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4早已申請的玉山前峰入園証正煩惱會不會是下雨無法成行
好不容易等到雨停了鋒面漸漸離去
看了看山上的及時視訊加上這陣子觀察氣象雲圖的小小心得
決定如原先計畫上山去吧!
所以13號就出門慢慢晃上山去囉!
當然依舊是走南165號道路往嘉義中埔
途經柳營快到東山時突然看到一處社區花園的花蠻漂亮的
於是停下車拍些相片回去欣賞一番
社區的美化是要靠用心去營造出來的

翠蘆莉
學名:Ruellia brittoniana.
科名:爵床科Acanthaceae.
原產地:原產於墨西哥。
用途:花姿幽美,適合庭園成簇美化或盆栽。

特徵:宿根性草本,有高性或矮性,株高20~60公分。莖略呈方形,紅褐色。
葉對生,線狀披針形。花腋出,花冠藍紫色。春至秋季均能開花,花期極長,三~十月,花謝花開,日日可見花。
繁殖:繁殖可用播種、扦插或分株,春、秋季為適期。成熟種子落地能發芽成長,種子發芽適溫20~25度C。
栽培:生性強健,不拘土質,但以肥沃壤土最佳。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喜歡充足陽光,即使是夏日艷陽照射,也無害。施肥每月一次。植株老化需強剪,促使萌發新枝。性喜高溫,生育適溫22~30度C,必須溫度在10℃以上。
需水量:在生長期間,保持適當的乾燥,等種植材料乾燥再澆水。

金鳥赫蕉
赫蕉的花語是:飛黃騰達,鵬程萬里

金鳥赫蕉
學名 Heliconia rostrata
英文名 Hanging Lobster Claw
別名 倒垂赫蕉、垂花赫蕉、五彩赫蕉、金鳥蠍尾蕉。
花苞,中間是紅色,末端為金黃色,春末至夏季自莖中抽出花莖,下垂性,花苞由基部往先端像蟹爪般連續垂下平開。
每串 10 數枚,互生排列,中間紅色,末端金黃色,上緣綠色,色澤濃豔醒目。

很可愛的花朵可惜還不知名稱

看那可愛的花像不像一群可愛的狗狗啊!!

錐形的樹幹也是不知名
真害!!才疏學淺

大波斯菊(Cosmos bipinnatus)菊科
一年生草本,高1公尺以上,是栽培植物,清境農場、杉林溪、武陵農場、太平山均有歸化的野野生族群,花期在8~10月(中高海拔),春~夏季(平地)。
大波斯菊的莖多分枝,葉對生,二回羽狀複葉,小葉細線形。
大波斯菊頭狀花單生開於莖端,或排列成繖房狀,總苞片2列,顏色有白、粉紅、紫紅......等多種品種。頭狀花有長柄,舌狀花,中性,花色繁多。
大波斯菊瘦果線形,有喙,喙頂具芒刺2~4條。
別名:秋櫻。

大王仙丹
樹 名:【 大王仙丹花 】
學 名: Ixora duffii .cv. “superking”
科 別:茜草科
別 名:大仙丹、山丹花、紅繡球、買子木、賣子木
原產地:中國、馬來西亞、熱帶亞洲
特 性:常綠灌木,株高60-120公分,葉對生長橢圓形。
夏、秋季開紅色花,花瓣四枚,集生成繡球狀,
花徑可達15公分以上,是仙丹花類中最大的品種。
花期長,是蛾、蝴蝶蜜源植物,在台灣少見結果。
漿果球形,成熟時變紅色。種子有的休眠性,有
的沒有,不宜隨採隨播,需混以濕沙,貯藏6-8
個月。耐旱喜高溫,日照需良好,早春剪枝,發
育旺盛,少蟲。
用 途:觀賞、庭園美化或盆栽,花枝供花藝材料。

※和矮仙丹同屬「仙丹」家族的大王仙丹,有「大王」之稱,一團團鮮紅
色的花,在任何季節中皆能看到,其中以夏秋兩季的姿態最美。和矮仙
丹一樣,遠遠看去,大王仙丹的紅花也是開的一球一球的,但仔細瞧瞧,
他是由細細長長的花所組成的,前端則有四片展開呈十字形的花瓣,非常可愛。

仙丹花語
『關懷、熱情、獲得新生』
關於仙丹花在民間有一個仙女偷丹的故事。傳說遠古時代,民間遇到災難,百靈荼毒、民不聊生,此景被一位仙女遇上,頓時生起惻隱之心,隨即偷了太上老君的仙丹,仙女將仙丹撒下凡間,仙丹變成了一棵棵救人的植物,解救了上千個生靈,從此大家稱此株為仙丹花。仙丹花的花語就稱之為『新生命的誕生』。

接上台18線來到觸口往山上望去
整個群山是埋在濃霧裡啥也看不到

往旁邊的八掌溪望去也是灰濛濛的一片
這時心中有點忐忑不安
不會待會上山下雨吧!那可就暈囉!!

最近上下阿里山往往一過觸口後就喜歡轉往走公田產業道路
一方面車輛較少一方面少幾公里可以省點時間
對於要抓好時間過台18線71K管制路段是蠻好用的話!

一轉進公田產業道路後
入目的是這般情朗天氣
讓我剎那間心情像洗了個三溫暖

實在太棒啦!原來剛剛在觸口所看到的是堆積在低處的雲層啊!

沿著公田產業道路一路攀升沿途的雲層氣象萬千變幻莫測啊!

來到快接上台18線阿里山公路時
停在路邊看公田地區山谷裡的雲像是縹緲虛無夢幻般
真是讓人欣賞得目瞪口呆

過了台18線71K管制路段後一看阿里山方向的天氣
居然又是厚厚的雲層隴罩著真是有點不知道說什麼好
感覺每繞過一座山頭天氣就是一變都連貫不太起來呢!

由於接連幾日的降雨之下
讓79k處的公路瀑布水量變大蠻有看頭的!

三層的瀑布彷彿水由天上降落一般
每回經過這路段我總不自覺得停下車來欣賞一番

望著這有如天上下來的白涓瀑布讓我想到
很多的美景不一定是在著名的景點
只看我們是否曾細心去體察與領會!對吧!

來到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前的觀景台時
整個雲霧繚繞看對面的塔山被遮住了看不清楚囉!

沒有耽擱時間繼續向塔塔加方向前進
來到台18線98.5處發覺怎又沒霧呢?
越來越習慣山裡的天氣就是這樣說變就變

隨著冬天的腳步越來越近
楓葉也漸漸變黃了

變黃了的楓葉夾伴著尚未變色的綠葉
是很漂亮的色彩

滿地的楓紅落葉編織成一幅充滿自然美感的畫布
讓我忍不住蹲在旁邊欣賞這大自然所安排的美景

戟葉寥的綠葉白花也在一旁吶喊著
似乎告訴人們不要忽略了它們啊!也看一看它們一眼吧!!

雖然這棵掉得剩下不多的黃葉楓樹
那僅存的楓紅依舊努力搖擺姿態只求吸引過路的遊客能給些許的關注眼神

隨著海拔慢慢的攀升
可以感受到雲霧就壓在頭頂上囉!

深秋的楓紅就有如滿天的星星般讓人看得目不轉暇

我個人特別欣賞這棵楓樹
離點距離看去就像一棵黃金樹般金光閃閃吸引人的目光

看此星光閃閃般耀眼
讓人不陶醉也難啊!

想起一首從學生時代就很喜歡的詞
"楓兒落葉山谷紅 柳兒飄絮情意濃
相思林森幽靜處 偶有奇松挺石龍"
那是多麼的詩情畫意呀!

路旁的枯木高聳頗具特色
可惜旁邊是深深的山谷無法有好的立足點拍照
真是可惜!不要性命要緊別跟自己過不去

下午14:41來到上東埔停車場時間還早不急著到山莊報到
所以決定到鹿林前山走一走吧!

路邊的二葉松長滿了毬果

二葉松的針葉

趁著提早上來於是就先行到塔塔加警察小隊跟排雲山莊服務中心
把明天的入山證跟入園証先去登記完畢
這樣明天一早若想早點出發也沒問題

台灣雲杉
台灣雲杉特產本省中央山脈海拔2,000~3,000公尺之溫帶山地針葉樹林中,常與鐵杉或台灣冷杉相混;亦偶成小面積之純林。雲杉之名,仍因我國大陸四川、甘肅之雲杉其小枝略具白粉,葉之四稜各邊均有白色線紋,且於四川西部常聚生成廣漠之純林,遠忘之渾然皆白,如雲煙如棲止,因以得名,台灣雲杉與之雖不同種,小枝無白粉,但亦喜溫濕之谷地,樹幹高聳挺直,枝平展或略下傾,構成美之圓錐形或卵形樹冠,與枝條怒張之鐵杉甚易區別。
台灣雲杉之葉是四稜形短針狀,長約0.8~1.4公分,它的著生方式與鐵杉相同,均比較特殊,不是直接長在枝條上,而是著生在枝條表面之小突起稱之為葉枕的上面,故製作標本時,葉極易脫落。

雲杉之毬果長橢圓形,長5~7公分,常常單一垂生於小枝之先端;種子頂端具有長翅,於毬果成熟,果鱗張開時,隨風飄散以繁衍其種族。
在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內(例如:阿里山賓館往上行之步道兩旁),普遍可見將台灣雲杉作為植籬之用,乃經強勢修剪而成,小枝條之葉撫之柔軟,與柳杉之會刺人可作區別。

‧中文名稱: 高山倒提壺
‧英文名稱:
‧學 名: Cynoglossum alpestre Ohwi
‧科 名: 紫草科(Boraginaceae)倒提壺屬(Cynoglossum)
‧別 名: 高山勿忘我、南湖大山倒提壺
‧原產地: 臺灣特有種
‧分布: 台灣中北部高海拔谷地,南湖大山 3,500~3,700 公尺山地、溪床或岩屑地,近年來合歡山主峰因復育有成從山腰處至近山頂處都可見到。
‧用 途: 原生植物,尚未開發使用。
‧莖: 多年生草本,高約 50 公分,莖直立,少分枝,全身密被白色毛茸。
‧葉: 葉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根生葉及莖生葉皆無柄,正反兩面密被白色毛茸;葉毛基部具一圈鈣化細胞或不具之;根生葉常呈叢生狀,長 7~15 公分,寬 2~4 公分,正面葉脈略凹下,背面主脈和側脈淡紅色並明顯突起,全緣帶微波狀緣;莖生葉互生,長 7~10 公分。

‧花: 花為頂生圓錐花序,雌雄同株;花序長達 11 公分,小花徑約 0.5 公分,花瓣藍色;花莖具有短花梗,花莖直立,通常在基部呈 2 分叉;萼片卵形,深 5 裂;花冠筒狀,先端 5 深裂,裂片長 0.2 公分,圓形,展開狀;雄蕊 5 枚。花期 7~9 月。
‧果: 果實為堅果,徑約 0.5 公分,由 4 個小分果組成,扁平卵形,有長倒鉤剛毛。果期 8~10 月。
‧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約 50 公分,莖直立,少分枝,全身密被白色毛茸。葉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根生葉及莖生葉皆無柄,正反兩面密被白色毛茸;葉毛基部具一圈鈣化細胞或不具之;根生葉常呈叢生狀,長 7~15 公分,寬 2~4 公分,正面葉脈略凹下,背面主脈和側脈淡紅色並明顯突起,全緣帶微波狀緣;莖生葉互生,長 7~10 公分。花為頂生圓錐花序,雌雄同株;花序長達 11 公分,小花徑約 0.5 公分,花瓣藍色;花莖具有短花梗,花莖直立,通常在基部呈 2 分叉;萼片卵形,深 5 裂;花冠筒狀,先端 5 深裂,裂片長 0.2 公分,圓形,展開狀;雄蕊 5 枚。果實為堅果,徑約 0.5 公分,由 4 個小分果組成,扁平卵形,有長倒鉤剛毛。花期 7~9 月。果期 8~10 月。

白頂飛蓬
白頂飛蓬【Erigeron annuus (L.) Pers.】,菊科。
莖多分枝,被粗毛。莖葉闊披針形或橢圓形,葉銳齒緣或缺刻,兩面被毛。頭花直徑1.5-2 cm,總苞被毛,舌狀花白色。
白頂飛蓬為歸化種。常見於北、中部低至中海拔。
飛蓬屬共有三種,白頂飛蓬、玉山飛蓬與福山氏飛蓬,維管束植物誌記載:
1. Erigeron annuus (L.) Pers. 白頂飛蓬
莖多分枝,被粗毛。莖葉闊披針形或橢圓形,葉銳齒緣或缺刻,兩面被毛。頭花直徑1.5-2 cm,總苞被毛,舌狀花白色。
歸化種。見於北、中部低至中海拔。中海拔較常見。
2. Erigeron morrisonensis Hayata

a. var. morrisonensis 玉山飛蓬
多年生草本,具粗走莖,莖基部分枝,高6-10 cm,被剛毛。基葉蓮座狀,匙形,兩面被剛毛,緣毛狀葉緣;莖葉線形或披針形。頭花單一或少數,頂生,直徑2-2.6 cm。總苞碗狀,苞片3層,密被直柔毛。舌狀花約3層,花冠白色至紅紫色;心花黃色或紫紅色。瘦果長卵形,扁平。冠毛白或略帶紅色。特有種。分佈於海拔3,400-3,900 m。
b. var. fukuyamae (Kitam.) Kitam. 福山氏飛蓬
本變種主要區別點在於莖較高,較多分枝;葉線形至長披針形;頭花較小,小花有3型:
雌性的舌狀邊花,雌性管狀邊花及兩性的管狀心花。
特有變種。分佈於海拔1,500-3,400 m。
典型的玉山飛蓬(E. morrisonensis var. morrisonensis)侷限分佈於海拔3,400 m以上的高山,而在海拔2,500-3,400 m存在著許多介於玉山飛蓬和於福山氏飛蓬(var. fukuyamae)的中間型個體,其種群間的關係需要再深入的研究。

"玉山薊"記得第一次上鹿林山跟麟趾山時我心中一直納悶
人家說玉山國家公園裡有玉山薊怎麼我都沒看到半株呢?
而剛剛一路走上來看著路邊水溝旁的邊坡時
天啊!到處都是玉山薊要多少有多少
想想那時還真是眼拙啊!

一路我就像小學生郊遊遠足般的細細觀察沿途植物
不知不覺看到標示都走了1公里沒啥感覺
當然是繼續往大鐵杉處走啦!

結滿紅色壘壘果實的綠樹煞是吸引人的目光

紅紅綠綠可惜才疏學淺不知樹名!!

我和警察小隊的員警打聲招呼
只見他即匆匆的趕去巡視
我心想山上的警察說清閒也清閒
旦說辛苦也是辛苦不能騎機車就靠步行相信腿力鍛鍊得不錯才是

塔塔加的指標大鐵杉
小弟又來朝聖了

往東埔山的方向望去好像天氣不錯的樣子藍天再現
大鐵杉下一位年輕山友忘情拍照很有趣
人站在大鐵杉下簡直是巨人與小精靈般對比

好吧!先到鹿林山再往鹿林前山走一走吧!
就當為明天的西峰下之行的熱熱身吧!!

往東埔山的方向似乎是雲開晴朗的天氣耶

好吧!趕緊往麟趾山鞍部登山口走吧!

一支黃花
‧中文名稱: 一枝黃花 更多一枝黃花
‧英文名稱: Goldenrod
‧學名: Solidago virgaurea L. var. leiocarpa (Benth.) A. Gray
Amphirhapis leiocarpa Benth. in Hook.
Solidago decurrens Lour.
Solidago virgaurea L. subsp. leiocarpa (Benth.) Hulten
‧科別: 菊科(Compositae)一枝黃花屬(Solidago)
‧別名: 黃花一枝香、千根癀、柳枝癀、大葉七星劍、老虎尿、山白菜、金邊菊、黃花草、百條根、土澤蘭、黃花仔、金鎖匙
‧原產地: 分布於中國大陸、日、韓及臺灣。
‧分布: 常見於全臺 1800~3500 公尺之間陽光充足的崩塌地、開闊地、岩屑地,少數分布於玉山箭竹草原地區。

‧用途: 1.藥用:全草:辛、苦、微寒,有小毒。效用:全草:清熱解表,消腫解毒。治感冒頭痛,黃疸,跌打,上呼道感,扁桃腺炎,咽喉腫痛,支氣管炎,肺炎,肺結核咳血,急、慢性腎炎;鮮品搗爛敷患處,外用治跌打損傷,外傷出血,毒蛇咬傷,乳腺炎,瘡瘍腫毒,手、足癬。孕婦忌服。
‧莖: 莖直立,分枝少,基部帶紫紅色,高 15~80 公分。
‧葉: 基生葉呈叢生狀,具柄,漸向上則葉越小,幾無柄;莖生葉,互生,卵圓形、長圓形或披針形,長 4~10 公分,寬 1.5~4 公分,先端尖、漸尖或鈍,邊緣有銳鋸齒,上部葉鋸齒漸疏至全近緣,初時兩面有毛,後漸無毛或僅脈被毛;基部葉有柄,上部葉柄漸短或無柄。
‧花: 花莖直立單出,上有分枝,光滑;頭狀花序直徑 0.5~0.8 公分,聚成總狀或圓錐狀,總苞闊鐘形;苞片 3 列,披針形;花黃色,舌狀花約 8 朵,雌性,排列於頭狀花外輪,管狀花位於中央,多數,兩性,呈繖房花序;花藥先端有帽狀附屬物。花期 9~10 月。

‧果實: 瘦果圓柱形,近無毛,冠毛白色,成熟時黑褐色,長 0.4~0.45 公分。果期 10~11 月。
‧特徵: 多年生草本,莖直立,分枝少,基部帶紫紅色,高 15~80 公分。基生葉呈叢生狀,具柄,漸向上則葉越小,幾無柄;莖生葉,互生,卵圓形、長圓形或披針形,長 4~10 公分,寬 1.5~4 公分,先端尖、漸尖或鈍,邊緣有銳鋸齒,上部葉鋸齒漸疏至全近緣,初時兩面有毛,後漸無毛或僅脈被毛;基部葉有柄,上部葉柄漸短或無柄。花莖直立單出,上有分枝,光滑;頭狀花序直徑 0.5~0.8 公分,聚成總狀或圓錐狀,總苞闊鐘形;苞片 3 列,披針形;花黃色,舌狀花約 8 朵,雌性,排列於頭狀花外輪,管狀花位於中央,多數,兩性,呈繖房花序;花藥先端有帽狀附屬物。瘦果圓柱形,近無毛,冠毛白色,長 0.4~0.45 公分。花期 9~10 月,果期 10~11 月,落葉期 11~12 月。一枝黃花最大的特徵除了在其本身「一枝」花莖、串串「黃花」的形態外,在排他性極強的玉山箭竹草原裏,一枝黃花算是相當普遍的物種,如果您看到有一枝耀眼的黃花挺立於箭竹草原之中,十之八九就是它了!

來到登山口往前一望彷彿陽光就出現在前方
於是我急忙快步前進想一探究竟

剛踏入麟趾山鞍部時
哇!只見那純白無瑕的雲堆躲藏在山谷間動也不動

突然望此景像真是令人既興奮又震撼
興奮的是如此純白好像軟綿綿的棉花糖一般
震撼的是諾大的山谷彷彿時間靜止不動一樣鴉雀無聲
就怕一點點的聲響會把那沉睡中的白雲驚醒

我站在麟趾山鞍部望著麟趾山上頭的白色雲層
心中計算著究竟該往麟趾山還是鹿林山走呢?
算了還是往鹿林山方向走吧!邊欣賞美麗動人的雲層吧!

正當我起步往鹿林山方向的階梯行走時
看到一位女子站在階梯上望著雲層雙眼凝視目不轉睛陶醉其中的表情
我不禁會心的一笑!唉!
只有真心喜愛大自然的人才會有這樣的感動吧!
走過她的身旁時我和她打聲招呼說聲"如何?是不是很美的景觀呢!"

而我繼續前進
我心裡想著若是再往一點會是怎樣的景象呢?

往麟趾山方向望去只見雲層把玉山群峰整個遮掩起來不讓人看穿
而整個麟趾山在陽光的照射下更是清晰閃閃動人

看看躲在楠梓仙溪上面的雲層動也不動
真有點很不真實但卻又真真切切出現在你眼前
不會形容那種感覺

有股衝動想往那雲海跳躍上去看看是不是像棉花糖一樣柔軟

鹿林山上的草原在陽光下閃閃動人
讓人很想慵懶的躺在上面曬曬太陽作作白日夢也好

走到這裡見到一對年輕夫妻帶著小朋友在此欣賞美景
小朋友天真活潑跑跳著而爸爸拿著筆素描雲海媽媽一旁靜靜觀看
溫馨的家庭搭配美麗的景色真是一幅再美不過的圖畫了

似乎!躲藏在山谷裡的雲海被我們不小心驚醒了般
只見雲海漸漸往上像要四處奔竄

沒有想到今天上來到塔塔加能夠遇上這樣的好天氣真是開心

綠色的針葉有點挑染黃顏色
那應該是樹體受到感染囉!

往鹿林山頂部還有0.6k那就繼續走吧!

山谷中的雲層從楠梓仙溪蜂擁而上來了彷彿千軍萬馬

下了幾天的雨鹿林山的向天池又添加了水量

清澈的小水池倒印著藍天與白雲
凝視水中的小生物自由自在就像佛經所說的一粒沙一世界
對生活在這水池裡的生物而言這裡就是屬於它們的小宇宙
不是嗎?

轉眼之間鹿林前山已經是埋藏在雲霧裡了

山裡的天氣就是這樣陰晴不定上來不過才一個多小時
就好像進電影院屁股還沒坐熱就要趕人走真是的!!

五葉一束的台灣華山松

華山松廣布於大陸華中至華西之高山地帶,最常見於陝西華山,故稱華山松。本種於台灣分布在高海拔地區(2,100~3,350公尺);在如此高海拔能夠見到之松類,就只有它與二葉松,但華山松一束針葉是由五根針葉所組成,台灣二葉松則是兩針一束,而且華山松之毬果特大,長可達14公分,故雲南地區亦稱華山松為「果松」。
其樹皮平滑呈淡灰,色枝水平開展。邊材心材區別明顯,心材淡褐色,春秋材區別顯著,故年輪明顯,杉質柔軟緻密無反捩碎裂之虞,施工容易可作建築及器具材料。
松字是從「木」、「公」而來,其意就如王安石所稱之「百木之長」,是我國最早之園林樹種,論語「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候氏以松,殷人以柏,眾人以栗」;詩經、國風「山有喬松,濕有遊龍」,是謂山野之美景,也是園林背景之良材;「故園松桂發,萬里共清輝」(杜甫),能勾起多少之悠思?!
在歷史故事中,史記「秦始皇上泰山,風雨暴至,休於松下,因封其松為五大夫」。
華山松之種子於松類中是較特殊之一種,種子較大,長9~15公分,頂端無長翅,是本省原產松樹中唯一種子無翅之種類。常與台灣二針松、鐵杉與台灣雲杉等混生在一起。

華山松

由山谷裡飄上來的雲層把鹿林山上的白木林抹上一層薄紗
朦朦朧朧忽隱忽現像夢境一樣

我在想人啊!都是渴望自由的更何況是白雲呢?
白雲原本就屬於天空該自在飛翔飄揚的才是呀!

雲霧像要把麟趾山包圍吞沒一般
大自然就是這般千變萬化說變就變半點也不由人

15:59再度來到鹿林山的山頂
放下背包休息一下才發覺一路走來居然忘了一口水也沒喝

看了看往鹿林前山還有1公里
休息一下先

看那天空的雲層變化
一會兒整個山區又將壟罩在濃霧裡了

往鹿林山包圍過來了吧!

看了一下往鹿林前山的步道走了約200公尺接著下坡
可能前幾天下雨加上比較少人走草長蠻長的
而濃霧將至心裡突然有點毛毛的所以決定撤回改日再走吧!

往鹿林山莊0.5K長的箭竹林階梯步道
上山容易下山難!下山雖快卻不一定輕鬆啊!
順道試試看護膝的效果如何?

奇怪!今天好像也沒多少人上山來耶!
整條路又是僅剩下我一個人行走
下來到階梯盡頭往回望像不像從那箭竹隧道走出來呢?

500公尺長的箭竹林階梯步道
不錯!護膝好用膝蓋一點也沒不舒服的感覺
這下子對於明天要走的路就放心多了

這鹿林山莊附近的小木屋不知是否有對外開放
若能在這住上一宿也是不錯
晚上可以躺在木椅上仰望星空多棒啊!

看吧!雲霧把鹿林山也包圍住了吧!

看了看時間跟天氣我想天應該會很早變黑
所以就慢慢往回走吧!路上的落葉鋪滿地面就像是舖上地毯似的

黃菀
‧中文名稱: 黃菀
‧英文名稱: Shady Groundsel
‧學 名: Senecio nemorensis L.
Senecio angustifolia Hayata
Senecio morrisonensis Hayata var. dentatus Kitam.
Senecio nemorensis auct. non L.: Kitamura
Senecio nemorensis L. var. dentatus (Kitam.) H. Koyama
‧科 名: 菊科(Asteraceae)黃菀屬(Senecio )
‧別 名: 林蔭千里光、森林千里光、金里光、金花草
‧原產地: 臺灣特有種

‧分布: 黃菀叢生於台灣中、高海拔約 1,200~3,300 公尺的山地,常群叢的生長在蒼翠的台灣冷杉林內,合歡山區於武嶺至克難關之間可見較 大群聚,是全島內很常見的高山及亞高山植物。
‧用 途: 1.觀賞:黃色或豔黃色,盛開的時候,甚美觀,讓高山的路旁、台灣冷杉或台灣鐵杉森林增添無限的美景。2.食用:嫩莖醃漬可食。3.藥用:性味:全草:苦、辛、涼,有小毒。效用:全草:清熱解毒。治熱病,目赤洪痛,癰癤腫毒。
‧莖: 莖直立,高 60~110 公分,上部有分枝、光滑無毛,呈直立狀。
‧葉: 葉為單葉互生,稀疏的長於莖上,為披針形或卵狀長橢圓形,長 5~11 公分,寬 2.5~4.5 公分,先端漸尖、基部鈍、紙質或近革質,具短葉柄,邊緣有不規則的鋸齒,表裏兩面均光滑無毛或略具皺曲狀。
‧花: 頭狀花呈繖房狀排列,數目很多,為黃色或豔黃色,呈一半球形,甚為美觀;每一頭狀花皆具有花柄,花柄長 5~15 公分,細長且光滑無毛;總苞長 0.5~0.8 公分,由苞片 3~5 列組成,內緣苞片大、外緣苞片小;舌狀花位於頭狀花的邊緣,為黃色,長 1~2 公分;管狀花位於頭狀花的中央位置,為兩性花,孕性,花柱常有分歧;子房細長;花期很長,在七月上旬至十月上旬間開花。

‧果: 果實為瘦果,長 0.3~0.4 公分,冠毛白色,在八月至十一月間成熟。
‧特徵: 黃菀為多年生草本,屬於中性而略偏陽性的植物,多於路旁、台灣冷杉或台灣鐵杉森林的邊緣;對陽光需求度中庸,但需要深厚的土壤。莖直立,高 60~110 公分,上部有分枝、光滑無毛,呈直立狀。葉為單葉互生,稀疏的長於莖上,為披針形或卵狀長橢圓形,長 5~11 公分,寬 2.5~4.5 公分,先端漸尖、基部鈍、紙質或近革質,具短葉柄,邊緣有不規則的鋸齒,表裏兩面均光滑無毛或略具皺曲狀。頭狀花呈繖房狀排列,數目很多,為黃色或豔黃色,呈一半球形,甚為美觀;每一頭狀花皆具有花柄,花柄長 5~15 公分,細長且光滑無毛;總苞長 0.5~0.8 公分,由苞片 3~5 列組成,內緣苞片大、外緣苞片小;舌狀花位於頭狀花的邊緣,為黃色,長 1~2 公分;管狀花位於頭狀花的中央位置,為兩性花,孕性,花柱常有分歧;子房細長;花期很長,在七月上旬至十月上旬間開花。果實為瘦果,長 0.3~0.4 公分,冠毛白色,在八月至十一月間成熟。

高山白珠樹

高山白珠樹

高山懸勾子

走回到麟趾山登山口時好奇的我又跑上去鞍部看一看雲霧

往鹿林山的步道果真是雲霧壟罩

往麟趾山方向的步道也不遑多讓也是視線朦朧

繼續往大鐵杉方向回走時只見東埔山那一邊好像還看的到藍天
還真是有趣呢!!

大鐵杉的粗大軀幹
鐵杉的樹冠層平展,傘型外貌,樹皮灰色或鐵色,成熟樹皮上有不規則紋路如雲母片狀的裂片,年輕的樹皮上則有環狀黃褐色紋路。

17:05回來到服務中心時天色也漸暗囉!

台灣二葉松與華山松的差異說明解說

‧中文名稱: 法國菊
‧英文名稱: Marguerite,Moon-Daisy,Ox-eye Daisy
‧學名: Leucanthemum vulgare (L.) Lam. Chrysanthemum leucanthemum L.
‧科名: 菊科 ( Compositae )菊屬(Chrysanthemum )
‧別名: 高山菊、白花茼蒿、牛眼菊
‧原產地: 歐洲
‧分佈: 台灣中高海拔地區如北橫的棲蘭山區、清境農場、八通關及玉里古道有人家的地方都有它的蹤跡,屬於陽性植物,見於中至高海拔草生地。
‧用途 1.觀賞用:原被種植為觀賞園藝花卉,是高山植物中,唯一從國外引進栽植觀賞後,逸出而馴化呈野生狀態生長的植物。
‧莖: 多年生冬枯草本植物,高可達 100 公分,莖粗短、稍匍匐。
‧葉: 葉為單葉互生,有兩型,基生葉及下部莖葉倒卵形或匙形,鈍齒緣,有柄;上部莖葉長橢圓形,鈍齒緣至羽狀全裂,葉基半抱莖。
‧花: 頭狀花序,頭花輻射狀或筒狀,單一或少數繖房狀排列,生於小枝的先端,徑約 2.5~6 公分,有長梗及總苞,花中央盤狀為鮮黃色的筒狀花,花冠先端 5 裂,花邊緣有一列約 20~30 片的舌狀花;舌狀花雌性可稔,有白、粉紅或稀為黃色

‧果實: 果實為瘦果,10 稜形,褐色,冠毛鱗片狀或無,成熟於秋天。
‧特性: 多年生冬枯草本植物,高可達 100 公分,莖粗短、稍匍匐。葉為單葉互生,有兩型,根生葉於春天抽新葉,形狀如大湯匙,葉緣為鈍鋸齒緣;莖生葉為長披針形。頭狀花序,頭花輻射狀或筒狀,單一或少數繖房狀排列,生於小枝的先端,徑約 2.5~6 公分,有長梗及總苞,花中央盤狀為鮮黃色的筒狀花,花冠先端 5 裂,花邊緣有一列約 20~30 片的舌狀花;舌狀花雌性可稔,有白、粉紅或稀為黃色。果實為瘦果,10 稜形,褐色,冠毛鱗片狀或無,成熟於秋天。

經過一夜的輾轉難眠翻來覆去總算熬到清晨四點半起床
昨夜入住東埔山莊的登山客不多就只有我和一位台北下來要單攻玉山東峰的山友
加上深夜來入住的嘉義山友不到十個人真是難得的清靜(昨晚聽說有人在玉山前峰下山時失蹤還勞煩警察大人趁黑夜上山找人!我很納悶怎會走失蹤了呢?太行了吧!!)
大清早五點準備好了後摸黑出發看了看氣溫(攝氏11度)多麼宜人啊!
原本打算今早要搭接駁車的剛好同住山莊的台北山友說五點出發那我就厚著臉皮一塊走囉!!

由東埔停車場一路走來月光明亮比路燈有過之無不及往塔塔加鞍部登山口慢慢前進邊調整呼吸
不知不覺看著東埔山那邊天微微的亮了起來彷彿宣告著新的一天即將展開

06:07來到塔塔加鞍部登山口

算的剛剛好來到這裡天邊已經出現魚肚白視線清楚不必摸黑走

一塊由山莊出發的台北山友小陳獨自一人重裝單攻玉山東峰
(我還真的有點想下一回像他一樣來個玉山主峰西峰單攻啊!)

06:09喝口水準備出發前進"西峰前觀景台"囉!
在登山口話別小陳後我獨自出發先行(由於小陳是重裝所以步調跟休息時間不一樣)

間隔半個月再度邁入這條登山步道心中不再向上回那樣的陌生
反而有股回家的似曾相似熟悉感覺
我想我是越來越喜愛上這種親近山林的感覺

還記得昨天下午整個雲霧壟罩整個塔塔加地區
現在居然半點雲霧的蹤跡也沒有好像小孩玩躲迷藏似的

台灣馬蘭
‧中文名稱: 台灣馬蘭
‧英文名稱: Taiwan Aster
‧學名: Aster baccharoides Steetz var. kanehirai Yamam. Aster scaberrimus Hayata Aster taiwanensis Kitamura
Aster trinervius var. hayatai Yamam.
‧科名: 菊科(Asteraceae)紫菀屬(Aster)
‧別名: 台灣紫菀
‧原產地: 臺灣特有種
‧分佈: 生長於台灣海拔 1,150 公尺至 3,000 公尺的地區,多生長於山坡草地,目前已由人工引種栽培。由於花朵亮麗,容易栽植,常被栽種於花壇或盆栽作為觀賞用。
‧用途: 1.園藝觀賞用:適合種於花壇或盆栽,在台灣可在冬季或中高海拔栽種於花壇或盆栽作為觀賞用。2.蝴蝶食草:台灣馬蘭的花期在10月左右,是枯葉蝶的食草。
‧莖: 多年生草本,莖高 30~100 公分,有細溝,被短粗毛或下部近無毛,上部多分枝。

‧葉: 基部葉在花期枯落 5 莖下部及中部葉通常披針形或長圓披針形,長 8~14 公分,寬 1.5~3 公分,頂端漸尖,基部漸狹成 0.3~0.5 公分的短柄,邊緣有粗或細鋸齒;上部葉漸小,頂端漸尖,基部圓形,有短柄;全部葉厚紙質,上面綠色,有光澤,被微毛或幾無毛,下面淺色,近無毛,有時沿脈有細點,被微毛或近無毛,有離基三出脈及約 3 對側脈。
‧花: 頭狀花序多數,在莖和枝端排列成圓錐繖房狀;花梗長 0.3~0.6 公分。總苞管狀,乾後鐘狀,長 0.5 公分,徑 0.5~0.6 公分;總苞片覆瓦狀排列,乾膜質,4~5 層,外層卵圓形,長0.l 公分,中層長 0.2~0.3 公分,寬 0.1 公分,內層長 0.4~0.5 公分,全部頂端圓形有齧蝕狀緣毛,背面在頂端下有短粗毛。舌狀花 l 層,管部長 0.25~0.3 公分,有微毛,舌片白色,長 0.45~0.7 公分,寬 0.15~0.25 公分;管狀花黃色,長約 0.6 公分,管部長 0.25 公分,裂片長 0.25 公分。冠毛長約 0.4 公分,白色或稍紅色,有不等的微糙毛。
‧果實: 瘦果稍扁,長圓形,長 0.2~0.25 公分,寬 0.15 公分,兩面各有 1 肋。花果期 5~12 月。
‧特性: 台灣馬蘭為多年生半灌木狀直立草本植物,具長走莖,莖高 40~120 公分,莖頂抽苔許多頭狀花,頭花呈圓錐狀或複繖房狀排列;白色舌狀花排列於外輪,黃色管狀花位於中央,總苞管狀鐘型,再呈圓錐花序排列 。本種與山白蘭(Aster ageratoides)非常相似,差別在本種的葉有顯著的葉柄,葉脈明顯,但不突起,葉無毛或被疏毛,葉寬鋸齒緣。

玉山沙蔘

玉山佛甲草

玉山舖地蜈蚣

天剛微微亮天際出現魚肚白
今天氣溫剛好趁太陽還未升起走吧!!

日出雖美但也不盡然每回都得去跟人群湊熱鬧
一個人走在清晨的山間呼吸清新的空氣真是奢侈的享受啊!
我貪婪的大口呼吸著充滿芬多精的高山氣息
好幸福呀!

很快的天越來越亮了

長在岩堆裡的玉山薊(旺盛的生命力啊)

高山懸鉤子

06:33來到0.5k處

玉山沙參
‧中文名稱: 玉山沙參
‧英文名稱: Taiwan Ladybell
‧學名: Adenophora morrisonensis Hayata Adenophora morrisonensis Hayata subsp. morrisonensis
Adenophora polymorpha var. coronopifolia Trauty Adenophora uehatae Yamam Adenophora coelestis var. uehatae (Yamam.) Masam.
‧科名: 桔梗科(Campanulaceae)沙參屬(Adenophora)
‧別名: 台灣沙參
‧原產地: 臺灣特有種
‧分佈: 分佈於台灣海拔 2,500~3,000 公尺的中、高海拔的次生草地上,性喜陽光,常見於林緣、灌叢、高山草原及步道旁陽光充足的岩屑地。
‧用途: 1.藥用:性味:根:甘、微寒。效用:根:養陰清肺,袪痰止咳,安五臟,排膿消腫之效。治肺熱燥咳,虛勞久咳,虛勞癆咳咯血,陰傷喉痛,咽喉腫痛,惡瘡疥癬。
‧莖: 草本,主根圓柱形,肥厚;莖單一或少分枝,高 20~100 公分,直立,具縱紋,幼時被軟毛。
‧葉: 葉互生,幾無柄,幼葉橢圓形,正常葉片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至線形,長 3~10 公分,寬 0.3~0.5 公分,基部楔形,先端尾尖或銳尖,疏銳鋸齒緣,兩面疏被白毛。

‧花: 花稀疏排列呈總狀花序;花苞狹披針形或線形,長 0.3~0.5 公分;花萼片披針形;花冠藍紫色,鐘形,長 2~2.5 公分,上部 5 裂;雄蕊 5 枚,圍繞花柱基部;花柱線狀,柱頭 3 裂。花期 6~11 月,盛花期為 8~9 月。
‧果實: 果實為蒴果,管狀,長 0.6~1 公分;種子多數,卵形。9~12 月為結果期。
‧特性: 多年生宿根性小草本,根肉質,莖高 20~100 公分,單一或分枝,直立,幼嫩時被柔毛,成熟時光滑無毛,每年三、四月間萌新芽,莖略具匍匐性,根肥厚多汁,於春夏季綻放後地上部份枯萎,但根部於次年春季再發新芽。葉為單葉,互生,具短柄;葉片長 4~8 公分,寬 0.2~1 公分,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偶為橢圓形,葉緣細鋸齒緣,上下表面疏被白毛。花序為總狀花序,罕為圓錐花序或單生;苞片長 0.3~0.5 公分,狹披針形至線形;花萼 5 裂,裂片長約 0.7 公分,寬約 0.2 公分,披針形,細齒緣,光滑;花冠長 2~2.5 公分,5 裂,藍紫色,鐘形,先端五裂,裂片三角形,彷若一個紫色小風鈴,花期 6~11 月,盛花期為 8~9 月;雄蕊 5 枚,長約 1 公分,花絲基部被毛;花柱線狀,長 1.5~1.8 公分,上部被腺毛;柱頭 3 裂。果實為蒴果,長 0.6~1 公分,筒狀;種子多數,扁卵球形。寒冬期間植株枯萎,靠地下肥厚的根部過活。玉山沙參和高山沙參的區別:兩者最大差異就是玉山沙參是每株花多朵著生於莖頂;而高山沙參則是每株單朵著生於莖頂。

台灣劉寄奴

台灣劉寄奴
劉寄奴本來是宋武帝劉裕的小名,爲什麽又成了一味中藥名呢?原來傳說劉寄奴小時上山砍柴,見一巨蛇,急忙拉弓搭箭,射中蛇首,大蛇負傷逃竄。
第二天他又上山,卻隱隱約約從遠處傳來一陣陣搗藥聲,即隨聲尋去,只見草叢中有幾個青衣童子搗藥,便上前問道:"你們在這裏爲誰搗藥?治什麽病呢?"童子說:"我王被寄奴射傷,故遣我們來采藥,搗爛敷在患處就好了。"寄奴一聽,便大吼到:"我就是劉寄奴,專來捉拿你們。"童子嚇得棄藥逃跑,寄奴便將其草藥和臼內搗成的藥漿一併拿回,用此藥給人治療,頗有奇效。
後來,劉寄奴領兵打仗,凡遇到槍箭所傷之處,便把此藥搗碎,敷在傷口,很快癒合,甚爲靈驗。但士兵們都不知道叫什麽藥,只知是劉寄奴射蛇得來的神仙藥草,所以就把它叫"劉寄奴"。這是唯一用皇帝的名字命名的中草藥,一直流傳到現在。

台灣龍膽的莖葉

大清早的塔塔加是寂靜的

鹿林前山那山頭已經照到陽光了

前方遠處尖尖的是關山

細葉山艾學名Artemisia morrisonensis Hayata
菊科蒿屬半灌木狀草本植物,台灣特有種,根莖稍木質化,莖直立,單一或少數分枝,有細縱稜,初生葉披滿白絨毛,葉形二回羽狀裂,葉細如棒狀或針狀,頭狀花序,近球形,在莖端或短的分枝上排成總狀花序,基部有小苞葉,黃白色管狀花,瘦果橢圓形。
細葉山艾可治血崩、痢疾、便秘、胃潰瘍、狹心症、風濕關節炎、頭風、過敏性鼻炎。

玉山小米草

真是玉山步倒裡可愛的小精靈

海州骨破碎

海州骨破碎

秋天是登山活動的好季節

陽光照射到麟趾山的山頭了

玉山小檗

玉山小檗,年度的生長季通常在春雨中的5月中旬啟動。5月中旬顯見春芽萌發。葉芽團中包含有花苞,一齊伸展出。6月初為花季,初葉已長成 。
7月初則萌長新年度的枝條,至月底而硬化。
7月下旬果實已膨大,但尚未成熟。8月下旬果實漸轉紅。直到9月,果實由綠經黃轉鮮紅, 年度果實始成熟。玉山小檗的紅果是秋季高山最顯著的植物小景致。果實可挺立3~4個月以上,至10月底葉片漸變色。11月起常見降霜而全株白霧化。11月霜凍後葉片全面轉紅。12月下旬則 幾近於全株紅葉化。12月至隔年3月底常為降雪所披覆。通常為完全雪埋達3個月之久,此間僅有局部落葉。冰雪將絕大多數的枯葉剝落。形成光禿的枝幹。融雪的水分滲入土層,但春雨季節前 的 高山,外表上呈現極度乾旱的光景,於是,玉山小檗的裸枝與針刺,在朝輝、夕暈的等待中,度 過 約2個月漫長時日。直到新年度5~6月間春雨下降後,生長再度展開。
種苗的年度生長僅止於寥寥數葉,至秋冬仍然變紅,隔年再作較快速的枝椏生長。玉山小檗的種苗亦在春雨期萌長,至7月而葉片伸長,其葉形與成熟植株有差異,呈現圓形狀且葉緣具刺。

黃菀

黃色的小精靈

06:52來到1k處

細葉山艾學名Artemisia morrisonensis Hayata
菊科蒿屬半灌木狀草本植物,台灣特有種
根莖稍木質化,莖直立,單一或少數分枝,有細縱稜,初生葉披滿白絨毛
葉形二回羽狀裂,葉細如棒狀或針狀
頭狀花序,近球形,在莖端或短的分枝上排成總狀花序,基部有小苞葉,黃白色管狀花,瘦果橢圓形。
細葉山艾可治血崩、痢疾、便秘、胃潰瘍、狹心症、風濕關節炎、頭風、過敏性鼻炎。

幾種「艾」的比較:
1.玉山艾:植株較矮小,頭花最大,總狀花序。
2.高山艾:與玉山艾很似,頭花較小,植株像細葉山艾,但頭花比細葉山艾大些,圓胖狀。
3.細葉山艾:與「茵陳蒿」有些相似,頭花形狀較像紡錘形。
4.山艾:葉子表面灰白,葉子較寬,植株跟花序都較短小。
5.艾草(五月艾):葉背有白色絨毛,植株較高大。

上東埔停車場上的直昇機開始忙碌的進行吊掛任務了(一趟飛到排雲山莊就耗掉新台幣兩萬元啊!)

塔塔加山區也揭開一天開始的序幕

延途看到好多的玉山小米草跟細葉山艾呢!

玉山抱莖籟蕭也是多到嚇人不惶多讓

二葉松的樹根就沿著路面盤延生長著

二葉松的毬果

陽光照射下讓人都流下汗來
還是走在樹蔭底下涼爽

二葉松的松針(一束兩葉)

學名: Pinus taiwanensis Hayata
科名: 松科 Pinaceae
別名: 松柏、二葉松
特徵: 喬木,幹皮灰褐色,縱向深溝裂,雲片狀剝落;有長枝與短枝,長枝為一般之枝條,短枝長約2㎜,生長於長枝上;芽栗褐色。
葉二形;針葉由短枝長出,2根一束,長5-14㎝,稍硬直,中生樹脂道3-7個;鱗片葉生於長枝上,長三角形。
雌雄同株。
雄球花排成穗狀,生於幼枝基部,具許多螺旋著生之小孢子葉,每一小孢子葉有2花囊。
雌球花單一或簇生,側生於幼枝,具許多螺旋著生之大孢子葉;胚珠2枚,生於大孢子葉上表皮近基部,苞鱗長於大孢子葉下方。
種子成熟時,大孢子葉增大且木質化,形成球果;毬果長6-7㎝,整正;果鱗長橢圓狀矩形,基部果鱗之鱗臍無刺;種鱗鱗盾隆起,橫脊明顯,鱗臍隆起,腋處具種子2枚;種子卵形,兩端尖,具翅,翅小刀狀。
分布: 生長於低至高海拔650-2,800m之山間,常成純林。
用途: 建築、橋樑、造紙。

花單性雌雄同株,雄毬花多朵簇生於幼枝條基部;雌毬花單生或成對腋生。
成熟毬果長橢圓形卵形,5~8公分長,徑約4公分;種鱗長橢圓形。種子具翅,含翅長15~18公釐。

為先驅樹種,常形成純林,為火災適存樹種。陽性常綠大喬木,高可達30~40公尺。樹皮呈灰褐色,龜裂作鱗片狀剝落,枝條水平擴展。
針葉兩枚一束,暗綠色,長8~11公分,略粗糙,表面有縱溝紋,邊緣有細齒,橫斷面半圓形,通常具4條松脂道,可達7條。

常綠喬木,樹皮灰褐色、鱗片狀剝落,枝條平展

植物學分類: 柏科
學名: Juniperus formosana Hayata
中文名稱: 臺灣刺柏
型態特徵: 臺灣刺柏為臺灣特有的常綠小喬木,葉於小枝三枚輪生,狹線狀,先端尖銳刺狀;葉表面有二條白色氣孔帶,葉背粉白有龍骨突起
分布地域: 海拔2600~3500公尺
抽芽期: 3-4月
開花期: 4-6月,8-10月
熟果期:
屬性: 原生

刺柏是一種小灌木,主要分佈在歐洲,和亞洲的檜樹親緣關係較近,屬於同一屬。本屬植物果實和其他柏科植物不同,是一種漿果,肉質,種子無翅,其味苦有清香。
自古以來,歐洲人一直使用刺柏漿果作為煮肉時的調味料,作為利尿的藥物使用,或在啤酒發酵的過程中添加刺柏漿果作為苦味的來源。刺柏漿果經常在文學作品中出現,中國的翻譯家不知道這種植物的名稱,因其類似於小松樹,故起名「杜松」,將其果實稱為「杜松子」。以杜松子為調味料所製造出的酒被翻譯成「杜松子酒」,是種在歐洲非常受歡迎的基礎烈酒。由於刺柏的法語名稱為「Genévrier」,所以杜松子酒常被簡稱為「Gin」,引進中國後被酒界翻譯成氈酒(香港)、金酒(中國大陆)或琴酒(台灣),所以目前出現兩種名稱:在文學作品和詞典中經常稱為「杜松子酒」;而在酒吧和調酒著作中則被稱為「金酒」或「琴酒」。

07:18來到1.5k處

不知名的植物

還沒開花所以看不出來是啥!

孟祿亭的氣象觀測儀器

到了孟祿亭當然是必須放下背包休息一下喝口水的順道活動活動一下

玉山卷耳

不知名的苔癬類植物很像一層細細的薄紗
真是很特別

又是個萬里晴空的好天氣
想必今天早上上東埔停車場上的直昇機有有得忙囉!

升起的太陽閃射出燿眼的光芒

五顏六色的松葉更是迎風招展充滿朝氣
燦爛的陽光為大地萬物帶來了無窮的希望

高山鴨掌柴

07:42來到2k處

看那萬里晴空湛藍的天際真是讓人有如充滿電般的充滿豪情壯志
所以我喜歡登高遠望的那種感覺
真棒

閃燿的太陽就出現在玉山山頂

玉山登山步道上的"情人石"視野很棒但請注意小心

仰望前鋒的山頂
讓我想起上月底來時真是吃盡苦頭囉!點滴在心頭

坐在路旁的大石頭上遠望前方蜿蜒的步道
想到以前布農族原住民在玉山群峰裡打獵的獵路豈有那麼好走的路呢?
現代人的我們真是幸福了

曾經有人建議在玉山興建纜車
我以為自然就是美想親近山林跟玉山的朋友
用您的雙腳跟您的心來親自體驗大自然
過多的交通建設只會破壞自然生態
破壞容易重建難啊!

每回走過這裡總喜歡欣賞那孤獨挺立在山坡上的獨孤白木

黃堇
臺灣黃菫【Corydalis tashiroi Makino】,紫菫科。
總狀花序;花瓣外輪者較大,基部有距;花黃色,長12-18mm;苞片卵形至披針形,有時缺刻;雄蕊6,成2叢;花柱宿存,柱頭扁平,邊緣絨毛狀。蒴果線形,平直,呈綠色,長3~4.5cm。二回羽狀複葉,羽片卵形至倒卵形,楔形,缺刻緣,無托葉。
全島中低海拔林內常見種,春天開花。

還有前峰山坡上這棵好像戴了個帽子的大個兒

一般人很容易把相似的葉子認成自己所熟悉的植物或蔬菜,所以常常造成誤食的情況,大概人們都太相信自己的“以為”了吧!台灣黃堇纖秀的葉子,或曾也被當作是芬芳的芹菜葉?但他可是大名頂頂的罌粟科成員,此科植物大多具有觀賞價值,卻含有兩種以上麻醉性的植物鹼,是極危險的有毒植物!
台灣黃堇為一至二年生草本,分布兩千兩百公尺左右中海拔闊葉林帶以及北海岸的野柳、石門等地。呈現著不連續的地理分布方式。梅峰現下正是台灣黃堇盛放的時節,路旁、土坡上,四處皆是他嬌小的身影,莖體像是一隻隻的晾衣架上,掛著成排小精靈的黃色襪子。有點太重了,當風吹過來時,又好似一隻隻的小號,和著自己吹奏出的節奏輕擺。我老是忘記它的名字,卻忘不掉它獨特造型的花,是有著什麼心機埋在裡頭呢?等著昆蟲前來闖關?你有襪子不見了嗎?小花似乎更是吸引人的目光。
台灣黃堇和小花黃堇等同屬植物,在民間用來治療顽蘚,亦有殺蟲、止痛之效。藥材「延胡索」自宋代「開寶本草」始有記載,以其乾燥塊莖入藥,為婦產科之用藥。

玉山抱莖籟蕭很像乾燥花似的有點不太真實感

可是仔細欣賞它的花瓣真的讓人讚歎是那麼的美麗素雅

玉山蓼

台灣黃堇

黃菀

黃菀

玉山肺型草
‧中文名稱: 玉山肺形草
‧英文名稱:
‧學名: Tripterospermum lanceolatum (Hayata) H. Hara ex Satake Crawfurdia chinensis Migo Crawfurdia lanceolata Hayata
Gentiana golowninia Marq. var. oblonga Marq. Gentiana trinervis (Thunb.) Marq. var. oblonga Marq.
Tripterospermum chinensis (Migo) H. Smith Tripterospermum lanceolatum (Hayata) Hara ex Satake
Tripterospermum pinbianense C. Y. Wu et C. J. Wu
‧科名: 龍膽科(Gentianaceae)肺形草屬(Tripterospermum)
‧別名: 披針葉肺形草
‧原產地: 台灣固有種
‧分佈: 生長於台灣中、高海拔 1,500~3,500 公尺的山地,以大霸尖山、阿里山、祝山、能高山、關山及卑南主山等區最為常見。
‧用途: 1.藥用:性味:全草:甘、辛、寒。效用:全草:清熱解毒,止咳止血。治支氣管,肺結核咯血,肺炎,肺膿瘍,腎炎,泌尿系感染,小兒高熱;外用治疔瘡癤腫、乳腺炎,外傷出血。(參考台灣肺形草)

‧莖: 葉披針至狹披針形,偶狹卵形,漸尖頭,基部圓至近心形。花冠粉紅至藍色或近乎白色,長3-5 cm。漿果紡綞形至橢圓形,長1.5-2 cm。
‧葉: 藤本狀的草本,屬於陰性植物,性喜多陽光的森林邊緣或有樹木的路旁;因需攀附其他植物上,所以不適宜生長在裸露地或岩屑上,莖細長。葉為單葉對生,呈披針狀或線狀披針形,長 4~6 公分,寬 0.6~1.2 公分,先端銳尖且略呈短尾狀,基部圓形或楔形,紙質,全緣或波狀緣,葉脈有 3 條,葉柄長 0.6~1 公分,光滑無毛。
‧花: 花單生或 2~3 枚叢生於葉腋,呈淡藍色,為狹喇叭形;花梗抽自於葉腋,長 1~2 公分;苞片為披針形,長 6~7 公分,先端銳尖;花萼為鐘形,花萼筒長 0.7~1 公分,先端 5 裂,裂片為線形,長 0.6~0.8 公分;花冠長 2~3.5 公分,5 裂,獵片為三角形,長 0.4~0.45 公分,寬 0.3~0.35 公分,先端尖;花瓣與花瓣間有附屬體,附屬體呈短三角形;雄蕊 5 枚,花絲為線形,長 1.5~2 公分,子房長 0.8~1 公分;花盤為環狀,淺 5 裂;花柱為線形,長 1~1.2 公分,柱頭二裂、反捲。七月上旬至九月中旬開花,是花期較長的一種植物。
‧果實: 果實為漿果,呈長橢圓狀紡錘形;八月中旬至十一月間為果實成熟期,成熟時呈暗紅色,先端並有殘存的花冠。
‧特性: 披針葉肺形草為多年生藤本狀的草本,屬於陰性植物,性喜多陽光的森林邊緣或有樹木的路旁;因需攀附其他植物上,所以不適宜生長在裸露地或岩屑上,莖細長。葉為單葉對生,呈披針狀或線狀披針形,長 4~6 公分,寬 0.6~1.2 公分,先端銳尖且略呈短尾狀,基部圓形或楔形,紙質,全緣或波狀緣,葉脈有 3 條,葉柄長 0.6~1 公分,光滑無毛。花單生或 2~3 枚叢生於葉腋,呈淡藍色,為狹喇叭形;花梗抽自於葉腋,長 1~2 公分;苞片為披針形,長 6~7 公分,先端銳尖;花萼為鐘形,花萼筒長 0.7~1 公分,先端 5 裂,裂片為線形,長 0.6~0.8 公分;花冠長 2~3.5 公分,5 裂,獵片為三角形,長 0.4~0.45 公分,寬 0.3~0.35 公分,先端尖;花瓣與花瓣間有附屬體,附屬體呈短三角形;雄蕊 5 枚,花絲為線形,長 1.5~2 公分,子房長 0.8~1 公分;花盤為環狀,淺 5 裂;花柱為線形,長 1~1.2 公分,柱頭二裂、反捲。七月上旬至九月中旬開花,是花期較長的一種植物。果實為漿果,呈長橢圓狀紡錘形;八月中旬至十一月間為果實成熟期,成熟時呈暗紅色,先端並有殘存的花冠。

08:03來到2.5k處

望著一路走來的路
我很納悶昨天來前峰的登山客有一名迷路了
這到底是怎麼走的?還真是不簡單

看到斜坡下滾落的石堆就知道玉山前峰的登山口快到了

剛剛走過的路碎石堆就在眼前斜坡

全景圖(三岔峰就昂然駐立在主峰前方)

前峰山坡上的碎石堆一舊躺在那懶洋洋的曬太陽呢!

08:10來到前峰的登山口
略作休息一下補充一下水份

我心想那台北的山友"小陳"怎沒在這休息呢?莫非繼續上路了呢!一個人重裝確實不輕鬆
正當我心中疑問時忽然登山口上面的樹林裡傳來"我在這"
嚇我一跳"好你個小陳休息跑到上面做啥?"
原來小陳已經休息一會放下重裝準備登上前峰山頂
由於半個月前才剛上去過而今天的目的地不是這裡於是叮嚀小陳務必小心謹慎後
我就繼續出發啦!在山裡頭人跟人的距離是很容易接近的而在都市城市裡呢?

過了前峰登山口後我仰望那生長在岩壁上的樹叢
那麼惡烈的環境依然挺立著它的鐵脊樑(身為男人的我們又豈能輕易認輸呢?)

過了前峰接著西峰就近在眼前
三棵矗立在步道旁的大樹像不像迎賓使者呢?

玉山群峰的板頁岩地形造就許多的岩壁特色

看看步道上的二葉松簡直是呈現九十度角生長真是有趣

危險路段皆有增設鐵鍊對山友的安全自然也多一層保障

08:26來到3k處

很喜歡山壁旁棧木橋步道的感覺

別小看了岩壁也是生機勃勃
不知是不是玉山薊的幼株

又像玉山薊的幼株又像是蕨類植物?

想那當初搭建棧橋步道還真是辛苦萬分啊!換來現在的方便與安全
感謝那些無名英雄的汗水

來到這個很熟悉的懸空棧橋
很多山友喜歡在此停留拍照留念

玉山草花介紹說明看板
其實在玉山群峰裡的花草生態真的很豐富
不過由於很多花草體積都不大若非花期盛開季節還是群聚生長的話
還真的必需仔細慢慢觀察才能看得到喔!!

高山七葉一枝花
高山七葉一枝花,屬於百合科植物,學名為:Paris lanceolata。
輪生葉生於莖頂,開花時由輪生葉中心抽出花莖,花被兩輪,外輪為葉片狀綠色花被,內輪則呈黃色長絲狀花被;
生於低海拔的七葉一枝花則沒有長絲狀花被。

高山七葉一枝花通常生長在海拔2300至2800公尺的山區,常見陰涼潮濕的步道旁。
花期為4至7月,花朵單生於花莖上,花心的構造為:雌蕊在中間,柱頭分五裂,子房紫紅色有稜線;
雄蕊扁平,黃色花藥呈線形,作放射狀排列。

鐵管扶手保障山友的安全
看到凹了一塊的鐵管嗎?那可是被落石擊中的喔!
當您經過時往山谷裡看就可以看到許多的落石了

特別拍了那麼多的玉山薊是因為我實在分不清它跟"阿里山薊"究竟差異在哪裡?

拍清楚點等有空再來好好比對研究研究!!

玉山薊的花苞

玉山佛甲草

小小的玉山佛甲草像一群金黃色蝴蝶一樣

站在西峰底下回望玉山前鋒

08:41來到3.5K處

經過這處板頁岩石壁時我抬頭望著那生長在上面的大樹有點驚訝
看那樹根緊緊的札在岩壁中奮力向上盈向陽光
大自然的奧妙太讓人吃驚了

近看一點那樹早已經和頁岩緊緊結合生死以共
太讓人讚嘆自然界的奧妙

當看到鐵鍊設置的地方就是表示要過往的人們要小心啊!

大峭壁到了嗎?不是啦!小峭壁啦!!
不過別小看這峭壁億萬年前可是受了地殼運動被擠壓上來的喔!

看那前鋒山體上堅韌的玉山箭竹林茂密的生長

繼續走過一個又一個棧橋

我喜歡高海拔森林的純淨天然沒有人為的染指

爬階梯囉!兩旁的鐵杉張牙五爪渾然天成

棧橋旁的箭竹就像一面天然的壁畫

08:56來到4k處

望著前鋒山腰處隱隱約約看到來時走的步道
不知不覺都從塔塔加登山口走了4公里的路程

望著鹿林山心裡想著昨天下午我人可是在那兒呢!今天卻在玉山西峰山腰回望

玉山薊的花

玉山薊的花苞

玉山西峰標高3518公尺,日治時期名為西山、新高西山,山體覆滿鐵杉林,蓊鬱蒼翠,台灣登山家刑天正稱其為天翠峰,為台灣玉山山脈中的一座高山,也是台灣百岳名峰之一,位於玉山主峰西側,轄區歸屬為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玉山西峰山頂寬闊平緩,山頂於日治時期設有西山神祠,保留至今,是少數幾個保留完整的台灣高山神社遺址。

看到前方那棧橋好像有點嚇人(沒有扶手而且那底下的支撐柱子好像很弱不禁風似的)

全景圖(小南山就在前方)

遠處阿里山方向好像有點雲囉!

山谷底下就是楠梓仙溪了

09:11來到4.5k處

三岔峰就近在眼前了

09:14阿里山山脈那邊的雲層越積越多了希望晚點再過來

剛剛很納悶為何聽到巨大的水聲
原來是對面兩道落差頗高的瀑布所發出的聲響
在這深谷山中那水聲有如千軍萬馬般氣勢磅礡嚇人

三岔峰的雙層瀑布就在前方

玉山西峰山坡上的石瀑

看到這樣的石瀑讓我又想起玉山前鋒了

忙碌的直昇機來來往往就像忙碌的蜜蜂一樣辛勤工作著

本以為只有前鋒才看到的落石景象
沒想到在玉山西峰這裡也不惶多讓

看那山上的落石若是下雨天那該多可怕啊!!

注意落石的標識(就是要你快快通過不要逗留)
好心的山友還標了這裡的高度"海拔3044公尺"
怎麼我好像一點也沒感覺呢?

看那三岔峰前的白木林與落石堆
還是快快通過吧!

聳立在箭竹林當中的孤獨枯木

還未盛開的台灣龍膽

假石松

假石松那分出來的莖像不像燭臺呢?

哇!!好多台灣龍膽啊!怎還沒盛開呢?

看那小蜜蜂飛過天際聲音響徹雲霄
讓人不看它一眼也難

石板路(小心溼滑)

從玉山主峰下山的種裝山友

碎石路

又有百萬乾式廁所了(就在步道旁邊上去)

還有門牌的喔!

09:29來到5k處

身死而形在的白木林介紹說明

有人說:在山裡獨處是怎樣的一個境界呢?是沉思是獨處還是去體悟大自然的深奧哲學呢?

玉山國家公園位於台灣中部偏南的山區,範圍北抵郡大山,東至喀西帕南山,東南到新康山,從三叉山連至關山的稜脈是南界,南面山、鹿林山、同富山一線為西界,園區範圍主要涵蓋了玉山山塊主體和中央山脈南段,總面積超過十萬公頃,是全台灣面積最大的國家公園。
在地質方面,全區約有一半地方屬於亞變質板岩系之畢祿山群,包括中央山脈從馬博拉斯山到關山的主稜,還有新康山一帶。事實上,本區地質構造頗為複雜,從古生代晚期以來,陸地經過幾次上升和下沈,大地發生沖刷、沈積、變質作用,因此,沈積岩和變質岩分布範圍頗廣。

園區最低點在溪谷的300公尺,到最高點玉山的3,952公尺,泰半是中、高海拔地區,包含中央山脈最高的峰岳和全台最高的玉山山塊。造山運動與河流侵蝕作用持續進行,造成山高谷深的地貌,海拔落差極大,正是台灣本島少年期地形的特色。在許多山區,由於坡度極大,崩塌不斷發生,使岩層明顯外露。例如,在塔塔加步道5公里處的西峰下觀景台,對面楠梓仙溪上方的岩石富有節理,可以觀察垂直地層。
台灣山區的全年平均溫度變化頗有規律,都隨著高度增加而降低:山區每上升一百公尺,溫度即降低攝氏0.6度。照此計算,攝氏20度的等溫線相當於一千公尺等高線,攝氏10度等溫線相當於二千五百公尺等高線,而攝氏5度等溫線相當於三千公尺等高線。對台灣三個山岳型國家公園來說,這是氣候方面必須具備的基本知識。在中海拔以上的地區,夏季晝夜溫差很大,而冬季氣溫偏低,山區活動時必須特別注意防寒。

在自然景觀方面,玉山園區擁有玉山、秀姑巒山、關山、新康山、達芬尖山等台灣最著名的山岳;山區地形複雜多變,其間蘊藏著豐富的生態資源。人文史蹟也具有極高的重要性,除了原住民的部落遺址以外,八通關古道、玉山步道、關山越嶺道都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而前二條山徑至今可以通行,屬於台灣的國家級步道。
玉山園區的交通相當方便,新中橫公路連接了水里與塔塔加,從阿里山至塔塔加有玉山景觀道路,東埔位於八通關古道西端,玉里則是古道東段的入口。另外,南橫公路穿越園區南緣,公路線上的梅山口、天池、埡口、向陽都是出入國家公園的門戶。
玉山國家公園的名山比比皆是,全區包含百岳名山共30座,其中玉山高度全台第一,秀姑巒山是中央山脈最高峰,玉山東峰身居高山十峻之首,達芬尖山名列台灣三尖之一,關山素有「南台首嶽」之名,新康山為「東台一霸」,以上這些皆是雄踞一方的峰巒。

09:32總算正式抵達西峰下觀景台(今天的目的地到了真好)

執行吊掛任務的直昇機由排雲山莊方向飛出山谷

山?真的僅存在於山頂而以嗎?
若只是追求登頂之路不斷一座登完又一座
那又如何呢?山總是在我們從一開始接近它時就不斷的給予我們許許多多的道理
我們豈能不心領神會呢?

三岔峰
由於位居板塊運動頻繁的地帶,本區地層脆弱,崩崖地形發達,裸露岩峰和崩坡成為地貌的特徵。玉山北面的碎石從山頂傾瀉而下,是登山者熟悉的地景。關山大斷崖位於塔關山與關山北峰之間,主稜東坡碎石一洩千尺,景象動人心魄。大水窟山北坡為大崩壁,從山頂附近直降至溪底,至今範圍不斷擴大。此外,八通關古道沿線有許多斷崖和崩壁地形,包括東埔斷崖(父不知子斷崖)、金門峒斷崖、八通關斷崖等,其中金門峒斷崖的向源侵蝕與河川襲奪正在進行,是值得注意的地理現象。
本區高山可稱為台灣屋脊,是濁水溪、高屏溪、秀姑巒溪三大河流的發源地,屬於台灣最重要的集水區之一。溪流每遇斷層或陡坡,往往形成瀑布,比較著名的瀑布包括八通關古道沿線的雲龍瀑布、乙女瀑布、中央金礦瀑布、山風瀑布、南安瀑布等。
在高山地區,南二段的湖泊和水池最多,從南到北依序為嘉明湖、塔芬池、大水窟。嘉明湖長約120 公尺,寬約80公尺,湖水長年不涸,是園區內面積最大的湖泊。

在秀姑坪附近的主稜南北兩側,包括馬博拉斯山、秀姑巒山到大水窟山一線,自然景觀和植物資源異常豐富,值得注意。秀姑坪是秀姑巒山向南延伸的平坦鞍部,最早由高大的圓柏覆蓋,幾百年前曾經發生火災,如今到處可見橫躺或直立的枯白枝幹,宛如一處廢墟。不過,大地生息源源不絕,坡地上樹苗已經慢慢長高,千百年後可望又是綠意盎然的景象。
本區平均年雨量超過三千公釐,大部分山地被森林覆蓋,森林中有草木生長和動物棲息,並涵養了溪流水源,形成完整的自然與生態環境。由低海拔至高海拔,園區的森林生態系依序為熱帶雨林、暖溫帶雨林、暖溫帶針葉林、冷溫帶針葉林、亞高山針葉林、高山寒原。
山區不定時發生火災,使植物族群有所消長,在各種草木之中,玉山箭竹、紅毛杜鵑、台灣馬醉木、台灣二葉松、高山芒是所謂的火災適存植物,強韌的生命力使它們在曾發生火災的地方占盡優勢,而這種生態現象可在八通關草原得到印證。

由西峰下觀景台仰望小南山

台灣冷杉是全世界冷杉分布的南限,生長在本島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並且形成森林界線。在森林界線以上,山區環境氣候惡劣,屬於海拔最高的矮磐灌叢帶,還有裸岩與碎石坡地;矮磐灌叢主要由玉山圓柏和玉山杜鵑組成,而在裸岩與碎石坡地,只有適應力最強的玉山薄雪草、阿里山山芥菜、尼泊爾籟蕭、玉山柳等植物能夠生存。
玉山園區共有哺乳動物三十多種,包括黃鼠狼、飛鼠、水鹿、山羌,長鬃山羊、台灣黑熊等哺乳動物。台灣黑熊曾受到大肆捕獵,棲地也因人為開發而減少,1989年被列為瀕臨絕種的動物,受到野生動物保育法保護。在八通關古道東段,大分是目前台灣黑熊的研究中心。
此外,蝴蝶多達二百種以上,其中環紋蝶身形碩大,曙鳳蝶體色鮮豔,大紅紋鳳蝶相當常見。鳥類超過一百五十種,包括著名的保育類動物藍腹鷴和帝稚,還有金翼白眉、酒紅朱雀、岩鷚等較不怕人的種類,都是人們熟悉野鳥。爬蟲類和兩棲類各十幾種,包括冰河時期孑遺的物種——山椒魚。菊池氏龜殼花身體呈鐵灰色,常棲身於高海拔的岩洞,屬於劇毒的蛇類,但不會種動攻擊人。

所謂八通關古道包含清潮古道和日本越嶺道,是園區內最重要的人文史蹟。1874年牡丹社事件發生之後,清廷撤除了禁入台灣番地的政令,轉而進行開山撫番和移民屯墾,並分別修築了北、中、南三條通往台灣東部的道路,而中路即今所稱八通關古道。日本占領台灣以後,為了有效統治原住民而積極開鑿警備道路,在1921年完成了貫穿中央山脈的八通關越嶺道,其中東埔斷崖至雲龍瀑布鑿於絕壁,工程頗為艱鉅。
清朝古道沿線至今留下許多遺跡和古物,但因年久遠而坡度起伏劇烈,路況極差且不適合整修。日本越嶺道大致沿著等高線開闢,至今仍是山區重要的通路,只有東段狀況較差。關於這二條古道,玉管處曾委託楊南郡進行調查,楊氏的整修建議包括:把日本越嶺道加以整修,捨棄其中一些嚴重崩塌的路段,維持全線暢通,至於被列為國家一級古蹟的清朝古道,則應選擇性整修,留下某些地點或路段供人憑弔。

西峰下觀景台前的鐵杉樹
‧中文名稱: 台灣鐵杉
‧英文名稱: Taiwan Hemlock
‧學名: Tsuga chinensis (Franch.) Pritz. ex. Diels var. formosana (Hayata) Li & Keng
‧科名: 松科(Pinaceae)鐵杉屬(Tsuga)
‧別名: 油松鐵杉
‧原產地: 台灣
‧分布: 台灣鐵杉天然林海拔分布主要於2,100-3,000公尺,雲霧帶之上,雪線之下,分布上界與台灣冷杉交會,下部界與檜木、闊葉林交會。
‧用途: 1.木材作紙漿用:由於台灣鐵杉樹幹中心又容易腐爛,早期鐵杉只能拿來當報紙的紙漿。2.食用:台灣鐵杉的種子可供食用。3.一般用途:建築、家具、造紙、箱板、枕木。
‧莖: 樹冠層平展,傘型外貌,樹皮灰色或鐵色,成熟樹皮上有不規則紋路如雲母片狀的裂片,年輕的樹皮上則有環狀黃褐色紋路。
‧葉: 葉子扁平狀線型,採螺旋狀排列於枝條上,葉背有二條白色的氣孔帶。4月圓球狀的新芽由紅褐色的苞片保護著,慢慢的嫩葉離開苞片的保護,探出頭來,接著新的枝條伸展開來,長成一條條新的枝條。
‧花: 5-6月開花,雄花毬與雌花毬生長於枝條腋上或頂端,每一朵雄花的下方都帶有二個花粉囊,帶有二個泡翅的黃色花粉隨風飄散,飄落在紫色的雌花毬上,受了孕的雌花毬將鱗片關起來,變成毬果。

‧果實: 毬果慢慢長大後顏色由紫色轉為褐色,褐色的果鱗上有美麗的縱紋,果鱗一片疊著一片,交疊出最美的姿態,每一片果鱗中有2個種子。毬果長約1.5-3公分,是採下垂的姿勢。
‧特性: 台灣鐵杉為松科鐵杉屬常綠大喬木,樹冠層平展,傘型外貌,樹皮灰色或鐵色,成熟樹皮上有不規則紋路如雲母片狀的裂片,年輕的樹皮上則有環狀黃褐色紋路。葉子扁平狀線型,採螺旋狀排列於枝條上,葉背有二條白色的氣孔帶。4月圓球狀的新芽由紅褐色的苞片保護著,慢慢的嫩葉離開苞片的保護,探出頭來,接著新的枝條伸展開來,長成一條條新的枝條。5-6月開花,雄花毬與雌花毬生長於枝條腋上或頂端,每一朵雄花的下方都帶有二個花粉囊,帶有二個泡翅的黃色花粉隨風飄散,飄落在紫色的雌花毬上,受了孕的雌花毬將鱗片關起來,變成毬果。毬果慢慢長大後顏色由紫色轉為褐色,褐色的果鱗上有美麗的縱紋,果鱗一片疊著一片,交疊出最美的姿態,每一片果鱗中有2個種子。毬果長約1.5-3公分,是採下垂的姿勢,與直立式的台灣冷杉大不相同。成熟時,若遇好天氣,毬果便將果鱗一片一片張開來,讓帶有翅膀的種子隨風飄揚,找尋自己的新天地,而果鱗則是繼續宿存在枝條上。

由西峰下觀景台仰望玉山主峰

望著玉山主峰"我想明年是不是該上那兒了呢?"

好壯觀的岩壁大峭壁啊!!

西峰下觀景台前的白木枯木尖端遙指著玉山主峰
感覺現在距離主峰月來越近了!!

10:01休息過後(由於擔心晚一點天氣會變)所以就心滿意足的往回程走吧!!

玉山西峰翠綠山坡上的白木林
讓人看起來真美"感謝上蒼讓我有機會親近大自然的美"

美麗的玉山抱莖籟蕭

嬌小可愛的石松寶寶

哇!!鹿林山上已經被雲層淹沒了
若是此時站在玉山主峰上面應該可以看到雲海奔騰吧!!
後會有期了

很喜歡白木枯木沒有一棵模樣是重複的都各有特色

岩壁陰暗潮濕處都可以看到假石松的蹤跡

白白嫩嫩的很誘人(讓人很想咬一口看看)

喜歡石松那刺刺的毛茸茸感覺

岩壁夾縫中的小黃菀

枯草堆裡的玉山抱莖籟蕭依舊動人

吊掛在半空中的假石松

玉山金絲桃
玉山金絲桃(Hypericum nagasawai)金絲桃科
簡介:為台灣原生種,大多生長在高海拔地區的針葉
林與岩屑地。最大的特徵是有5片金黃色的花
瓣和細長的金黃色雄蕊花絲,以及分布在葉片
、花萼上的小腺點,葉片邊緣還有一列黑色的
腺點,這些腺點皆會分泌有特殊氣味的油脂。
合歡山、雪山、奇萊山及大霸尖山等處都可見
其蹤影。

玉山金絲桃
草本,高約 0.35 m;老莖具2-4縱條紋。葉卵形、橢圓形、倒披針形或線形,具灰色或兼具黑色腺點,基部心形抱莖至楔形或漸狹。種子具梯形紋。

中文名稱:玉山金絲桃
英文名稱:Narea St. John'swort,Saint John's Wort,Single Flower
學名:Hypericum nagasawai Hayata
科名:金絲桃科Guttiferae
屬名:金絲桃屬Hypericum
別名:原葉金絲桃、巒大金絲桃
原產地:台灣原生種
分布:高海拔地區的針葉林與岩屑地。
類型:多年生草本植物
用途:全草可藥用
植株:玉山金絲桃最高可長到20公分
莖:細長,四方形,無腺點,直立,少分枝。
葉:單葉,對生,葉柄卵狀長橢圓形;先端圓,基部楔形;綠色,具乳狀突起,全緣,有腺點
花:黃色,萼片長橢圓形,花瓣長橢圓形狀,花絲細長;花藥圓形,有腺點;子房長橢圓形,花柱離生,花期7月-9月。
果:蒴果,紅褐色,卵形;種子,暗褐色。栽培方式:全日照或半日照,喜寒冷,忌高溫潮濕,排水需良好,對土壤的需求較低,淺薄土層即可生存,繁殖:播種法或扦插法繁殖,春季為適期。

10:24雲層如排山倒海之勢而來

石松

天南星

不知種類的天南星

奇特的蕨類植物

嘉義上來的登山隊伍明天要登玉山(祝福他們一切順利)

玉山蓼

玉山佛甲草(可愛的黃色小精靈)

玉山蓼
‧中文名稱: 玉山蓼
‧英文名稱: Runcinate Knotweed,Morrison Knotweed
‧學 名: Polygonum runcinatum Buch.-Ham. ex D. Don
‧科 名: 蓼科(Polygonaceae)蓼屬(Polygonum)
‧別 名: 散血丹、赤脛散、血當歸、花蝴蝶
‧原產地: 中國、印度及喜馬拉雅山區
‧分布: 南投、嘉義、花蓮、中央山脈高海拔 2,000~3,400 公尺山區,草生地、路邊,略喜陰蔽處,多生長於森林下方陰濕地或林緣邊,常群聚叢生。
‧用 途: 1.食用:嫩葉以開水滾燙後可食用,因為略帶酸味,不習慣者避免吃太多,原住民有利用食鹽浸泡醃製後食用者。可當救荒蔬菜。2.藥用:全草:酸、苦、涼。效用:全草:清熱解毒,活血消腫。治痢疾,泄瀉,胃痛,帶下,經閉,痛經,乳癰,瘡癤,無名腫毒,毒蛇咬傷,跌打損傷,勞傷腰痛。
‧莖: 莖纖弱,光滑,關節處包有膜質葉鞘,具倒生柔毛,稍匍匐或直立生長,常聚集成群,紅色;冬枯。

‧葉: 單葉,葉近似三角形或卵狀披針形,互生,葉柄短小,翼狀,葉基部有一至二深裂,基部生有圓形葉耳,葉上下表面平滑或脈上被毛,下表面被線點,具托葉鞘,秋葉血紅。
‧花: 穗狀花序或頭狀花序,花密生,花軸被腺毛,苞片披針形,平滑,花被 5 裂,呈壺狀鐘形,花色為粉紅淡白,雄蕊 8 枚,花柱3枚,夏季盛花,花期 6~8 月。
‧果: 瘦果,成熟時膨大,微呈三稜形,棕黑色,徑約 0.2~0.3 公分;果實成熟期 8~11 月。
‧特徵: 玉山蓼為一年生草本,屬於陰性而略偏向於中性的植物,對陽光的需要不若虎杖強,中、弱度陽光極可,因此,多生長於森林下或陰濕地;對土壤需求性高,以東向及東北向山坡為多;莖柔弱,呈斜上昇或匍匐狀,長 10~30 公分,具少數分株,節上有柔毛,其他部份則光滑無毛;苞鞘有柔毛,呈截斷狀,長 0.7~0.9 公分;葉具有短柄或近似無柄,呈卵狀披針形,長 3~4.4 公分、寬 1.5~2 公分,先端尖,基部深裂,膜質,葉柄為翼狀,基部呈耳狀,甚短,長 0.6~0.7 公分。花呈頂生密集的頭狀花序,有白色及粉紅色二種;花序長約 1 公分,先端有腺狀粗毛;苞片為膜質,呈卵狀,長 0.3~0.35 公分、寬約 0.2 公分;花 2 枚生長於苞片內,小苞片近似連生且透明;花被為壺狀鐘形,長 0.4~0.5 公分,有 5 裂,裂片為長橢圓,長約 0.25 公分;雄蕊 8 枚,長短不一,其中三枚長五枚短,花柱 3 岐。六月上旬至七月下旬為開花期。其花姿雖不及園藝上的花卉美觀,但在其所處環境內,卻能有其獨特的風格。果實為瘦果,呈不明顯三角形狀,長 0.2~0.3 公分,表面不透明;七月中旬至九月上旬為結實期。

高山懸鉤子

板頁岩石壁

很像古玉一樣色澤的板頁岩

三岔峰那邊似乎也積起雲層了

10:56快要回到前峰登山口前總算遇到台北的山友"小陳"剛剛完成前峰後繼續往圓峰山屋前進
我與小陳兩人雖相識未久但也算有緣彼此互道保重後各自上路
(可別小瞧了這位小陳喔!可是位醫生喔!!)加油囉!我的朋友

11:11來到前峰登山口時見一大堆的背包(想必今天上前峰的人還不少)
由西峰下走下來還未曾休息於是在這歇一歇吧!
休息中巧遇兩位國家公園志工大哥換班下山也停下來休息一塊聊天
從志工們身上還真的學到很多的知識真值得!!

11:51不知不覺跟兩位志工大哥聊了快一個小時
看看塔塔加方向已經開始起霧了出發回家囉!
兩位大哥腿腳俐索沒一會就離我越來越遠了

哇!都是雲霧啊!我想只要別下雨就好

國家公園裡的山林有這些熱心的志工們幫忙巡山維護真是讓人敬佩啊!!
也希望大家都能愛山跟護山喔!

雲霧已經壟罩在整個山谷裡

高山白珠樹
‧中文名稱: 高山白珠樹 更多高山白珠樹
‧英文名稱: Taiwan Gaultheria,Ito's Winter Green
‧學 名: Gaultheria itoana Hayata
‧科 名: 杜鵑花科(Ericaceae)白珠樹屬(Gaultheria)
‧別 稱: 台灣白珠樹、玉山白珠樹
‧原產地: 台灣、菲律賓、婆羅乃及澳洲高山地區
‧分 布: 在台灣,高山白株樹生長在海拔 1,600~3,000 公尺之間的山地,是本島十分普遍的高山植物之ㄧ;而以雪山武陵農場至東峰,南湖大山奇烈亭,玉山前山至排雲,合歡山昆陽至鳶峰及大霸尖山九九山莊至大霸間等地生長最茂密。屬於陽性至中性的植物,性喜陽光充足的裸露地、森林下或路旁植物的下方。
‧用 途: 1.觀賞用:高山白株樹花果鮮豔,使高山山坡變成更多采多姿。2.食用:高山白株樹的果實,不僅可供觀賞,其多汁甜味的特質,也是野外求生的最佳植物之一。ㄅ.採成熟之果實,洗淨,生食其宿存萼,味稍甜,汁多,可止渴。ㄆ.將宿存萼加糖醃漬,隨時取出食用。3.水土保持用:高山白株樹生長快速,匍匐地面可供水土保持之用。4.藥用:性味:辛、溫,有小毒。效用:全株:袪風除濕,通絡止痛。治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白珠樹)
‧莖: 小型亞灌木,莖及小枝均光滑無毛,20~30 公分,匍匐地面或略呈直立狀。
‧葉: 葉到卵狀長橢圓形或倒披針形,有時也有橢圓狀長橢長橢圓形,長 1~1.5 公分,寬 0.3~0.6 公分,先端銳尖至鈍,基部尖銳,紙質或進似革質,邊緣有鋸齒或稍微反捲,葉表光滑,中肋及葉脈於表面呈不明顯的凹下而於背面略微隆起,側脈每邊 2~3 枚;葉柄長 0.05~0.15 公分。
‧花: 花 3~6 枚,呈頂生的總狀花序,白色、有時略帶紅色或粉紅,長 0.3~0.4 公分,徑約 0.2 公分;花梗長 0.2~0.3 公分,上有柄狀腺柄的分佈,其它沒有腺體的部分則有毛茸;苞片2枚,卵形或橢圓形;花萼闊鐘形,具5裂,裂片呈卵狀三角形,先端尖銳;花冠鐘形,長 0.4~0.5 公分,裂片很小;雄蕊 10 枚,花藥2室,每室上部皆有一後生的角狀物;子房五室;花期為三至六月,花謝以後,花萼逐漸增大,而慢慢將整個果實包圍起來。
‧果實: 果實為球形蒴果,七至十月間成熟,因外披有白色肉質花萼,像極了一顆顆白色的珍珠。
‧特 性: 高山白株樹為小灌木,莖及小枝均光滑無毛,20~30 公分,匍匐地面或略呈直立狀。葉厚革質,長橢圓形,長 1 公分~1.5 公分,寬 0.3~0.7 公分,先端銳形或鈍形,基部銳形,邊緣略反捲,並具鋸齒,側脈 2~3 對;葉柄長約可達 0.1 公分。花排成短總狀花序著於近枝端處,總梗長約 2 公分,花梗長 0.2~0.3 公分;萼 5 裂;花冠白色。卵狀圓筒形,長 0.4~0.5 公分,裂片細小。漿果狀蒴果球形,乳白色,徑約 0.6 公分;肉質之萼可食。

看來今天的霧來的早啊!!

還好早上有早點出門上路

玉山金絲桃

玉山金絲桃的花好小真是難拍

看到眼花了"很像台灣劉寄奴但是又覺得好像不是"真傷腦筋

枯萎的花只剩下絨毛飛絮

山神彷彿在說"關門謝客"啦!

身死形不死的白木林

二葉松的毬果

二葉松的毬果

很像台灣草莓不過果實光滑又不太像

火紅色的果實看起來似乎很可口的樣子

處處都是寶只看我們是否曾注意到或只是匆匆路過

虎仗花

一柱擎天的玉山薊(志工大哥說簡單說長在玉山園區裡的就叫玉山薊)

疏花風輪菜
疏花風輪菜又稱為疏花塔花,疏花塔花為脣形科風輪菜屬的台灣特有種,在查詢資料時發現有
人做過它的親緣地理學分析,這個屬包含兩個變種,一個是疏花塔花,另一個則是台灣風輪
菜,在分析其葉綠體DNA後發現疏花風輪菜雖為廣泛分布的基因型,但與台灣風輪菜卻有明顯
區隔,追溯其分化時間可估算約為120-200萬年前,是為恭茲冰期,其後又經歷了三個冰河時
期隔離之下,而演化成今日的疏花塔花。

疏花風輪菜

玉山舖地蜈蚣與紅色的果實

玉山沙參

有點縮水枯萎的玉山沙參

玉山群峰再度被雲層包圍看不到了

依稀看到往塔塔加的步道也是霧濛濛的了

看到楠梓仙溪林道距離不遠了

禾葉蕨(很像長長的舌頭)

一枝黃花


喜歡看那蜿蜒在山坡上的楠梓仙溪林道

蜿蜒的楠梓仙溪林道就像一條圍繞著山坡上的長蛇

玉山石竹

望著塔塔加鞍部登山口
兩位國家公園的志工大哥腳程真快都到了

13:03我也加緊腳程總算也將要抵達塔塔加鞍部登山口了

13:16哈哈!!居然一下子就道了排雲山莊服務中心
因為兩位志工大哥讓我搭順風車
所以省下時間跟金錢(真是感謝)

放下背包泡了杯熱騰騰的咖啡
把入山證繳回警察小隊後
我悠閒坐在椅子上享受一下COFFEE TIME
真是一大樂事

法國菊

法國菊依然盛開著
白天看起來很美

上東埔停車場該是濃霧了

見盡是濃霧而自己也休息夠了
那就打道回府吧!

帶著輕鬆的心情跟腳步往停車場方向前進

13:37來到停車場
伙計咱們也該走了吧!!

一路由塔塔加到阿里山沿途的濃霧讓我車速僅能30到40不敢太快
所以眼看來不及過管制路段那就邊走邊晃晃吧!

看那陽光穿透雲層"就是那個光"
莫非外星人來到地球了嗎?

像不像天國來的光啊!!

路過十字路村時看到社區所栽種的花蠻漂亮的
於是我又停下來欣賞一番

今天十字路村很熱鬧"有人請喝喜酒"
只見剛剛散了酒席的宴客看到我蹲在路邊拍花一付很好奇的表情注視我
還真不好意思!!

小巧可愛的花朵

14:48來到台18線71K管制路段
當然乖乖停下車掏出香菸跟管制人員一塊抽根菸聊天聊天
我都變成他們眼中的熟客了
看著底下的達邦部落(該找時間到部落去走一走了)

後記:拖著疲憊的身軀一路回到台南
感謝上蒼待我不薄讓我一路平安又是好天氣
真希望就一直待在阿里山上就好了想爬山就爬山想逛逛就到處逛逛
那該有多好啊!!想歸想!白日夢偶爾做作就好了
生活還是現實的啦!
順便簡單介紹一下玉山群峰給大家有興趣參考一番吧!!
玉山山脈係放射狀山脈,以玉山主峰為中心,向東延伸有玉山東峰;向北延伸出玉山北峰、北北峰;向南延伸出玉山南峰、東小南山,支稜還有一座鹿山;向西南延伸出小南山、南玉山;向西延伸出玉山西峰以及前山。共計十一座名山,岳界將其統稱為玉山十一峰。
其中前峰、西峰、主峰、北峰、北北峰又稱作玉山前五峰。
玉山主峰標高3952公尺,為台灣第一高峰,並為五嶽之首
玉山東峰標高3869公尺,為十峻之首
玉山北峰標高3858公尺,山頂上有台灣最高的氣候觀測站,也是拍攝玉山主峰山容的標準角度。北峰向東延伸一支稜,與中央山脈在八通關草原相接,稜線北側有著名的金門銅斷崖,南側的荖濃溪溪谷,則是早期攀登玉山的主要途徑,如今新中橫通車,攀登玉山大多改為從塔塔加鞍部(即西稜)上來。而北峰向北還則還有一座北北峰(標高3833公尺)。
玉山南峰亦是十峻之一,標高3844公尺。南峰的稜線及山壁皆是碎石,並不好走。山徑繞其下而過,登頂約需10分鐘。從南峰再分出兩條稜脈,往東到達鹿山,往南到東小南山,而鹿山則是百岳中唯一低於3000公尺的山頭(標高2981公尺)。從圓峰營地到達3807峰後,沿稜行一小段,改為繞稜線西南方腰繞橫切,一直到南峰的南邊,成為一三叉路,南往東小南,東往鹿山,而南峰則由此上切。一般說來,若不是特意要撿百岳,鹿山是不值得去的鳥山一座,說展望沒展望(四周都比他高),說特色沒特色(鹿山只是稜線尾端的一個肩狀丘而已),有的只是遙遙路程及一座百岳虛名而已。
小南山及南玉山位於3807峰往西南分出的支稜,從岔路之後,延續1.5公里的碎石危稜,並且一路下降到3400公尺,若隊伍中新手過多,則行進速率必將大打折扣!困難地形之後,可以看到怪石嶙峋的一座山頭,不要高興太早,因為這並不是小南山。小南山是後面一片綠草坡的最後第二顆山頭。小南山是標準的半面山,西北面是一瀉千里的大崩壁,東南面則是一大片的綿綿草坡,過了之前1.5K的困難地形後,這邊的路況彷彿天堂一般…,從正路上切,僅需10分鐘便可登頂。南玉山則是看起來很遠的那顆森林草原混生的山頭,不要懷疑,他真的很遠,而且怎麼看都沒啥特色,比之前的小南山或再之前的怪石山頭遜色太多了,真不知當初定百岳的人是存何心態?也許遠一點,醜一點,都是選取標準吧…。同樣的,如果不特意撿百岳的,建議也可以不用去了,同樣是鳥山一座,不過山頭上可看見山腰有楠溪林道繞行,據說林道已廢,不過若是想走走看玉山東南稜的,倒是可以試看看從那邊上切。
玉山前峰及西峰則是攀登玉山時,常"順道"拜訪的山頭,前峰標高3239公尺,登山口位於距塔塔加鞍部2.7K的地方,來回需兩個小時。西峰標高3467M,登山口在排雲山莊,來回共4.4K,約需3小時,西峰山頂也不是最高處,是最西邊的山頭,山頂上有一座日據時代遺留的神社(不知有無翻修過?),造型優美、不俗氣,很能融入自然景中!值得一看!
一般攀登玉山十一峰,大多紮營於圓峰山屋,以便安排南玉山、東小南山以及鹿山的行程。圓峰山屋標高3670公尺,號稱台灣最高的山屋,位於玉山主峰南麓通往南峰的稜線旁,山屋選用原木搭建,造型優美,可住約20人。山屋原先設計有太陽能電源,並配置收音機及日光燈等設備,但年久失修,已無法使用。山屋最大的缺點是會漏水,沿著屋頂的橫樑一路滴下來(只有兩旁,中間不會),雨天時必須自己製作接水的設備,才不會睡在一片汪洋之中…。圓峰的水源在舊山屋(往主峰方向20公尺的營地)往東下切高度約60公尺的一處伏流,據多支隊伍描述,水源穩定,無斷水之疑慮,但水量並不算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