茲因緣際會之故,Aiyoweya Yu車友熱情贊助一張入場招待票,
於是趁今天休假騎機車前往科博館,
對於車友贊助門票,心中一股暖流,在此表示感謝!

這是一場絲路行的靜態解說。透過歷史的演變,來觀察當時人文地理風情文物。
唐朝從西安步行到巴格達絲路需要近6個月的時間。
6X30天X30公里=大約4500公里之遙。
在後期透過海運9000公里6個月也可以抵達長安。
長途的絲路,道盡了來往商賈的滄桑歷史。
貳、本文:
一、駱駝商隊Camel Caravan
"想像您正在和這些駱駝,一起走過酷熱的沙丘。
駱駝背上背了什麼?息嶺中可能藏著什麼東西呢?"













二、絲的秘密Silky Secrets
"您知道斯來自這些白色的蠶寶寶嗎?
看看這件勤任卻精緻的絲織品是如何製作的,
以及他受到高度讚賞的原因。"







三、來自遙遠國度的異國商品 Exotic Goods from Distant Lands
"耀眼的寶石,新鮮的水果和芬芳的香料,奢華的毛皮和織物,
在沙漠裡怎麼會有這樣的市集呢?"

















四、絲路的地圖 Mapping the Silk Road










五、豐富的知識 A Wealth of Knowledge






























六、登上一艘船 Walk Through a Ship
"海上交通如何影響了絲路的貿易呢?"
















參、結論:

短短地絲路參觀之行,卻充滿長長的省思。
絲綢之路通常是指歐亞北部的商路,與南方的茶馬古道形成對比,
西漢時張騫和東漢時班超出使西域,開闢的以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為起點,
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
這條道路也被稱為「陸路絲綢之路」,
以區別日後另外兩條冠以“絲綢之路”名稱的交通路線。
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
其基本走向定於兩漢時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條路線。
廣義的絲綢之路指從上古開始陸續形成的,
遍及歐亞大陸甚至包括北非和東非在內的長途商業貿易和文化交流線路的總稱。
除了上述的路線之外,
還包括約於前5世紀形成的草原絲綢之路,
中古初年形成,在宋代發揮巨大作用的海上絲綢之路和與西北絲綢之路同時出現,
在宋初取代西北絲綢之路成為路上交流通道的南方絲綢之路。
雖然絲綢之路是沿線各國共同促進經貿發展的產物,
但很多人認為,中國的張騫兩次通西域,開闢了中外交流的新紀元。
並成功將東西方之間最後的珠簾掀開。
從此,這條路線被作為“國道”踩了出來,
各國使者、商人沿著張騫開通的道路,來往絡繹不絕。
上至王公貴族,下至乞丐獄犯,都在這條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
這條東西通路,將中原、西域與阿拉伯、波斯灣緊密聯繫在一起。
經過幾個世紀的不斷努力,絲綢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
廣義上絲路的東段已經到達了朝鮮、日本,西段至法國、荷蘭。
通過海路還可達意大利、埃及,成為亞洲和歐洲、非洲各國經濟文化交流的友誼之路。
此條絲路堪稱機車族想要一探究竟的路線,然涉及許多國家簽證問題,
若要實行也有相當的困難與資金需求。
透過這次絲路行,
感受到古人的歷盡千辛萬苦。
也感受到那一種偉大。
短短的分享心得,希望您會喜歡。
A夢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