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旅遊圖文】異鄉遊子的懷念早餐美食之旅^^

壹、前言:

那是積壓已久的思念,連做夢都想吃的美食。

今早0527下班後,迫不及待跨上機車,沿著台19線,直殺故鄉二林美食市集。^^

從晚上2400就空腹到早上,饑餓感凌囂一切~><~

即沿環中路、黎明路、烏日、進入彰化市區孔門路、經過埔鹽、溪湖、萬興、來到二林鎮市場。

早餐旅程就這麼開始~^^

貳、本文:

01.出發里程數2561,出發時間0527。
【旅遊圖文】異鄉遊子的懷念早餐美食之旅^^

02.先到彰化市孔廟致意一下。
---------------------------
關於指定為歷史遺跡的理由

1.彰化孔廟的建築,大成殿採四面走馬廊,屋簷開展如翼,曲線流暢。殿內用「三通五瓜」棟架,空間高敞,樑上懸掛數座清代皇帝所賜匾額,以知縣陽桂森所鑄之銅製大鏞及雍正帝「生民未有」、乾隆帝「與天地參」巨匾最具歷史價值。

2.供桌上擺設形式古樸的五供,極為莊嚴。裝飾方面,大成殿台基四周以花磚砌成,御路的莽龍造型栩栩如生,戟門牆垛嵌以花鳥磚雕,櫺星門脊上置以六支「通天筒」,為全臺孔廟僅見。由於全臺如鳳山、諸羅、淡水等地孔廟皆不存或不完整,彰化孔廟的建築可視為清代中葉臺灣官建孔廟之代表作。
【旅遊圖文】異鄉遊子的懷念早餐美食之旅^^

03.清道光11年(1831)李廷壁知縣回任,乃於明倫堂後方開闢靜室,鳩工庀材,重修夫子廟。此次重修,將基地墊高二尺二寸,殿前改用龍柱二支及石柱二十支,露台亦增高二尺二寸,崇聖祠旁增設名宦祠與鄉賢祠及禮器庫、樂器庫,道光11年的重修,歷時二年七月,奠定今日孔廟的規模與格局。

清光緒4年(1878)知縣傅端銓見聖廟傾頹,乃捐廉養銀倡義重修,並得到士紳張春華等人,急公好義,相繼捐資,孔廟建築得以煥然一新,至光緒5年(1879)完成孔廟的修護。

明治30年(1897)日人將鹿港國語(日語)傳習所遷移至彰化,當時於孔廟做為上課的場所,至明治31年(1898)10月1日廢止,國語傳習所改設立「彰化公學校」,直至大正4年(1915)才搬離孔廟。日治時期因市區改正,拆照牆並將泮池填平,拓寬東門大通(今孔門路),做為通往彰化神社的道路。
【旅遊圖文】異鄉遊子的懷念早餐美食之旅^^
昭和8年(1933)孔廟戟門及大成門受風雨侵襲而頹圮,幸經市民李程慷慨捐資一千圓,並倡議募款修護,總計募得一千九百六十五圓,不足費用由孔廟存款支應,孔廟管理人李崇禮鳩工庀材,負責修護工程,恢復大成門與戟門舊貌。

民國41年士紳吳上花等人請彰化縣長陳錫卿向省政府商請補助,重修孔廟。民國60年代彰化縣政府有意將孔廟拆除,遷建至八卦山上,經地方人士異議而作罷,民國67年重修,民國72年12月28日指定為第一級古蹟。

04.這是位置圖。
【旅遊圖文】異鄉遊子的懷念早餐美食之旅^^

05.清雍正元年(1723)彰化設縣,雍正4年(1726)知縣張鎬倡建縣儒學,建學立師,以彰雅化,當時的縣儒學即今彰化孔廟。清乾隆16年(1751)士紳施士齡等人倡議重修,各方捐資響應,知縣程運青具情以報,准予重修,後因故中輟,至乾隆18年(1753)由知縣王鴞主持重修工事,但由於資金缺乏,重修範圍僅止於大成門。
【旅遊圖文】異鄉遊子的懷念早餐美食之旅^^

06.清乾隆23年(1758)孔廟傾頹,知縣張世珍再倡議重修,以磚砌甬道,移禮門、義路於大成門左右,並在門外設置泮池與照牆,於泮池題石曰:「芹泉」,取「泮水採芹」之意。明倫堂依原址一併重修,地基增高二尺,規模宏敞。明倫堂之後新建訓導署,訓導署左方建教諭署,孔廟的規模俱全。此次重修工程自乾隆24年(1759)10月興工,乾隆25年(1760)5月完工。
【旅遊圖文】異鄉遊子的懷念早餐美食之旅^^

07.清乾隆51年(1786)林爽文事件,彰化縣城遭兵燹之災,明倫堂與學署毀於戰亂。清嘉慶2年(1797)貢生鄭士模倡議重修孔廟,工程因故並未完成。直至嘉慶16年(1811)知縣楊桂森倡議重修,增建大成殿前露台石欄杆,自東、西兩廡至大成門,增建短垣,於泮池上新建「登瀛橋」,毀於戰亂的明倫堂則改建至孔廟的左側。知縣楊桂森並置禮樂器,招佾舞生,於春秋二季舉行祀典。嘉慶17年(1812)職員王松修泮池,嘉慶21年(1816)吳性誠在明倫堂舊址興建文昌祠並重修白沙書院。
【旅遊圖文】異鄉遊子的懷念早餐美食之旅^^

08.清道光5年(1825)教諭蔡克全刻臥碑石,置明倫堂的左側,又建福德祠於明倫堂大門內側。道光10年(1830)知縣李廷壁倡議重修夫子廟,編修縣志,並由接任知縣託克通阿力勸地方士紳,商賈踴躍捐資,募得資金一萬餘元。
【旅遊圖文】異鄉遊子的懷念早餐美食之旅^^

09.孔廟反瞻。
【旅遊圖文】異鄉遊子的懷念早餐美食之旅^^

10.彰化孔廟為四進三院的建築格局,分別是大成門、戟門、大成殿與崇聖祠。目前孔廟的建築型制仍保存清道光10年(1830)重修時的規模。孔廟正門稱為大成門或欞星門,有「取士、得士」之意。正門入口兩旁有一對石雕精緻的石鼓,石鼓的基座與門柱後方的門臼為同一塊石材,為鞏固門柱的功能。石鼓上方雕刻有螺紋圖案,為倣傚龍生九子之「椒圖」,其性好閉,所以立於門口。

大成門上方置有六個筒狀的通天筒,象徵孔子其德配天地,道貫古今。道光版《彰化縣志》聖廟木刻圖顯示,當時孔廟已有此六根通天筒,代表「禮、樂、射、御、書、數」六藝。

大成門兩旁牆垣分別是「下馬碑」與「萬仞宮牆」碑,龍邊牆垣是滿、漢文的「下馬碑」,其上書「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為對孔子至高尊敬的表徵。虎邊牆垣是「萬仞宮牆」碑,清乾隆24年(1759)重修彰化縣儒學時,於泮池前建照牆,即是「萬仞宮牆」。「萬仞宮牆」語出論語:「…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依周制一仞為八尺,萬仞之意為象徵孔子學問深厚。

彰化孔廟第二進為戟門,是台灣孔廟建築的首例。「戟」乃古代武器,昔時士宦的門戶設有戟門,為訪客拜訪時,卸下隨身兵器的門廳。戟門屋脊上方有一對「龍頭魚尾」造型的動物,稱為「螭吻」,為龍生九子之一,其性好吐水,置於屋頂上,有避火災的意涵。

戟門左右兩側掛有鐘、鼓,為祭孔時制禮樂器之用,鏞鐘為清嘉慶16年(1811)彰化知縣楊桂森及生員吳瓊華、增生王雲鼎、訓導葉文載、教諭陳鯉青、典史徐延俊、生員鄭維謙等所敬獻。

位於龍邊牆垣的「臥碑」,為孔廟特有的碑文,由於石碑是橫置,所以稱為「臥碑」。清順治9年(1652)禮部奉題於明倫堂左側置立臥碑,臥碑內有八條教規,告誡生員上當報效國家,下立人品。彰化孔廟的臥碑為清道光5年(1825)教諭蔡克全敬立,原碑置於彰化孔廟明倫堂,因明倫堂已毀損,目前此臥碑置於戟門內。

彰化孔廟東、西廡為獨立的建築,

無迴廊與戟門或大成殿相連接,是彰化孔廟的特色。兩廡分別奉祀孔子的弟子及歷代賢明的學者,東廡祀先賢40位、先儒33位,西廡祀先賢38位、先儒37位,共148位。

孔廟的正殿稱為大成殿,奉祀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以及四配、十二哲人。四配則為復聖顏子(顏回),宗聖曾子(曾參),亞聖孟子(孟軻),述聖子思子(孔子之孫,孔伋)。十二哲人為先賢閔子損(子騫)、冉子雍(仲弓)、端木賜(子貢)、仲子由(子路)、卜子商(子夏)、有子若(子有)、冉子耕(伯牛)、宰子予(子我)、冉子求(子有)、言子偃(子游)、顓孫師(子張)及宋代朱子(朱熹)。十二哲人中,除宋代朱子,其餘皆為孔子弟子。

大成殿前有一平台,稱為月台,為祭孔時神聖的空間。正殿面寬五開間,屋頂為重簷歇山式造型,四面設有走馬廊道。月台前有一斜面花崗石,其上刻有雲龍,稱為「御路」。昔時祭孔時,文武官員從御路旁石階,登上大成殿祭孔。兩旁欄杆,以泉州白石雕刻獅子,立於柱頭。

大成殿的龍柱為清道光10年(1830)重修孔廟時的作品,龍柱採花崗岩石材,單龍盤柱,其特色為左龍柱張口,右龍柱閉口,4爪握珠,柱身裝飾雲紋及岩石,少許鏤空雕。

大成殿內珍藏歷代皇帝所頒贈的古匾,分別有雍正「生民未有」,乾隆「與天地參」,嘉慶「聖集大成」,咸豐「德齊幬載」,同治「聖神天縱」等匾額。

崇聖祠位於大成殿的後方,奉祀孔子五代祖先,分別是五代祖父木金父公為「肇聖王」、高祖父祈父公「裕聖王」、曾祖父防叔公「詒聖王」、祖父伯夏公「昌聖王」、父叔梁紇公「啟聖王」之牌位。

兩旁則為四配之父,分別為先賢顏無繇(顏回之父)、先賢孔鯉(孔子之子、子思子之父)、先賢曾點(曾子之父)、先賢孟激(孟子之父)。另從祀先儒周輔成、蔡元定、張迪及朱松(朱熹之父)等。
【旅遊圖文】異鄉遊子的懷念早餐美食之旅^^

以上孔廟資訊摘錄官網請點我
-----------------------------------
11.經過一番交通路途的折騰,早就飢腸轆轆了。老闆先來肉圓兩顆。
【旅遊圖文】異鄉遊子的懷念早餐美食之旅^^

12.小時後的滋味,曠時已久,竟擔心口味會不會改變了?><"
【旅遊圖文】異鄉遊子的懷念早餐美食之旅^^

13.經過老闆細心濾油,整顆肉圓是不油膩的,也沒有臭油埃的味道。割開肉圓皮,現出切割整齊筍乾,熟悉的甜麵醬跟辣椒醬配合香菜,爽口Q嫩彈牙~~好吃~~太好吃了~~~
【旅遊圖文】異鄉遊子的懷念早餐美食之旅^^

14.老闆大方讓我拍攝^^
-----------------------
講到肉圓~~就大方介紹一下

肉圓是一種臺灣的特色小吃,名稱得自於外觀,一般為直徑6~8公分左右的半透明扁圓形,是一種以地瓜粉、太白粉等材料作成的半透明肉圓皮包裹豬肉與其他配料的食品。除了最常見的圓形之外,亦有三角形的北斗肉圓,是相傳發源最早的肉圓,但目前不如圓形普及。
【旅遊圖文】異鄉遊子的懷念早餐美食之旅^^

15.相傳肉圓是在北斗地區的寺廟擔任文筆生的范萬居先生所創,經過第二代范媽意以扁擔沿街叫賣,再由第三代范龍生研發創新,現由第四代傳人范振森(北斗肉圓生)及范振忠(范氏肉圓生)經營,達百年歷史。當時北斗地區發生水災,范萬居將地瓜曬乾,磨成粉後揉成團狀,再煮熟給災民食用,並未包肉。
後來又經過改良,加入豬肉、筍子等配料,逐漸發展成現今為人所熟知的肉圓,並且流傳到台灣各地,也產生了各地不同用料與做法的特色肉圓。
【旅遊圖文】異鄉遊子的懷念早餐美食之旅^^

16.比較有名的幾種肉圓有彰化(彰化、北斗、員林)肉圓、新竹肉圓、臺中肉圓、南投(水里、埔里)肉圓、臺南肉圓、高雄肉圓、屏東肉圓、紅糟肉圓等等,實物的大小與使用材料都有頗多差異,但是調理方式多為以油加溫(並非炸)或蒸,亦或兩者並用,食用時會同時淋上甜與鹹兩種醬汁和少許蒜泥、芫荽,是臺灣的庶民小吃。
肉圓的名稱在臺灣也有地區差異,如有的地方把肉圓叫做「肉丸」。在鹿港,肉圓則是稱為「肉回」,這是由於肉圓的組成是由肉圓皮包著裡面的肉塊,形狀很像「回」這個字;此外,肉圓起鍋時,調理者會用叉子把肉圓上的油撥回油鍋,因此得名。
肉圓這項特色小吃也進入了便利商店中,推出以臺灣各地名產為主題的小吃,因為種種的商業經營因素,推出的是臺中肉圓。發源地彰化縣於2007年舉辦「2007彰化肉圓節」,免費提供遊客肉圓,11月18日為總決選。
【旅遊圖文】異鄉遊子的懷念早餐美食之旅^^

17.以區域性來介紹肉圓
--------------------------------
台灣北部

*紅槽肉圓
九份的紅槽素肉圓以豆粉製作素肉,浸泡紅槽,再加入中藥炒香,以筍絲、香菇為內餡,以糯米漿、地瓜粉製作外皮,是九份著名小吃之一。

*新竹肉圓
外皮特色是皮有透明感且有咬勁,主要以在來米的米漿佐以蕃薯粉跟太白粉製成。它另外一項更為顯著的特色就是內餡以紅糟調味,豬肉餡料佐以紅糟、糖跟醬油,再加上剁碎的青蔥,就是新竹肉圓的基本餡料。
調理時會將餡料包入米漿中,然後先蒸再炸,起鍋後佐以醬油、辣椒醬等調味,是新竹居民平日常吃的小吃之一。
--------------------------------
台灣中部

中部肉圓做法,以油泡和油炸為主。臺中肉圓吃法多搭配四神湯或米粉湯一起享用。

*南投肉圓
南投、埔里、水里肉圓最為知名,吃法特色為先吃肉圓外皮,留著內餡,再倒入店家免費提供的大骨湯(亦有柴魚湯)一並享用。

*彰化肉圓
彰化肉圓是臺灣彰化縣的特產,相傳是由位於彰化市的一名肉圓攤業者吳許水桃所創。
肉圓外皮多以甘薯粉製作,內餡視各家口味不同而有差異,但多數店家用豬後腿肉製成的絞肉,佐以香菇為主。 調理方法先將肉圓連同容器放入蒸籠蒸熟,固定外型,待食用時,再油炸而成。

臺灣早期民生物資缺乏,農村只好以番薯當主副食,嘴巴吃久了也會饞,家庭主婦以番薯粉和米粥煎成餅,蒸或煮成家中的零嘴。最開始是以熱的肉圓為主,內容物有絞肉筍子等等,但隨著時間的過去人們漸漸發明了吃「冷」的肉圓,為了口感上的搭配,才將配料改為瘦肉及香菇等比較爽口的內容物。店家也發現,清爽的涼圓在炎熱的夏天這種吃不下東西的時節最容易受到大家的歡迎,因此也就慢慢的廣為流傳,變成彰化的特殊名產了。

*北斗肉圓
北斗肉圓跟彰化肉圓最大的不同在於外觀與內餡。兩者的料理方式一樣是油炸,但北斗肉圓外型較小,為三角形;且內餡只使用竹筍及豬肉。製作過程完全手工,先捏出外觀近似寶島形狀後,以高溫蒸氣蒸熟後即可食用,再經過油炸後口感更佳。

------------------
台灣南部
南部肉圓多以蒸籠裡蒸熟。

*屏東肉圓
起源於屏東而得名,並且與其他肉圓的做法有些不同,因此聞名。
屏東肉圓是臺灣最早以「蒸」的方式調理的肉圓,內餡以生豬肉加上其他調味料,外皮則以在來米漿和地瓜粉揉成圓狀,再送入蒸籠裡蒸熟,再淋上甜鹹醬即可食用。一般會習慣吃完後用殘汁殘肉再去盛清湯來喝。
【旅遊圖文】異鄉遊子的懷念早餐美食之旅^^

18.肉圓壽都已經做到禮盒行銷。^^
【旅遊圖文】異鄉遊子的懷念早餐美食之旅^^

19.這裡有自己調味的方法。
【旅遊圖文】異鄉遊子的懷念早餐美食之旅^^

20.吃完肉圓,肚子還有空間,轉入市場邊,以前小學常去的攤位。叫了筒仔米糕、蚵仔璉湯。
【旅遊圖文】異鄉遊子的懷念早餐美食之旅^^
-------------------
筒仔米糕是一樣常見於台灣各地的糯米類小吃,與油飯類似,但卻是在瓷瓶、竹筒或鐵罐中炊煮而成,口味濃郁;與中南部的米糕有所不同。
台灣小吃筒仔米糕,有些店家會再淋上肉燥。

相傳在蘇東坡的《仇池筆記》中,就已經有筒仔米糕的記載,但當時的名稱為「盤游飯」。製作筒仔米糕時,先將糯米與香菇、紅蔥頭、醬油、鹽、酒、油等一起炒香,然後再將切片滷蛋、肉片或是肉燥放入小筒子中,再放入炒過的糯米料,之後再蒸。等熟了之後,倒扣於盤上,淋上甜醬及香菜,就成了筒仔米糕。

糯米料除了基本的香菇之外,也有人放入蝦米、肉片等材料。而筒內的材料除了肉片、滷蛋外,也有人以蓮子、鹹蛋等替換,創造不同的口感與風味。

筒仔米糕在早期農業時代是以竹筒當成盛具,但後來多以小鐵筒為主,現在台灣甚至有店家直接以免洗紙杯製作。雖然筒仔米糕與竹筒飯都以小竹筒當成盛具,但口感差異極大。
---------------------------------
21.飽滿的蚵仔,呈現新鮮剛剝殼的狀態。令人垂涎~~
--------------
何謂蚵仔璉?就是蚵仔湯,每顆蚵仔裹上薄薄的粉,在加上幾片九層塔,可以完完全全吃到蚵仔的清甜... 湯頭的甜美更不再話下。
【旅遊圖文】異鄉遊子的懷念早餐美食之旅^^

22.照片貼錯順序了,將錯就錯,這是剛剛吃的第二碗肉圓照片。等於我一口氣吃了四顆。大滿足^^
【旅遊圖文】異鄉遊子的懷念早餐美食之旅^^

23.肚子有點撐了~天色有變,那就先回家吧~~那就走員林回去。
------------------------------------------------
員林鎮新生路的澎皮麵好吃~~小時候過年會跟鄰居大哥哥大姐姐一群到員林玩。
看看價格不貴~~那就吃看看~~
【旅遊圖文】異鄉遊子的懷念早餐美食之旅^^

24.台灣小吃百百款,不過有很多古早味的東西,一定要到鄉下,才有正統滋味。
彰化有種湯麵取名「爆皮麵」,就是把炸過豬皮,拌在湯麵中增加口感;

台語叫「爆皮麵」,煮法很簡單,油麵抓一把,放上幾片「爆皮」,再淋上滷得香噴噴的獨家特製肉燥,湯頭也不馬虎,用蘿蔔熬煮湯底,一大塊一大塊都是隔間肉,最後加點豆芽、韭菜,傳統古早麵,美味上桌。
「爆皮麵」在大都市比較少見,豬皮炸過,經過水煮,呈現半透明,口感香嫩,拌在湯麵中增添風味。豬皮擁有豐富膠質,可以延緩老化。

小菜堅持只用醬油加糖滷,便宜又美味,縱使離鄉背井,難得回故鄉,不少人一定會來報到。

不用大骨熬湯,是將豬後腿肉剁成細塊後油炸,再加上蔥、醬油與扁魚等熬煮。新創意添加上蝦丸、肉丸和雞卷三寶,美味又大碗。
【旅遊圖文】異鄉遊子的懷念早餐美食之旅^^

25.好味道,讓顧客人群絡繹不絕。
【旅遊圖文】異鄉遊子的懷念早餐美食之旅^^

26.推薦這辣椒,店家自己炒的辣椒比較好吃~^^
【旅遊圖文】異鄉遊子的懷念早餐美食之旅^^

27.切點肉皮加點薑絲,就是人間美味啊~~沒有肥油油的感覺~只有QQQQQQQQ.....(淚~)
【旅遊圖文】異鄉遊子的懷念早餐美食之旅^^

28.一一不捨挺著肚子準備回家,拍張照片留念。
【旅遊圖文】異鄉遊子的懷念早餐美食之旅^^

29.因為太飽的關係,所以一路都50以下在騎,深怕一不小心的震動~羊水就破了(大誤)^^
【旅遊圖文】異鄉遊子的懷念早餐美食之旅^^
------------------------------------------
參、結論:

01.一共花了四小時來回,跑了119公里。
02.吃飽後,很想睡覺,一路上還好有點雨水點醒我^^。
03.車子狀況順暢,爬坡聲音變大了,該換黑油了。
04.身體很累,精神很爽~~^^

以上謝謝各位好友支持~

A夢敬上
2013-04-17 19:03 發佈

aaaaadream wrote:
壹、前言:那是積壓已...(恕刪)


小攤子的美食
我最喜歡囉
是阿~都會懷念老家美食 或是曾經住過幾年的地方美食

像我老家在雲林 只要回去就會去吃的肉圓井.黃記九層糕

晚上逛虎尾夜市 逛完後在上古坑山上喝咖啡看夜景

要回台北前一定要繞去瑞春醬油買清醬油跟醬油膏(超商賣的都吃不慣) 還有正莊麻糬買幾種口味 跟目鏡仔麥芽酥.麥芽餅 才肯回台北


曾經住中壢後搬回台北後也懷念那邊美食 劉媽媽菜包.金宣記酸辣粉.日寶蔥油餅.劉家潤餅.變色龍(韓式料理).美味屋(日式料理).牛町(燒肉店).唐老鴨牛排

只要有時間去中壢 就會找幾家吃 然後外帶劉媽媽菜包回台北

jaioefejiseijf wrote:
小攤子的美食
我最喜歡囉


謝謝jaioefejiseijf大大回文喔~

人間美味,隱藏於市集不起眼攤位~~
也歡迎大大不吝分享~

A夢敬上^^




伊曦絲 wrote:
是阿~都會懷念老家美食 或是曾經住過幾年的地方美食

像我老家在雲林 只要回去就會去吃的肉圓井.黃記九層糕

晚上逛虎尾夜市 逛完後在上古坑山上喝咖啡看夜景

要回台北前一定要繞去瑞春醬油買清醬油跟醬油膏(超商賣的都吃不慣) 還有正莊麻糬買幾種口味 跟目鏡仔麥芽酥.麥芽餅 才肯回台北


曾經住中壢後搬回台北後也懷念那邊美食 劉媽媽菜包.金宣記酸辣粉.日寶蔥油餅.劉家潤餅.變色龍(韓式料理).美味屋(日式料理).牛町(燒肉店).唐老鴨牛排

只要有時間去中壢 就會找幾家吃 然後外帶劉媽媽菜包回台北


謝謝伊曦絲大大回文支持鼓勵喔~

"肉圓井.黃記九層糕 古坑山上喝咖啡看夜景 瑞春醬油買清醬油跟醬油膏 正莊麻糬 目鏡仔麥芽酥.麥芽餅
劉媽媽菜包.金宣記酸辣粉.日寶蔥油餅.劉家潤餅.變色龍(韓式料理).美味屋(日式料理).牛町(燒肉店).唐老鴨牛排 "

哇~~行家一出手~細數家珍~令人食指大動~~^^

謝謝您的分享~下次也去尋幽探訪~

A夢敬上^^
看不懂事實的是藝術,看得懂藝術才是事實。用心看,不要只用眼睛。我是雙子座裡的一位平凡人~
我婚前也常常從台中騎機車去二林說
因為二林是當時的女友的故鄉

大大介紹那家肉圓真的不錯吃餒 小弟也很喜歡
另外 還有二林煎餅真是美味及了

對了!我們烏日市場內的肉圓也不錯喔 大大有機會可以吃看看
仔細品嚐它的肉圓皮 真的超Q彈滴 !!!

PS 建議一顆吃完在叫 不要一次叫兩顆混在同一碗裡 吃起來差很多
qoohuanpins
加入好友 加入黑名單
2013-04-18 12:28 #5
回覆文章私人訊息引用連結載入圖片引言收藏評分回報
我婚前也常常從台中騎機車去二林說
因為二林是當時的女友的故鄉

大大介紹那家肉圓真的不錯吃餒 小弟也很喜歡
另外 還有二林煎餅真是美味及了

對了!我們烏日市場內的肉圓也不錯喔 大大有機會可以吃看看
仔細品嚐它的肉圓皮 真的超Q彈滴 !!!

PS 建議一顆吃完在叫 不要一次叫兩顆混在同一碗裡 吃起來差很多


----------

謝謝qoohuanpins大大的回文喔~^^

感謝大大的經驗分享~

烏日市場內的肉圓的位置在哪?

明天早上下班就過去品嚐^^

A夢敬上
看不懂事實的是藝術,看得懂藝術才是事實。用心看,不要只用眼睛。我是雙子座裡的一位平凡人~
A 夢大真的愛說笑了,哪裡有羊水 ..... 明明都是油 緊酸 ~

mitsuyo wrote:
A 夢大真的愛說笑了,哪裡有羊水 ..... 明明都是油 緊酸 ~


((((((○゜ε゜○)ノ~~

呵呵~~麥造~

^^

A夢敬上
看不懂事實的是藝術,看得懂藝術才是事實。用心看,不要只用眼睛。我是雙子座裡的一位平凡人~
看到這篇文章都餓了>"<
原來彰化有這麼多隱藏的美食
下次回去的時候再去挖寶
船到橋頭自然直~不直也要撞到直!!

Hsiao wrote:
看到這篇文章都餓了>"<
原來彰化有這麼多隱藏的美食
下次回去的時候再去挖寶


謝謝大大Hsiao回文喔~^^

----------------------------
補充幾張相片,摘錄自我的文章aaaaadream 2013-02-22 06:40 #1


34.來到二林鎮吃小吃~肉羹~超讚~


35.肉片鮮嫩大快朵頤~


36.濕炒蚵仔麵熱氣迎面~~好吃~太好吃了~


37.老闆辛勤背影。


38.二林鎮上^^


39.二林市場^^


40.高麗菜餅+紅豆餅 ^^ 熱情的老闆跟夫人大方留影


^^

A夢敬上
看不懂事實的是藝術,看得懂藝術才是事實。用心看,不要只用眼睛。我是雙子座裡的一位平凡人~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