條路線的人多是為了前往某一處風景區,應該很少有人會特別選擇把台14線從頭跑到尾的吧?

機旅漫遊多年後,把台14線從頭跑到尾算是老頭心中隱藏許久的小惡魔。
雖然它沒有跑武嶺那種〝崇高〞的味道,也沒有環台一周的挑戰感覺,但只要是不曾走過的路,對老頭來說都是一種待完成的目標和使命。

在某些程度上來說,跑不曾走過的路同時還可能是一種冒險。
例如路不熟會不會過彎〝犁田〞?或被不識相的狗追咬?
甚至也有可能被猴子追或被攔路打劫搶食物吧?

連續幾日毒辣辣出大太陽的日子之後,老頭賭這一天應該不會下雨,(據說北部是下大雷雨的)為了實現把台14線從頭跑到尾的這個想法,就這樣在紫外線爆表的天氣狀況下出發了。


2016-05-07省道台14線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上)
為了記錄與台1線在彰化交接的台14線起點,只好多花時間從台中先往彰化跑。

2016-05-07省道台14線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上)
2016-05-07省道台14線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上)
從彰化到草屯這段約20公里的平地路程比較少有什麼可以推薦遊玩的景點。

2016-05-07省道台14線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上)
當然與這段路線平行的八卦山脈上的139縣道就不是那麼平淡無趣的啦!前幾天老頭才跑過一趟八卦山去人擠人賞油桐花咧!

2016-05-07省道台14線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上)
2016-05-07省道台14線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上)
2016-05-07省道台14線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上)
台14線的嘛吉不是只有大名鼎鼎往武嶺、合歡山的台14甲線而以喔…還有哥倆好的台14乙和台14丁在利民橋兩端隔著貓羅溪兩岸,起點都是和台14主線銜接的。
只有台14丙線的起點是孤家寡人和台1線在中彰交界的烏溪南岸攪在一起的…

2016-05-07省道台14線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上)
就說老頭還是個草包囉,彰化往南投方向國3底下這個機車道還是第一次跑的咧!

2016-05-07省道台14線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上)
今天老頭機旅要跑的目的就是歸屬於這處衙門管轄範圍裡的。(還好不用先去扣頭跪求拿通行路條的。)

2016-05-07省道台14線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上)
2016-05-07省道台14線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上)
草屯鎮工藝中心附近的台14線有點左彎右拐的,但只要留意指示方向選大條路走基本上是不會出錯滴!

2016-05-07省道台14線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上)
2016-05-07省道台14線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上)
草屯分局旁的綠地有處「金門823炮戰紀念園區」。(台中市的北屯區也有一處較大的紀念園區)

2016-05-07省道台14線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上)
因為外表塗裝相似的關係,老頭認為這輛M41戰車應該就是原來停放在雙冬橋東端,某處早已歇業荒廢的休息站空地旁的那一輛。(因為這處空地現在已經不見那輛停放的戰車了)

2016-05-07省道台14線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上)
*補上2年前在雙冬橋頭那處廢棄休息站所拍的M41戰車照片。
2016-05-07省道台14線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上)
*另外3年半前在雙冬橋頭同一地方所拍的M41戰車照片。

除了這輛M41戰車之外,數日前老頭跑八卦山挑水古道後,回程走148縣道往草屯時,在過了貓羅溪畔的一處小公園裡頭也有輛M41A3戰車。
然後台中市北屯區的「金門823炮戰紀念園區」裡,還有集集鎮的軍史公園裡也各有一輛M41戰車…

M41戰車曾經是陸軍早期裝甲部隊主力之一,除役後的M41是有不少數量被停放在多處公園或紀念園區作展示之用。
能在距離這麼相近的幾處地方看見好幾輛M41戰車倒是讓老頭有點意外。

2016-05-07省道台14線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上)
這輛小一號的M24戰車因為屬二戰較末期出現的,生產的數量也不多,所以給老頭的印象不深。
後來想起在台中市北屯區的「金門823炮戰紀念園區」裡就有一輛M24。

當時老頭沒先看現場介紹牌還把這輛M24誤認為是M5,因為M5曾參與金門古寧頭大戰立下顯赫的戰功…所以老頭的腦袋完全只記得有「金門之熊」稱號的M5,幾乎沒想到過台灣的裝甲部隊裡也曾出現過M24。

忽然離題談到戰車除了老頭關於戰爭的電影看了不少是個軍事迷之外,還有年少時的老頭因愛國心作祟曾經很想投考軍校的,當時最想加入的就是陸軍裝甲部隊啦!(哪知後來陰錯陽差搞飛機去了…)

2016-05-07省道台14線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上)
不少地區把過去的農會舊建築改成餐廳或特產中心也是農業轉型的經營方向之一。

2016-05-07省道台14線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上)
2016-05-07省道台14線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上)
國6通車後使得台14舊日的繁忙不再,但地方政府其實可以將景觀豐富的台14稍加整理朝單車旅遊去計畫的。

2016-05-07省道台14線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上)
與上圖「炎峰橋」平行相距約200公尺遠的「平林橋」原為台14舊線,自民國72年「炎峰橋」興建後,民國84年「平林橋」因老舊等原因封閉兩端禁行車輛。
但卻因為橋的位置風景秀麗生態環境良好,成為民眾休閒賞鳥及夜晚觀星賞月極佳去處,看起來並不顯得破舊。

2016-05-07省道台14線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上)
2016-05-07省道台14線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上)
在「雙冬橋」往埔里方向的右方可見到名為「墓埤山」的數座獨立小山。
這處地形和附近的九九峰,還有國1在三義坡道旁的火炎山同屬頭嵙山層礫岩惡地形。

2016-05-07省道台14線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上)
依正確的「橋面長度」計算,偏名「雙冬吊橋」的「雙十吊橋」是台灣長度最長的吊橋。

2016-05-07省道台14線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上)
不管是要環島或只是一日的馬拉松,這位大哥頂著大太陽這樣跑真的太猛了!

2016-05-07省道台14線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上)
漢字真是博大精深又豐富多變的,不論從左邊念、右邊念,或由上往下念,只要念得順就鼓聲三响-通!通!通!

啊!在這裡老頭要推薦的是:國姓咖啡的產量與種植面積居全臺第二,參加國際咖啡評鑑比賽屢獲優秀名次,同時也是〝全台唯一〞有取得「產地證明標章」的咖啡蛤~(其他那個古X、東X的什麼咖啡就A+B=C醬子啦!)

2016-05-07省道台14線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上)
從草屯進入國姓鄉之後,台14線開始出現一連串的隧道。此為長130公尺的「雙福隧道」。

2016-05-07省道台14線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上)
「柑林隧道」長度386公尺,應該是台14沿線中最長的一座隧道。

2016-05-07省道台14線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上)
「柑林隧道」名稱的由來是因不遠處的台14與133縣道交接處地名就叫「柑仔林」,在附近的聚落也叫柑林社區。

2016-05-07省道台14線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上)
若非為了完整記錄台14線,以往老頭經過此地時都會選擇走遠方那座舊台14線的「柑子林橋」。不過現今的「柑子林橋」是民國97年被「辛樂克」與「薔蜜」颱風損毀過後重建的。

2016-05-07省道台14線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上)
由於常改道走「柑子林橋」的關係,就經常錯過長度160公尺的「育樂隧道」了。

2016-05-07省道台14線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上)
從埔里方向流過來的是「南港溪」,在不遠處的「柑仔林」與由國姓方向流過來的「北港溪」合流後,下遊就改稱「烏溪」了。

2016-05-07省道台14線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上)
「斗山吊橋」下魚況不錯吧?鏡頭外還有不少釣客是涉水站在溪水中垂釣…這樣就可以釣得比較多、比較大隻的魚嗎?

2016-05-07省道台14線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上)
2016-05-07省道台14線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上)
120公尺長的「北山隧道」和最前面的「雙福隧道」都是採一邊車道是單向單孔的隧道,另一邊則是一般道路的設計方式。

2016-05-07省道台14線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上)
2016-05-07省道台14線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上)
過了「北山隧道」後,就是老頭曾經記錄過的縣道147的起點。

2016-05-07省道台14線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上)
國姓和埔里之間新開闢的「北山交流道」出口處,這三層樓高的建築物似乎是尚未完成的觀景台?

2016-05-07省道台14線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上)
2016-05-07省道台14線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上)
2016-05-07省道台14線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上)
連續三座都採雙孔單向型式設計的「觀音隧道」,最大優點是車流分離可以避免與來車對撞。

2016-05-07省道台14線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上)
從「觀音一號隧道」埔里端出口處往外看,給人有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清亮感覺。

2016-05-07省道台14線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上)
2016-05-07省道台14線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上)
出了「觀音一號隧道」後發現在右方有條小路,溪谷的景觀蠻不錯看滴,但時間上不容老頭再搞過去常犯的 誤入歧途式漫遊 的毛病。

2016-05-07省道台14線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上)
過「觀音三號隧道」之後的南港溪裡,傾斜突起的岩塊頗有看頭,但後面還有一大段路要記錄的關係,只得繼續趕路。

2016-05-07省道台14線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上)
這裡純為記錄里程而已,台14總里程到此過一半了,號稱花費50億台幣興建的廟愛去不去的各自隨緣囉。

2016-05-07省道台14線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上)
進入埔里市區前,愛蘭橋頭的228「烏牛欄戰役」紀念碑。

個人以為228事件是改朝換代的歷史中,難以避免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悲劇,但是用 戰役 兩個字來形容就太沉重了…
在台灣短短的歷史中,明鄭時期打敗荷蘭人後對原住民是如何?清領時期台灣漢人數次號召反清所為的是什麼?
要說是 戰役 的話,應該是西元1895年台灣被割讓給日本之後,台灣所有人民和逐步佔領台灣的日本軍隊之間所發生的無數次對抗才適用 戰役 去形容吧?
唉…應該是要記錄台14全線的卻又離題了,拍謝!拍謝!

2016-05-07省道台14線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上)
2016-05-07省道台14線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上)
過了愛蘭橋進入埔里市區除了車輛較多,台14有一段路是和台21共線的。

老頭個人認為當初公路總局的道路編號規劃得不好,若把台21起點設在愛蘭橋頭除了顯眼,搭配它是台灣西部最靠近中央山脈的公路,享有山嶽縱貫公路這樣的美名那就漂亮多了。

埔里到天冷的這段台21除了有從以前的縣道131改編搶過來的一部分,另外天冷至國姓葉厝段是1985年闢建完成加進去的,其實自成一條路線反倒清楚不是嗎?

2016-05-07省道台14線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上)
跑一半路了老頭的肚子也開始 〝靠腰〞了。

如果這家賣牛肉麵的老闆有看見的話,請不要把清燉牛肉麵煮得像紅燒牛肉麵然後加了一碗公白開水去沖淡味道那樣。
再來是牛肉很像清水煮的那樣肉味盡失,肉質也軟爛到像豆腐,吃起來全無嚼勁…
或許下次老頭改吃湯包配酸辣湯會比較對味不挑剔…

2016-05-07省道台14線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上)
從愛蘭橋到這裡3公里左右,台14和台21的共線玩完了。

2016-05-07省道台14線全線加碼至屯原登山口(上)
這處可愛小巧的房子像不像白雪公主跟七個小矮人住的?(靠!都幾歲的老傢伙了還裝可愛?)

由於老頭PO文一向嘮叨碎念講不停的,台14前段的記錄就在台灣地理中心碑這裡先告一段落…

啊 台灣地理中心碑 跑哪裡去了咧?
就剛好有一群歐里桑、歐巴桑把台灣地理中心碑團團圍住了,等不及他們一個個排隊拍照離開,只好醬子為本文先做個結束囉。


2016-05-11 23:35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