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從新中橫回來就感冒一直沒好
原本今天想再上山的無奈身體不聽使喚
不過難得的大晴天還是想出門走走
所以別跑太遠就到高雄阿蓮大崗山逛逛囉!

大崗山自然生態區面積八十公頃,進入園區山泉水豐沛,竹抱林茂,
曲徑通幽, 可認識許多野生動植物,是高雄市西部平原獨特的生態資源。
民眾將車輛停放在「生態園區」停車場後,可從大崗山自然生態園區
進入,登山步道沿途有多達20處可觀賞及休息的景點,如礦區陳列館、綠
園及相思步道、自然公園、心涼亭、好涼亭、休憩木平台、觀景平台、瞭
望台、木棧道、休憩廣場等等,可認識許多野生動植物,常常是各幼稚園
及學校戶外教學必經之處,沿途觀賞大崗山生態之美也常讓登山旅客驚嘆
不已,留連忘返。

大崗山風景區導覽圖
好像有很多的景點就一個一個逛吧!

適逢元旦假期又是大好晴天
今天來大崗山的人潮還真不少
可能我來得較晚已經有很多大清早上山健行的民眾都要下山了

從岡山平原遠望向大崗山,好比一艘船,林鬱青蔥,風景清幽,清代舉人王賓就已有詩詠:「鬱鬱千尋樹,蔥蔥大小山。影移滄裡海,色射碧雲間,蒲柳秋彫質,松杉雪老顏。折枝如不棄,蠟蹬敢辭艱?」
岡山樹色穿梭在石林樹海之間的梯道~~大崗山層巒疊翠,綠嶺綿延,風景清廣幽逸,宛如仙境,山上樹色濃青淺碧,極為佳境,所謂「岡山樹色」即指此。鳳山縣采訪冊謂:大崗山之樹目蔚然;為縣治八景之一。

山腰上眺望崗山視野

礦區陳列館
環球水泥廠舊址,即時過去水泥廠從山上挖礦石,而運到山下阿蓮鄉的碎石廠,再經五分車送至水泥廠,在民國八十年代,從北部搭客運回南部的返鄉遊子,見到大崗山一車車的水泥輸送帶,即知道家鄉不遠了而停止開採石灰岩後,過去遺留的水泥廠遺跡,也因安全理由,在2004年堆石廠、碎石廠、輸送帶一一拆除,只留下這個岩石轉運站遺跡。

中大型採礦遺跡,在西部採礦約民國86年到期前,機器還隆聲運轉。

石灰石礦經鑽孔、探測、取樣、化驗而初步確知化學成份後,依地形、成份、礦權截止日遠近而區分規劃並下包採石廠商以炸藥炸破後藉卡車載運至廠區而以碎石機鎚後儲存。其餘原料則依採購作業外購而儲存至各原料區備用。但因政府重視環保,自86年起已停止開採石灰石

大崗山的地表大多由珊瑚礁石灰岩所構成,因此當臺灣的水泥工業開始發展,大崗山就成了最佳的材料採集場,前山的北端有環球水泥公司,後山的南端有嘉新水泥公司,開採灰岩作為製造水泥的原料,除了炸山取石造成民房龜裂、空氣汙染外,並在沿途上空架設運石纜車管線,造成自然景觀嚴重的破壞與變形,86年台灣西部採礦權到期,政府雖已下令不可再採石,然而大崗山已經千瘡百孔,經炸山採礦的傷口卻難以癒合。

環球水泥於民國四十八年九月,由吳三連、侯雨利、吳修齊以及吳尊賢諸氏發起籌組,於民國四十九年三月依法奉准設立。當時實收資本額新台幣一億元,選定高雄縣大崗山為採石礦區及擇定高雄縣路竹鄉甲南村環球路,設立環球水泥第一座之大湖水泥廠。
民國六十二年,政府積極推動十項建設,民間建築業興盛,對水泥需求量增加,環球水泥另擇定高雄縣阿蓮鄉,設立第二座阿蓮水泥廠。
兩座水泥廠迄今歷經多次擴充及改善設備,現年產量達150萬公噸,充分供應國內外市場需要。
預拌混凝土業務隨著時代進步而發展,環球水泥自民國六十五年起,亦跟隨時代腳步設立第一座預拌混凝土場。發展迄今已有五個直屬預拌混凝土場,及四個轉投資專業混凝土公司。

兔兒菜

生態觀景園區

導覽圖

蓮子草
‧中文名稱: 蓮子草
‧英文名稱: Sessile Alternanthera
‧學名: Alternanthera sessilis (L.) R. Br. ex Roem. & Schultes
Alternanthera sessilis (L.) R. Brown
Alternanthera sessilis (L.) DC.
Alternanthera nodiflora R. Brown
Gommphrena sessilis L.
Gomphrena sessilis L.
‧科名: 莧科(Amaranthaceae)蓮子草屬(Alternanthera)
‧別名: 滿天星、蝦鉗菜、蝦蠊菜『生草藥性』、白花仔、紅田烏、田烏草、紅田烏、田邊草、旱蓮草、紅花蜜菜、Pagaga'ttu(排灣)
‧原產地: 中國大陸華東、中南和西南等地,主產於浙江、湖南、福建。。
‧分佈: 台灣平地至低海拔山區濕地。生長在田畦,市街地溝渠旁,積水之低窪地等,族群繁茂。
‧用途: 1.救荒菜:其嫩莖、葉可當救荒野菜。2.藥用:全草或帶根全草:苦、涼。效用:全草:清熱,利尿,解毒。治咳嗽吐血,腸風下血,淋病腎臟病,痢疾。

蓮子草
‧莖: 莖匍匐或略斜上,多分枝,具縱溝,溝內有柔毛,節處膨大且有毛,莖中部近實心,有小細孔,高 10~40 公分。
‧葉: 單葉對生,無柄,葉片線形、披針形、倒披針形或線狀橢圓形,長 2~6 公分,寬 0.3~2 公分,先端漸尖,基部漸窄,疏齒緣或近全緣。
‧花: 頭狀花序,1~4 個腋生,球形或長圓形,無總梗;花密生,花軸密生白色柔毛,小苞片 3 枚,花被片 5,兩者均為白色,宿存;雄蕊 3 枚,花絲基部合生,花葯長圓形,退化雄蕊三角狀鑽形,全緣;子房 1 室,有胚珠 1 枚,柱頭短裂。花期 5~10 月
‧果實: 胞果倒心形,邊緣常具翅,包於宿存花被片內;種子卵球形。果期 7~11 月。
‧特性: 蓮子草為多年生濕生草本植物,莖匍匐或略斜上,多分枝,具縱溝,溝內有柔毛,節處膨大且有毛,莖中部近實心,有小細孔,高 10~40 公分。單葉對生,無柄,葉片線形、披針形、倒披針形或線狀橢圓形,長 2~6 公分,寬 0.3~2 公分,先端漸尖,基部漸窄,疏齒緣或近全緣。頭狀花序,1~4 個腋生,球形或長圓形,無總梗;花密生,花軸密生白色柔毛,小苞片 3 枚,花被片 5,兩者均為白色,宿存;雄蕊 3 枚,花絲基部合生,花葯長圓形,退化雄蕊三角狀鑽形,全緣;子房 1 室,有胚珠 1 枚,柱頭短裂。胞果倒心形,邊緣常具翅,包於宿存花被片內;種子卵球形。花期 5~10 月,果期 7~11 月。

蓮子草

民國八十六年政府考量生態保育,停止環泥石灰兒開採權,使得大崗山這塊天然的珊瑚礁岩得以生息,環泥也功成身退。在開放後的大崗山,逐漸成為民眾的休閒場所。

桃花心木
高雄縣的縣樹是大葉桃花心木,一種來自南美洲宏都拉斯的熱帶性樹木。高雄縣由於地理位置禾口氣候適宜,所以在平地種植桃花心木,株株都長的又壯又美。不但為整個縣造就了優美的景觀,也帶來了不少的經濟利益。
大葉桃花心木對很多人來說,都是十分陌生的,對不對?這也難怪,因為它的老家遠在中南美洲,直到本世紀初期,才引進台灣栽種。儘管在高雄縣境及中南部各縣市,大葉桃花心木的數量已經相當多,而且不少個體已達開花、結果的成熟期,但是除非樹幹上掛有它的「身份証」,否則大多數的人還是不認識它,顯然是推廣不夠的關係。高雄縣選它為縣樹,正好可以多方宣傳,讓更多人認識,這種外來的珍貴樹木。
在分類學上,大葉桃花心木屬於楝科家族與大家所熟知的樹蘭、楝樹等是近親。它是一種常綠性喬木,可長十五公尺以上,全身光滑無毛,小枝外表具有明顯的皮孔。葉子互生偶偶數羽狀複葉,小葉8到14片,彼此對生,輪廓斜卵形,基部歪形,長約十公分。初夏準時開花。圓錐花序生在葉腋處,花朵很小,但是數量頗多,黃綠色,萼瓣各五枚,雄蕊聚集成筒,子房成五室。
果實為卵形或錐狀橢圓形的蒴果,外表具有五條縱稜,長約十公分到十五公分,成熟後從基部縱向裂開,好讓帶著翅膀的種子飛散出來。桃花心木因為木材呈淡紅褐色,有如桃花之色澤而得名。

台灣共栽培兩種,一種葉片較大的,就是大葉桃花心木,另一種葉片明顯較小,長度只有五公分左右,稱為小葉桃花心木,或是桃花心木。兩種都是高級經濟樹種,木材質地密緻而且有光澤,是製造高級家俱的上等材料,過去也常被拿來製造軍艦、舟車、農具等。對未開發、開發中及對於開發國家來說,都是具有高貴的價值。
在原產地的地區和國家中,就有「多明尼加」將它推舉為國花,可見它受到重視的程度。大葉桃花心木生長相當快速,栽種十二年左右的植株就有開花結果的能力,十五年以上即可供砍伐利用。在木材資源日益枯竭的現代,實在值得多加推廣種植。
但其缺點是屬淺根系樹種,易受颱風危害。

生態園區裡人群到處滿滿
只見攜家帶眷闔家出遊野餐的人比比皆是

觀景平台

觀景平臺的視野還蠻不錯的喔!

中文名稱:火焰木
‧英文名稱: African Tulip Tree、Fountain Tree
‧學 名: Spathodea campanulata P.Beauv.
Spathodea campanulata Beauv.
‧科 名: 紫葳科(Bignoniaceae)火焰樹屬(Spathodea)
‧別 名: 火燄樹、佛焰樹、泉樹、森林之火、金香樹
‧原產地: 熱帶非洲
‧分布: 栽培作庭園美化樹或行道樹
‧用 途: 1.庭園美化樹或行道樹:常綠的喬木,春夏時節開花,倒鐘形似火焰般的花朵遍生在樹冠頂端,甚為美觀。
2.鳥類食餌用之樹種:倒鐘形似火焰般的花朵遍生在樹冠頂端,甘甜的花蜜,提供鳥類、蜜蜂及蝴蝶很好的食餌。
3.藥用:性味:苦、辛、涼。效用:根:收斂,健胃,止瀉。治胃病,胃痛,下痢;花:治胃潰瘍。
‧莖: 常綠喬木,株高12-20公尺,樹幹直立,灰白色,上部枝條多。
‧葉: 葉為奇數羽狀複葉,對生,上下層呈十字交叉,長約50公分,時有三出複葉,全緣,先端尖,葉脈凹狀極明顯,卵狀披針形或長橢圓形。
‧花: 花自枝條端結蕾,花苞萼片向內彎曲聚生,呈圓形,小花自圓形的花苞外圍逐漸綻開,花頂生在樹冠層的頂端,徑約10公分,遠遠看似樹頂著火一般,花似燃燒中的熊熊火燄,色豔如火,極為悅目美觀。花期在2-4月。東勢林場整年都可看到開花。
‧果實: 花謝後隨即結果,蒴果為長橢圓狀被針形,果皮赤褐色,內有種子,可用於播種,種子有翅。
‧特徵: 株高可達十公尺以上,小葉長橢圓形至長披針型,先端尖,葉脈凹狀極明顯,秋未冬初花自枝條端結蕾,花苞萼片向內彎曲聚生,呈圓形,小花自圓形的花苞外圍逐漸綻開,色豔如火,極為悅目美觀。花謝後隨即結果,果皮赤褐色,內有種子,可用於播種。

本省中南部氣溫較高,開花較容易。原產地為常綠喬木,本省冬季若寒流來襲,葉片偶有變紅或落葉現象。花期2至4月。花頂生在樹冠層的頂端,遠遠看似樹頂著火一般,花似燃燒中的熊熊火燄。可以撿火焰木的種子,玩扮家家酒,當作荷包蛋。果皮堅硬可用來舀水。

大崗山是適合全家人放假日來此郊遊踏青野餐

學名:Mazus faurei Bonati
中名:佛氏通泉草
別名:臺灣通泉草
科別:Scrophulariaceae 玄參科
描述:多年生草本,具短匍匐莖。
葉單一,無托葉,根生葉長橢圓狀卵形至長橢圓狀匙形,長3~7cm,葉緣淺裂至深裂,兩面被粗毛或下表面僅葉脈被毛,葉柄具寬翼,長1~4cm;走莖葉近無柄,小於根生葉。
頂生總狀花序,約5-15朵花,花冠紫色,明顯二唇化,上唇微二裂,下唇大,三裂,具2黃色斑點縱脊。

佛氏通泉草
通泉草學名Mazus pumilus (Burm. f.) Steenis、Lobelia pumlia Burm. f.」、Mazus japonicus (Thunb.) Kuntze.,英文名Asian Mazus、Tokiwahaze,玄參科通泉草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又稱六角定經草、定經草、白仔草、六角金英、白子菜、石淋草、虎仔草、膿泡藥、綠蘭花、拉卡魯卡魯(排灣),原產於中國、台灣、日本,莖自從基部分枝,略匍匐狀,一些匍匐,一些直立,根生葉叢生狀,葉倒卵形或匙形,基部楔形,先端鈍形,葉緣不規則粗鋸齒,總狀花序頂生,花莖比葉莖長,花冠紫或淺藍紫色,花冠二唇狀,下唇三裂,中裂片倒卵圓形,喉部具黃色斑塊;蒴果球形。
通泉草可清熱解毒、消食健胃、解毒消炎,可治婦女經閉、高血壓、腫癤疔瘡、肝炎。

佛氏通泉草
有將玄參科的其他品種亦稱之「通泉草」,故此名字可能通用於數品種。台灣常見之通泉草屬有:
1.高山通泉草:Mazus alpinus Masam.
2.佛氏通泉草:Mazus fauriei Bonati
3.阿里山 通泉草:Mazus goodenifolius (Hornem.) Pennell
4.葡莖通泉草:Mazus miquelii Makino
5.通泉草:Mazus pumilus (Burm. f.) Steenis
6.台南通泉草:Mazus tainanensis T. H. Hsieh
「通泉草」與「佛氏通泉草」之差異:
1.通泉草:花形較小,下唇顏色較淡,偏白或淡紫,花萼裂開深度至2/3處。
2.佛氏通泉草:花形較大,紫色之花色較深,花萼裂開深度至1/2處。

今天停車場的車輛還真是不少

花架木平台

喔!原來是個休憩平台啊!
依舊是早有人在此泡茶聊天了

民國七十年代以前,由於軍事需要的理由,大崗山的大部份地區均劃入軍事管制區,一般遊客與學生都禁止進入;因此,也讓外界對於大崗山的印象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時至今日,軍事管制區的面積大為縮小,因此現今大崗山每日上山的民眾絡繹不絕

大崗山風景區範圍極廣,從岡山鎮一路延伸到燕巢、阿蓮和田寮,跨越4個鄉鎮,擁有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觀,尤其是自然景觀,仍有許多地方保持原始風貌,尋幽訪勝,處處可見驚奇,民風純樸熱情,令人倍感親切,加上交通極為方便,距離高雄和台南兩大都會區,車程都在1小時內,稱為高雄和台南的香格里拉,當之無愧,實至名歸。

鱧腸
鱧腸
科別:菊科鱧腸屬
別稱:旱蓮草、墨汁旱蓮、蓮子草、金陵草、墨記菜
用途:食用、藥用
一年生草本,直立、斜上或匍匐性,全株粗糙,具有短剛毛,高10~60公分,葉對生,頭狀花白色中央部分淡綠色,瘦果黑色無冠毛。若將它的莖折斷,很快地就可以看到斷面逐漸變黑,因此有人叫它為墨菜,它是一種救荒的野菜,其嫩葉及幼苗都可以炒來吃,只是有點粗糙與苦味,必須先以開水燙軟並添加佐料之後才能變佳餚。 在中藥方面,它性寒、味甘酸,能補腎陰、止血痢、又能烏鬚髮、固齒牙,是一種滋養性收斂劑。

鱧腸
鯉腸的特色 ◎
1科別::菊科
2學名::Eclipta prostrata L
3別名:烏田草、墨旱蓮、旱蓮草、野向日葵、墨菜、黑墨草、墨汁草、墨水草、烏心草。
4一年生草本,高10~60cm,全株粗糙,有短剛毛,直立生長或是匍匐性生長。
5葉對生,全緣或具細鋸齒,兩面均密被白色粗毛,莖葉折斷後,數分鐘後斷口處即變藍黑色,故名墨菜。
6夏、秋開花,頭狀花白色,舌狀花兩列,筒狀花多數,瘦果黑色,無冠毛。
鯉腸的用途 ◎
1 幼苗嫩葉可以食用,先以開水燙軟再添加佐料,可以變成佳餚
2 中藥方面,他性寒,味甘酸,能夠補腎陰,又能固牙是,一種滋養性的收斂劑
3 他亦能使頭髮烏黑亮麗
鯉腸的逸事 ◎
偏愛潮濕的環境,瘦果可以浮在水面上藉著水流傳播,所以他不會離開潮濕的生長地

別名:兔仔菜、鵝仔菜、小金英、蒲公英、山苦妹
科名:菊科Compositae
學名:Ixeris chinesis (Thunb.) Nakai
原產地:
簡介:葉互生,根生葉大而發達,莖生葉較小,葉膜質,淡綠色略帶粉白色,披針形,全緣或疏鋸齒緣,部分呈淺羽裂, 耳形腳,銳尖頭,長12㎝,莖上部葉略抱莖。頭花呈聚繖狀,呈圓錐花序。頭花黃色,全部由舌狀花構成,近看酷似大菊花,它的頭狀花幾乎整個白天都在開放。它的果實乾燥不開裂(稱為瘦果),成熟後便由頂端一圈由花萼變化成的冠毛帶著飛行,種子因此可以飛得更久、更遠,傳播的範圍也越大了,它的瘦果具有長嘴,冠毛為白色,小瘦果將冠毛往外頂,整個冠毛張開的果序,有如一個別緻的六面體。
藥用部分:全草。有消炎、解熱、鎮痛之功。主治乳癰、癰腫、瘡癤、皮膚病、便秘、膀胱炎、喉痛、外痔等。

兔兒菜 菊科
屬於菊科,別稱「兔仔菜」,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莖高二十至六十公分,全株具有乳汁,根生葉大而發達,莖生葉較小,葉片互生,全緣、鋸齒緣或羽狀裂。
頭狀花濃黃色,徑約1.5公分,全部由舌狀花所組成,所有頭狀花排列成疏繖房狀圓錐花序;瘦果具有長嘴,上端附生白色冠毛。
屬於野菜的一種,據說兔子很喜歡吃這種野菜,因此才稱之為「兔兒菜」,其食用的部位為幼苗或嫩莖葉。
料理方式,因全株具有苦味,先將實用部位沖洗乾淨後,再用沸水燙過一遍,很快撈起、滴乾,再行炒食。全年皆可以採集






大崗山的地質為珊瑚礁石灰岩塊,最上面覆蓋紅土及礫石層,厚約數公尺至20公尺,其下石灰岩層厚度為30至50公尺,珊瑚礁石灰岩之下則為青灰色之砂質頁岩。石灰岩地區的地下水可以溶解部份碳酸鈣,並且再度沉積:出現在洞穴上方,垂懸向下的叫鐘乳石;滴落在地面的水滴,逐漸沉澱出碳酸鈣柱體,叫做石筍;沿著洞壁流下的沉澱物叫做流石。

峰山自行車道由生態區大門口前農間小路進去
沿路有指標和藍線全長才750公尺
看到生態公園人潮之多所以就再信步隨著車道走下山來

大崗山是從平原突起的一座台地狀的方山,是阿蓮唯一較高的地方。大崗山南北長約4公里,東西寬度不到2公里,西南部海拔最高達312公尺,山頂的平台面由西向東緩緩傾斜約8°。山的西側是高約30公尺到50公尺的直壁狀陡崖,向南北延長,山的東側也呈30公尺的石灰岩陡崖,陡崖的下方露出青灰岩。

又再騎車來到大崗山風景區的牌樓
入口意象園區面積廣大及設施充足,在此園區內常常有大型活動表演,
尤其由相關單位每年所舉辦之「 大崗山龍眼蜂蜜文化節」,
更是吸引大批的觀光客前來園區遊玩,車水馬龍,活動期間
要入園的車輛甚至要排到台19甲道路人潮把園區內擠的水洩不通,大崗山特產龍眼
及蜂蜜,也造成民眾相繼搶購。

大崗山位於阿蓮、田寮鄉境內,是一座隆起於平原上的台狀小方山,形狀像一艘覆蓋的小舟,南北長約4.4公里,東西寬不到2公里,最高點為海拔312公尺。有四條作東北西南向之平行斷層,最大落差20公尺;由北向南逐一下落,成為階梯斷層構造,大崗山除此斷層外,尚有切割珊瑚礁石灰岩之溝谷。大崗山的山勢自西向東緩斜,傾角約8度,平坦面以下皆為陡壁;東坡比西坡更加陡峭。

停放好機車後就繼續往山上的登山步道前進
兩旁有許多的小販銷售自家產的農產品

菩提大道
就在大崗山人文協會的門前,有條往龍湖庵的水泥步道,兩旁種有近百棵菩提樹,綠蔭遮蔽成了天然隧道。炎熱天氣漫步於此道之下,不僅可使人消暑氣爽,更有沾染佛意和脫俗的感覺。每當春天季節來臨,菩提樹葉飄落滿地,踏步其上更是充滿詩意。

豔陽高照的好天氣
適合出門走走
大崗山上佛門聖地走一走期待新的一年事事順心

碗仔花
碗仔花 英文名Blue Morning Glory 學名Convolvulus hederaceus L.
旋花科(Convolvulaceae)牽牛屬(Ipomoea)
別名 : 蕃薯舅、葛葉牽牛 原產地 : 中南美洲
一年生草本植物,莖細長,具纏繞性,被毛。
葉片卵圓形,葉全緣,常於中間或邊緣三裂,葉表被柔毛。
花 1~3 朵,腋生,花冠漏斗狀,徑約 6~8 公分,淡藍色。
瘦果,卵球形。種子 6 粒,黑色。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走一走菩提大道是不是多點禪意呢?

大崗山因環境清幽、風光秀麗而被擇為興建廟宇之處,而且吸引著大量的香客及信徒上山來膜拜,可是山上可供建築的平地並不多,所以當寺方有能力增建大殿、講堂、香客房時,往往鏟除山石成平地,因而破壞了山坡地的水土保持,因此如何在弘法建設和環保之間取得一個平衡點,是非常重要的課題。另外,部份人士任意在山麓濫墾濫建,造成自然景觀嚴重的破壞,還有人任意在山中圍門設柵,把珍貴的自然景觀關在自家門內,這些作為均令人感到婉惜。

龍湖庵位於高雄市阿蓮區的大崗山,為超峰寺前身。民國前2年(西元1908年)開會尼師至超峰寺拜超峰寺永定住持為師,由於兩位僧尼年紀相仿,加上永定禪師認為僧尼有別,因而另於超峰寺南田仔湖處設置茅屋,以供女尼們有個專屬修行之地。
民國12年(西元1918年),於此又另增建大殿佛堂,主要供奉釋迦牟尼佛及觀世音菩薩,是台灣佛教界中最大的女尼修行道場。而龍湖庵離雄偉莊嚴、古色古香、風韻獨存的超峰寺僅有幾步路程,也是每位到超峰寺參拜的信眾們的順必參訪之處。
漫步於此,隱約可聽見寺內傳來陣陣誦經念禪聲,並配合著木魚及鍾鼓敲打的節奏,飄散於這悠悠的山谷叢林間,甚是寧靜祥和,可令人忘卻一切煩憂紛擾。若是哪天您有空的話,不妨到此參訪一番,徹底地享受輕鬆自在的心靈旅程吧。

大崗山有名的咖啡餐飲
位於大崗山風景區半山腰的「雲起時」藝術空間,可以交流繪畫、植物染、柴燒陶心得,也能在林間坐看雲起,泡茶品茗或啜飲咖啡,放鬆身心。
「雲起時」藝術空間籌設八年才完成,園區內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是林宏一、陳素雲夫婦親自打造而成,兩棟半鋼構的小木屋,其中一棟規劃成畫室、手染教室、展覽室及民宿,內部陳列了陳素雲的手染創作及蒐藏多年的木箱、衣櫥等古物,流露濃濃懷舊氣息。
林宏一、陳素雲夫婦倆聯手利用位於大崗山風景區的自家坡地,建造「雲起時」藝術空間,如今也成了阿蓮地區藝文交流的據點。
「雲起時」運用大量的木材及手染布幔,處處可見廢物利用的創意,例如泡茶桌椅用的是廟宇門板及溧流木製成,老式櫥櫃加釘掛架後,成了手染服飾的展示架。
園區內也巧妙運用地形,規劃成觀景雅座,客人可以在蘋婆樹下,享受徐風輕吹的快意,以瓷磚拼貼地板的公廁,馬賽克的效果,有客人評鑑為「五星級」。
「雲起時」賣香草花茶、咖啡,但用餐必須預約,菜色由主廚隨興供應,陳素雲說,這兒不走商業路線,而是提供一處減壓的放鬆空間,讓客人有機會親近自然。

超峰寺位於高雄縣阿蓮鄉大崗山之高峰處,海拔二百六十公尺,清雍正九年西元一七三一名僧,紹光禪師結茅自修,
是為開基惜之始清乾乾二十八年西元一七六三台灣知府蔣元焄興建觀音殿以來,靈山火日盛,惜經百餘年時日之侵蝕,殿宇中只有一位廟祝照顧香火,
忍古剎殿宇頹微,而興重建之願耳,然義敏老和尚性喜雲遊,四處弘法,此一重建大任落於永定和尚之身,於民前四年進入寺後閱二年擴建大雄寶殿,
度化僧尼領眾修行是為第一代住持,
民國元年增建大殿兩座,且於民國十三年建三寶佛塔,然於民國三十一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日軍據大崗山為要塞地區,不準寺僧居留斥令迫遷,
時由永達和尚率領超峰寺龍湖庵蓮峰寺等各寺僧侶下山,何建道場定命為新超峰寺,至台灣光復後山上寺宇皆以損毀不堪,瓦礫遍地,
時由第二代住持開照和尚率眾回山重建,首修前殿及兩邊配房,民國四十五年秋在增建後殿禪房,等於民四十七年完工,超峰寺由一遍廢區中重現莊嚴寶煞之氣,
而為四眾所依止之修行勝地,自民四十八年春開照老和尚退居閉關,由開參老和尚接替住持,而為超峰四第三代住持,於民五時一年為紀念永定老和尚圓寂,
二十週年並為弘傳戒法,紹隆佛種起見乃於本寺舉行護國千佛大戒會,禮請 白聖大和尚等,住持其事一時師資雲集,
威況空前打破了自民四十一年起至今之傳戒法會前來受戒之戒子多達五百多人,自此而後超峰寺寺譽日隆惜於民六十四年開參老和尚功滿圓寂,
其住持監院法智大師代理,旋於民六十六年晉任第四代住持後銳意整頓寺內建築,汰舊換新輝煌宏麗寺貌煥然一新,
民六十七年舉辦大專生佛學講座後得到參與講座大專生之迴響,而後師為發揚佛學嘉惠學子而續辦三年。然阿蓮鄉地處偏僻,鄉內無一規模較大之診所,
有鑒於此,民國六十九年師於山下縣道旁創辦觀音中醫診所,經常舉辦義診,受惠者不計其數,又師於寺內興建西方三聖像,十殿閻王臘像為啟示世人等工,
歷年來,師為維護古蹟之保存,重修興建工程之浩繁,不辭辛勞,此不僅振興超峰寺,且對寺歷流傳之貢獻甚大,
民七十一年,師五十歲當選為高雄縣佛教支會理事長後,對高雄縣內寺院弘揚佛法之工作,師無不竭盡心力,而獲大眾一致讚賞,,師之聲譽日隆。
十二年新建現代化三層大樓 ,供作舉辦各項活動之用,且師之佛學講座近十年來得到各地信眾之認同,已是不爭之事實,
民七十七年於寺內舉辦兒童夏令營活動,民七十七年寺之後殿已不是敷容納於同六年由師親自破土,而在民七十九年十二月五日舉行落成大典, 極一時之盛。
又建九層禪學大樓使得寺中信眾有一清修之處,在水源上一直為寺中所困擾之問題,在法智大師四處奔走努力之下於寺前山腰處建一大型水庫。
此舉博得鄰進近之道場及民眾一致讚揚,使得超峰寺不僅為遍佈全省之分燈寺院豎立楷模。其寺譽日隆為國外高僧大德,
國內十方信眾必參訪之佛門聖地耳。

大崗山寺庵、岩洞多,有「台灣佛山」之稱。其中超峰寺,早在雍正九年就已開基,依山石地形而建,日據時代,日軍將大崗山作軍事要塞地而強迫遷移下山,即今之新超峰寺,光復之後,住持率眾和尚回山,恢復舊有規模成為本省佛教聖地之一,民國48年高縣以「高縣八景」徵詩文,詩人鄭玉波以「超峰晚鐘」得首獎,內容為「樹色岡山暮,錚從出佛堂。聲喧留落日,貝誦禮空王。詠月敲何早,穿雲響更揚。世多聲待振,餘韻繞蓮鄉。」當落日餘暉,寺內晚課之時,經聲畫破長空,餘音繚繚,每每讓人置身化外,建在石灰岩地形上到處可以看到因應地形的設施,梯道圍咾咕石而建,隨機而有禪意,不是我們常見規矩方圓的梯道,超峰寺附近有很多可以踏旅的地方,梅花園、石螺洞、百景洞、半天橋、六合亭等,其中半天橋在面對寺廟的左側方,一塊巨石上長了百年老榕,半天橋跨過其下的通道而接到老榕,上面有石凳和欄杆,是個休憩的好地方
超峰寺前的慈航普渡、西方三聖(文殊、釋迦、觀音)等景。

大崗山是隆起的珊瑚礁石灰岩,是臺灣本島少數擁有如此地形的地區,由於石灰岩岩質疏鬆多孔,雨水下滲容易,因此地表幾無溪流形成,且地表的珊瑚礁石灰岩因為溶蝕作用的原因,表面呈現許多窪洞溝槽,崎嶇難行,有時形成較大的狹長岩溝,構成一線天之類的小地形,有時形成具有淺凹之石灰阱(Doline),或灰岩殘丘,整個山形表面並不是很平整。

在超峰寺兩旁有兩棵數百年大榕樹守護著,分列於南北兩方,南方在「六合亭」旁叫做「晨鐘龍榕松」,簡稱「鐘榕」;北方的榕樹位於「半天橋」,叫做「暮鼓虎榕松」,簡稱「鼓榕」。樹根沿巨石四周下垂土中,將巨石環抱,堪稱奇景;該樹不懼風霜侵襲,至今未見枯萎跡象,誠屬難能可貴。

晨鐘龍榕松
雙榕護寺:超峰寺兩旁有兩棵百年大榕樹,分列於南北兩方,宛如寺之守護。南方在「六合亭」旁,名為「晨鐘龍榕松」,簡稱「鐘榕」、「龍榕」;北方位於「半天橋」,名為「暮鼓虎榕松」,簡稱「鼓榕」、「虎榕」。樹根沿巨石四周下垂土中,將巨石環抱,堪稱奇景,但「虎榕」目前已枯槁。

磐根錯節的晨鐘龍榕松真是讓人對大自然的鬼斧天成蔚為奇觀啊!

超峰寺旁的三寶塔。

超峰寺寺外樹木林立環境清優風景優美的好地方

樹底下的野營帳蓬好乘涼嗎?

從山腳到山頂公路共有一一六零級的石階,爬完石階可算是征服了大崗山,你若不信可以走一趟算算看,可以邊登山健身順便學習算術,摸蛤兼洗褲一兼二顧,數字若有誤歡迎不吝指教。如果能夠持之以恆,每日來回走上一趟,活上個百歲應該沒問題。

順著階梯往上爬
最是吸引我的目光的就是延途許許多多的石灰石珊瑚礁岩
想想億萬年前由海底隨著地殼運動壟起多麼驚人啊!




據說從山腳到山頂共有1160級石階
不管有幾階反正還是要往上走的啦!

竹仔菜
竹仔菜(Connelina diffusa Burm.f.) 鴨跖草科
一年生草本,莖匍匐狀,分枝多,葉披針形,互生,葉鞘筒狀,鞘口具纖毛,總苞卵狀披針形,長約1.5公分,頂生或腋生,花藍色,徑約1.2公分,花萼綠色,花瓣基部兩片有爪,正常雄蕊3枚,退化雄蕊3枚(有時只有2枚),蒴果3室,種子長約2~3公厘,具有橫格狀網紋。產於全省低海拔之水邊,潮溼地等。
別名:1竹葉菜 2白竹仔菜 3竹雞草。
食用部份:幼苗及嫩莖葉。
等級:良。
備註:煮食或炒食均可。

竹仔菜學名Commelina diffusa Burm f.,鴨跖草科鴨跖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稱鴨跖草、竹仔草、竹仔葉、竹葉菜、竹雞草、竹節草、竹節菜、白竹仔菜、水仔葉、水竹仔菜、藍姑草、藍花菜、碧蟬花、碧竹草、碧蟬蛇、紫錦草、三角草、鴨仔草 、雞舌草、耳環草,原產於台灣,單葉互生披針形,葉基鈍,葉尖漸尖,聚繖花序,花瓣三片藍色,側瓣兩片對生,佛燄苞卵狀披針形,幼苗、嫩莖葉可食,是鄉間野菜。

鴨跖草可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潤肺涼血,可治心因性水腫、腎炎水腫、腳氣、小便不利、咽喉腫痛、黃疸性肝炎、尿路感染、跌打損傷。
另有一種亦稱「鴨跖草、竹仔菜」者,名稱混用,依種檢索表鴨跖草、竹仔菜應不同種。

鴨跖草屬種檢索表
A.葉卵形,先端鈍或銳尖。【圓葉鴨跖草】
A.葉披針形,先端漸狹。
B.葉寬於2.3cm。【大葉鴨跖草】
B.葉窄於2.2cm。
C.苞片邊緣癒合。【耳葉鴨跖草】
C.苞片邊緣分離。
D.苞片闊心形,被毛,種子同形。【鴨跖草】
D.苞片披針形,光滑,種子兩形。【竹仔菜】

竹仔菜
多年生匍匐草本植物,莖圓柱形,性喜潮濕、溫暖,多生於水邊或潮濕的路旁。
葉互生,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3~7公分,先端尖銳,基部鈍形,葉鞘筒狀,鞘口具纖毛。
夏季開花紫藍色,總苞片綠色,卵狀披針形光滑,頂生或腋出,基部之邊緣不相愈合,花瓣3片上面2花瓣大有爪,下面花瓣小無爪,正常雄蕊3枚,退化雄蕊3枚(有時為2枚)。

往稜線公路的階梯總算比較少人了也略為清淨許多

上來到稜線公路
前方可以往雷達景觀土雞城
可惜這幾天吃素沒口福!!

來到一處景點:天靈洞
原名顏總洞,裡面祭祀關帝君,此洞位於全山最高處。
民國76年,台北松山靈天宮奉旨選此為開基地,改名天靈洞。
此洞為葫蘆形,前後相通,有「入虎口,出虎喉」,表示生生不息之意。

天靈洞,為海底冒出的天然石灰岩地形,相傳明末清初有一名顏姓總兵為躲避追兵而藏身於此,所以又名『顏總洞』,於民國七十六年台北松山靈天宮奉旨選為開基之地,更名為『天靈洞』...。岩洞僅容一人進入,進入後很快就來到另一端,豁然開朗,展望極佳,俯瞰岡山地區。

天靈洞,為海底冒出的天然石灰岩地形,「天靈洞」原名為「顏總洞」,相傳清朝時岡山營有一個顏姓總兵,為逃避追兵而躲藏此洞內避難,等到追兵退去,再下山逃生。村民則以「顏總洞」名之。此洞由石灰岩自然形成葫蘆型,臥在山頭上,民國七十六年台北松山靈天宮將它改為「天靈洞」。
天靈洞東西各一出入口, 內祀福德正神、關聖帝君、濟公等,岩洞僅容一人進入,進入後很快就來到另一端,豁然開朗,展望極佳,設有涼亭可休息觀景,俯瞰岡山地區。

大自然的奇觀真是讓人咋咋稱奇

原名「顏總洞」,主祀關帝君,民國76年,台北松山靈天宮奉旨選此為開基地後改名「天靈洞」。洞內構造如葫蘆形而前後相通,「葫」與「虎」同音,加上顏總兵曾由此「虎口」逃生,故成為著名景點。
有人認為,入虎口易出虎喉難,在此「入虎口,出虎喉」是大難不死,表示生生不息、好預兆。也有人認為,「入虎口就惡嘔,入虎喉,無死也烏黑。」入虎口不吉利,應該繞道而行,你認為呢?

焊菜 ( 蔊菜 )
Cardamine flexuosa With. 焊菜 [十字花科]
別稱:蔊菜、細葉碎米薺、小葉碎米薺、彎曲碎米薺
特徵:多年生草本,株高10~30cm。莖,纖細,自基部處多分枝,下端被毛。基生葉羽狀複葉,側生羽片3-6對,有柄,卵形至闊卵形,具缺刻 ;莖上半部葉逐漸縮小,羽狀複葉,小葉長橢圓形。花,總狀花序,花瓣十字排列,白色,花直徑0.2~0.4cm。果,長角果,線形。

分布:北半球平野常見雜草。台灣從海邊到中、高海拔平野常見雜草。都市綠地也常出現;生長期 冬季至春季,春季大量出現,存續時間較 薺菜長許多。
焊菜是春季非常普遍的野草,稍注意綠地或潮濕角落就有機會見到。焊菜成熟角果(上圖淡綠、黃褐色長角果)輕輕碰觸會彈出種子,試給幼童看可加強記憶,又有趣味性,是寓教於樂的野草。類似的常見野草還有 酢漿草、非洲鳳仙花、......等等。

路旁由善心人士所提供的"奉茶"

軍方的雷達站

大崗山的地勢高曠,而且又鄰近海岸,可瞭望港灣和平原的動態,是絕佳的監視地點,向來就是重要的軍事地點,除了山上空軍的雷達站和飛彈營,山下亦有陸軍的裝甲營區,戒嚴時期整座山都是軍事管制區,平常人等不得擅意進出,民國76年解嚴之後,軍事管制區的面積才大為縮小。不過,此山雖有利於軍事觀察卻不利於匪徒潛藏,因容易被圍困和遭逮捕,日據初期,林少貓曾據此山勢反抗日警,但在不久之後隨即被鎮服,可以說地勢仍不夠險要。

太陽好大好曬
找不到三角點(後來才知是在三角公園旁)
只好下次再來吧!!

回到天靈洞旁邊的步道階梯視野很不錯喔!
就順著階梯下山吧!

經過一處果園
大崗山的龍眼蜂蜜可是很有名的喔!

路旁怎會有一微波爐呢?
原來是善心人士在此擺放塑膠雨衣方便山友下雨天可使用
真是人間處處有溫情啊!!在這冷漠現實的社會中更為珍貴!

處處可見到石灰珊瑚礁石
也確實是別有特色啊!

來到「華山聖堂」旁有一石階,可讓學生數一數階數,順道上洗手間。洗手間門口以八卦的「乾」「坤」區分,可別藉機走錯了。
不過我是要往下走的!

華山聖堂簡介(沿革):
本聖堂位在大崗山高處南麓,下方有諸寺堂聚集,遠眺興達港火力發電廠,背負山脈有如雙
龍戲珠地理,本堂則被擁抱其中。
本聖堂創始於戊申年間,原本一片荒蕪峔岵石山坡地草木叢生,由林前人志遠以畢生積蓄金購置,本作休養之所,因斯地有祥瑞之氣,則將捐獻並策劃與道親同心協心再合購場地擴充道場建造佛堂,開山之初艱難困苦無比,全憑無數道親人力物力財力犧牲奉獻流血流汗,一磚一瓦均由山下至山上往來無數奔波攀爬,日以繼夜排除萬難,開闢數載終成萬代基業培育人才之搖籃,化育眾生之道場創立於此。

華山聖堂是一貫興毅組的道場。初建於民國五十七年,
由於當時一貫道被視為邪教被禁。興建艱辛。
在民國七十年代,政府解禁後,華山聖堂
才大事整建,變得雄偉壯觀,遠近聞名。
華山聖堂佔地很廣,又是要登頂必經之路。所以遊
客很多。但上山的坡度陡峭,很累人。
現在的負責人是林山川,裡面主要祭祀觀世音菩薩

華山聖堂介紹

路邊老舊半蹋的房子但是卻充滿了時光歲月所留下的痕跡

來到十八羅漢洞

依附著生長的榕樹

大崗山的地層岩性可分為:
1.臺地堆積物:大崗山的山頂部份主要由30公分以下之圓礫、沙及黏土組成,因曾受紅土化作用而呈紅褐色,與其下的石灰岩層呈不整合的關係。
2.山麓堆積物:本層由高斷崖之岩層崩落堆積而成,分佈於大崗山的四周,其主要成分為大塊之石灰岩礫、泥沙及土壤,偶有紅土滲雜其中,其下界與上新世岩層以不整合相接。
3.大崗山石灰岩層:大崗山的石灰岩層平均厚度約在40公尺,主要由生物碎屑所組成的岩礁構成,其中以珊瑚礁為最多,在北段大崗山的崗山頭地區,以生物細小碎屑及二枚貝、掘足類和有孔蟲化石為主;中部的石灰岩,以底棲固著性生活的生物為主,大致有石灰質藻、鈣質海綿、苔蘚蟲,及一些珊瑚、貝類碎屑與有孔蟲化石等所組成;南段石灰岩,始有群體珊瑚出現,屬真正珊瑚礁石灰岩。石灰岩層下段接近泥岩之部分呈現相當多的孔隙,由於泥岩層為不透水層,故地下水積聚於石灰岩與泥岩交界面處。
4.泥岩層:大崗山的泥岩厚度約550公尺,屬分佈於臺灣西南部的上部古亭坑層。其泥岩分為兩部分,其下部分為甚純的暗灰色泥岩,為大崗山石灰石底盤之基岩;其上部份為呈灰白色之鈣質泥岩,內含相當多之生物碎屑與化石,其位置介於石灰岩與暗灰色泥岩之間,是兩者之間的過渡地帶,厚度可由數十公分到數公尺,稱之為泥灰岩。

鐘乳石洞穴是本省稀有的一種特殊景觀,大崗山後山巖有不少天然和軍用洞穴,天然洞穴內的流石非常的完整美麗,軍用洞穴歷經四、五十年的溶蝕與沉澱,也逐漸呈現鐘乳石與流石的雛型,都深具教學與研究的參考價值。可惜有些天然的鐘乳石都遭人破壞,岩壁上只留下人類貪婪結果的傷口。

很是幽靜的岩洞
真是別有一番洞天啊!

大崗山為一隆起的高位珊瑚礁,大崗山更新世時期(1~181萬年前)位於海平面以下,珊瑚死亡後形成珊瑚礁,經過1萬年以上稱為珊瑚化石,民間稱以「硓ㄍㄨˇ石」。
硓(石古)石在清代文獻既然有「(石婁)(石國)石」出現的典故,他處尚未發現,可見這一詞取自台語音,就沒有理由再倒寫成「(石古)硓石」。除了「硓(音ㄌㄠ)」有字可鍵入,連大陸的漢典亦未收入,而民間大多以「咕咾石」替代,實在不便

四代百年榕樹介紹

真是充滿著古意盎然

百年老榕參天古木磐根錯節

大崗山層巒疊翠,綠嶺綿延,風景清廣幽逸,宛如仙境,山上樹色濃青淺碧,極為佳境,所謂「岡山樹色」即指此。鳳山縣采訪冊謂:大崗山之樹目蔚然;為縣治八景之一。癸酉鳳山孝廉謝其仁吟岡山樹色詩曰:「縱翠層巒歭海東,青山奇勝畫圖同,千岩繚繞低枝霧,高壑參差古木風;陰覆礪房迷斷蓬,色幽橘樹靄晴空,高人謾說樵薪事,石徑荒涼野草荒。」

大崗山上的奇榕眾多可謂千奇百態各不相讓

老屋 老榕 老歲月

超峰寺位於雨傘脈地理,左右有雙榕護寺,龍邊為「晨鐘龍榕松」,虎邊為「暮鼓虎榕松」,兩者所在的珊瑚礁上皆鑲有「光緖十年(1884年)」的石碑一座。
超峰寺四周留有珊瑚礁七座,寺方命名為「七星石」,除了一座置於地下室內不便遊客參觀外,其餘容易觀察。
超峰寺宗教空間的配置,仍遵循民間傳統習俗,可藉此探討一番。

看了看時間也差不多了(應該是說走了一大圈肚子餓了)
所以就再順著龍湖庵旁的菩提大道下山
也算是有始有終吧!

午後的陽光依舊燦爛
上山下山的遊客依舊
以來台灣來說大崗山是個很適合全家出遊的好所在
又可以觀賞景觀地質特殊地形跟宗教之旅
難得!難得!

•菩提樹
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在阿說他樹下夜睹明星而成道,自此阿說他樹就成為菩提樹。菩提者,「覺」也,因為佛陀在此樹下打坐時大徹大悟,而稱為菩提樹。
菩提樹為桑科榕屬,學名為Ficus Religiosa Linn.,盛產於熱帶地區,在亞熱帶也多所種植。菩提樹與榕樹同為榕屬,生命力極強,可穩建成長為巨樹,而供人在其下修道打坐。

走過菩提大道再加上許多的佛門聖地
今天新的一年的開始
算是給自己一個不一樣的旅途
也許為自己的心靈添一點慧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