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2015-12-29投69鄉道「向天圳、日月潭」消化特休假拼命玩之二

109633cp wrote:
突然想到,我在2000...(恕刪)

109633cp大大真是太棒了...
照片正是我很想用來佐證以前台14.台16.台18等原規畫為橫貫公路的東段部分...
因為以前舊版的公路地圖在東部都還是有列出上述三條道路的公路編號...
所以說一邊旅遊.一邊尋找過去舊有歷史是很有趣的事情...
尤其被自己印證之後的那種感覺...太"萬得佛"啦-(要用英文發音的喔)

由於我已經跑過台18新中橫的東西兩端了.(中橫台8線也是在第一次環島時東西兩端都跑過)

曾聽說台16線目前僅止於丹大林道之前的孫海橋...
而台14止於屯原登山口.據說都是機車可行的最終路段...
所以這兩條我有想去跑跑看...

大大除了騎重機旅遊之外.應該還常登山健行吧?
目前我只有登玉山一次的經驗.因為腳有受過傷.所以對於登山這類需要腿力的活動較少有機會去完成.

但是我很想有機會能親身去走過八通關一趟.但就是要考慮自己有無那份體力.時間和經濟能力了...
所謂的八通關古道我個人認為先後共有三條.最早應為原住民開闢的獵徑.再次為清朝總兵吳光亮自竹山鳳凰谷開闢到花蓮玉里.最後為日本人為了管理(或攻打)原住民部落而另闢的...所以這三條八通關古道前前後後是並沒有全在同一條路徑上...

本想另發訊跟大大談集集鐵路支線和日月潭有甚麼關係由來的咧...正好在此一併提.

請問鐵路的集集支線是為什麼目地建造的?載的是人?是農產品?還是...?
答案是...上網找答案就知曉囉.

很高興看到大大在花蓮萬榮火車站拍到的那張照片...改天也找一張舊公路里程照片與你分享...

angel4tim320 wrote:
大約十個月前機旅跑131...(恕刪)
angel4tim320 wrote:
大大除了騎重機旅遊之外.應該還常登山健行吧?...

以前有爬,但後來膝蓋受傷加上年紀大了,爬不動了
去七彩湖,是坐車到海天寺再進去一些,哪裡有一個隧道,台電在隧道口前設有路障,之後是用走的到七彩湖,沿路風景真的很棒,只是那海拔近3000公尺,缺氧走得很辛苦
angel4tim320 wrote:
很高興看到大大在花蓮萬榮火車站拍到的那張照片...改天也找一張舊公路里程照片與你分享...

大大,對不起照片不是我拍的,是我從google街景抓下來的,我是看遊記中您提到台18東段變台30,想說台16東段或許會同樣下場,所以找來做一個見證
angel4tim320 wrote:
請問鐵路的集集支線是為什麼目地建造的?載的是人?是農產品?還是...?

直覺以為是用來載木材或農產品,查過才知道是為日月潭...

109633cp wrote:
以前有爬,但後來膝...(恕刪)

可能也是我年紀大了吧...(1962年生的老貓)
對於需要花上大半天時間用腳走路去欣賞的風景區大多儘量避免...
如此也較方便我可以漫遊但是行程機動多變的外出旅遊方式...

看別人爬山拍照總只注意到風景漂亮.卻常忽略了拍照的人是千辛萬苦才拍下那些好照片的.
2013年隨登山隊爬玉山之前我並沒有其他登山經驗.那次也是我首次在3000公尺山上露營過夜.
因為氣壓不比平地加上氣溫寒冷的關係.那一晚真的很不好睡覺.而且是下午四點就要入睡.凌晨一點要起床的...

還有我是在2011年小腿骨折受傷.但就是在養傷期間開始有了想往外跑的想法...
所以2012年開始機車環島旅遊和其他短程的公路旅遊.

附上一張大大常跑的台3線上.被老頭找到的舊里程牌.

大大若是哪天又跑台3線了可別在現有新的台3線150K處尋找這個舊的里程牌喔...
因為這新的和舊的兩面里程牌彼此可是相差10公里遠的...
angel4tim320 wrote:
可能也是我年紀大了吧...(恕刪)

您比我大四歲,該叫一聲大哥!
台灣的高山風景都蠻壯觀的,不過我也沒去過幾個,主要是沒時間,等比較空閒卻又因為年紀漸長身體開始老化,再加上十五年前爬山弄傷膝蓋,至今無法恢復且有惡化跡象,早就放棄爬大山的念頭
七彩湖是我受傷前去的,有段路旁全是因為森林大火後殘存的白化樹幹,真的很壯觀,可惜因為孫海橋斷了已經無法再去了(台電在二分所就不讓一般民眾進去),下面是別人的遊記,有拍到幾棵枯樹
http://www.creamma.url.tw/index.php?load=read&id=81
真的年紀大了,只想找最簡單輕鬆的方式旅遊,機旅就非常棒
也感謝大哥您願意花時間寫遊記,讓我們這種懶人可以按圖索驥跟著玩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