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維 wrote:
其實我並不是一絲不...(恕刪)
仲維 wrote:
我並不想成為那樣的人,也不欣賞 "凡事" 都得講求正確數據之人。
我對生活的態度是「差不多」就好,並不是故意要給您找碴或挑出一些問題。
曾經我在拜讀他人遊記時.也曾多次在別人文章中去挑出錯字.方向.名詞等"謬誤之處"...
那時候自詡的是我對別人辛苦寫成的文章是很用心在閱讀的.所以才會從中看出錯誤之處...
我們都是喜愛在自己選擇的山林裡享受獨行的自由人.因而對這片土地也有相同的感情...
其實我要感謝 仲維兄給予我的各項指正.除了讓我可以從您的經驗知識中學習正確的觀念.也深以能獲得知音而感到快樂...
仲維 wrote:
發現崖邊和溪底的高度差約在9~10m,若您是站在較高處的斜坡上方約在13-14m之間。
這路線是仁愛鄉的景點,您短期內再訪台14線的原因我也佔有一些因素,
對夢谷瀑布給我的視覺+感覺所產生的距離感.當時有的都只是一種我自己的猜測看法...
佐以 仲維兄提供的正確數據後正好可以再做修正.
在我對景物無法描述清楚的時候.可以有人適時提供訊息.其實我是會感到開心的...(就像您解答了到屯原登山口之前的一系列山的名子)
能與 仲維兄對文章所描述的地點和景物產生共鳴.並互相提出各自想法.像不像是"天龍八部"武俠小說裡的:蕭峰.段玉.虛竹?
(這麼形容會不會又太"膨風"了?)
仲維 wrote:
把導航機裏的「航跡記錄」功能打開,
它記錄了我從出門搭火車轉機車(或大眾交通工具)到各處旅行然後回家的路途過程完整記錄下來,
這個「航機檔」裏記錄了當時的時間、高度、每個航段的距離、所花時間和速度,以及經緯度等資訊。
這導航機也功能太強大了吧?
可是我不想被機器帶著走.就像我出門是以隨性以自己腦袋裡的地圖去找路.回來後才再找資料對照路程...這也算是一種尋覓未知的探險吧?
但 仲維兄這樣詳細的紀錄其實是相當好的方式...就像網路中也有個專門在紀錄南投各大小公路的"蛋頭的異想世界"那位板主.
他就是很有系統的在收集紀錄南投縣大小道路的...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但若是能完整做紀錄的那才直得尊敬.
仲維 wrote:
這樣子好了,先把相機升級然後拜師習藝,挑個晴空的非假日,算好時間和光線,
專人專程拿著專機用您的專業和專心去拍它個一二百張回來,您覺得如何!?
目前我還不擬走專業路線...我的意思是:機旅是我一種單獨隨性的休閒活動.要保持機動性.方便性只能使用SONY TX-5這類防水.輕便的相機.它的好處除了輕薄.防水適合塞在小包包裡外出..最方便的是我可以單手從口袋裡掏出.用手指一推鏡頭保護蓋就能開啟電源立即拍照使用...其他相機則需要以指尖去觸摸電源開關後才能動作
仲維 wrote:
去年的同月同日,和您站在相同的位置,也替碧湖留下了原貎。
要給 仲維兄這張美照用力拍拍手呀....構圖搭配完美.加上好天氣顯現出的青翠湖光山色...
當然這是您數百張照片中精挑細選的.更是沒話說.
尬顛...又是回文回得太晚了.
喔對了...夢谷瀑布的意外事件.我是當天事件發生前先去瀑布的...
如果我是先去測雲龍橋.回頭再來瀑布這裡...不曉得事情會不會有所不同...
我是認為當時同行之中沒有人給予CPR才會發生憾事的
angel4tim320 wrote:
測量雲龍橋高度落差...(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