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爬文多次,沒有可解答的討論串...
想請問使用過TT93的各位大大,以下都是說後輪
國產熱熔(使用期間2~10月) VS 丁丁93(10月至今)
我上一條使用的輪胎是新車落地換上的國產熱熔胎(很小眾的品牌,不是重點所以不提了)
壽命6000公里到指示塊換下,使用期間乾地有小滑兩次,一次是壓白線,一次是山上(可能有沙)
都是在使用約3000~4000公里遇到的
有年紀了,騎車不是會壓到很極限那種,不過還是很享受壓彎的樂趣
國產這條輪胎熱起來以後,胎面摸起來是黏的,微微的有胎屑
主角來了,用完購車車行推薦的輪胎後,就選擇換上網路推薦最高的TT93(120/80-12硬版)
新胎習慣約200公里後,開始加深傾角,給我的是滿滿的安心感(不知道是不是品牌加持)
不過同樣騎乘方式,下車摸輪胎卻沒有前一條國產胎有"黏手感"
胎屑也是只有沙粒大小,一粒一粒附著在胎面上
目前使用1300公里,大約2000~2500公里磨到指示塊
期間只有雨天白線上小滑一次(沒壓車,稍微補油門而已)
依照體感,TT93的抓地力是勝過前一條國產胎的
以下是疑問
一、
為什麼有黏手感的國產胎乾地有小滑
沒黏手感的TT93乾地卻沒有滑過,輪胎黏不黏跟抓地力不是正相關嗎?
還是因為國產胎已騎到抓地力極限,丁丁93卻還離極限很遠
二、
同樣是丁丁93,130/70-12與120/80-12的抓地力會差很多嗎?
只知道磨耗差很多... 因通勤90%,山路10%,公里數一個月1000 KM
繼續120/80-12丁丁93,兩個月要跑車行換一次輪胎,偏麻煩也傷荷包
三、
下一條會考慮使用抓地及磨耗均衡的
1.130/70-12的TT93
2.130/70-12的紅惡魔
安全大於磨耗,磨耗有6000上下就能接受了,不知使用過這兩條的大大,它們乾地抓地力誰又勝出呢?
只討論乾地抓地力,濕地情況下基本上都是慢慢騎
四、
又或是有其他120/80-12的輪胎可推薦呢?
還是偏好高胎的靈活感,但若無其他選擇,還是要妥協130/70-12
在此先感謝有看完的大大,也請不吝指教
內文搜尋

X