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你的傷勢, 請好好養傷, 短時間別再帶傷上陣.也祝你早日康復.ok~~該講些嚴肅的了身為一個機車旅遊愛好者, 5A夢大的經驗似乎不太夠.單騎出遊最怕的就是意外, 所以意外險一定得保;再來就是身上的防護不夠, 除了一頂汽水帽外好像沒看到有其他護具.手套是露指的這實在不太妙, 我的手套只有分夏天用的短手套和冬天用的長手套, 但都是全指的, 且都有保護塊身上更是不足, 迷彩服+一件背心, 這應付不了摔車時的衝擊力.建議添購防摔背心or防摔衣, 非專業車衣, 但防摔衣有其一定的保護能力.如果可以, 護膝護肘都是很好用的裝備.如果都沒有~至少要穿著比較厚的外套, 流汗總比流血好.我也曾在某次環半島途中在台9池上路段摔車, 幸好我的安全帽和身上的裝備救了我,摔車時我在地上滾了七八圈爬起來後只有短暫的頭暈而已, 立刻通知我花蓮玉里的朋友來救我之後馬上到醫院去檢查~還好只是幾處擦傷和筋骨酸痛, 沒其他受傷的地方這點我比你幸運.還有~你的隨身行李怎麼會這樣擺? 重心會不穩, 難道你在途中摔了幾次都沒發現原因嗎?千萬不要輕忽, 當你在旅途中意外摔車一兩次後, 你就該思考是否要繼續這趟旅途了.因為.....摔車帶來的警訊, 1.是你車可能有問題(輪胎, 煞車等等), 2. 是你的人可能有問題(注意力不集中, 緊急應變能力不佳).希望我的一些經驗能給你幫助.
seabooket wrote:對於你的傷勢, 請好...(恕刪) 感謝大大誠懇的忠言相勸!+3小弟汗顏,貪圖方便涼爽,沒有添購防摔裝備。的確很多東西都是備而不用,不怕一萬,只怕萬一。小弟這次受傷的原因,是因為泥濘地打滑,即使身高185CM,也難以撐住137公斤重的機車。小弟的確虛心受教了,以後不該逞強天雨強行騎車趕行程。目前傷口痊癒狀況越來越好。除了三根斷的肋骨復原期需要6個月。身上左肘及左膝擦傷都已經痊癒,右手拇指拉傷的位置,仍在復原中,無法使重力。大大的關心,小弟很感動!
seabooket wrote:對於你的傷勢, 請好...(恕刪) 早安!!!(當你在旅途中意外摔車一兩次後, 你就該思考是否要繼續這趟旅途了...)我也有同感!!!.....雖是事後諸葛...但事出必有因..想一下途..中的情形..**南橫是不通的....我上上禮拜確認過....安心養傷..冬季到了...休息一陣子.
小安 安** wrote:早安!!!(當你在旅...(恕刪) 大大早安咧~~大大的考慮小弟深深思考之後檢討如下:第一次摔車在塔塔加遊客中心停車場草皮。分析原因:草皮含水量較多,泥土較鬆軟造成。檢討策進:應先牽離草皮再發動車子,才不會造成後輪打滑摔車。第二次摔車是在滿州200線道。分析原因:潮濕的夜晚,遇到斜坡山壁泥水傾洩,柏油路面被泥漿覆蓋。檢討策進:不應該在下雨夜晚逞強騎山路,遇到這種斜坡,不能自負自己騎車技術及腿長,應該下車牽車渡過100公尺的泥漿路線。第三次摔車是在花蓮吉安工程段斜坡路段附近。分析原因:被沿海風景吸引,心情警戒放鬆,沒考慮工程路段泥水下沖斜坡路段,也忽略山壁泥水累積沖刷路面,造成的泥漿。下雨的斜坡狀況下,跟前車太近,反應距離不夠,自認可以避開泥漿,造成後輪壓到泥漿打滑。檢討策進:不應該為了趕路而趕路。不應該輕忽路況。不應該下雨天逞強。不應該跟車距離太近。應該在施工路段盡量牽車逃離危險路段。自我檢討,提供各車友參考策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