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2016年6月 川甘青疆準備之“一路紀錄”

2014年順利在上海,準備考駕照 報考C1時,因為自己那時已經有台灣的大型重型機車駕照;
報考時,問一下辦事員~可不可以一起考摩托車駕照,當下就說 一起考直接把C1加個E,
於是變成C1E照~開啟長征摩旅篇~

2015年11月 終於在不禁摩的城市,拿下自己未來完成新疆之旅的座駕~SUZUKI GW250~
踏上自己的路程~
2016年6月 川甘青疆準備之“一路紀錄”


2015年12月 車輛磨合期,試跑一下周邊景點
景點:貴陽-青岩古鎮
行程:來回60公里

青岩古镇始建于明洪武十年(1378年),已有六百多年历史。

明初,青岩古镇设屯堡。天启四年至七年(1624~1627), 布依族土司班麟贵建青岩土城,领七十二寨,控制八番十二司。
青岩古镇作为军事要塞和所占的特殊地理位置,其后数百年,经多次修筑扩建,土城垣改为石砌城墙,街巷用石铺砌。四周城墙用巨石筑于悬崖上,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城内3平方公里范围,文物景点近百处。
中央王朝为控制西南边陲,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置贵州卫指挥使司,以控制川、滇、湘、桂驿道。青岩位于广西入贵阳门户的主驿道中段,在驿道上设置传递公文的“铺”和传递军情的“塘”,于双狮峰下驻军建屯,史称“青岩屯”。
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派30万大军远征滇黔,大批军队进入黔中腹地后驻下屯田,“青岩屯”逐渐发展成为军民同驻的“青岩堡”。

2016年6月 川甘青疆準備之“一路紀錄”
2016年6月 川甘青疆準備之“一路紀錄”
2016年6月 川甘青疆準備之“一路紀錄”

小鎮上走走,曬曬太陽~還不錯~

12月初的天氣,12~15度~不冷~

2016年6月 川甘青疆準備之“一路紀錄”
2016年6月 川甘青疆準備之“一路紀錄”
2016年6月 川甘青疆準備之“一路紀錄”
2016年6月 川甘青疆準備之“一路紀錄”

這是當地特色豆乾~

2016年6月 川甘青疆準備之“一路紀錄”
2016年6月 川甘青疆準備之“一路紀錄”
2016年6月 川甘青疆準備之“一路紀錄”
2016年6月 川甘青疆準備之“一路紀錄”

最後一張圖,可以看得出來,小時候學的地理知識“地無三里平”,“天無三日晴,下篇就可以見識到了”


心得:來回60公里,250車子來跑,毫無壓力;貴州山多,這次走的是S101省道,嘗試手機百度導航,方便;

~未完,待續~
2016-01-19 0:26 發佈
推實用的SUZUKI GW250,可惜台灣無緣
請問還可分享車子的細節照嗎?
或是跟景點的合照?
感謝提供大家平常不易看到的景點,又可跟小時候唸的地理連結阿..
訓練之旅 PART2:獨自騎行之戶外過夜;
日期:2016.01.01-02 兩天
路線:貴陽-G320國道-黃果樹瀑布-晴隆24道枴-G60高速-貴陽
訓練重點:獨自騎行之戶外隨便過夜+山區繞行+高速騎行

「百度百科」黃果樹瀑布:
黄果树瀑布,即黄果树大瀑布。古称白水河瀑布,亦名“黄葛墅”瀑布或“黄桷树”瀑布,因本地广泛分布着“黄葛榕”而得名。[1] 位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属珠江水系西江干流南盘江支流北盘江支流打帮河的支流可布河下游白水河段水系,为黄果树瀑布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级瀑布,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以水势浩大著称。瀑布高度为77.8米,其中主瀑高67米;瀑布宽101米,其中主瀑顶宽83.3米。黄果树瀑布属喀斯特地貌中的侵蚀裂典型瀑布。

「百度百科」晴隆24道枴:
二战时期
二战时期,美国的援华物资经过滇缅公路到达昆明以后必须要经“二十四道拐”的滇黔线才能送到前线和重庆。二十四道拐成了中缅印战区交通大动脉,承担着国际援华物资的运输任务。日寇曾多次派飞机对二十四道拐公路进行轰炸,欲截断黔滇咽喉。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陆军准将约瑟夫·史迪威受任美军中缅印战区总司令兼盟军中国战区总参谋长,美陆军部长史汀生要求史迪威“维持滇缅公路”的运输,并致力于“改进中国陆军的战斗效能”。
1942年,美国的公路工程部队1880工兵营进驻贵州睛隆修筑滇黔公路,驻扎在沙子岭3公里处(又称美国车站),由连长麦顿负责,用美国制造的水泥砌挡墙,对二十四道拐进行维修,在当地群众的配合下,完成了修路任务,保证了运输畅通。美国工兵一直驻守到日军无条件投降后一个多月才逐渐撤离。
1945年,第一批由美军驾驶的车队通过中印公路到达重庆,蒋介石在重庆发表《中印公路接通的意义》的讲话,将滇黔公路重新命名为“史迪威公路”,睛隆二十四道拐由此而随史迪威公路载入史册。


新年第一天,大家還在HAPPY,獨自上路~細雨濛濛~





下午到了黃果樹瀑布景區,沒有進去,只有在外面繞~因為景色不是重點






因為是冬季,不是豐水期,所以可以見到底部青苔,可以想像要是雨水豐沛期,想必瀑布千里洩下必定壯觀~







這種獨自騎行其中,山間雨霧,山嵐飄渺的感覺真的不錯~



由於天色漸暗,找了一間農家樂來住宿,費用:50元~


跟老闆娘殺價了老半天的晚餐~山間野菜+野豬肉炒青椒=50元
由於一路騎行,中午沒有吃,餓到不行~顧不得殺價了,直接告訴老闆娘我餓了,做晚飯吧~~
吃完~體驗什麼叫做50元的房間,房間有灰+廁所共用+洗澡好冷~~~不過也沒有抵擋我9點就睡著的熱情~





早上 07:30起床,08:00出發,由於在山上~大清早只有雞鳴跟雨霧~這時上路,空氣格外清爽;慢慢往晴隆出發~
預計2個小時,中午以前可以返程~~~然而。。。。



騎不到10公里,就開始大霧天,時速頓時慢了下來,想說應該一下子而已,結果~確實一直到回家大部分都是這樣的天氣;

這中間差點騎到懸崖邊~讓我不得不停下來,究竟是霧太大,還是安全帽上鏡片問題,還是~~自己眼鏡問題~
事實證明,下次遇到雨霧天氣,要改帶隱形眼鏡~

不過一路上的好風景跟爛路確實成正比~








不知道的人以為我是在玩ADV~




不知名的水庫~



難得的天晴~
翻過這段路繼續雨霧~



終於到了24拐,搞不清楚哪裡才是1拐,這是已經看到23道枴了,原來我是從上24拐,到下~就沿路拍下去~



由於是雨霧天氣,完全見不到24道枴的真面目,只好~~



一路拍照,用來證明~我確實跑過24道枴~

天氣晴朗時,24道枴是這樣的~



無緣見到全景了,只好~~~心理安慰自己來過~

後續~準備一路趕回貴陽~闖高速~

按照網友的交代:沿著最右邊的入口,若無其事的騎進去~~~耳邊會聽到收費員~“喂,不能上”的呼喚~別理他~
上了就是你的~~走吧~
一路騎行,亦步亦趨
後來在高速上遇見大陸摩友~
兩人就簡單交流起來,互相留了電話~
他買的新車春風650「大陸的國賓車款」從安順市騎回畢節市;
分道揚鑣後,只見他以時速100-110的速度,漸漸離開我的視線
大陸摩友~如同捕手大哥說過,沿路大家都能互相照顧;
因為能碰見就是緣分~
秉持這個想法,我覺得這裡的騎摩托氛圍還是比較不錯的~




高速上,感嘆的兩座山頭間大橋,驚嘆至於,匆匆拍照就趕路回貴陽~

隔天馬上進行1000公里保養和清洗車子;

完成這次500公里,2天的訓練~
心得:
1.住宿良莠不齊,不過自己感覺都還能很適應~但是安全要注意;備上簡單防護武器「甩棍」「小刀」「強光燈」;防身,打狗~
2.雨霧天氣的騎行,熱茶水要想辦法自己準備,將來萬里騎行,沿路不見的能有,遇到高山地區,天冷會降低騎行的愉悅感;
3.高速上,千萬避開大貨車;勿超~
4.車子加上邊箱,可以帶的東西開始多了起來;注意重量;
5.長途騎行,加油站的預測及用餐的解決不能兒戲,尤其是將來可能遇到幾百公里沒有加油站的狀況;折疊油桶要買~

下一節:換我時速破百+犁田之旅~~~~~

matheson0557 wrote:
2014年順利在上...(恕刪)


不錯的行程...

追一下...


matheson0557 wrote:
訓練之旅 PART2...(恕刪)



24道枴真是嘆為觀止,北宜九彎十八拐也沒得比!

黄菓樹瀑布是最近在播的花千骨內的長留場景嗎?過門不入真可惜。
哈哈, 看了那鞋子還真的以為玩 off-road
靴子是 ELF Synthese 14, 對吧?
這樣裡面有溼嗎?

m2263 wrote:
24道枴真是嘆為觀...(恕刪)


呵呵,是不是拍攝景點我不清楚,不過~門票滿貴

而且,裡面腹地很大,分三個大景區。


Blurman wrote:
哈哈, 看了那鞋子...(恕刪)


嗯,是ELF的,型號我就不清楚了,大陸淘寶買號稱原廠尾單;

很好穿,和腳,好穿脫,原本想說不知是不是在犁田時拍的上用場~

結果,下篇犁田時,只有鞋頭稍微磨損,腳裸,腳掌沒事~

C/P值是蠻高的~

PS: 裡面完全沒有濕;
日期:2016.01.17
地点:黔西北 毕节市织金县 织金洞
路线:高速 G60-高速 G76-省道S307-县道X748-乡道Y016
距离:來回228公里,4小时

訓練重點:高速騎行測速及了解

高速上,一路晴朗~在一段合適的道路上~時速到了102公里,既興奮又緊張~
激情過後,從後視鏡見到有車子慢慢接近,就放慢了速度了~
控制自己的右手~留意別人的車況~才是回家的路~謹記!




目标:织金洞
织金洞长6.6公里,最宽处175米,相对高差150多米,全洞容积达500万立方米,空间宽阔,有上、中、下三层,洞中遍布石笋、石柱、石芽、钟旗等四十多种堆积物,形成千姿百态的岩溶景观。洞道纵横交错,石峰四布,流水、间歇水塘、地下湖错置其间。被誉为“岩溶瑰宝”、“溶洞奇观”。
织金洞规模宏大,形态万千,色彩纷呈,是织金洞景观的显著特色。察洞内长度达12.1公里,相对高差150多米,已勘最宽跨度175米,一般宽高在60米一100米,总面积达70多万平方米,堆积物平均高度为40米左右,最高的达70米,囊括了全世界溶洞堆积物类别的40多种堆积形态,呈现出万干气象,无限风光。
雄伟壮观的“地下塔林”、虚无缥缈的“铁山云雾”、一望无涯的“寂静群山”、磅礴而下的“百尺垂帘”、深奥无穷的“广寒宫”、神秘莫测的“灵霄殿”、豪迈挺拔的“银雨树”、纤细玲成的“卷曲石”、栩栩如生的“普贤骑象”、“婆媳情深”……一幅幅大画卷,一处处小场景,令人心魄震惊,叹为观止。据专家考察比较,织金洞规模体量、形态类别、景观效果都比誉冠全球的法国和南斯拉夫的溶洞更为宏大、齐全、美观。

講那麼多,其實就是很壯觀的鐘乳石洞~不過確實蠻壯觀的~



直接上圖~

入門口就感覺挺大的~


開始導遊一路解說~























拍的不好,傷眼,請見諒~~~~

走了兩個小時,終於從地底洞穴走出來,有種重見光明的感覺~




不過真的覺得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以前還見過小點規模的鐘乳石洞~這個喀斯特地形~確實讓我開了眼界~

然後一路回家~

由於一路上彎多,不時還感覺路面上有一層沙子,而且有些路面一面還是山谷,我很小心的騎~

但是見到旁邊的摩的(摩托車載人,還騎得那麼順)

我心裡想,這路應該不滑~於是越騎越順~

然後,在一個過彎處,見到對向來車時~想壓進來一點~

心裏有沙子的陰影,不太敢壓~這時做了一個讓我後悔的大腦反應~

也就是煞車~

還煞了不該煞的前輪~

結果~就一路滑出去了,還好我跟對向車子都有減速~

最後在四輪車前停了下來~

由於護具有帶,膝蓋,手肘都沒事~

就前面的擋風罩壓壞了,起身稍微檢查一下車子,完全沒事~

稍作休息,繼續上路~護具跟短靴磨傷的相片就不傳了~

準備上高速,心裏一直有小陰影~覺得是不是輪胎會滑~

過了收費站,在路旁測試了一下緊急煞車~完全沒問題~

才敢繼續80-90公里速度回家~

人生第一次犁田~也給自己一個教訓~這裡的路出了市區,都是我不熟的路,千萬別覺得自己可以~

哪怕有些路面真的很nice,也要謹慎~尤其是山路和高速路~

=====================

回來後,在群裡也看到了其他摩友上傳的“視頻”;

血淋淋的車禍完全沒有馬賽克,一個腸破肚流的屍塊,一個是只剩頭顱頸椎以下只有血肉連結的~~~

看完完全~

為了家人著想,這個犁田給我很好的教訓~

我想這是我這次最大的收穫吧~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