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靠!老頭是算哪顆蔥?)
文章這樣開頭有沒有怪怪滴?
以上文字是銜接老頭上一篇遊記「中興新村 妙華山 綠野 仙蹤」而來的。
以下文字是接續老頭下半天遊記「集集大山 老頭 〝踏去當〞」醬開始的。
有過10月初從竹山經鹿谷到信義跑投56+投59線,因這兩條路線特殊且少有商店補給點,加上老頭沉迷於山林美景,差點餓屎在半路就要去跟「聶小倩」相伴…
在「中興新村」這裡的綠野 仙蹤遊耍半天之後,掐指一算也該是五時三刻〝假繃惜肝〞…於是老頭就從褲腳縫裡狠下心的取出每月上繳給「河東獅」薪水袋時,偷偷暗槓的一張皺巴巴的鈔票。
先是儘力將摺疊過的紙鈔恢復成原狀,然後再萬般不捨的拿給一家麵店老闆。
為了維持勤儉的門風,省錢的老頭堅持在外打野食只能點陽春麵吃。
但是有要求麵店老闆應該要顧及老頭體弱,所以在陽春麵裡要多加牛肉和牛肉湯兼顧營養才行。
人家這個麵店的老闆真的是個好人耶,他沒有反對老頭的要求喔!真的有在老頭點的陽春麵裡多加了牛肉和牛肉湯…
廢話少說!吃飽了之後中間2266的枝節跳過,直接就從往中寮的投22線繼續下半天的「神鵝瞎旅」吧!

七月底跑投22往「龍鳳瀑布」那趟時,也曾在中寮龍岩村「樟平溪」上的這座「龍草大橋」經過。


過了「龍草大橋」之後直行的投17也是中寮鄉這裡重要的聯絡道路,趁著這次機會就在 花了半天時間 經過「中興新村」之後,特別的再從投22進入以便順路的把投17的後段探尋一番。(投17由龍岩村往草屯的前半段以前跑過了。)

這裡是投17沒錯!

可是〝嗯哉安抓〞的老頭卻跑到投17-1來了…(上次跑「龍鳳瀑布」那趟就發現整個中寮山區有編號、沒編號的大小道路實在是多不可數)



正好位在投17-1線上1K處的這座宮廟or寺院?像是曾有人管理過的,現在卻怎是一副給「聶小倩」住的「蘭若寺」那樣荒廢?
因為當年拍「聶小倩」這部電影的正妹曾經是老頭的夢中情人,所以「聶小倩」這名子就經常會在老頭PO文中被提起…
雖然當年的「聶小倩」都已經過了30年啦!但本尊最近才又出現電視新聞裡,老頭盼望「聶小倩」本尊能一切平安。
如果有搞不懂「聶小倩」是啥滴,就請估狗一下啦…
紋龜 正題…(偶還烏龜、麵龜、金龜咧!)

往集集方向前進!

不知道經常雲遊四方的那位網友今天又在東南西北的哪座山or在哪個偏遠部落漂泊了…照片中遠方那座高山就是老頭被你 陷害 今天要去探尋的目標…

看得出這裡有連續幾個彎道嗎?
喜歡壓車連續過彎的小屁孩應該會很喜歡這段像大蛇擺動前進那樣的蛇型彎道吧?
遇到這種連續彎路老頭只敢龜速慢行,不希望有機會去跟保險公司打交道。


管他投17 or 投17-1,以當地人的說法都是從北中寮來到南中寮的路線。


如果是路過的小廟停車敬拜一下還方便,這樣金碧輝煌的大廟老頭反而只能瞄一眼就好。


不知道這樣的水道設計是為了甚麼作用?難道只是要攔阻不讓布袋連順流下來嗎?

中寮當地盛產黃澄澄的柳丁,只是柳丁的價格一直沒怎麼好,與果農付出的心血所得實在不成比率。


投17 over!匯入中寮這裡最重要的交通動脈-縣道139。

無題…嗯哉供瞎密卡賀。

遠方灰濛濛的那些山估計越過之後應該是往國姓、埔里吧?說不定也有曾經被老頭 糟踏 過的路線。

很特殊的一個手繪里程牌。

看這上面的圖案,野生動物指的應該是與老頭曾有過一次意外相見的保育類動物-「石虎」吧?

縣道139一直是機車與單車騎士喜歡的休閒路線,但熱門的路段卻多集中在八卦山脈上,其實中寮到集集的這一段也很值得來跑跑看。

多數人都是經由台3線民間鄉再轉到集集鎮,但老頭個人比較推薦從南投市走縣道139經中寮到集集。人車少、風景好、輕鬆優閒心情好。

來到集集鎮老頭不會跟著往人多的地方擠,(該擠的火車頭在以前人少時已經擠過了)瞧老頭這副老態龍鍾,食古不化模樣,會去的不是「明新書院」、「特生中心」,就是一級古蹟-「化及蠻貊」這類地方啦!
因為「明新書院」和「特生中心」在以前老頭跟公司管帳的老八婆 對著幹 時,故意在年底會計師查帳時趁機落跑來此遊玩過了。加上擔心後頭主要探尋目標還在雲霧裡不知得花多少時間…所以這次就不想多花時間去這兩處。
回想那次公司管帳的老八婆欺善怕惡只敢挑老頭 對幹,豈知老頭也不是軟腳蝦,看到老八婆也是會有 硬起來 的時候。
就故意趁年底查帳時讓那個以為管帳就他X的最偉大的老八婆少了老頭手底下管的一筆帳,這樣他就得認輸哀求本老頭幫牠一把…
可是這老八婆既不美麗…又沒有公平正義,只會仗著喝過洋墨水就亂放洋屁的,所以就算牠舔俺〝咖稱〞要拜託老頭跟牠上…俺也嫌膩!會計師查帳的當天老頭就是照玩不回頭!
好啦!以前老頭跟仇家-老八婆卯起來對著幹的牢騷被藉機拿來這裡發洩完畢!
嘴巴上爽過了就繼續 嚇半天的「神鵝瞎旅」。


以前給老頭報路的那個網友呀…後面雲霧中最高最遠的哪座山為什麼不是 元本山 呢?

又遠又高的山先擱著,老頭看古績先!(這面指示牌大約是在「特生中心」過後,沿著路邊圍牆到底)

在指標處這裡轉彎順著圍牆進來之後…

因為這裡沒人攔著的關係,老頭就直直的給他屎進小隧道裡去了…(醬其實是跑錯啦!)

小隧道上面是集集支線的鐵道,往這裡走是不行的呦!
如果要看一級古蹟-「化及蠻貊」石碣,應該在進入小隧道的下坡道之前就左轉才對。(在這個轉彎處集集鎮公所應該先立個左轉的指示牌才對)

照片中這個「化及蠻貊」指示牌則是在轉彎之後不遠的岔路上才看見的。

沒有多立個指示牌的話,要找到「化及蠻貊」石碣恐怕就得多花不少時間了。


雖然號稱一級古蹟,但是這樣的規畫路線只能說地方單位還不夠用心。(同為一級古蹟的「萬年亨衢」石碣位在鹿谷鳳凰山上,交通不便還說得過去)



「化及蠻貊」石碣是一塊刻字砂岩,為內政部核定一級古蹟。
集集鎮在清領時期屬雲林撫墾局,題字人為撫墾局委員「陳世烈」,他老兄費事的在這塊大石頭上刻字的原因是光緒13年(1887),劉銘傳推行開山撫番政策,所以這塊石碣應該就是為了紀念當時在台的撫番事蹟。
資料上說石碣此地原為濁水溪北岸的舊路,應為當年通往水里必經之路。
從十月開始就在老頭多篇PO文中一直扯上關係的「吳光亮」老兄,據說在闢建「八通關古道」時,也曾探勘過水里、集集兩地…
在老頭查找有關「八通關古道」的書籍與對照資料時,也認為集集往水里的投27應與老頭也有扯上關係…
不對!不對!應該是說「吳光亮」在率領2000名「飛虎軍」要闢建「八通關古道」時,因為當時既沒有飛機航照圖,也沒有Google map,所以他老兄在計畫開闢路線之前可能有想過從集集出發…所以跟投27扯上關係的是「吳光亮」不是老頭才對!
另外也由於集集在當時算是漢人與原住民活動的一個分界點,人口往來較多市集交易也較熱絡,所以有可能是「吳光亮」採買物料、食物供應時曾往來於此…
唉!吳老大光亮兄呀!,為了你開闢「八通關古道」這檔事,老頭可是跟你魂牽夢繫,牽扯不清快3個月啦!
又離題太遠了…


離開「化及蠻貊」石碣重回集集往水里的投27線上,大約在15.5K處,這趟「神鵝瞎旅」最主要的目標終於出現啦!

依照圖面說明:「神鵝」要從左邊0K開始,翻山越嶺的到右上方14K+440的終點…
幸好這段路不用軟腳蝦的老頭靠兩條腿 步輪 上山。


這種路線跑起來很OK呀!

不過都還沒跑1公里咧,這處岔路就要老頭擲筊選路線嗎?

幸好在欄杆處看見這個小指標,不然可能就真的要 誤入歧途 啦!

確認上山方向無誤!

藏在雲霧裡的那顆饅頭就是給老頭報路那個網友所說的山頭。

有山就有水…

有水就有橋…


有山、有水、有橋,當然還要有路能繞著往上才有好風景可瞧。




路旁景色一二三四。




路上景色一二三四。

原本山 看來不但是 圓本山,還是 遠本山。



位於6K+450處,標高869M的休憩觀景點。




因為在3K之後就沒有里程路標,老實說在這樣的山路繞來繞去的之後,讓老頭有種 X撞牆 的感覺…


雖然這條路上有這兩種的里程標示,但好像不是固定每一公里都有清楚的標示,不然就是老頭撞邪了沒去注意到。

照片左下方可以看到部分連續上坡道路,就是醬繞得七葷八素的把老頭繞得忘記猴年馬月的。


加上也因為霧霾的關係,視野不怎麼開闊,讓老頭跑得有點悶。


這個指向右方的步道出口,還特別停下來看…

步道山腳下的出口應該就是以前跑縣道131時,在「大觀發電廠」與「明潭發電廠」中間有經過的「車埕休閒農業區」這裡。(照片為2015年2月所拍)


不過這種恐怕連原住民要打獵行走都有困難的步道能走人嗎?這種路況大概只能說是 獸徑 吧?
再用Google map查看一下後,從「車埕休閒農業區」那裡要上來的山路〝灰八哩裊〞的,前面那個木牌路標上說的OK 根本是〝騙肖耶〞的不OK!

好吧!再努力一公里就到了。


這樣也算千呼萬喚屎出來嗎?
集集大山 老頭 〝踏去當〞!(Touchdowns!)

登頂的路是從照片右方上來的。


上來先往左轉的竹林小路進去…後面是電視台轉播站。


另一邊佔地較大且有圍牆的應該是中華電信的電信設備。


還有眺望台上一柱擎天的廣播電台。

雖然山頂處還規畫了休憩的公園與涼亭。

但山頂周遭的霧氣不小,天空的這一片藍還是剛好冒出來一下子而已…
集集大山被老頭 〝踏去當〞了,不是按個贊之後就可以趕快滾下來的嗎?
但是這裡既然還多了個眺望台可以上去的,像老頭這樣有上進心的〝呆玩郎〞當然要賣力的給他爬上去更上一層樓!
(哇咧屁啦!此時集集大山的山頂這裡不但霧氣深重還四下無人的…跟早上在中興新村躦的小山路差粉多溜!)

有點提心吊膽的 獨上西樓…

「神鵝」你要等著老頭可別自己開溜呀!


雖然眺望台的樓層裡介紹著集集大山的豐富自然生態。




還有四周原本應該可以展望到許多山頭風景。
巴特!

老頭來得不是時候,眺望台四周就是 一望無 跡。(甚麼雞鴨鵝、蜻蜓蝴蝶、大鳥小鳥都沒有…)
此時這山頂方圓百米內大概只有老頭是唯一會靠腰 畜牲…
是唯一會靠腰 出聲 的人吧?

莎喲娜拉! 這種孤伶伶的氣氛老頭就算再吃十份熊心豹子膽來壯陽補身體,要是有「聶小倩」飄過來吸取元氣…那老頭不就來不及…
痾…是說繼續留在山頂上摸呀摸的就來不及回家伺候「河東獅」用膳沐浴了…

同樣又是繞著七葷八素的山路下山來。
改天或許還會有機會再把集集大山〝踏去當〞一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