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島的時間、方式有很多種;時間從24耐到數月不等,交通工具有步行、腳踏車、直排輪、機車、大型重機等,基於請假的安排及自己的興趣,我選擇了4天3夜的大型重機環島之旅。
有辦法習得騎乘大型重機的技能是在一個機緣之下獲得了補助去新豐安駕參加駕訓,考到駕照後整個就對騎大型重機很有興趣,故在環島之旅之前也去租過FZ6、ZX6R、GSX-1400、ZRX-1200、Z1000體驗過。這次的環島之旅本來很想租那帥氣的Z1000來當做這次的交通工具,最後在油耗及租金的考量下,還是選擇了SUZUKI GSR600,這4天騎乘下來GSR600的確是一台很好操控的600CC重機。
在出發之前的準備課題,就是不斷的看著MOBILE01機車遊記板上許多前輩分享的環島遊記,把有趣的景點、住宿的資訊、攜帶的物品、注意的事項等等都納入規劃參考,也因此我就想說等我回來後也要發一篇遊記文,讓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參考。故本篇遊記我會以看圖說故事的方式來做敘述,景點的部份會盡量輔以網路資訊來做介紹,希望在看遊記之虞能順便來趟文化之旅。
本篇標題之所以會有"進香之旅"的緣由是因為我本身是個看廟會長大的小孩,跟神明似乎也有點緣分,去廟裡都可以待個老半天還不想離開,這次環島也是因為如此還造成了一點點行程的擔擱,所以這篇遊記跟別人與眾不同的地方是我騎著大型重機去了一些廟宇參拜,挺有趣的。

4天3夜就要環島,落腳的地點也是要詳加考量,由於花蓮之前已經有數次2天1夜或3天2夜的旅遊經驗,倒是台灣的左下角我很少去,尤其高雄有捷運之後應該可以來個半日遊,於是落腳點就選定了第一天"台東"、第二天"高雄"、第三天"台中",住宿的地方因為我不喜歡住飯店,加上高雄跟台中最近都有許多"日租套房"可供選擇,故高雄跟台中都選擇了日租套房過夜,本篇也會有評比喔,高雄的可是大推唷

出發前就知道天氣不會太穩定,每天不斷盯著中央氣象局看衛星雲圖、雷達回波圖、一週預報、雨量圖、還有PTT的大氣科學版,看了老半天的結論...會下還是躲不掉,淋了2天的雨,不過該拍的景點還是有拍到,只可惜不是藍天白雲。
經費部分,由於車是租來的、GPS是租來的、住宿地點當然也是租來的,外加油錢、餐飲費等等,這次的行程總花費應該可以去個泰國之旅了




好啦,引言打的有點多,這次出遊的遊記該正式開始啦~(有看到錯字再通知我改一下~謝謝)





















有人注意到我行李包後面那根凸出來的東西嗎,在此開放猜謎,不是雨傘喔





























































古早成廣澳景觀優美,是天然的深水港灣,很早就有戎克船的停泊,相傳明末時代,便有漢人來此經商,因有港澳漢人稱之「澳仔」,因其形狀如像螃蟹的左右兩支箝子,相接圍成的海灣而得名--「蟳廣澳」。
成廣澳為清代時期漢人在東海岸重要據點。屏東內埔的客家人溫泰坤(1861-1947),就是在光緒二十年(1894年)來到了成廣澳,他創建了東海岸第一家商號『廣恆發商號』,是當時花東海岸線上最大的雜貨商舖,販賣米、鹽等日常生活用品。利用港口之便,直接從西部把物資運到後山。
「廣恆發」商號為「巴洛克」式建築的三拱式牌樓,在當年而言,其建築式樣、氣派,所耗費的財力甚為難得,對後山的歷史或人文係最重要的見証。戰後由於都市計劃,「廣恆發」被從中拆除了五分之三,等於整體破壞了,民國八十五年東海岸公路拓寬時,在地方一片惋惜聲中,北側牌樓破壞,僅存約三分之一的斷塌殘牆牌樓拱門,隱沒在荒煙蔓草間。
95年起至97年止配合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區域型文化環境保存活化計畫辦理,完成臺東成功鎮成廣澳文化地景等重要歷史建築、歷史街道等場域環境,進行完整性之整治保存維護。
以上資料摘錄自劉桐保先生部落格網址:http://blog.sina.com.tw/tt0910148289/article.php?pbgid=54963&entryid=585074





































附上網路上的說明好了
http://emmm.tw/L3_content.php?L3_id=44203
http://moonriseinn.com/dulansite.asp#site

















==================================================================
第一天心得小記:1、今天是早上8點多就出發,到台東的時候已經晚上6點多了,真的是很耗體力啊。2、環島出遊要用網袋固定行李的,記得先試綁一下,這天我因為沒有綁的很穩,又跑山路,行李跑一跑就會偏一邊,害我要常常路邊停車,把行李扶正後再上路。3、補胎工具還是先買好,最好買有氣瓶可以補充的那種才實用
DAY 2(台東到高雄)
今天的目的地是高雄,中途點是屏東縣麟洛鄉,要去找一個以前在新竹的朋友,預計中午過後就可以到達高雄囉
繼續看圖說故事吧!

























看大鳥,長知識~大鳥地名的由來
一. 百年前本地區常出現一隻巨大且會吃人的鳥排灣族語ZAZAKAW
二. 因初期未開發前多為草屋,草屋遠看似羽毛,且地形狀似大鵬鳥而命名之
三. 大鳥部落是由大武山區三各小部落,於日據時代為方便統治及皇民化,強迫其下山聚集,下山居住時,與族人共生共處的三種動物(鷹、狗、蛇) 雄鷹負責視察敵情,狗負責尋覓適合人居住的地方,百步蛇負責看守部落。因此外邦人到達此地時必先看到盤旋於空中的大鳥,因而稱之



























沿路有遇到這邊警察都手持紅旗在攔闖紅燈的,拿那紅旗感覺很像是賽車比賽的起跑旗























這邊有解答(附圖片喔)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608040907592






















還好後來就沒下了,謝謝太子啦

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一六八三年),水師提督施琅入口,本地屬鳳山縣管轄 。金獅湖原名大埤,或覆鼎金埤,位於獅頭山麓,獅頭山原稱「虎頭山仔」,堪輿師堪定虎頭山有靈穴(臥獅穴),其土壤為黃土,以「金」喻之;金獅穴下之水面,遂以「金獅湖」稱之。
覆鼎金保安宮座落於金獅湖畔,清咸豐年間(公元一八五一~一八六一年)先民迎奉太子爺公(中壇元帥)神像至此定居結社;斯時未有建廟,僅草葺茅舍一座,暫奉太子爺公,光緒年間,始改建公厝。據光緒十八年,由盧德嘉主編之「鳳山縣采訪冊」記載:「太子爺廟」光緒九年林源和大德重修,請示太子爺公命名「保安宮」,俗稱「覆鼎金廟」,規模於此奠立。 (以上轉載自富鼎金保安宮官方網站http://www.baoangong.org.tw/
































































































































































住宿點可以貼超連結嗎?這間真的很推薦,住起來溫馨舒服,價格也還好,老闆娘長的很美,忘記跟她合照了。
當初會找到這間是高雄的朋友說不要住85裡面,因為住85裡面就看不到85了,然後我在網路搜尋的過程看到這家的網站做的很不錯,房間的照片拍起來也很好看,等到看到房間後感覺真的很好,那天住的很舒服,推薦一下啦

當天晚上本來還要去找另一個朋友,可惜她工作繁忙開會開太晚了,於是晚上10點多我又騎著車去新光碼頭看一下痞子英雄的拍攝場景,再去漁人碼頭晃了一下,一直到12點左右才回到日租套房結束今日的旅程。
DAY3 (高雄到台中)
躲不掉的雨出現了,今天一整天都穿著雨衣,本來只有要去2間廟參拜,沒想到我今天居然去了"5"間廟參拜,太神奇啦!!!其他3間是怎麼多出來的,請觀眾給它看下去吧~~

























沒圖沒真相,附上正妹相簿
http://www.wretch.cc/album/album.php?id=amorvivi&book=24

























古時朝廷頒賜爵位的詔令。如明制為一品至六品皆授以誥命,清制則為一品至五品授以誥命




























第一間廟介紹完了,這是誤打誤撞來參拜的,接下來這間廟剛好就在延平郡王祠旁邊,所以就順道去看了一下,裡面也是蠻有特色的~請看~~





花公花婆就如同園 丁一般,澆水、施肥、除蟲,使能夠其平安出世










臨水夫人媽廟香火絡釋不絕,信徒多為求子或產後來還願的,還有祈求小朋友能平安長大,也是台南市民做十六歲儀典的主要廟宇,可說是「婦幼專廟」,專為台灣婦女及兒童的守護之神。
介紹完這間有特色的廟宇,還真希望有機會能去見識一下做十六歲的儀典。






吃完後本來還想再順便去就在旁邊的五妃廟參觀一下,可是雨還是一直下,又找不到好停車的地方,就放棄了
















每年農曆4月26、27兩天、大王爺及范王爺的誕辰,是南鯤鯓最熱鬧的王爺祭,除信徒外,各地王爺廟都組進香團前來,乩童亦大批湧進,形成全省乩童大會串,蔚為奇觀。


唐武德五年(六二二年),李、池、吳、朱、范五兄奉命領兵平定廣州,路過九江時又智擒叛賊輔公佑,回京之後,唐高祖嘉許其功勞,賞賜奴婢。但是五兄弟生性仁慈,不但使百名奴婢回歸故里,又贈送金銀,從此五兄弟的仁慈以及豐功偉績傳遍各地。


























據老一輩相傳,囡仔公召集陰兵陰將和五王大戰數百會回合,每到午夜萬馬嘶聲,兵器鏘鏘併出火花,槺榔山一帶愁雲慘霚,飛砂走石,嚇壞當地住民,紛相舉家遷移走避。
之後,還好有赤山岩佛祖請託天上聖母暨學甲慈濟宮保生大帝出面調解,這場戰爭才平息。不過停戰是有條件2的。 一是到代天府參拜者,亦必到囡仔公處參拜。二是五王要為囡仔公建小廟。三是互相協助,以延續南鯤鯓代天府香火旺盛。
因觀音佛祖調停囡仔公和五王休戰有功,同治11年,西元1872年在南鯤鯓代天府增建後殿「青山寺」,崇祀觀音佛,廟內奉祀18羅漢、註生娘娘和福德正神。














這是我這次行程中所參拜的第三間太子廟了,之所以這麼愛去太子廟也算是跟太子有緣吧,有時候看到太子降駕辦事那可愛的模樣實在是很有親和力,吃著棒棒糖啊、吵著要吃雞腿阿、香蕉啊、或是要喝可樂沙士,邊吃邊幫你解決問題,真的是很特別的一尊神明。



















「太子宮」為台灣省所有中壇元帥太子廟的開基祖廟,歷史最悠久,分靈而出之太子爺金身不計其數,每年農曆九月九日太子爺聖誕千秋,各地宮廟陣頭返回謁祖朝拜。由於香客絡繹不絕,逐漸無法容納全省各地湧來的進香香客,於是於民國七十年開始動工建築新廟,歷時十年,於民國八十一年興建完成。 (轉錄自新營太子宮官方網站)















































這張圖片看到的是老牌丸莊醬油--丸莊醬油創立於1909年,為西螺地區最悠久的醬油品牌。
創始人莊清臨老先生從小就與醬類製品為伍,自行醃製美味漬物,產品深受當時消費者的歡迎。莊老先生更進而利用發酵的技術,配合西螺地區獨特的水質與氣候,釀造出口感甘醇的純釀造黑豆蔭油,奠定了丸莊醬油日後雄厚的根基。
日據時代,當時日本政府基於物質嚴重缺乏的考量,因此於虎尾地區統籌成立一家虎尾醬油工業統制株式會社。當時第二代經營者莊昭典即為該會社社長。
直到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後,日本政府撤離台灣,該管制取消,丸莊醬油才得以重新以丸莊之品牌在市面銷售。
鑒於西螺本廠,日漸不敷使用,第三代經營者莊英烈於 1986 年另設新廠於二崙地區,全新的生產設備,專精於黑豆缸釀蔭油的製造,讓丸莊醬油以健康、自然、 美味為導向而呈現給廣大的消費群。 目前董事長為莊英堯於 2003 年接任,並於 2004 年 2 月於台北市重慶北路三段成立 門市─台北本舖,期能迅速掌握第一手消 費者訊息,以更優良的品質服務更多的消費大眾。 (轉錄自丸莊醬油官方網站)
之前在台北就有看到他們的店面,這次趁著環島之旅,看到了他們於創立地區的門市,也蠻巧的,不過可惜我不會自己煮菜,所以也沒去店面裡面給他研究一下他們醬油的特色所在。









這段廟宇參訪的插曲我想先全部用文字來敘述,下方再以圖片來呈現這段差所描述到的一些圖片,如果懶的看文字的可以直接往下捲動接到原本看圖說故事的部份。
話說以前對西螺福興宮會有印象,其實是因為大甲鎮瀾宮遶境的時候都會駐駕西螺福興宮,每年看新聞轉播看啊看也就對這間廟有個印象,也知道這是一間地方上重要的信仰廟宇,所以看到西螺福興宮的指標(忘了拍照,不過很明顯,印象中沿台一線走,到往西螺方向的Y字型叉路就會看見了)就很自然的決定在這次的環島旅程中再加進一間算是意外參訪的廟宇了。
沿著指標走會先經過西螺的延平老街,上面看到的丸莊醬油也在這老街不遠處,照理說看到老街應該要拍個照留念,但此時可能迫不及待要去福興宮參拜,於是就只有看了一下福興宮的指標,再問了一下一旁的伯伯確認往前騎一會就會到了,之後就直達福興宮,所以也沒有老街的照片囉。
(補充一下轉錄自福興宮官網有關延平老街的介紹好了:西螺老街的建築,不同於迪化街、大溪等地的古典建築風格;也迥異於三峽、湖口等老街所呈現出的傳統街屋面貌;事實上,改建於1935年中部大地震後的西螺老街,大量使用了二十、三十年代流行的裝飾派風格ART DECO建築手法,並融合了部分傳統建築的裝飾細部,產生了一種兼具世紀時代感及地方情趣的特殊建築風格,正代表三十年代台灣建築對全世界ART DECO風潮所做出的具體回應,是風灣地區建築由傳統過渡到現代的中間型,也是台灣本土建築進化史上的一項重要證據。)
到了福興宮把車子在廟埕停好後,就準備入廟參拜啦。在進廟門前就看到我之前對福興宮有印象的代表痕跡---大甲鎮瀾宮遶境所貼的香條,香條下方寫著「遶境平安」,代表這邊是繞境隊伍會經過之處,若沒有經過的地方香條則是寫著「合境平安」。在每天的日期也載明著初八那天是在西螺駐駕。
廟宇中間的廟門是給神尊走的,所以進廟的方向應該以人面對廟內的右手邊入廟,而以神尊由廟內往外看的方向則是左手邊,因為在方位上有「左青龍、右白虎」之分,往後則延伸「入龍門求吉慶、出虎口保平安」的吉祥平安的祈求。(PS1話說高雄蓮池潭有個龍虎塔,有去那邊參觀的有印象有提醒民眾龍邊才是入口,不要誤入虎口啊、PS2有的廟龍門旁會有龍的圖案,虎門旁有老虎的圖案,這些大部分是石雕,也有交趾陶、畫作等,稱為龍虎堵,有機會去廟宇拜拜可以注意一下)從龍門進入福興宮之後第一個感覺就是「舒服」,而這股舒服感,拿家裡的客廳來比喻就是你進入到一間有挑高、寬敞、明亮;自然而然的舒服自在感,千里眼跟順風耳將軍就站在兩側歡迎您的來到,感覺是多麼的親切阿!進到正殿之後一直到離開,我都沒有點香拜拜,而是用雙手合十誠心祈求的方式跟媽祖告知我正在環島,是怎樣的機緣來到這,感到很高興等話語,可能是自己莫名的堅持吧,就像沒有很誠心的要問問題,通常到廟裡我是不求籤的。下次去參拜我就會點香拜拜了。
(還是順便介紹一下千里眼跟順風耳將軍吧~傳說千里眼、順風耳為兄弟,兄名高明—有眼睛看的遠的涵義,弟名高覺—有耳朵聽力很好的涵義,作戰身亡,魂歸桃花山,原為擾亂地方、為害百姓的妖精,後 媽祖經過此山,高氏兄弟向媽祖逼婚,媽祖與其相約鬥法,敗則從之,勝則收其為僕,高氏同意,決戰結果,兄弟落敗,兩位神將終成媽祖之僕隨侍左右。要區分兩位將軍其實不難;紅臉的順風耳將軍又稱金精將軍,頭頂上有兩個角,合嘴;青臉的千里眼將軍又稱水精將軍,頭頂上有一個角,開嘴。)
除了千里眼跟順風耳將軍的親切感以外,媽祖也同樣的讓人有親切感。這邊供奉的媽祖並沒有用玻璃隔起來,你可以很近很近的就在媽祖神像前仔細端詳慈祥的媽祖神像,絲毫不覺得有距離,感覺就像自己的媽媽一般親近。
(接下來就轉錄福興宮官網對太平媽的介紹:媽祖姓林名默,宋建隆元年(960)農曆三月二十三日誕生,於福建省莆田市賢良港(今莆田市秀嶼區山亭鄉港里村)俗傳媽祖出生到滿月,從未啼哭,取名為「林默」媽祖從小聰明穎悟,八歲(967)讀書,十三歲(972)道士「玄通」授給(玄微祕法),(據天后志)載;媽祖十六歲(975)時,隨同女伴窺井照妝,且神人持銅符湧上井,眾女驚走,媽祖獨受不疑,自得符法,逐靈通變化,驅邪救世,屢顯神蹟,媽祖長大後行善濟人、研究醫理、為人治病,教人防疫避邪,媽祖通曉天文、識測氣象、熟息水性、經常扶危救營、營救海灘。
宋雍熙3年(987)農曆九月九日駕舟救險于湄洲嶼,鄉人感其聖德,于湄州島上建廟奉祭,媽祖羽化升天宮,繼續顯靈,神功廣大,歷代帝王為求庇國護民,經宋、元、明、清褒封達37次,累封為「夫人」、「妃」、「天妃」、「天后」、「天上聖母」,樹立媽祖至高無上地位。
西螺媽祖自康熙五十六年 (西元一七一七年)由湄洲來台,巡狩轄域西螺堡內五十三庄,即今之西螺鎮 、溪州鄉、莿桐鄉、林內鄉、崙背鄉、 二崙鄉、虎尾鎮、斗六市等鄉鎮,西螺媽祖靈驗異常,舉凡出行、航海、病痛、嫁娶、安產及所有吉凶、禍福,莫不祈願而護祐,香火日盛,信徒逐漸遍及 彰化以南、苯港之東、諸羅以北、水沙連之西,因有求必應,有祈必安,故人人尊稱西螺媽祖為「太平媽」)
在媽祖神像前仔細看了一下後,我就把目光轉到一旁的神轎上。一般神轎在非遶境出巡之時是不會擺在外面像這樣供人觀賞的,我繞了神轎一圈,發現四面都是蓋著的,正在納悶媽祖該怎麼上轎,剛好有個廟內行政人員(吧)走了過去,我就請教了她為什麼神轎都蓋住了,她說要等媽祖有上轎的時候才會掀開。也因為這短短的一句交談,算是結緣的開始吧!
接下來我就在廟內繞啊繞看啊看,雖然覺得還沒看過癮,但看看手錶時間也不早了,照片雖然覺得拍的還不夠滿足,但還是逐漸往虎門移動腳步準備結束這趟參拜旅程。就在虎門旁,有個紀念品專櫃,有鑰匙圈、平安符、遶境DVD、Q版媽祖,還有一項最最最吸引我讓我想買的,就是太平媽的進香旗,不像一般的進香旗是三角形的,這邊的進香旗超有特色,是長方形的,可惜它只有在一張小DM上,經詢問行政人員(剛剛那位幫我解惑的人員再度出現)她說已經賣完了有再請廠商製作中,要過一陣子才會有,還問我住哪,我跟她說我住台北,平常也不太有機會來,害我整個很失望啦(大家看一下,別人拍的,很好看吧http://album.blog.yam.com/show.php?a=kimi0845&f=5954222&i=7457189&p=42)不過也因為這樣,我們又聊了起來,她說在非遶境熱鬧時期會想買進香旗,又看我在廟內東看看西瞧瞧一直拍照,應該是很喜歡拜拜吧。我就跟她說我是騎大型重機在環島,也有去喜歡的廟參拜,這次是第一次來到福興宮,沒想到這時候他告訴我說為了要鼓勵我,她要送我紀念品,說著說著就拿了Q版媽祖鑰匙圈跟太平媽的護身符給我!!!當下真的超開心的,於是我們的話題就從進香旗又轉到廟內的神明以及太平媽遶境的話題,她告訴我說廟內的「開基媽」是軟身(手腳可動)媽祖,只有在福興宮自己的遶境才會出門,若去參加別間廟的遶境,是不會派開基媽而是其他尊出門,像今年大龍峒保安宮的廟會,他們也有受二祖力是會邀請來台北參加遶境。除了開基媽是軟身媽祖,她還跟我說另一個我剛剛到處看有注意到的特色—註生娘娘也是軟身的!因為這在台灣很少見,她說有文化學者來還要廟方特別好好保存的是軟身註生娘娘呢。
之後我跟她說我是從小愛看廟會長大的,於是她開始跟我解釋為什麼太平媽不是在媽祖生(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前後出巡,而是在農曆九~十月左右(擲筊請示日期)才出巡,是因為太平媽轄境內多為農民,媽祖體恤農民辛勞,直至農曆九月後,大部分農作進入可以收獲的時期,農民較有閒暇時間可以參加遶境活動,而媽祖遶境的行程更由民國96年奉媽祖懿旨,於農曆九月十二日起駕出巡遶境十四天,遶境路線並非至其他縣市,而是於轄境內走過許多鄉間小路,照顧轄境內百姓平安,我聽了感覺太平媽真的是很會照顧百姓的一位神明,也跟那位行政人員說我今年有機會一定要來參與,再來買進香旗,十四天的行程總遇的到我休假吧,說到這…沒想到終極紀念品就在此刻出現了---遶境紀錄DVD!她說既然我那麼愛看廟會,應該會喜歡看這個。天啊,當下感動到只差沒流淚,我想說這一定是太平媽看我環島到這也有些疲累,而且又是第一次造訪福興宮,就送我這些禮物做紀念,真的是一位好母親。
結緣的故事到此說完啦,最後我還是沒問那位行政人員的名字,但我相信有緣我們一定會在太平媽遶境的時候再相會。依依不捨的離開福興宮,且問清楚”舊的”西螺大橋要怎麼走之後,就繼續上路啦~
附上西螺福興宮官方網站http://www.taipingmatzu.org.tw/
網站內容超豐富,還有好聽的太平媽主題曲(有不同版本可選喔)我打這一段都在聽這首歌
西螺太平媽之歌 詞曲/江志豐
千里眼…順風耳…太平媽…
西螺太平媽 神威佑眾生 顯靈化身來庇祐 聖母保太平
莫不尊親的古匾 世世代代永流傳
消災庇祐有求必應 身穿朱衣雲遊度眾生
西螺太平媽 慈悲佑眾生 西螺太平媽 慈悲度眾靈
接下來就~繼續看圖吧

































































































最終日~DAY4(台中到台北)
終於來到環島行程的最後一天,由於中午已經跟以前在新竹縣文化局的同事約好要吃飯,故必須在中午以前到達新竹縣竹北市,而今天早上本來只安排一個大甲鎮瀾宮的參拜行程,但昨天有個參觀景點因雨及時間DELAY,所以延到今天才去參觀,因為多塞了這個景點,到新竹的路程又變成必須趕路了,而在新竹飽餐一頓之後回台北的路程也不太順利,總之~今天拍的照片量不多,但曲折離奇的返家行程卻蠻精采的










現在的捷運系統都有設機廠來維修捷運列車,以前的火車頭當然也不例外。台灣原本還有台北、新竹、嘉義、高雄及高雄港以及這裡共六處這樣的扇形車庫,後來陸續拆除後只剩下彰化這個扇形車庫了,而彰化這個扇形車庫原本因台鐵要興建中部電聯車維修基地,得拆除最後僅存的這座車庫,還好在各界人士及鐵道迷的奔走下,這個僅存的扇形車庫得以獲得保留,並於民國八十九年列為縣定古蹟,而原本要興建的電聯車維修基地則遷至彰化車站南方。






(相關新聞及運輸紀錄請見http://www.wretch.cc/blog/barefoot/10837083、http://sa411022.pixnet.net/blog/post/26370638)


















































































好啦~寫完扇形車庫了,景點只剩一個~快到家囉~~~~
唉呀~這次拖稿拖很久了~就在今天一定要完結篇的啦~!!




































話說我離開新竹後,天空仍持續下著雨,還記得一開始我說GPS是租來的吧,所以我就順路先拿到中壢那邊去還,想說到時候我就沿著台一線一直走就是台北了,一定很簡單不用GPS的啦!











謎底揭曉~就是靠祂每天保佑我平平安安,還好我不是在台東整流器掛點,環島還是結伴而行比較安全

~~~~~~~~~~~~~~~~~全文完 謝謝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