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吱吱。
但考慮到這串的語境是在談論燃料辛烷值,我一向跟車友說,如果沒有非常要求經濟性,實際上號數選越高的越好,因為辛烷值實際上是抗暴震能力,與性能無關,原則上 DCR(動態壓縮比) 在 8.5:1 之內的車,用92辛烷值通常蠻安全的,但即使用到98也不會有壞事,然而,如果溫度較高、長途或長時間行駛時,92~98的差異就會出現,畢竟參考DCR決定辛烷值實際上是最低標準,而較高的辛烷值通常也會有更好的清潔性的配方和極限limit,相較92,使用95或98你有更高的臨界忍受可能性,荷包不差那幾塊錢的話,用好一點沒什麼壞處。
這邊需要注意的是,我們談的是動態壓縮比,這才是引擎真正負載時的壓縮比工作狀態,平常手冊顯示的「壓縮比」都是靜態壓縮比,老實說靜態壓縮比在現代引擎設計下,幾乎不具備參考性,尤其現代引擎的溫度管理、凸輪設計越來越先進,可以做到靜態顯示12甚至13但DCR基本控制在9.x,好比很多性能車或仿賽看手冊或引擎規格說壓縮比12或13多,但精算DCR後會發現一定是控制在9.x,不可能超過10,而接近10就必須使用最高級的辛烷值燃料了。
提供一個簡單的資訊,通常F1/Mtogp/WSBK或利曼賽車這類頂級內燃機,DCR也不過11.x或也許高一點,這是透過一系列手段進行極限爆震控制了(動態偵測敲缸、自動退點火、頂級賽用燃料...等),我之所以提到DCR是因為只要是談論燃料辛烷值的串,通常都會被帶到壓縮比談論,這是正確的,但實際上對也不對,因為真正要看的壓縮比是動態壓縮比而非靜態壓縮比。
-自在-
你不要只會躲在「留言」裡熱心的回應,我現在就公開回應你,並且針對你的發言提出問題,有能力的話,你就用回應的方式,別躲在留言區:

你說:嗯啊,一堆白牌塑膠車 硬是加98幻想馬力大提升兮塑膠機車 壓縮比都低,加98根本沒意義 還易高溫、積碳 支持原廠設定+
首先,加什麼燃料與塑膠車與否的關聯性在哪裡? 然後整篇文章通篇沒有人提到加什麼油與馬力有何關係,只有你在提,然後加98更加高溫、積碳,來吧,理論、數據、依據提出來,我需要你要證明:98比92更加高溫、積碳,你要證明給論壇的大家看,不要只會嘴。

你說:笑死~ 我開進口車 實測好幾年 兩輪猴 在那邊紙上談兵g 還以為 自己比車廠厲害 A③③ 那種腦袋 難怪一輩子吱吱叫騎機車
從頭到尾都沒人說進口、國產,你動輒開口就說人家兩輪猴,考慮到你前面說的「支持原廠設定+」,然後再加上強調「開進口車」,所以你想表達???
我假設你想說的是:我身為原廠至上派,只要是原廠設定就是最棒的設定,並且我開進口車,我原廠設定的進口車的長年體驗證明 進口 x 原廠 比「兩輪猴」的觀點更加有說服力。
對嗎? 這是你想說的對不對? 既然是這樣,那麼我請你針對自己的邏輯提出證明,你需要向我以及論壇的大家證明:
1. 你所謂的實測好幾年是實測什麼?
2. 雖然不知道你測什麼,不過既然你說實測,那麼,你的實測數據是什麼?
3. 進口車在你語境中與本串的關聯是什麼?
4. 你說的「兩輪猴」又與你的邏輯有什麼關聯?
5. 所以沒開進口車的人就不具備比原廠更聰明的知識? 理由是什麼?
這邊我公開挑戰你的觀點,請你回應,不要用留言的方式喔,還是你怕被嘴所以用留言的就不會被引言回應了?
        內文搜尋
    
    
 從 APP 打開
從 APP 打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