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C-2 wrote:
------這有道理...(恕刪)
雙向獨立站體,都分別設置在各向路口紅綠燈"前".
意思就是,捷運公車可以利用停等紅燈的時間,來讓乘客上下車.
或是換個說法,捷運公車可以利用上下客時間,統一製造橫向車道的綠燈時間.
配合號誌優先,搭乘BRT的乘客,可以幾乎感受不到上下站以外的停等時間.
這是在內側車道建雙向共用站體所辦不到的事.
且對日後號誌的管理,會簡單許多.
這對同車道的私家車或許多少造成不便..
但是!! 這就是大眾運輸的目的.
*****
這文會發在機車討論區,就可以想見大部份回文的年齡層在哪裡.
一個都市的發展,大眾運輸是必要的.
沒必要說哪個都市的xx是怎麼建的,台中不是巴黎不是東京不是廈門也不是烏魯木齊.
因地制宜的規劃才叫計劃,不然全部照抄寫個都市發展SOP就全球統一啦.
kib20684 wrote:
2008/1/31正式啟用的嘉義市縣公車捷運BRT就是規劃在雙向內線車道。
回想當年剛開通的狀況,沒錯,機車不會和捷運公車搶道,但是,大排長龍欲左轉的汽車就會和捷運公車擠成一團,狀況一樣糟糕,尤其是幾個重要路口,上下班(學)時間的交通亂象比未建置該系統前糟糕很多
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也是把公車專用道放在最內側,乘客在安全島上下車
不過他們有限制其他車輛,不能直接左轉,要用「三個右轉」取代左轉
或是錯開公車專用道,其他車道的號誌時相

我覺得公車專用道放在內側車道,比放在外側車道,來得理想
畢竟其他車輛,時常需要右轉、靠右停車
台灣的公車專用道,只能說是:畫虎不成反類犬
官員出國考察,只看了皮毛,沒有學到真正的設計精神
請參考:波哥大巿長談公車
gogohell2003 wrote:
雙向獨立站體,都分別設置在各向路口紅綠燈"前".
意思就是,捷運公車可以利用停等紅燈的時間,來讓乘客上下車.
或是換個說法,捷運公車可以利用上下客時間,統一製造橫向車道的綠燈時間.
配合號誌優先,搭乘BRT的乘客,可以幾乎感受不到上下站以外的停等時間.
這是在內側車道建雙向共用站體所辦不到的事.
且對日後號誌的管理,會簡單許多.
這對同車道的私家車或許多少造成不便..
但是!! 這就是大眾運輸的目的.
*****
這文會發在機車討論區,就可以想見大部份回文的年齡層在哪裡.
一個都市的發展,大眾運輸是必要的.
沒必要說哪個都市的xx是怎麼建的,台中不是巴黎不是東京不是廈門也不是烏魯木齊.
因地制宜的規劃才叫計劃,不然全部照抄寫個都市發展SOP就全球統一啦.
設在內側車道一樣也能做到, 個人會認為設在內車道除了站體可共用, BRT公車行駛上和上下車的乘客外在干擾條件也比目前設定來的單純更多
機車族群也是用路人, 這種大眾運輸工程規畫本來就要多方想法來成就, 難不成發在閒聊區層次會比較深? 台中港路改成台中大道是因地制宜?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