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在台灣極為不合理但在當地卻是極為合理的速限。
例如 Bundesstrase 12,是連結慕尼黑和德國東南進奧地利之前的 Passau 的道路。
原本有 A8 (Autobahn等級) 可貫穿,但因為經過的區域有搞不定的狀況,
於是道路降級到 Bundesstrase 等級,也就是限速100公里,
或是有紅綠燈、圓環、無路間護欄等。道路鋪裝品質很好,但只有來去兩線車道,
速限卻是100公里,經過城鎮外圍時也是80公里。
在台灣根本看不到這種道路寬度的道路有此速限。
就像是台灣的朋友也很難想像高速公路只有單向一線道而且不能超車的狀況一樣。
初來德國、奧地利騎車的朋友們,一定會有點困惑。
但德國的速限告示很準,最好要謹慎遵行。
在郊區,通常我看一般駕駛人多以速限上10~20公里的速度行駛。
在市區,請絕對要遵守法定的速限。
德國的道路分級是這樣分的:
- Autobahn 藍底白字(德國標示系統),或是綠底白字(歐盟標示系統)。有速限區域多為100公里到140公里時
- Bundesstrase 黃底黑字,有速限,多為100公里
德國 A94:
http://en.wikipedia.org/wiki/Bundesautobahn_94
德國 Bundesstrase 12:
http://de.wikipedia.org/wiki/Bundesstrase_12
背景資料簡單說明完畢,進入正軌。到了林茲,夥伴們頗為興奮。

20100902_010 by Qweaz, on Flickr
於是大家樂成一團。

20100902_011 by Qweaz, on Flickr
櫃台 check-in,右邊的女士一直不正眼看我。可能是夥伴們的房訂的有點亂。
所以讓老實的德國人腦筋轉不太過來,遷怒到帥氣的騎士們。
不然一般而言,騎車 check-in 在這幾個城市,還頗為常見。

20100902_014 by Qweaz, on Flickr
整理之後,直接到明天要演講的會場探探。
本次林茲電子藝術節的主場地,是原菸草工廠改建而成。
我們獲得數位社群類的榮譽獎。附帶一提,來自全世界的3300個報名團隊中,
總共取不到110名(所有獎項),中簽率3%以下。
能獲得榮譽獎也是美事一件。
直接跟櫃台領域 pass 證件,不用付費即可進入展覽會場。

DSC_9640 by Gimi Wu, on Flickr

20100902_050 by Qweaz, on Flickr

20100902_065 by Qweaz, on Flickr
場區相當的大,而我們演講的場地在 Building 1 內。

20100902_047 by Qweaz, on Flickr
展覽期間,藝術家會在菸草工廠內「擺攤」。

2010-09-03 13.36.33 by schee, on Flickr
敝團隊(計畫)的德文說明。

20100902_064 by Qweaz, on Flickr
會場內也看到 KTM 的電動自行車攤位。

DSC_9706 by Gimi Wu, on Flickr
還有一些近乎「藝術」創作的作品。

2010-09-02 15.58.38 by schee, on Flickr

2010-09-02 16.26.06 by schee, on Flickr

2010-09-02 16.23.36 by schee, on Flickr

2010-09-02 16.25.00 by schee, on Flickr
當然實用的產品還是有的。

2010-09-02 16.34.55 by schee, on Flickr

2010-09-02 16.33.55 by schee, on Flickr

2010-09-02 16.38.57 by schee, on Flickr

2010-09-03 18.17.19 by schee, on Flickr

2010-09-03 18.17.28 by schee, on Flickr

2010-09-03 18.17.51 by schee, on Flickr
曾經是奧地利的工業重鎮-林茲,現在是數位新科技與藝術跨界媒合的新場域。
透過林茲電子藝術節每年帶來超過七十個國家的文化意見領袖與數位藝術家在此齊聚,
分享影音、科技、創作與文化的跨界交流盛會。
不過這篇遊記應該是跟摩托車旅有關,所以林茲電子藝術節的部份,
就在這裡先打住。關於這個電子藝術界的「奧斯卡」,中文可以參考:
http://www.worldlingo.com/ma/enwiki/zh_tw/Ars_Electron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