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壢連半滴雨都沒有
倒是氣溫不斷飆高
今天破昨天的紀錄
明天又破今天的紀錄
如此不斷的惡性循環
最近也看了很多大大分享的雙北遊記
心都跟著熱血起來了
因此上山避暑成了最佳的藉口
我的規劃是這樣
第一天先從大溪一路玩到東部去
只要來得及在天黑前到達礁溪就行了
第二天再走北宜公路到新店
一路玩回桃園
廢話不多,直接看圖說故事吧
星期六早上大約10點在大溪包便當上山
充足的睡眠安全才會有保障
(明明是爬不起來...)
我在慈湖把油加滿
其實最後一站是角板山
不過沒規畫停留
因此提早加

第一個拍照地點--百吉隧道
雖然常常經過這裡
不過都只是"經過"
改天應該往龍珠灣那邊過去看看

走了一段路終於到達北橫之星
這裡是很多騎乘單車或是重機的休息站
由照片可以看出雲層有點厚
不過微微露臉的太陽仍然把地表烤得熱騰騰的


附近的山頭
樹木相當整齊
也相當翠綠


這裡叫做大彎
應該是因為這裡的河流有一個180度的大灣吧!?

終於到達榮華隧道囉
這座隧道好特別
有置身太魯閣的感覺
旁邊的溫度計顯示30度...
(不知為何拍出來卻看不到)

雪霧鬧部落與雪霧隧道
雪霧鬧部落是個人煙稀少的泰雅族部落
他們大多種植水蜜桃維生
據說這裡有小路可以抵達鮮為人知的神木區
不知真的假的


太幸運了!
剛好看到榮華大壩洩洪
可惜沒把那種感覺拍出來
親臨現場才能體會的到那種驚奇的感覺呢!

路旁的溝澗也有瀑布喔!


遠方的崩塌

榮華大壩
現在泥沙淤積好嚴重

這裡的路峭壁很多
而且路也不寬
會車要小心

這是從另一個角度拍的
剛剛從遠方看到洩洪
不過到這裡卻發現沒甚麼水?

水的侵蝕能力之強
在山壁上留下痕跡
岩石節裡清晰可見
大自然真是奇妙

又走了一段路終於抵達巴陵大橋
那個賣大腸包小腸的老闆會跟路過遊客打招呼喔

過了這座橋
景色開始不一樣了
樹蔭越來越多
也開始爬坡了
熱了好長一段路
這裡可以感受到陰涼
果然是冷涼卡好...

開始爬坡後
山谷看起來變得更深了

到了四陵已經是海拔1140公尺

公路從參天柏樹中間穿過
已經頗有涼意
路上還遇到阿伯在路旁取山泉水

明池山莊這邊的柏樹更多
滿山遍野的芬多精
有機會應該要上來住一晚
不過不便宜就是了

為了省錢
只好努力+用力的呼吸
我吸我吸我吸吸吸...

國父百齡紀念林
(我之前都不知道有這個東西)

明池森林遊樂區的大門
不過我並沒有規劃要進去
原因是小小一區竟然要100元
而且我也沒打算逗留太久

權宜之計就是在馬路上直接拍裡面回家慢慢欣賞
好多人拿著大砲打小鴨小鵝

老實說這裡真的滿漂亮的




過了明池不遠後
又是另一種新的景色
東方已經不再被高山遮住了
只是一直沿著山壁下坡
這裡的景色相當漂亮
整個山坡的植被都可以一覽無遺
遇到許多騎單車的都駐足拍照
走沒多久坡度越來越陡
而且幾乎都是之字形轉角180度的大彎道
不用加油可以從山上一路滑到山底下
不過要特別注意煞車的溫度
很多地方真的會殺不住
騎到這裡時天氣已經開始飄雨
那時我只想著要趕快離開山區
因此並沒有停下來拍照

哈哈
這張是路過這裡必拍的照片
北橫公路到此銜接沖積出廣大蘭陽平原的蘭陽溪
我當然是左轉宜蘭啦!


這時天色越來越昏暗
心裡有一種不妙的感覺
果然走不到5公里就下起傾盆大雨
趕緊停在路邊穿雨衣
接下來也沒辦法再繼續拍照了
這場雨真的相當大
即使穿上雨衣
長褲跟鞋襪還是濕了
除此之外手套、安全帽內部跟外套也都濕了
就這樣一路狼狽的騎進員山雨才有轉小的趨勢

下一次拿出相機
是進入宜蘭市之後
沒錯...地板是乾的
太陽躲在西邊的雲層後面
短暫露臉後就隱沒到山裡去了
在新月廣場小做休息跟補給
就往礁溪去找住的了

這次只有小弟一人臨時興起(發神經雨天出遊虐待自己)
因此只要不太髒
可以讓我洗個熱水澡跟睡一覺就行了
我找了一家巷子裡的旅社
整體來說還OK
但並不太值得推薦
所以就不介紹了

這家生意超好的奕順軒
裡面除了麵包以外還賣許多伴手禮
而且都不錯吃
不得不推一下

吃完晚餐後到礁溪市區晃晃
就晃到礁溪車站
這裡交通還滿方便的
一下火車吃的、住的都有一堆
而且還有出租機車
第一天在慈湖加滿油騎北橫過來
騎快到員山才加油
而且才加不到兩公升
只要上山前加滿並不用太擔心油的問題
反而需要注意天氣
宜蘭算是很容易下雨的地方
要當心雨天山區會有落石

經過一晚的休息後
第二天一大清早起床
本來要去五峰旗瀑布
不過這天氣似乎不太妙

我就沒有過去了
吃完早餐並在礁溪將油箱填滿
就上北宜公路了

可能是太早的關係交流道還沒有甚麼人

雪隧開通後北宜公路人煙變得很少

從宜蘭上去首先碰到的就是著名的九彎十八拐
這間景觀會館的VIEW還不錯

這裡不管怎麼彎都可以眺望整個蘭陽平原跟龜山島


一連串上坡後公路轉向山區
途中經過的紀念碑
即使是一大早仍有不少遊客在這裡休息

北宜公路路況很好
而且早上沒甚麼人
吸引了很多跑車
轟隆的引擎巨響聲劃過林間
看這場景
像不像電玩裡的賽道呢?

進入坪林之後天氣終於放晴了
只是這個茶鄉的街道冷冷清清
似乎受到雪隧影響頗大

這牌樓也算是坪林的地標

拍照的時候剛好遇到一群重機騎士經過

遠方的7-11聚集不少車友
這大概是全坪林生意最好的店家吧

坪林加油站的導覽圖

這家香草天空也聚集不少人

從遠處眺望翡翠水庫
接下來進入石碇時山區又開始起霧
並且前方被數輛卡車檔道
因此後半段幾乎都在跟車
就沒有多拍照
而且此時肚子也有點餓
只想趕快進入新店買東西吃

進入新店市後
就到碧潭看看

今天的人頗多
不過站在橋下的人比站在太陽下的人多

碧潭還留有瑠公圳的引水原址



這應該是碧潭最大的地標了
是台灣版的小型赤壁

由於端午節將至
遇到不少隊伍在此練習
這位外國朋友正在發號司令

對岸的山壁上開滿不少油桐花
真是漂亮

這群踩天鵝船的也太瞎了吧
居然擱淺還動用小朋友幫忙推船
形成這副有趣的模樣

一二一
大頭撞子彈

對岸正上演跳水秀

即使禁止游泳
夏日仍有人在此跳水消暑

過了一會兒
來了一群划獨木舟的
船的顏色五彩繽紛

岸上的美食街

來這裡當然要走走吊橋

從橋上望向下方
帳棚區正在舉行農產品特展

這角度看過去還真像置身中國桂林
回程走110線道往三峽
除了比較近
也避開市區的走走停停
途中遇到這間寺廟

不知有沒有哪位曾進去看過的大大可以介紹一下?

下一站休息是鶯歌
直接前往鶯歌老街啦



老街路面似乎在維修
有些地方圍起來

好特別的對聯
將八仙都講出來了
原文應該是這樣
右邊:李拐先生到法高,鐘離磐石把扇搖,洞賓背劍清風客,采荷花籃獻蟠桃
左邊:國舅手執陰陽板,湘子雲中品玉簫,仙姑敬奉長生酒,果老騎驢樂逍遙

這家店還保有古早的陶窯
內部擺放許多手拉坏供人參觀

這是靠近鶯歌火車站的入口

老街兩旁種了椰子樹
有種置身國外的感覺

這位阿伯的生意超好
一輛腳踏車拖著自己的小攤位
就在巷口賣起冬瓜茶
路過的人都會買一碗來喝

有沒有早期巷口柑仔店的感覺啊?

這家店從裡到外都像是台灣早期的小雜貨店

老實說現在台灣的老街都太過刻意營造"古老感覺"
看久了反而會覺得太假了而失去那種味道
不過這也是為了觀光考量
有時山上淳樸的部落
例如桃園三坑老街或是屏東萬巒的萬金天主堂
反而能忠實的呈現老街的味道
逛完老街後也差不多累了
騎上桃鶯路回桃園
結束這趟兩日雙北的旅程
後記:
基本上北宜公路的路況不錯
路滿寬的
路面也很平整
中途坪林有7-11跟加油站可以補給加油
靠近宜蘭那邊九彎十八拐比較陡
彎道也比較危險
北橫公路路面不錯
不過許多路段都過於狹窄會車不易
而且山區下雨也較容易坍方
因此出遊前要注意天氣
此外上山前要記得把油箱加滿
桃園這邊最後一個加油站是角板山
過了之後就要到7丙交界處才有加油站
基本上一桶油從桃園吃到宜蘭綽綽有餘
許多大大將雙北當成一日路線
不過其實拆成兩天玩
沒有時間壓力反而更能親近自然
這趟旅行最大的遺憾大概就是天氣了吧
尤其在宜蘭的傾盆大雨全身濕透後
興致減去了不少
不然應該可以在宜蘭玩更久的
期待下次旅行能遇到好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