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分享〕硬娘子的十天環島旅行(終於完結篇 Day10)


angel4tim320 wrote:
老頭不是許願樹.....(恕刪)


什麼?第一次許願就落空,也讓人太難過了吧!
難道是因為沒有往許願池投擲硬幣?
但您沒有跑過這路線,著實讓我意外呢!

是說有請仲維前輩怎麼會是陷害呢,哈~
希望他有去過又剛好有照片能夠和我們分享囉!

光是想到回家以後要重新做人這件事,就已經覺得累崩了,
哪還有力氣打他呢?我倒比較希望他可以努力消耗他大鵝子的體力。
讓我可以專心我的造人計劃,哈哈哈哈哈哈~
還沒走到最後,請別低著頭..
暴肥蜥蜴王 wrote:
在三地門 問 茂林...(恕刪)

是說當初在排行程的時候一點也不覺得會有時間不夠的窘境,
我猜想,您會覺得行程滿應該是因為我臨時插了一個三地門吊橋的關係吧?!
殊不知插了這景點之後居然讓我完全忘了自己身在何處........
阿哈哈哈哈~~~您就別虧我了,我也深深覺得自己怎麼那麼有才

我覺得我滿前準備的最棒的伴手禮就是高山高麗菜了!!!哈~
但還好我還有理智,沒有像等一個人咖啡裡面的那個阿拓一樣,天天帶著白菜跑,
除了住花蓮那天載去給我姐的那顆之外,其它都是直接從博望新村宅配寄送給親友。

按您的說法,老妹身旁的親友們都還算識相懂禮貌,不敢當面”棄嫌”,
所以一直都還有機會可以拿到各式樣的伴手禮。


ircnet wrote:
恭喜老妹卸貨了~~...(恕刪)

哈~多謝您如此簡潔有力的祝賀!彌月蛋糕先請您淺嚐一口(遞)~~~

還沒走到最後,請別低著頭..
突然累了 wrote:
什麼?第一次許願就落空,也讓人太難過了吧!
難道是因為沒有往許願池投擲硬幣?

投擲硬幣?
老妹當老頭是夾娃娃機?還是公共電話喔
好歹老頭也是自助洗衣機好嗎?一次少說也要投40塊

至於其他有求於老頭的人請拿千元大鈔100張一整捆的丟老頭...
只要矇著眼睛亂丟還能丟中老頭的話.老頭必然鞠躬盡瘁供人使喚...

至於美濃中正湖照片嘛~
想必大人大量的 仲維大大就願意一毛不取的提供照片啦...



突然累了 wrote:
哪還有力氣打他呢?我倒比較希望他可以努力消耗他大鵝子的體力。

老頭有神鵝.人夫有大鵝.神鵝腳撲朔.大鵝眼迷離.兩鵝傍著走.安能辨誰是真鵝...

突然累了 wrote:
是說那個原先的小台灣居然變大也太令人難過了!
希望它就此停留在啄木鳥狀態,但以現下的天候變化似乎很難。



您在 2016/06/27 記錄的小台灣,
它在 2015/11/09 的模樣只是這樣:


2017/01/20 變成了這樣:


每隔7個月的時間就有很明顯的變化,
這次的大水過後,不知又崩落成什模樣了。

突然累了 wrote:
而離開三地門前,瞄到路邊一間地勢有點高的學校,好奇心使然便騎了上去,
妙的是汽機車都可以穿過操場旁的柏油路通行,蠻酷的。

看了老妹這段的描述,讓我很好奇,是什麼樣的友善校園可以讓汽機車穿過操場旁的柏油路通行?
老妹拍的這校園角度一度讓我很陌生,看不出來是那所國小。
一查原來是瑪家鄉的北葉國小呢!!所以老妹您當時已經離開三地門,跨過隘寮溪來到瑪家鄉了。

北葉國小的校園建築很漂亮,顏色多彩。
柏油路的爬坡道上來到學校,校門口有一道長長的鐵門柵欄。
可能是暑假期間,又剛好鐵門沒完全關上,
就讓老妹您很妙的、又很酷地順著柏油路騎進校門,先左轉再右彎來到操場旁邊是吧!?

記得在校門口門柱的右側貼有公告:
「為維護校園安全,除公務車以外,汽機車請勿進入。」



突然累了 wrote:
雖然是不大不小的操場,但想必是小小孩的超級遊樂場!!!

北葉國小的操場(運動場總面積9091平方公尺/學校網頁資料),
在偏鄉小學算很大了,還擁有7線跑道呢。
日月潭附近的潭南國小校舍總面積約只有 3300平方公尺,可以算是全台最迷你的校園了吧!?

突然累了 wrote:
比較好奇這個像是聖火台的高台,作用是?專門for集會使用?!

這應該是聖火台無誤,運動會場點燃聖火的地方。
曾見過仁愛鄉運以及布農族全國運動會都有點聖火的儀式,
但聖火台都只是臨時性裝置,不像北葉國小這座聖火台是永久性的建構。

看來老妹把校園逛得很徹底喔,這獨特的聖火台以及校園圍牆上可愛的塗鴨都有觀察到。
我到北葉二次,都沒有走進運動場,下次再經過時一定要好好的巡禮一番。

突然累了 wrote:
遠遠就看到長得頗特別的橋。(是天氣太好了嗎?好乾枯的荖濃溪阿~)
陌生的台28,覺得這條新威大橋的造型很像蝴蝶翅膀!


這裡是荖濃溪和濁口溪的匯流處附近,土石淤積很嚴重。
從不遠處的大津橋和溪床的落差高度可明顯看出端倪。

老妹第8天在太麻里日昇台看著太麻里溪出海口的有感而發:
突然累了 wrote:
不曉得是不是天氣太炎熱,抑或是剛好在整頓?遠方的出海口乾枯的只剩泥沙...

是說老妹都會注意到河川的水流量哦,
枯水時期溪水流量較少應屬正常。

而大風起兮,那揚起的土塵會讓人有似雲又似霧的美麗錯覺。
(太麻里溪出海口,南太麻里溪橋)


突然累了 wrote:

是說,興沖沖的終於去到了中正湖,真的覺得自己怎麼那~~~麼幸運。
欸欸欸..............說好的湖咧?!
帶著滿心疑問跑去問了一旁正在愜意閒聊的兩位爺爺,為什麼都沒有水?

突然累了 wrote:
是說有請仲維前輩怎麼會是陷害呢,哈~
希望他有去過又剛好有照片能夠和我們分享囉!

我有去過美濃,但是沒到過中正湖。很抱歉地要讓老妹失望了。
10餘次經過美濃附近的台28線,大都只是路過,
行程目標都放在魯凱族的下三社,或是霧台的幾個偏遠原鄉,以及瑪家的舊筏灣。
唯一1次的旗山、美濃行,也把重點放在古蹟、老建築以及客家文物館上面。

美美的中正湖照片網路上很多,但再美的照片也沒有比親眼目睹和記錄來得令人感動,
希望有朝一日老妹再訪美濃中正湖時,能夠有藍天和高水位,以彌補您此行的缺憾。

期待第10天的完結篇啊~~

仲維 wrote:
您在 2016/06...(恕刪)

令人難過的小台灣,實在不敢想現下究竟進化成什麼樣子。
雖然老妹我關在月子中心,但透過新聞”發漏”到這輩子還沒有機會走到的南橫...
據說是八八風災後除了颱風最大的一次雨災,
有那麼長一段柏油路面被泥流沖刷帶走,光是用看的都覺得可怕,
更遑論居住在當地的民眾,可以說是每逢雨季就要擔心受怕。



北葉國小的校舍的確特別而且也很美~~~
其實我有拍照,只是覺得拍的沒那麼好所以沒有分享,
是說看了前輩您如此細心的分析我是如何騎進校園的,
瞬間勾起老妹我更深層的記憶!!!

說真的,我壓根沒有看到大門,所以當然就也不會看到校方貼的公告...
認真回想起來,我應該是誤打誤撞的騎進了學校的後門(也可能是側門),
猶記得當時騎進學校以後,我是先穿越了川堂之後才到操場的,
而且騎過川堂的那當下我記得我還有疑惑了一下,想說這學校的動線設計怎麼那麼酷?!
經您這麼一說,搞半天原來友善校園一直都是場美麗的誤會,哈哈哈哈哈,也太幽默了我說。

若不是您的提醒,
老妹我也不會發現原來我又瞬移而且錯置了,
默默從三地門飄到瑪家鄉,還以為自己人在三地門這樣~~~

感謝您如此精闢的分享,才知道原來我意外的紀錄到了北葉國小這座獨特性頗高的聖火台。



「枯水時期溪水流量較少應屬正常」...我想也是,
只是老妹對這方面的知識沒有深究,所以不敢篤定是否真為枯水期。
太麻里溪的那張照片沒仔細看,我第一眼真的誤以為那是雲霧呢,
不過要拍下這景象,感覺極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幸運!
(不過當時刮的該不會是焚風吧?!如果是那也太難受了



哈哈哈哈哈~沒想到,老妹許的願望再次落空!
但您說的沒有錯,網路的美拍一大堆,還是比不上自己親眼所見!!!
看來您的行程目標似乎都挺”偏遠”,
感覺聽起來像是較少人會走訪的秘境景點之類。
看樣子老妹我真的是見識淺薄啦。(慚愧)
還沒走到最後,請別低著頭..

CCRen wrote:
連載快一年了,好厲...(恕刪)


北葉國小那個聖火高台圖騰屬於排灣族的北排灣,台灣第二大原住民.

排灣語 masalu 您好 歡迎

突然累了 wrote:
令人難過的小台灣,實在不敢想現下究竟進化成什麼樣子。
雖然老妹我關在月子中心,但透過新聞”發漏”到這輩子還沒有機會走到的南橫...
據說是八八風災後除了颱風最大的一次雨災...

這次的豪大雨造成南橫、新中橫神木村以及其它地方都有嚴重災情傳出。

年初才經過的隆華橋以及由制高點拍攝的香蕉園聚落,
這回也因洪水土石的沖刷而導致橋面斷了一截,以及鄰近岸邊的 8戶民宅被沒入洪流之中,
看了新聞的畫面,真得很讓人難過啊。

下圖是年初拍的隆華橋旁的香蕉園聚落,紅色區域的房舍及工寮皆被這次的洪水沖走。


突然累了 wrote:
認真回想起來,我應該是誤打誤撞的騎進了學校的後門(也可能是側門),
猶記得當時騎進學校以後,我是先穿越了川堂之後才到操場的...

北葉國小後(側)門 Google 街景圖

我二次到北葉都是由公路旁上坡路過U型彎到大門口的,
看了老妹的補述,原來不是從大門進入的。我的推論錯誤,真是抱歉啊!!

這座側門也有柵門和告示牌,
如果柵門被推開,從外頭馬路進來,沒注意的話,真的是直直通過學校的川堂到運動場,哈哈!!

突然累了 wrote:
原來我意外的紀錄到了北葉國小這座獨特性頗高的聖火台。

在網路上查到瑪家鄉 2015 年在北葉國小舉辦過豐年祭暨運動大會,
活動前夕由鄉長帶領30位勇士登上排灣族的發源地聖山~旗鹽山,
以打石取火點燃火把帶下山,經祈福祭祖儀式,傳遞聖火到各部落,
再在豐年祭傳統祭儀中報信、祈福、鳴槍、擊鼓下點燃聖火。

所以這座聖火高台是有在使用的喔。
而旅行中不經易的發現和記錄以及分享,都是很棒的一個過程。

分享二張北葉國小小朋友穿著華麗的傳統排灣服飾,
在國父紀念館歌舞劇比賽以及接受訪問的畫面:




突然累了 wrote:
老妹我也不會發現原來我又瞬移而且錯置了,
默默從三地門飄到瑪家鄉,還以為自己人在三地門這樣~~~

其實我原先也沒有注意到三地門和瑪家鄉的熱鬧街區相隔這麼的近,
從地圖看北葉,才發現二地只隔著隘寮溪,以三地門大橋及較窄的三地門橋串連兩地。

突然累了 wrote:
太麻里溪的那張照片沒仔細看,我第一眼真的誤以為那是雲霧呢...
(不過當時刮的該不會是焚風吧?!如果是那也太難受了)

當時在制高點等拍南迴線的火車,在八月天的一個下午。
距離橋中心至少1.7km遠,所以我無法感受也沒法確定是否為焚風。
如果當時有機車騎士經過,呵呵,我想他的感受一定很深刻難忘才是。

(另張的裁切放大圖)


突然累了 wrote:
沒想到,老妹許的願望再次落空!

所以啊,身為南部人,連美濃中正湖都沒去過的人,
怎可能比 Google map 街景車還神呢!!
老頭誇大不實的言論是不可信地喔。

突然累了 wrote:
看來您的行程目標似乎都挺”偏遠”,
感覺聽起來像是較少人會走訪的秘境景點之類。
看樣子老妹我真的是見識淺薄啦。(慚愧)

老妹真得不用慚愧哦!!
每個人旅行的目標定義、和停留的景點目的都不同,所以各談(彈)各的旅行調。
不管是享受騎乘旳樂趣或是在地的美食、人文景點的踏查記錄,
都能讓當下的心靈得到滿足愉悅,讓生活充實有意義,這是旅行回來的收穫。

我的行程目標不一定是偏遠的秘境,
只是過於人工化以及當下人潮雜沓的熱門景點就很少會去。

而老妹這回環島走過的忘憂森林、瑞里青年嶺步道以及情人谷瀑布我都沒去過,
甚至我曾住過 1,20次的玉里,都不知道有個玉里神社的存在呢。

以環島路線的安排來說,老妹真得很另類也很與眾不同。
除上述景點外,
行腳還擴及福壽山農場、溪頭妖怪村、奮起湖、阿里山賞日出、武嶺夜拍銀河,
又登上石門山、爬上三仙台燈桿、去過日昇台(太麻里金針山),
第9天來到三地門、在美濃旗山遊歷老厝和古蹟...等等。
老妹您實在太強了,怎會見識淺薄呢!?

老妹的一張照片讓我印象深刻:


這是老妹獨坐在三仙台燈桿前的平台小階梯上,
融入了眼前的巨石、礁岩以及蔚藍太平洋的畫面。
重點是老妹還滿面春風呢!!

我也曾經魚(噓)累累坐在這小平台過,但心境實在差老妹太遠囉。

心易先天數 wrote:
北葉國小那個聖火高台圖騰屬於排灣族的北排灣,台灣第二大原住民.

哇~看了就知道圖騰是排灣族,敢問前輩難道正是排灣族的原住民?
是說老妹我身邊的原住民朋友幾乎都是阿美族,好像還沒有遇過排灣族呢!
一直都以為”北”排灣的意思是至少在中部以北...(感覺我似乎誤會很深耶)



仲維 wrote:
這次的豪大雨造成南橫...(恕刪)

民宅被沒入洪流之中,真的很恐怖!
很難以想像如果這一切發生在自己的生活週遭,
那會是什麼樣的光景和心境。


哇塞~看了您分享的Google街景圖,
認真發現自己超不會用google map的...哈。
除了查路線以外的功能,幾乎都沒有研究過,
也難怪您可以很精確的找到老妹分享的地點!!!


哈哈哈~當時學校大門敞開,老妹我又騎著車,真的很難注意到一旁的告示啦,
是說「直直通過學校的川堂到運動場」這句話怎麼莫名有笑點
所以我才說當下自己也覺得這學校怎麼有那麼奇妙的設計~~~~~


哈~原來這聖火台不是單單只用在每一年的校慶,
要是有機會,其實還真想去見識看看原住民的聖典,
可惜身邊友人即便是有血統,也都早已脫離那種傳統文化。


我的天,如果我是那個騎士當下應該會很難受吧,
正面迎來如此強烈的風飛沙再加上焚風的話...
是說這照片和體驗還是遠觀就好,遠遠的才有美感!


如您所言,「過於人工化的景點...」
我想目前印象最深刻的非多良車站莫屬了!
在它聲名大噪以前,老妹去過2次,
這次環島經過那時卻看到了前所未見的景象,
無論是人還是車都大排長龍
當然最後就毫不猶豫的奔馳過去,連停下來的意願都沒有了。


我相信無論出發的理由是什麼,
旅行的意義都是自己給自己的,
那是一種他人無法理解和取代的心境。

此趟旅程的這九天以來,
每段騎著車遨遊的路線、拖著疲憊身驅步行的山道、滿足望著星空的每一夜.....種種。
里程表上不斷增加的數字、相機裡爆滿的照片、腦海裡累積越來越多的回憶.....種種。
再再都是修復心靈的最佳良藥,而從中獲得的經驗和體會更是無價。

還沒走到最後,請別低著頭..
突然累了 wrote:
哇~看了就知道圖騰...(恕刪)

我是本地人,只是有不少打球的球友是屏東南排灣與東排灣,所以對於排灣族的分別有點概念,另外北排的原住民語與南排不盡相同.

1北排灣:屏東縣的瑪家、泰武、來義等鄉。
2.中排灣:屏東縣的春日(七佳 力里 歸崇)、獅子鄉。
3.南排灣:屏東縣的牡丹鄉、滿州鄉。
4.南排灣:指台東達仁這附近的排灣族。


另外排灣族的陶壺是其傳統工藝,而百步蛇是崇拜的神,所以您那張火炬的圖,下面是陶壺,而樓梯與配色其實就是兩隻百步蛇的圖騰。

突然累了 wrote:
令人難過的小台灣,實在不敢想現下究竟進化成什麼樣子。淚
雖然老妹我關在月子中心,但透過新聞”發漏”到這輩子還沒有機會走到的南橫...
據說是八八風災後除了颱風最大的一次雨災,
有那麼長一段柏油路面被泥流沖刷帶走,光是用看的都覺得可怕,
更遑論居住在當地的民眾,可以說是每逢雨季就要擔心受怕。orz

早些年,小蔣在開中部橫貫公路的時候,有一句喊得震天價響的口號叫"人定勝天!!"
但是,人是不可以想著要勝天的。
當你把路開的小小的,只刻出一道小小痕跡,也許大山並不在乎。但是要是你很貪心的把路越做越大,大山就會生氣,把整條路都收回去。
中橫這樣、南橫也這樣,人越多、山挖得越多,坍塌的也就越嚴重。
全世界的氣候都在變化,小時候,梅雨是連續下一個月的小雨,而不是連下3天的暴雨。我想,人類再不懂得節制一點,天譴的日子不會太遠了!!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