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終於明白01的分享文為何越來越少

太棒了 相信這是畢身難忘了旅程 讚啦
有一種好溫馨的感覺~~
感謝分享如此寫實又不作做的好圖好文~~~謝謝您~
身為騎士~就是騎下去就對啦~
很棒!!!
alanma.64 wrote:
騎車旅行享受的是過...(恕刪)
好棒的一篇分享文章!
親子間的感情也在旅途中更加深厚了

alanma.64 wrote:
大哥是露營區老闆嗎...(恕刪)

原本去年暑假有一次機會,也說好要帶國小畢業的小犬來繞個一圈,但是6月初場地開張之後發現時間完全被卡住,計畫泡湯。學生時代在東部念書,寒暑假放假收假都是騎機車往返,也就是來回都是繞半圈(小弟住中部),偶爾來個直衝跨中央山脈(台八線)。當時是揪同學一起騎,十幾台沿路飄還滿有趣的,邊騎邊玩,沿途住先到達同學的家,所以台東、屏東、高雄、台南一路吃睡同學的,到台中之後再小弟家過夜,隔天住中北部的同學繼續往北騎,當時果真是青春無敵阿。
小弟要環島的車已經準備就緒,單車、機車都有整理起來,看看那個時候的所有條件來做評估,因為三年前小弟開過一次大手術(膝蓋),所以機車的機率是比較大的,希望這個暑假能夠成行。
聽說日月潭下有個日據時代的水力發電?
~~~~~~~~~~~~~~~~~~~~~~~~~~~~~~~~~~~
日月潭水力發電計畫最早是從日治時期就開始開發的,早先日月潭的水深和湖面其實並不是現在我們看見的這樣寬廣浩瀚的...
整個日月潭的水力發電是一套很複雜的發電系統,其實並不只一個喔...

大致上來說:
第一部分是日月潭的湖水經由長約3公里的地下引水隧道引到水里溪的「日月潭第一發電所」(現今的大觀一廠)上方,再流入五支長592.2公尺的壓力銅管,利用落差達320公尺的位能差推動五部水輪發電機組進行發電。

第二部分是上述發電後的尾水再由引水隧道接往銃櫃調整池,然後流至「日月潭第二發電所」(現今明潭發電廠鉅工分廠)發電。

第三部分是明湖抽蓄水力發電廠與明潭抽蓄水力發電廠皆利用日月潭作為"上池",而明湖水庫及明潭水庫則作為"下池"。
明湖抽蓄水力發電廠的進水口位於日月潭西側水社附近,即頭社壩北側,經由兩條直徑7公尺、長度分別為2,380公尺及2,350公尺的引水隧道,穿過中潭公路下方跨越頭社溪。再利用上、下池間達309公尺的位能差帶動發電機以壓力鋼管將水輸送至電廠發電,並與水里溪上游山腹內的地下發電廠形成一發電系統。

也就是當這套系統正轉時,可帶動發電機發電,反轉時則可將下池的庫水抽回至上池日月潭蓄存。至於其發電後的尾水則可蓄存於水里溪下游的明潭水庫,作為明潭發電廠發電之用。
因為這種潭水流下去再抽回來的關係,所以日月潭的水位是有早晚潮差的喔。

也許有人要問:那這樣日月潭的潭水早晚不是會因為發電用水而流光嗎?
如果你從埔里走台21線進入日月潭後,左轉經文武廟往依達邵方向在大約3.5K的地方,有處大竹湖水鳥公園步道。這裡視水位狀況有時候可以看見"日月湧泉"的。

這處日月湧泉就是從15公里之外的仁愛鄉武界部落的武界壩經由引水道引濁水溪上游溪水注入日月潭的。

版大與大公子四天的露營環島過程很精彩,阿里山到那瑪夏這段路程是我環島旅行中的一處缺角.希望不久後也能去親身體驗。

alanma.64 wrote:
騎車旅行享受的是過...(恕刪)
不得不來回文一下,只能說羨慕!!!

我也一直再在等我2個兒子長大,等著騎車帶他們去旅行!!!

killer-13 wrote:
在等我2個兒子長大,等著騎車帶他們去旅行!!!..(恕刪)


兩個兒子...三貼?
alanma.64 wrote:
..第一天想說睡飽在出發,所以拖到早上10點才出門,連假第一天沿途塞翻了,不過那是指開車!騎車的好處就是不用浪費時間在車陣中.(恕刪)


原來如此,不過看到你傍晚才到目的地,才會懷疑會不會太趕

angel4tim320 wrote:
聽說日月潭下有個日...(恕刪)

感謝angel4tim320大解惑喔
年初才帶小犬去過武界水庫的思源吊橋
原來日月潭水力發電範圍如此廣大
日本人真不簡單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