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力行"慘"道行--(加入行車記錄影片)

2013/12/29原要由台14甲線武嶺至大禹嶺接台8線至天祥,

因合歡山下雪道路積雪,汽車需加掛雪錬才能通行,機車更禁止通行

不得於,改道走”力行產業道路”至梨山,再回大禹嶺至天祥

該路段由台14甲約4.5k處轉入為投89線53k即進入力行產業道路(終點),

起點在福壽山天池附近,該道路名副其實叫—力行慘路,

總而言之,該段只有一個”慘”字可以形容,

真不知當地住民如何出入,同樣台灣人,所在地的道路品質卻不同,

相較於都市居民為路不平就申訴叫苦,力行慘道居民就有苦難申,

當地及中央官員,應脫下西裝,多多下鄉走走,才能了解山區住民行的不易!

力行慘道從50k開始幾乎每1k就有1至2處修路,

尤以18k,16k,14k最嚴重,12/29當天早晨只下小小陣雨,

若整天下雨,我可能沒有騎出力行慘道,三處大面積的泥巴路,

有幾輛怟底盤小汽車,輪胎打滑無法行駛,造成兩方來車堵車,

我的機車利用兩輪+兩腳從車道夾縫中滑進,

所以走力行沒有四輪驅動不要進入,愛惜車輛者也不要進入,以免傷車


力行產業道路網路資料介紹:===

南投縣仁愛鄉的力行產業道路是一串貫穿仁愛鄉的一條產業道路,
之所以稱為"一串",是因該道路分支眾多;
整個來說,最南端自五里坡以北起算,最北至福壽山南端,幾乎接近台中縣邊緣,
西至清境農場西北方的北東眼山,東達合歡山邊;
其北段主要行車道路為自起點福壽山天池至終點霧社,
全長約53公里南投縣的89號鄉道,其餘分支路段有的甚至車輛無法通行。

整體來說,力行產業道路是鋪設在崇山峻嶺中,半山腰一條頗為險峻的車道,

僅少數路段鋪有柏油或水泥,其餘大多是砂石路,

每逢下雨便難以通行,到了颱風季節,更是經常坍塌,道路柔腸寸斷,

可為是一條挑戰型車技巧與膽識的道路!

結語,力行慘道,絶不會再走第二次,除非它品質改好了,這可能很難!

以下是沿途有間時拍的照片,全程另有行車記錄器錄影存證,待整理後再貼上

力行產業道路行跡圖(清境至梨山)
力行"慘"道行--(加入行車記錄影片)

力行產業道路高度圖(清境至梨山)
力行"慘"道行--(加入行車記錄影片)

力行"慘"道行--(加入行車記錄影片)

力行"慘"道行--(加入行車記錄影片)

力行"慘"道行--(加入行車記錄影片)

力行"慘"道行--(加入行車記錄影片)

力行"慘"道行--(加入行車記錄影片)

力行"慘"道行--(加入行車記錄影片)

力行"慘"道行--(加入行車記錄影片)

力行"慘"道行--(加入行車記錄影片)

力行一號橋
力行"慘"道行--(加入行車記錄影片)

力行"慘"道行--(加入行車記錄影片)

力行"慘"道行--(加入行車記錄影片)

力行"慘"道行--(加入行車記錄影片)

力行"慘"道行--(加入行車記錄影片)

道路旁的山麓風光
力行"慘"道行--(加入行車記錄影片)

力行"慘"道行--(加入行車記錄影片)

力行"慘"道行--(加入行車記錄影片)

可憐的座機
力行"慘"道行--(加入行車記錄影片)

投89線-26k
力行"慘"道行--(加入行車記錄影片)

力行"慘"道行--(加入行車記錄影片)

山中居民
力行"慘"道行--(加入行車記錄影片)

力行"慘"道行--(加入行車記錄影片)

力行"慘"道行--(加入行車記錄影片)

14k左右處的可怕的路段,已沒退路,所以買命前進,兩輪+兩腳推進,實在膽戰心驚!!
力行"慘"道行--(加入行車記錄影片)

力行"慘"道行--(加入行車記錄影片)

力行"慘"道行--(加入行車記錄影片)

力行"慘"道行--(加入行車記錄影片)

力行"慘"道行--(加入行車記錄影片)

力行"慘"道行--(加入行車記錄影片)


力行"慘"道行--(加入行車記錄影片)

投89線-15k
力行"慘"道行--(加入行車記錄影片)

力行"慘"道行--(加入行車記錄影片)

坍塌處,路少的一半
力行"慘"道行--(加入行車記錄影片)

力行"慘"道行--(加入行車記錄影片)

力行"慘"道行--(加入行車記錄影片)

力行"慘"道行--(加入行車記錄影片)

力行"慘"道行--(加入行車記錄影片)

力行"慘"道行--(加入行車記錄影片)

進入翠華村
力行"慘"道行--(加入行車記錄影片)

力行"慘"道行--(加入行車記錄影片)

投89線-14k
力行"慘"道行--(加入行車記錄影片)

回望艱辛的來時路
力行"慘"道行--(加入行車記錄影片)

路旁垃圾場
力行"慘"道行--(加入行車記錄影片)

力行"慘"道行--(加入行車記錄影片)

對面山坡間上方白色的物體是一大堆垃圾堆
力行"慘"道行--(加入行車記錄影片)

力行"慘"道行--(加入行車記錄影片)

力行"慘"道行--(加入行車記錄影片)

力行"慘"道行--(加入行車記錄影片)

終於回到梨山入口,從05:50進入力行,此時是11:22,
歷經五個半小時,艱辛的路程,實無勇氣再走一次了!
力行"慘"道行--(加入行車記錄影片)

以下影片為安裝在機車上的行車記錄器錄下的影像
2013/12/29由力行產業道路終點-投89線-53K(台14甲線4.5K)出發
所以公里數是遞減

力行產業道路-38K-37K現況

力行產業道路-37K-36K現況

最糟最危險的路段

力行產業道路-16K-15K現況-1

力行產業道路-16K-15K現況-2

2014-01-01 23:02 發佈
5:50~11:22=5.5h

andy00x wrote:
2013/12/29...(恕刪)
12/16也跑了一次
優點是沿途氣溫不像經清境武嶺那般低
缺點就是路況真的不好
不過跑一次對油門操控技巧是增加不少經驗
在泥坑裡千萬不要全油門
選擇路線也很重要
當然受不了愛車跑完全部是泥巴的
就不要前往了

我以前常常來回台中梨山
看到力行只有一個想法
那就是你要慶幸路還有通
很多時候路是根本不通的
會下雪的季節只有四輪傳動才能上合歡山
這是保護大家的生命安全

力行是給當地人用的道路
每年光為了通車和路斷之間來來回回修補
就花掉了不少的經費
就算把蓋高速公路的用料放在那裡
一個大豪雨,路還是會斷
所以真的不要想說能把路弄好
那是個無底洞
就像舊中橫的谷關到德基路段一樣
只有當地民眾能通行,我以前為了工作需求常走
為了梨山的民眾方便
每年也是花大錢,修了斷,斷了修
根本不符合投資效益,但還是要做
所以這種道路的工程
真的是有做就好
不要多花錢又打水瓢
真有需要就開車去 沒重要事情那種路段就別去了

中橫修這麼多年都沒全線開放 你為什麼會認為山上的路修了就不會壞?
光看那種山壁就知道那段路無論花多少錢去修也沒多大意義
別說那種高山地區
台中的136逢雨也常有落石 來個颱風也崩的亂七八糟
26K貨櫃下方的那塊菜園,是我朋友的,這條路真的能通就要慶幸了,我也是為了工作常走霧社到力行村
2004年72水災以前,力行產業道路還算是一條路況蠻順暢的道路...
72水災導致一些脆弱不堪的山坡土石崩落,包括自然的及人為開發的

"崩塌"在台灣的山區道路上是一道道難以解決的課題
看看每條發生過崩塌的路段...到現在有哪條是完全復元的??沒有~~
既如此與其責備要求政府改善它又有何用??只是同樣的問題不斷重演而已...

何謂災害??這也僅僅是站在人類角度的立場所稱
對整體環境而言,人類才是災害的元兇
因為它原本就沒有部落沒有道路是個原生地...是人類強行開發在那加上去的

明明知道這裡地質脆弱陡峻還要執意開路闢田蓋房子...是人類蠻橫還是大自然無情??
等到總有一天~台灣山區道路都跟力行產業道路的路況一樣時,那也是理應如此的~~
若各位有打算要搬到山裡住的...就請自求多福因為自己每天行走的道路勢必會有中斷的一天

還是順應大自然吧不要與天抗衡~山上道路都是差的習慣就好了...

台2甲陽金公路
台7線北橫
台7甲中橫宜蘭支線
台7乙大埔--三民
台8線中橫
台8甲青山下線
台9線北宜公路.蘇花公路.南迴公路
台9甲新烏路
台14線埔霧公路
台14甲中橫霧社支線
台16線地利--孫海橋
台18線新中橫
台20線南橫
台21線天冷--國姓.新中橫水里--塔塔加.那瑪夏--甲仙
台23線富東公路
台24線三地門--霧台--阿禮

看看哪一條行駛山間的省道沒坍方過??每條都有~~有的至今還未搶通!!
此外還包括縣道.力行產業道路包括在內的鄉道.其他道路....
台灣山區真的很不穩定...各位駕駛人當心~~
其時我還滿想試試看 呵呵@@
andy00x wrote:
2013/12/29...(恕刪)
大家好~ 我是 富富
因為工作關係,還算常跑這些路,也認識不少原住民朋友。

有些事,真的不要用都市的光去看。很多地方修路就是有持續砸錢。修這些地方的路,就像樓上講的,並不划算。經費花在把這些路修的很好,更是不實際,別忘了這只是一條「產業道路」。

對這些地方的居民來講,有路可通就很滿足了,因為大家都還記得以前無路可通或是全線泥土路的不便之處,現在的狀況至少是越來越好。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