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一人一車 流浪環島旅行[5.15~7.5]



五十二天的時間
長了一歲
胖了兩公斤
留了十個遺憾
悟了一百個道理
拍了兩千五百張照片
騎了三千兩百九十五公里
花了四萬七千四百二十九元
交了數不清的朋友

[前言]

真正的自由是什麼?
若是在旅行中應該會得到解答,於是開始想要一個旅行的想法在心中萌芽。

出發前半年就在想「我要怎麼樣的旅行」,於是對於自己的旅行定下了一些規則:

1.騎機車<原本有考慮腳踏車或徒步,但是交通工具是移動的手段,在地旅行才是真正的目的>

2.出發前不規劃行程<只決定要逆時針環,把行程交給命運安排,天數不限>

3.盡量不要利用便利商店<但還是得去ATM領錢>

4.住宿預算一天$600以下<不用錢更好>

自以為自己很有想法,但是怕失敗的我總是戰戰兢兢的做事情,希望可以做到最好。
為了有大量的時間可以旅行,把工作辭了。
若是不用規劃行程,開始思索我的行李要帶什麼。
網路上的資訊一直都覺得不夠詳細,於是自己設想著在路上會遇到的狀況。
我把我的作法記錄下來,不過比較適合男生參考。

打包部分:

後背包要保護所有的裝備,所以必須要防水。
防水背包原本在考慮登山包遇雨天再套防水袋,但是太麻煩而放棄。
最後選擇了喜愛的全防水郵差包品牌所推出的後背包。
<40升的容量,外層會濕,裡面不會,缺點就是背包本身就很重>

後背包放民宿也可以帶隨身物品出門<可肩背的腰包,可放手機、錢包、鑰匙、平板>


小東西要分門別類<束口袋,多準備幾個不一樣的,電線們、盥洗用品、底片等等各一袋>


衣物也要自己另外裝一袋<防水袋,裡面再分兩袋,上衣跟褲子,丟機車車廂或綁在背包上>


衣服部分:
上衣四套、內褲四套、短褲一件
海灘褲一件<玩水專用>
登山長褲一件<太冷或下雨騎車>
帽子一頂<防曬,因為我有曾頭皮曬傷>
薄防水外套一件<代替雨衣>
護趾涼鞋一雙<登山、朔溪、還可慢跑>
在此我犯了一個天大的錯誤,拖鞋竟然在出發前臨時抽掉
一雙涼鞋濕了不容易乾,隔天再穿濕的很痛苦
有些住的地方是要穿鞋的,沒拖鞋也很痛苦

下次我會這樣帶衣物:
吸溼排汗上衣*3<隔天一定晾的乾>
有口袋的海灘褲*2<不用帶內褲了,沒口袋的不方便>
帽子*1<遮陽>
護趾涼鞋*1<運動用,泛舟可以穿>
拖鞋*<走路、玩水用,夾腳拖比較不理想>
薄防水外套*1<當雨衣>

盥洗包:
牙刷牙膏
小瓶裝的洗髮精及沐浴乳<不是每個地方都有提供,應急用>

相機部分:
數位相機*1<電池*2、記憶卡*2>
底片相機*2<足夠的底片>

其他部分:
隱形眼鏡(有近視者)<雖然要帶藥水,帶眼鏡玩水超不方便>
太陽眼鏡<絕對必備>
手錶
小記事本跟筆<記錄每天的行程跟金額>
快乾小毛巾*3<一條當浴巾,一條擦汗,一條擦車>
衣架*3<剛好晾上衣褲子毛巾>
摺疊雨傘
修容組<也要剪指甲挖個耳朵>
濕紙巾及衛生紙
書<打發時間,但絕對不要帶旅遊書>
平板<筆電太重沒必要,小平板就夠了,看地圖很方便>
防曬乳<一直曬傷很累人>
水瓶<不用進便利商店買飲料,省很多錢>
機車鑰匙*2<兩把分開放,以免發生鑰匙放車廂的慘劇>
這樣的穿法下雨就不用帶雨衣了,包包也不用裝垃圾袋

束口袋<多準備幾個,打包分類很方便:電線一包、盥洗一包、相機一包...>


---------------------------分隔線---------------------------------

[正文]

第一天 2013.5.15(三) 陰有雨
新店--三峽老街--大溪老街--桃園市


這幾天以來都在下雨,待在家裡望著窗外,不知何時才有雨停的一天。
醒來有見到藍天,應該是個出發的好日子。
行李也包好了,不知下次回來是什麼時候。

交通工具


吃了早餐後即刻出發,挑選了110縣道,也是不久前騎過才知道可以通三峽。
很快就到老街對岸,停車出發開始旅行中第一個景點。

三峽老街


先過橋去,橋兩旁的涼亭很有趣,不知道哪裏還有這樣的設計。


從外面看過去,涼亭靠著一根小橋墩撐著。


清水祖師廟,參拜香客也不少。


祖師廟隔壁,三峽戲院,現為廟史館,但比較像倉庫。


祖師廟後方這棟就不知道為何。


三峽老街好像一直都是這樣,在我印象中沒什麼改變。


不是假日人不多,但不少來自大陸及香港的遊客。


連較高的建築也配合著老街的風格。


好窄豪宅。


要是我會把冷氣機塗成灰色。


令我著迷的是巷子裡的氛圍。


想像著小孩子在巷弄裡玩著捉迷藏。




在巷弄裡冒險可以發現各式小店。






巷子的天際線跟常見鐵皮屋頂好不一樣。


但總有些人的品味獨特,喜歡金屬風格。


外圍的藍染公園,提醒我今天星期三要記得看漫畫。




看起來應該是有在使用。


喜愛拍別人的下場就是不愛拍自己,總是在旅程結束後都找不到自己的照片,強迫自己入鏡。


公廁延續風格。


小朋友都去上學了嗎?


河邊的籃球場。


載著老街的記憶。


中午開始下雨,轉移陣地,走台3線去桃園大溪老街。


雨更大,遊客也少。














福仁宮。


福仁宮對面停車場邊的戲台。


決定先躲雨,來到街尾的渡船頭咖啡。


店貓,很不情願的讓大家摸。


茶壺茶杯一體。


店裡往外看風景其實挺好。


等不到雨停,還是走走。
好現代化的雕像。


來吃豆乾,一個人亂點,$43。


日據時期的演武館,全台各地皆有。


離去之際,陽光露臉。


離開大溪老街從台4線去很不熟悉的桃園市,在市區找阿找,突然想到有親戚住在附近,前去投靠,跟阿姨姨丈共進晚餐。

總共帶了一台數位相機、一台120底片機、一台110底片機,我想把每天睡覺的地方用120底片機拍一張針孔照片,什麼是針孔照片?不重要...

因為表哥去花蓮念書,床就借睡一晚,但房間十分高級,罪惡感也十分重阿,竟然住這麼好。


總花費:$395
加油$88
飲食$307
住宿free

機車里程數:57.3K

「向前走的動力來自於踏出第一步」
2013-07-19 13:40 發佈
2manyhater wrote:
「向前走的動力來自於踏出第一步」...(恕刪)



期待後續旅程~
2manyhater wrote:


五十二天的時間
長了一歲
胖了兩公斤
留了十個遺憾
悟了一百個道理
拍了兩千五百張照片
騎了三千兩百九十五公里
花了四萬七千四百二十九元
交了數不清的朋友

[前言]

真正的自由是什麼?
若是在旅行中應該會得到解答,於是開始想要一個旅行的想法在心中萌芽。

出發前半年就在想「我要怎麼樣的旅行」,於是對於自己的旅行定下了一些規則:

1.騎機車<原本有考慮腳踏車或徒步,但是交通工具是移動的手段,在地旅行才是真正的目的>

2.出發前不規劃行程<只決定要逆時針環,把行程交給命運安排,天數不限>

3.盡量不要利用便利商店<但還是得去ATM領錢>

4.住宿預算一天$600以下<不用錢更好>

自以為自己很有想法,但是怕失敗的我總是戰戰兢兢的做事情,希望可以做到最好。
為了有大量的時間可以旅行,把工作辭了。
若是不用規劃行程,開始思索我的行李要帶什麼。
網路上的資訊一直都覺得不夠詳細,於是自己設想著在路上會遇到的狀況。
我把我的作法記錄下來,不過比較適合男生參考。

打包部分:

後背包要保護所有的裝備,所以必須要防水。
防水背包原本在考慮登山包遇雨天再套防水袋,但是太麻煩而放棄。
最後選擇了喜愛的全防水郵差包品牌所推出的後背包。
<40升的容量,外層會濕,裡面不會,缺點就是背包本身就很重>

後背包放民宿也可以帶隨身物品出門<可肩背的腰包,可放手機、錢包、鑰匙、平板>


小東西要分門別類<束口袋,多準備幾個不一樣的,電線們、盥洗用品、底片等等各一袋>


衣物也要自己另外裝一袋<防水袋,裡面再分兩袋,上衣跟褲子,丟機車車廂或綁在背包上>


衣服部分:
上衣四套、內褲四套、短褲一件
海灘褲一件<玩水專用>
登山長褲一件<太冷或下雨騎車>
帽子一頂<防曬,因為我有曾頭皮曬傷>
薄防水外套一件<代替雨衣>
護趾涼鞋一雙<登山、朔溪、還可慢跑>
在此我犯了一個天大的錯誤,拖鞋竟然在出發前臨時抽掉
一雙涼鞋濕了不容易乾,隔天再穿濕的很痛苦
有些住的地方是要穿鞋的,沒拖鞋也很痛苦

下次我會這樣帶衣物:
吸溼排汗上衣*3<隔天一定晾的乾>
有口袋的海灘褲*2<不用帶內褲了,沒口袋的不方便>
帽子*1<遮陽>
護趾涼鞋*1<運動用,泛舟可以穿>
拖鞋*<走路、玩水用,夾腳拖比較不理想>
薄防水外套*1<當雨衣>

盥洗包:
牙刷牙膏
小瓶裝的洗髮精及沐浴乳<不是每個地方都有提供,應急用>

相機部分:
數位相機*1<電池*2、記憶卡*2>
底片相機*2<足夠的底片>

其他部分:
隱形眼鏡(有近視者)<雖然要帶藥水,帶眼鏡玩水超不方便>
太陽眼鏡<絕對必備>
手錶
小記事本跟筆<記錄每天的行程跟金額>
快乾小毛巾*3<一條當浴巾,一條擦汗,一條擦車>
衣架*3<剛好晾...(恕刪)


52天,我看你無工作上的疑慮吧
像我們這種市井小民,請個5天都嫌多了
好好玩吧,台灣是很美的,不要留下遺憾
期待後續的行程~
有52天真的可以考慮徒步或是腳踏車
是我的話會這麼做
52天,真是太奢侈了!
單身的自由令人羨慕
期待版主後續的文章
我也想計畫退休後的環島
環島欸
期待分享後續行程喔
[前言]
其實是第一次在小惡魔發文章,長年以來一直在潛水,也常收看各位前輩的環島文,覺得好不容易走了這麼多天,覺得應該分享一下,之後就是我個人的長期抗戰了,畢竟五十二天真的有點久(自找的)。
順便說明一下為什麼會52天,打從一開始是想利用離職的空檔,預計一個月的時間,回家之後再找工作,之前工作存了點錢還能夠讓我這樣花用,很幸運也沒有背什麼債,家人也沒什麼反應,反正不是小孩子了。但是因為太沒有計畫了,在蘭嶼發呆過日子才發現不小心超過三十天,而原本可以以為可以六十天,但是在宜蘭的某天突然不知道哪根經不對,就直接飆回新店的家了。

[正文]
第二天 2013.5.16 陰有雨
桃園市--竹北市--內灣老街--新竹城隍廟--竹北市

其實第二天的住宿第一天時就決定好了,是住在之前當兵的同袍家,剛好新訓跟下部隊都在同單位算比較熟的戰友。原本是打算去新竹順便找他吃個飯,但他好心的要收留我,令我痛哭流涕。

走台1線來到竹北跟戰友吃個簡單吃個午餐(無圖,剛開始還不習慣先給相機吃飯)。

到他家放下行李及簡單的討論後,獨自前往從未去過的內灣老街,最後決定騎機車前往。






一下車就先跟著動物跑,我喜歡動物,也愛拍動物。
自己身上會散發出動物味道? 通常別人的家犬都會來聞聞我,可能我愛摸流浪貓狗。


便利商店的外面的貓,看人習慣了也不怕我靠這麼近的拍。


老街好多學生來校外教學,攤販也不少,但我喜歡往人少的地方走,熱鬧的地方一律沒拍。


跟鐵軌旁住家的阿罵聊天,他叫我可以往山上走,那裏比較舒服,還有螢火蟲。


早期蒸汽火車需要補水,車站旁邊有大水桶,加水站。


於是要往山上走,這時候的我好白。


在階梯上有遇到一位挑菜的阿姨,閒聊一下才知道阿罵所謂的爬山,五分鐘就爬完了。
換條路下山,從內灣國小後面走出來,剛好遇到放學時刻。


學校操場,右邊後面就是民宅,不少小朋友就住在學校隔壁。


好想要一台內灣號放家裡玩。




學校裡面有一個漫畫館,進去要門票但是可以抵消費,可以去喝飲料或是看懷舊漫畫。
經過展示館出來再走一段小路,還可以看到火車。


餐廳裏面長這樣。


隔條鐵軌就是火車站。


連附近的路標都跟漫畫館有關係。


門面很有味道。


離開內灣老街前往新竹城隍廟吃吃喝喝,因為下雨的關係,我連相機都沒拿出來。

吃飽就回竹北睡覺囉,他的房間還讓給我睡,就甘心耶。


總花費:$276

加油$101
飲食$175
住宿free

機車里程數:132.5K

「分享快樂,同甘不共苦」


怎麼就寫了2天的行程?建議每天都可以記錄。
怎麼只有兩天啊~

期待您的新作唷~

話說120底片是用在LOMO上的嗎?黛安娜?

2manyhater wrote:
五十二天的時間長了一...(恕刪)


卡個位等著~

期待樓主能寫完這52天~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