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chenzj wrote:有注意到我安排了2~...(恕刪) 我記得我那次都在趕路跟短暫的休息而已~時速都在6~70路上沒車又大條的話都跑80左右~這位大大在24耐還可以安排泡湯活動想必對臺灣路很熟悉~否則時間真的不太夠~要等紅燈要加油跟怕騎太久縮缸也要休息~
紅綠燈的問題應該不大, 只要把西部安排在晚上騎乘即可可避開車潮白天騎東部, 紅綠燈不多, 可以欣賞風景至於溫泉或是冷泉, 不用對台灣熟識, 只要到蘇澳, 礁溪, 知本, 隨便就有溫泉可泡且只要走北宜, 一定會經過礁溪, 無論走台2或台9, 一定會到蘇澳, 到台東, 知本就在台9花東縱谷線與台11花東海岸公路的交會處不遠, 看一下路標就看到了環島最容易迷路的兩大地方, 高雄市與台北縣高雄市不管你走台1或是台17, 都會經過市區, 除非你走台3線到台北縣, 如果走關渡繞道北海岸與東北角, 在基隆市附近容易迷路, 紅綠燈一堆如果走北宜公路, 光是從台1或是台15繞道新店就有好多條路可以選, 相對的沒走過的就容易迷路了大多數走北宜公路的車友都是從台北火車站走羅斯福路到北新路, 因為北宜公路就是台9線, 台9線的起點就在台北火車站這樣的方式, 簡單, 不怕迷路, 但繞到市區, 塞車, 也比較遠最好的方式應該是台1走龜山繞到鶯歌三峽, 走台3到永和或是台15走五股往大漢橋進新莊, 到中和, 永和缺點是容易迷路, 尤其是永和的中和路, 中和的永和路, 外地人會暈倒至於車子, 目前都是航太汽缸, 我mail到兩陽問過, 不容易縮缸, 人休息的時間就夠車子休息了我估計22小時含泡湯, 但也不見得要24耐啦, 反正我只是希望一天繞一圈吃吃小吃, 賞景, 拍照, 泡湯, 超過25或是26, 我不care24耐過後, 以後還會一天福壽山來回拍楓葉, 或是來個南橫進, 中橫回(從霧社支線)的一天行程, 或是阿里山進, 走塔塔加, 繞到東埔, 從埔里回來的一天行程這幾個行程都可以在廬山(不知道重建好了沒)或是東埔泡湯休息路況我都很熟反正目的很簡單, 吃吃小吃, 賞景, 拍照, 泡湯有人要跟的話, 到時候我再找一個同行者
嗯嗯,沒錯西部確實要安排在晚上到半夜這段時間現在的北宜比較好安排了,因為汽車都跑去國道五號了,北宜好走得多以前國道五號尚未開通之前北宜公路確實是不好安排偏偏日期通常是星期六日,啊晚上就被西半部佔掉了,所以無論怎麼安排,就是不容易避掉北宜公路的車陣小弟第一次24耐,單在北宜公路塞車就用掉2小時以上(汽車幾乎是走走停停)再加上蘇花公路的時間安排也是有一點竅門的經過高雄,最好安排在深夜到清晨,通過時間可以縮短不少(另,怎樣繞過高雄最好呢? 小弟最近在找騎機車由西濱公路台南段,到西濱公路東港段,的最佳路線,請對此段有心得的朋友可以分享一下路線,謝謝)還有,確實,在北部時,溝通西濱公路和北宜公路,也是要研究一下,也最好用深夜跑這段講究一點的話,必須要再加上風向和日照方向的因素可能比較沒經驗的朋友,會覺得有點可笑但是有經驗的就笑不出來了,因為選擇路段及方向和 季節風向與日照,如果衝突的話真的騎起來會有夠難過,有夠鬱卒尤其是冬季,選錯風向,會讓您原本可騎5小時的,卻變成2小時就失溫大家都知道,下雨會嚴重影響行程順利我說,風向和氣溫也會影響行程,而且影響程度比您想像的要重因為風向和氣溫的扣分,不是像下雨一樣馬上感覺的出來扣分,所以常被長途經驗少的朋友所忽略而這兩者的影響,是在一段時間後才會發作出來,算是後勁強的對手總之,如果以前長途經驗越多,就會依照經驗得知讓行程輕鬆順利的條件24耐環島,就是要將這些條件,用自己的方式和風格,組織起來所以說,有一定的長途經驗即可,重要的攸關成敗的關鍵其實是在計畫和謀略
24耐最好排除周末兩天, 畢竟出遊的人潮是個不可預期的因素如果要從台南北上, 我預計晚上10點左右出發, 清晨到新店, 天亮走北宜, 晚上10點左右到高雄, 相對車子也少了如果要從台南南下, 我預計凌晨3點左右出發, 天亮走南迴, 傍晚走北宜, 不過這樣晚上在台北縣就會遇到下班車潮了天氣真的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 天氣不好也是體力加速耗損的主因, 這個一定是在考量之下不過還好, 在台北念書6年中, 最少台灣繞了不下5次, 總騎乘距離有24萬公里出社會在台南工作, 這幾年中, 光是蘇花也走了有5次了, 花蓮去了有10次以上吧, 不過是開車啥天氣幾乎都遇過了吧不管如何, 安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