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2016-06-04測量雲龍橋高度落差之行(下)順遊南山溪夢谷瀑布

仲維 wrote:
其實我並不是一絲不...(恕刪)

仲維 wrote:
我並不想成為那樣的人,也不欣賞 "凡事" 都得講求正確數據之人。
我對生活的態度是「差不多」就好,並不是故意要給您找碴或挑出一些問題。

曾經我在拜讀他人遊記時.也曾多次在別人文章中去挑出錯字.方向.名詞等"謬誤之處"...
那時候自詡的是我對別人辛苦寫成的文章是很用心在閱讀的.所以才會從中看出錯誤之處...
我們都是喜愛在自己選擇的山林裡享受獨行的自由人.因而對這片土地也有相同的感情...
其實我要感謝 仲維兄給予我的各項指正.除了讓我可以從您的經驗知識中學習正確的觀念.也深以能獲得知音而感到快樂...



仲維 wrote:
發現崖邊和溪底的高度差約在9~10m,若您是站在較高處的斜坡上方約在13-14m之間。
這路線是仁愛鄉的景點,您短期內再訪台14線的原因我也佔有一些因素,

對夢谷瀑布給我的視覺+感覺所產生的距離感.當時有的都只是一種我自己的猜測看法...
佐以 仲維兄提供的正確數據後正好可以再做修正.
在我對景物無法描述清楚的時候.可以有人適時提供訊息.其實我是會感到開心的...(就像您解答了到屯原登山口之前的一系列山的名子)
能與 仲維兄對文章所描述的地點和景物產生共鳴.並互相提出各自想法.像不像是"天龍八部"武俠小說裡的:蕭峰.段玉.虛竹?
(這麼形容會不會又太"膨風"了?)

仲維 wrote:
把導航機裏的「航跡記錄」功能打開,
它記錄了我從出門搭火車轉機車(或大眾交通工具)到各處旅行然後回家的路途過程完整記錄下來,
這個「航機檔」裏記錄了當時的時間、高度、每個航段的距離、所花時間和速度,以及經緯度等資訊。

這導航機也功能太強大了吧?
可是我不想被機器帶著走.就像我出門是以隨性以自己腦袋裡的地圖去找路.回來後才再找資料對照路程...這也算是一種尋覓未知的探險吧?
但 仲維兄這樣詳細的紀錄其實是相當好的方式...就像網路中也有個專門在紀錄南投各大小公路的"蛋頭的異想世界"那位板主.
他就是很有系統的在收集紀錄南投縣大小道路的...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但若是能完整做紀錄的那才直得尊敬.

仲維 wrote:
這樣子好了,先把相機升級然後拜師習藝,挑個晴空的非假日,算好時間和光線,
專人專程拿著專機用您的專業和專心去拍它個一二百張回來,您覺得如何!?

目前我還不擬走專業路線...我的意思是:機旅是我一種單獨隨性的休閒活動.要保持機動性.方便性只能使用SONY TX-5這類防水.輕便的相機.它的好處除了輕薄.防水適合塞在小包包裡外出..最方便的是我可以單手從口袋裡掏出.用手指一推鏡頭保護蓋就能開啟電源立即拍照使用...其他相機則需要以指尖去觸摸電源開關後才能動作
仲維 wrote:
去年的同月同日,和您站在相同的位置,也替碧湖留下了原貎。

要給 仲維兄這張美照用力拍拍手呀....構圖搭配完美.加上好天氣顯現出的青翠湖光山色...
當然這是您數百張照片中精挑細選的.更是沒話說.

尬顛...又是回文回得太晚了.
喔對了...夢谷瀑布的意外事件.我是當天事件發生前先去瀑布的...
如果我是先去測雲龍橋.回頭再來瀑布這裡...不曉得事情會不會有所不同...

我是認為當時同行之中沒有人給予CPR才會發生憾事的
angel4tim320 wrote:
測量雲龍橋高度落差...(恕刪)
angel4tim320 wrote:
曾經我在拜讀他人遊記時.也曾多次在別人文章中去挑出錯字.方向.名詞等"謬誤之處"...
那時候自詡的是我對別人辛苦寫成的文章是很用心在閱讀的.所以才會從中看出錯誤之處...

以前和一位朋友用mail討論一件「鳥事」(野鳥保護),
沒想到他回信的第一段就把我所有的錯字逐一列出並訂正,
後續才開始進入正題洋洋灑灑地發表他的看法。
後來我回信的前言也是先感謝他一番再說。(其實我覺得這樣的朋友很不錯)

寫書信和網路發表文章,難免會有錯字產生。
我是覺得不用刻意去找出文章裡的錯字,因為這不是「重點」,除非錯字太多再來提醒對方。
就像您前篇的回文也有幾個錯字,因不是重點所以我就不一一羅列。啊~這不是對您的「提醒」,因為錯得還不夠多呀!!


angel4tim320 wrote:
其實我要感謝 仲維兄給予我的各項指正.除了讓我可以...

您提到的「感謝指正」,在下不敢當,實也不敢也。
因為網路上對他人的「指正」可能會得罪於人而不自知。

在您先前幾篇遊記中,我發現自己回文引言的對象竟然張冠李戴,
連忙神不知鬼不覺地連同已知的錯字更正回來,在此也向那幾位網友致歉!!


angel4tim320 wrote:
佐以 仲維兄提供的正確數據後正好可以再做修正.
可以有人適時提供訊息.其實我是會感到開心的...(就像您解答了到屯原登山口之前的一系列山的名子)

能與 仲維兄對文章所描述的地點和景物產生共鳴.並互相提出各自想法.像不像是"天龍八部"武俠小說裡的:蕭峰.段玉.虛竹?
(這麼形容會不會又太"膨風"了?)

哎~那落差的數值不一定是正確數據啦,沒有先進的科學儀器或像阿湯哥凌空吊鋼索般地測量,
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參考值而已。

或許物以類聚、身歷相同情境的人才能共鳴共振。
那一系列的群峰和山名,如果我不是個經常在這附近走跳的人,恐怕看了也是會無感的。
而那蕭峰、段譽和虛竹的比喻,我是感覺不到這樣的形容太膨風,因為我~也挺無感的。
對不起啦,我不是小說迷,那些人物對我來說很陌生。
您是不是覺得有點洩氣了呢!?這樣子也好,給您洩一點點氣應該可以舒緩一下經常膨風的不適感吧!?
放心好了,您應該可以清楚我心裡的明白。


angel4tim320 wrote:
目前我還不擬走專業路線...

要給 仲維兄這張美照用力拍拍手呀....構圖搭配完美.加上好天氣顯現出的青翠湖光山色...

這儼然是「攝影大師」等級的專家給予小弟我指導和美言,真是銘感五內。
蛋素~只高興了三秒鐘,我想起了您根本不是走專業路線的專家,只是習慣性的「膨風大師」而已。


angel4tim320 wrote:
當然這是您數百張照片中精挑細選的.更是沒話說.

老實說,這只是張平實的記錄照,這種照片很多攝影大師都看不在眼裏的,我是說真的喔。
所以這張照片我絕不承認是「數百張裡精挑細選」的,而是「電腦隨機挑選」的。
您要知道若「百中選一」才是這種等級的照片,可想而知其它的照片就更上不了枱面了。

會貼出照片只是剛好去年的同一天也在相同位置拍同樣的場景,
加上討論文章裡有照片才不會太沉悶,另外就是愛現的心裡作祟(哈~這理由應該排最前面才對)。

加貼一張去年同月的前一天路過隨手拍的~看不見的碧湖:
@2015.06.03


angel4tim320 wrote:
夢谷瀑布的意外事件.我是當天事件發生前先去瀑布的...
如果我是先去測雲龍橋.回頭再來瀑布這裡...不曉得事情會不會有所不同...
我是認為當時同行之中沒有人給予CPR才會發生憾事的

我猜結局可能大為不同,因為那位溺水者的貴人沒能及時出現,我有猜對嗎!?

另外,您該反思一下您這趟機旅的行程安排,為什麼呢!?請看本篇遊記的主題~~
2016-06-04 測量雲龍橋高度落差之行順遊南山溪夢谷瀑布

您這趟行程是為了要測量雲龍橋高度落差而跑的,且這二個點都位在您會原路折返的台14線上或附近。
主要行程應該是以最遠的雲龍橋為目標,任務完成後若有閒暇時間再「順遊」夢谷瀑布才對。
但您似乎本末倒置,先順路、順便去了夢谷瀑布,您自己也承認這是「額外插花」的行程了。

雲龍橋和夢谷瀑布在您心中的目標地位,是孰輕孰重已不言可喻了。
幸好您離開瀑布後沒有下大雨,不然行程到此可能就鎩羽而歸了吧。
不過,您的運氣好,魚與熊掌都給您夾去配了。
所以您這篇遊記的主題是不是該改為~2016-06-04 台14南山溪夢谷瀑布之行順便測量雲龍橋高度落差。

最後,這篇遊記的主題是測~雲龍橋,就跟貼一張照片。
用老鷹的高度來看雲龍橋~

仲維 wrote:
就像您前篇的回文也有幾個錯字,因不是重點所以我就不一一羅列。啊~這不是對您的「提醒」,因為錯得還不夠多呀!!

這個我要找包大人申冤呀
因老頭家有"河東獅"...所以回到家裡後想上網要故做沒事狀.然後才能偷雞摸狗的上網...
敲鍵盤時叮叮咚咚的敲久了"河東獅"還要過來關心問候"馬殺雞"的...因此打錯字也是不得已的
所以凡是在晚上回覆的.那可都是冒著被抓包的危險呀...(由此可見老頭素行不良.聰明人可別學老頭呀)

仲維 wrote:
哎~那落差的數值不一定是正確數據啦,沒有先進的科學儀器或像阿湯哥凌空吊鋼索般地測量,
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參考值而已。

就說抱著"兩顆芒果"用上世紀的傳統方法是最可靠的辦法不是?
要不還有 文旦兄獨一無二"丈"量法可用...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沒人? 那就搞不定的嘛...

仲維 wrote:
對不起啦,我不是小說迷,那些人物對我來說很陌生。
您是不是覺得有點洩氣了呢!?這樣子也好,給您洩一點點氣應該可以舒緩一下經常膨風的不適感吧!?

老頭有顆怪腦袋...書是看過了就忘記...
只是常會因時因地忽然就冒出一個曾經看過.讀過.瞄過的人物.字句來...例如國中小學時課本裡教過的內容.偶而都可以拿出來說得讓我家兩千金目瞪口呆的...但我真的沒有去強記什麼.我腦袋記憶力已經差很多了...("河東獅"說的)

angel4tim320 wrote:
蛋素~只高興了三秒鐘,我想起了您根本不是走專業路線的專家,只是習慣性的「膨風大師」而已。

看吧?老頭都把"呆丸狗蟻"這種不良習慣傳染給 仲維兄了...

angel4tim320 wrote:
加貼一張去年同月的前一天路過隨手拍的~看不見的碧湖:

要給您雲霧中的那張碧湖照片"擠霸分"啦....

記得2014年3月有次在杉林溪回程往溪頭的路上.海拔高度1600公尺左右...很開心的拍得以下的照片.當時腳底下的濃厚雲層是我首次所見...
接著是在淒風苦雨濃霧中.視線不及兩米的情況下.機車僅以怠速狀況下驚恐萬分的下山...
以穿過雲層下山休息地點的海拔高度去推測.估計當時這厚厚的雲層厚達有5百米...(非膨風.是以進入濃霧前和離開濃霧後兩處海拔高度相減所得數字)






仲維 wrote:
不過,您的運氣好,魚與熊掌都給您夾去配了

運氣再怎麼好都沒有您長時間在仁愛鄉裡走跳所看見到的.所記錄下的.所感受到的那些畫面...

老鷹高度所見的雲龍橋...就是不同於一般人眼裡的模樣...感動捏
在此要說明我對 仲維兄的照片是發自心裡的讚賞的...
用我"非專業"的眼光去看照片.我欣賞的是攝影者取景的角度.還有主體搭配周邊景物呈現出來整體美感.而非用特殊鏡頭或後製處理去修飾出來的照片...
舉例來說:碧湖很美.你拍一大片湖水若沒有藍天白雲.綠樹紅瓦等適當的陪襯.再怎麼美麗的湖水也只是單調的一池水而已...
不知 仲維兄是否認同我的說法...


angel4tim320 wrote:
這個我要找包大人申冤呀
因老頭家有"河東獅"...所以回到家裡後想上網要故做沒事狀.然後才能偷雞摸狗的上網...
敲鍵盤時叮叮咚咚的敲久了"河東獅"還要過來關心問候"馬殺雞"的...因此打錯字也是不得已的

家裏有隻河東獅還真可怕,想辦法幫她戴上眼罩和耳罩,會不會比拔鬃毛還簡單!?


angel4tim320 wrote:
看吧?老頭都把"呆丸狗蟻"這種不良習慣傳染給 仲維兄了..

這就是物以類聚、耳濡目染下的寫照。請小朋友們謹慎交友、也不要染上這種不良惡習。


angel4tim320 wrote:
很開心的拍得以下的照片.當時腳底下的濃厚雲層是我首次所見...
以穿過雲層下山休息地點的海拔高度去推測.估計當時這厚厚的雲層厚達有5百米...

您「第一次」看見這種超級雲海除了開心以外,若沒有痛哭流涕,也至少要淚流滿面。
如果連熱淚盈眶都不曾有的話,那還算是個有感情的動物嗎!?

有一年從南華山要下光被八表界碑回天池天莊,走在山稜上看見雲瀑漫過界碑一傾而下,
當時真的感動到「熱淚盈眶」呢!?不過後來見識廣了就麻目不仁了。

自從「測~雲龍橋」以後,好像什麼景物都可以拿來一測!?
我還真是第一次看到「雲層厚達xx米」的形容詞。
面對這種雲深不知處的場景,您那二顆芒果鐵定不管用,看來只剩下20世紀的量法可行了。
但用丈量法要測正確數值這難度頗高,必須接近雲端時才開始丈(啊~),穿破雲層後就要嘎然而止。


angel4tim320 wrote:
要給您雲霧中的那張碧湖照片"擠霸分"啦....

這種「隨機挑選」而非「精挑細選」之照,也能芹芹菜菜拿到 "擠霸分" !?
(愛現)現完了~後續就不繼續貼圖了,因為再貼、再現也不可能高過啊~
仲維 wrote:
家裏有隻河東獅還真...(恕刪)

據我30年觀察經驗所知: 獅子最怕大象與烏龜生的小象龜和小小象龜...

因為老頭只要"象龜孫子"那樣裝聾作啞的話."河東獅"就沒有偶的皮條了...
仲維 wrote:
您「第一次」看見這種超級雲海除了開心以外,若沒有痛哭流涕,也至少要淚流滿面。
如果連熱淚盈眶都不曾有的話,那還算是個有感情的動物嗎!?

生平首次漫步在雲端的那當下豈止是熱淚盈眶呀.我還感"凍"到渾身"發抖"呢...
那趟跑去杉林溪的時候.山上的氣溫是11度低溫.衣衫單薄"桃酸"出來的老頭.一路又是雨又是霧的.讓老頭根本是"感凍"到分不清是雨還是淚...

說實在話:是給那層濃霧嚇到了.整段下坡路既看不著前方.又怕後方有車追上來...所以不敢停下來穿雨衣.就那樣被低溫和雨水冷到"皮皮挫"..這樣是不是 感"凍"到渾身"發抖"呢


仲維 wrote:
我還真是第一次看到「雲層厚達xx米」的形容詞。

杉林溪.流龍頭那個地方的海拔約1600米.我騎車子下到經過要往溪頭的那個岔路時霧還是沒散...霧濃到甚至我連有名的內湖國小都沒看見...依據溪頭海拔高度800-1000醬去推算...才會估計那段超級厚的雲層(濃霧)有幾百公尺厚...
仲維 wrote:
(愛現)現完了~後續就不繼續貼圖了,因為再貼、再現也不可能高過啊~

還記得國中小學時的畢業紀念冊上.師長.同學最常留什麼話嗎?
百尺竿頭更上一步...
誰說 "擠霸分"之後就不可以有 "擠霸控擠分"... "擠霸控係分"... "擠霸控貝分"的?
仲維兄要是有美圖可以引用來給老頭羨慕或是"吐槽"老頭的.請盡量的貼...



angel4tim320 wrote:
據我30年觀察經驗所知: 獅子最怕大象與烏龜生的小象龜和小小象龜...
因為老頭只要"象龜孫子"那樣裝聾作啞的話."河東獅"就沒有偶的皮條了...

還記得「神農嚐百草~當歸篇」裏的 "噹噹" 和 "龜龜" 嗎!?
這個故事還有下集喔,就是他們後來結為連理,也順利生下了小噹龜,
小噹龜長大後也娶妻生子有了小小噹龜,也就是噹龜孫子啦。

至於這個小小噹龜是誰我就不清楚了,應該沒有人會對號入座吧!?


angel4tim320 wrote:
山上的氣溫是11度低溫.衣衫單薄"桃酸"出來的老頭.一路又是雨又是霧的.讓老頭根本是"感凍"到分不清是雨還是淚...
不敢停下來穿雨衣.就那樣被低溫和雨水冷到"皮皮挫"..這樣是不是 感"凍"到渾身"發抖"呢

這一路的雨霧就是老天爺對您這個 "桃酸" 出門去閱歷百川的人的一種輕微懲罰,
如果桃酸去尋花問柳,那可就是風狂雨驟伺候的啦。

幸好您漫步在雲端時仍能感「凍」到全身發抖,也證明了您不是冷血動物,
回家後記得對那個夜間部同學、黃臉婆以及河東獅要溫柔體貼一點。


angel4tim320 wrote:
百尺竿頭更上一步...
誰說 "擠霸分"之後就不可以有 "擠霸控擠分"... "擠霸控係分"... "擠霸控貝分"的?
仲維兄要是有美圖可以引用來給老頭羨慕或是"吐槽"老頭的.請盡量的貼...


話是這樣說沒錯,但 01 的表情符號最多就只有不是嗎!?那來的「擠霸控擠分...」啊~
如果我還有「美圖」的話,那就留待日後自己也來發表個主題,讓人來+5用,以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以上是玩笑話,莫當真。

以下是真心話:
圖片貼來給老頭您羨慕是不敢,但貼來吐槽倒樂意之極。
日後在您的機旅遊記中,若有出槌、謬誤之處,我一定義不容辭跟貼照片用以佐證、順便 "吐槽" 您一番的,
啊~您是不是有芒刺在背的感覺了!?相信這樣子您更能精進、深耕於文采和內涵,百尺竿頭更上一步喔。
仲維 wrote:
這個小小噹龜是誰我就不清楚了,應該沒有人會對號入座吧!?

記得去年第52屆金馬獎的女配角獎得主呂雪鳳...當時他的得獎感言落落長講了五分鐘.觀眾鼓掌好幾次有意請他結束...
但他在台上豪氣的說:這是他的場子...

老頭機旅的PO文一向也是落落長說不停的...套句呂雪鳳女士的話說:
這裡是老頭劃地為王的場子.沒人會在老頭之前搶著扮"小小噹龜"吧?

就算是"桃酸"到天涯海角.只要河東獅一吼.老頭還會"大大噹龜"的咧...
仲維 wrote:
如果桃酸去尋花問柳,那可就是風狂雨驟伺候的啦。

別忘了老頭有天生的氣象預報人腦...
再來就是俺還有天公伯仔乾爹罩著...
今年2/29在新社與櫻花的意外相遇...
還有5/2到八卦山挑水古道賞油桐花...
這兩趟沒有刻意去尋花問柳的漫遊當天都嘛是艷陽高照的...

仲維 wrote:
啊~您是不是有芒刺在背的感覺了!?

芒刺在背這還算是小意思咧...
您不覺得比較像是拿著刺刀逼著老頭往前衝嗎?
繼 拿著兩顆芒果 測~雲龍橋之後.
下回還有人和到洽波石.濁水溪逆流而上到雙龍...

唉...又再給自己"桃酸"找藉口舖路了...


angel4tim320 wrote:
芒刺在背這還算是小意思咧...
您不覺得比較像是拿著刺刀逼著老頭往前衝嗎?

我可沒有拿著刺刀逼老頭往前衝的意思哦,
原意只是希望老頭的遊記裡減少謬誤之處或過於膨風之詞意而已。


angel4tim320 wrote:
繼 拿著兩顆芒果 測~雲龍橋之後.
下回還有人和到洽波石.濁水溪逆流而上到雙龍...

您下回「人和到洽波石 濁水溪逆流而上到雙龍」聽起來真是一個充滿豪氣萬千的計劃。
不知您是要走水路還是馬路咧!?
如果走馬路,那這未來遊記的標題也未免太聳動、膨風了;
如果要走水路,OMG~這難度很高。

您最近跑過台16,從地利就可以看到對山山腰處的雙龍,
雙龍部落和濁水溪河床大約有 150米的落差,「逆流而上到雙龍」!?您真是太偉大了。
如果還有體力,請再往上溯到雙龍瀑布,哈!!這個~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任務,玩笑話。
仲維 wrote:
您可不要說,您家的夜間部同學還身兼財政部長唷

我那 夜間部同學 "係鐘痛"...所以"蝦蜜籠鐘依咧慣"

我家大至買房.小至買蔥 "籠嘛係鐘痛滴咧慣"...

老頭最大的功能是傳宗接代 然後 象龜孫子 那樣每日 噹龜 就可保平安無事萬萬歲...

仲維 wrote:
您下回「人和到洽波石 濁水溪逆流而上到雙龍」聽起來真是一個充滿豪氣萬千的計劃。

在台中市喔...
騎ubick前30分鐘不用錢.
搭公車10公里以內不用錢...

在老頭行為準則裡:
只要不殺人放火.不偷拐搶騙.上尊老娘分附.下聽老婆指使...
吹牛打渾膨風拉咧 只要不妨害風化.不要人掏錢付費的...
視情況可偶爾發揮自娛...
唯闖出甚麼不可預期的大禍時得自請處分:罰掃茅房或禁止出恭...是禁止"桃酸"機旅以示薄懲...

仲維 wrote:
雙龍部落和濁水溪河床大約有 150米的落差,「逆流而上到雙龍」!?您真是太偉大了。
如果還有體力,請再往上溯到雙龍瀑布,哈!!這個~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任務

山不轉路轉
路不轉俺轉

太高太遠腿短爬不上走不到的.俺不硬爬也不硬闖.
留得老命在 有空再桃酸

祝 仲維兄 旅途豐收 愉快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